-
1 # 淺談華夏
-
2 # 鐵錘文史
今日單說溫庭筠所謂槍手事件。當槍手就是替別人代考,請不要以鄙夷的目光看待代考兩個字,不是什麼都有資格去做代考槍手的,你至少功課好才能代的動,是不是?
溫庭筠就是個腦袋超級好使的學霸,他有兩個外號,一個叫溫八吟,有點人作詩構思的時候,喜歡一邊心裡想著,一邊嘴巴里面碎碎念,比如電影裡四大才子合作的名作,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吟出來的:河岸一群鵝,噓聲趕落河;殺鵝醫肚餓,吃完回家玩LP。
溫庭筠也是這樣,想著念著,最多唸叨八遍,一首詩就做完了。
除了溫八吟之外,溫庭筠還有一個外號叫溫八叉,也是證明他腦筋轉的快的。溫庭筠寫詩的時候不但喜歡嘴裡面碎碎念,手上還喜歡有小動作,有的人思考問題的時候喜歡摸下巴,有的人喜歡摳腳丫,有的人喜歡看同桌的答卷;溫庭筠喜歡叉開兩隻手,用虎口相互撞擊,最多撞擊八下,一首詩就完成了。溫八叉。
那麼代考事件是怎麼回事呢?在古籍《 唐摭言》裡面記載了這件事,說大中九年,也就是公元855年,沈詢主持春闈,因為擔心溫庭筠又來當槍手幫別人代做詩文,特地把溫庭筠叫到主考官面前的簾子前面考試,防止他給別人代考。可是就這樣,“或曰,潛救八人矣”。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在一場考試裡面替八個人代考成功。
這就是所謂溫庭筠擾亂場屋事件。因為這件事情鬧得滿城風雨,第二年溫庭筠被貶官到隋縣。
從此溫庭筠再也沒有涉足名場。
你覺得溫庭筠真的這麼拿考試不當一回事嗎?就在溫庭筠代考十年之後,他自己做了國子助教,第二年自己當了主考官,他幹了一件什麼事兒呢?
他把錄取的前幾十名考生的文章張貼出來,廣而告之,公示天下,公開公正公平。
這才是真正的溫庭筠。追求公平是他的理想,擾亂考場只是他發洩不滿的行為。因為在此之前,科舉考場的昏庸黑暗腐敗已經是路人皆知的秘密了。
大中八年,崔瑤當主考官的時候,錄取的學生全部是“權豪子弟”。大中十四年,中書舍人崔坦當主考官,“皆以門閥取之”,全部是大官大款家的後代,只有一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只列為最後一名,法外開恩了。
“皆以門閥取之 ,惟陳河一人 ,孤平負藝,第於榜末 ” 。
好了,回頭再說這個溫八叉,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書中暗表,溫庭筠是名門之後,書香門第,先祖是唐太宗在位時候的宰相溫彥博,祖上也曾發達過,不過江河日下,到了溫庭筠的時候已經家道中衰,窮秀才一枚。但是對於溫庭筠這朵油菜花來講,是不甘寂寞的,是要出人頭地的,有條件要進步,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進步,於是他就給有權利的大官寫推薦信。
這個大官就是令狐綯。熟悉唐朝歷史的人知道,令狐綯是牛黨之爭中獲勝方,牛黨的人物。此人學識平庸是個玩弄權柄的政客。溫庭筠投靠令狐綯,可是又改不掉文人的愛惜羽毛的臭毛病,這樣是沒有好日子過滴。講三件事就可以看明白溫庭筠是不可能有出頭之日了。
第一件事情,令狐綯諮詢溫庭筠一個典故,這個典故是《莊子》裡面的著名段落,可見令狐這個鳥人文化水平多low。結果溫庭筠把答案告訴了令狐大人,嘴巴犯賤說了一句:這個屬於常識啊,大人你公務不忙的時候還是要多看書啊。
我去!能跟領導講這個話啊。
第二件事情,唐宣宗喜歡菩薩蠻,令狐綯讓溫庭筠代做一首呈現給皇帝,並且叮囑溫庭筠不要把這個事兒說出去。可是溫庭筠轉身就把這個事兒捅出去了,你說令狐大人作弊,會有好果子吃麼?
第三件事情,令狐綯因為自己這個令狐姓氏比較罕見,只要是姓令狐的人來找他基本上都可以混個一官半職的,到最後連姓胡的人都自稱姓令狐。溫庭筠看不下去寫了一句詩: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皆帶令。
帶令帶令帶你大爺啊,令狐老爺也是你這個小螞蟻能夠嘲笑的麼?
所以後來溫庭筠在官場上被整得特別慘,眼看著功名無望,最後溫八叉和很多失意文人一樣,成為了青樓歌館裡面的VIP,醉臥美人膝,醒來寫歌詞,成為了一代流行歌舞的創作天王,所以後來有人批評溫庭筠“士行塵雜”,躋身歌舞場也是罪狀之一。可是,這個真的是溫庭筠的錯嗎?現在有些著名的文學評論家也還會輕描淡寫的說溫庭筠這個人也就是有點才華,人品一般般的文人而已。
鐵錘認為這是有失公允的。
他看到三國陳琳的墓說: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
他看到蔡邕的墓說:“古墳零落野花春 , 聞說中郎有後身 。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 心力 作詞人。”
這樣的溫庭筠,心事有誰懂?
人間少了一個叫溫庭筠的庸碌官員,多了一個花間派的創始人,在他的筆下,一位位生動可愛的女子留在書卷中,留在詩歌裡。
這是溫庭筠的不幸,是文學的大幸,
-
3 # 史道驛站x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很多讀書人,都是為了透過科舉考試獲取功名,登入仕途,光宗耀祖,古代考試的錄取率很低,一般來說就算是透過鄉試的秀才,也是滿腹經綸,考上了舉人就可以做官了。
科舉考試製度從隋朝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朝,經歷了一千多年,從第一位狀元孫伏伽到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一共產生了592位狀元。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遠的意義。科考的原意是想透過公平的競爭,來選拔真正有才能的人,讓這些有才能的人為國家做貢獻,同時也是寒門學子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既然有如此的誘惑力,考試作弊的行為也就不可避免,作弊主要有賄賂考官,夾帶資料,替人代考,重金買題等幾種方式。
有作弊的方式,就會有相應的防範措施,那麼各個朝代是如何防範作弊的呢?
唐朝時期規定除了監考官外,還有衛兵巡視,考試場面非常嚴肅,讓人有敬畏之感。宋朝的科舉考試地點是在貢院,貢院考試考生之間有間隔,每一人都是分開的,這種考試的場地稱號舍。考生不可以吵鬧,也不可以離開自己的號舍,以防止抄襲。到明清時期,科考更加規範,防作弊措施也很嚴格,有專人負責對考生,進行全方位的檢查,所以夾帶資料是非常難的事情,甚至統一了考試用具。
像脫衣搜身等方法,讓讀書人心裡很彆扭,感覺有辱斯文,牴觸情緒油然而生,針對這一情況,政府也是想盡辦法,考試前,恭請所有的考生,去泡泡澡,洗去身心的疲憊,放鬆心情,發揮自己最佳的水平。泡好澡後,穿上統一的考試服裝,然後由迎賓人員領進考場,夾帶現象得到管控。
其實各個朝代對於科考作弊,處罰也是相當嚴厲的,取消考試資格那是最輕的,什麼遊行示眾,發配,坐牢等,更有甚者會連累家人和老師。為了提高監管力度,對於舉報的人有重賞。所以很多沒有真才實學的人,還是不敢去冒這個險。
但不管有什麼防範措施,總還會有少數考生心存僥倖,實際上從有科舉考試開始,作弊就沒有停止過,這不能說是防範不嚴,實在是仕途誘惑太大。在科考上折戟的名人並不少,去溫庭筠和唐伯虎就是其中之一,溫庭筠是科考場上著名的槍手。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這詩就來自溫庭筠之筆,溫庭筠被尊為“花間派”鼻祖,又稱“溫八叉”,同李商隱合稱溫李,他才思敏捷,滿腹經綸,是唐初宰相溫彥博的後代。可溫庭筠長相醜陋,吃喝嫖賭,浪蕩不堪,花間豔詞中也能找到他生活的軌跡。也許正因為這些原因,導致溫庭筠有點變態,他在考場經常失利,因此產生了做‘’槍手‘’的念頭。也沒有人統計過他成全了多少人。但對於溫庭筠來說,做‘’槍手‘’也是他人生的一種樂趣,同時也說明溫庭筠的水平確實不錯。
溫庭筠的性格本來就是放蕩不羈的,加上他的才能得不到很好的發揮,於是他就有了戲弄政權的意思,我覺得溫庭筠做‘’槍手‘’,無非就是表達他對科舉制度的失望和不滿。
回覆列表
從古至今,作弊方法無非就是三種,
第一、帶小抄,古人帶紙條,衣服上寫東西,甚至給自己身體上寫答案,從這一條防止,古代科考進考場之前是要洗澡的,還有官員檢查身體。但是這條作弊方法卻一直延續到現在。
第三、就是槍手,也就是替考,這個古代用的比較多,至於筆者問的溫庭鈞這件事貌似對於我來說就超綱了,對於替代的防止無非就是確定是本人,檢查,檢查,再檢查。對於現在的話,身份證,准考證,都有照片所以一般大考不會出現,比較小的,管理不嚴格的考試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