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話靚靚
-
2 #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陳平靠老婆養,那就是吃軟飯,不過對陳平來說也沒什麼,陳平從來就不是什麼道德高尚的人。
作為劉邦手下的謀士,張良和陳平兩人,張良是戰略高手,以陽謀幫助劉邦。陳平就是劉邦身邊的陰謀詭計的高手,比如行賄匈奴閼氏讓單于退兵。先是投魏咎,接著投項羽,都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劉邦,不久被發現受賄。陳平臉皮夠厚,跟劉邦說:“我本來就是赤條條來投靠您的,現在也沒俸祿,不受賄我怎麼活。”劉邦倒是大度,不但沒治罪,還給陳平賞賜,提拔。
後來,呂后當權,陳平沒有遵照劉邦的旨意,救下樊噲。見風使舵的依附呂后,在大封呂氏為王的事件為呂后出謀劃策。呂后病逝,陳平配合周勃騙諸呂兵權,為平定呂氏立下功勞。
陳平基本上就是個有才無德的典型,見風使舵的高手。有才是從小就好讀書,漢朝時期還沒有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一直讀書不事生產的陳平一直靠哥哥養著,到了年紀娶媳婦,好的,有錢的看不上他,差的、沒錢的他看不上。最後找了個前面五次嫁人,丈夫都死了的有錢女人,靠這個女人養著完成學業,終於出人頭地,成為漢相。
-
3 # 星火辰
陳平是西漢的開國大功臣,後來當到丞相。他在呂后死後,與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等人一起,剷除了呂家人的勢力,擁立了漢文帝。對漢朝進入另一個時代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貶低陳平的人不光說他年輕時靠老婆養活(其岳父多與其錢財,縱之交遊),還說他受金盜嫂,什麼意思?就是說他貪汙錢財和他的嫂子還有不正當關係。
受金盜嫂到底是出於他政敵的人身攻擊,還是實有其事,如今已難以考證。講講他的主要故事吧。
一、陳平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陳平這人少有大志,曾經在村裡的祭祀典禮上為鄉親們分祭祀後的肉,被大家讚揚分的均勻。陳平嘆道:“今後如果能宰執天下,也能做到如此。”這是他的志向。
這人從小喜歡讀書,與朋友們交遊,不喜歡幹家務做農活(劉邦除了不喜歡讀書,其它和他比較像),他天天遊手好閒吃白飯,其嫂子看不過去,罵道:“有叔叔如此,不如沒有!”(這肯定不是盜嫂的那位了),他哥哥聽到了,將這個女人掃地出門,由著陳平繼續如此。(劉邦的大哥死得早,他大嫂也看不過劉邦的作為。)
陳平最大的特點,按照他的說法是一生多陰謀。也就是說,他喜歡出奇計,而且很多計策恐怕還上不了檯面,屬於有點見不得光的機謀。可以證明這人多半是個實用主義的法家或者學習孫吳兵法的兵家。兵者,詭道也,陳平憑此再亂世中得到躥升,從一介平民躋身為大漢丞相。
陳平從不認為自己的道德有多高尚,但陳平也不認為自己的做為有多卑劣。他被人所告,說他受金盜嫂。劉邦有些懷疑,把他喊過來問。陳平根本不解釋自己盜嫂的事兒,說:“如今天下大亂,漢王你得到一個道德完美的人卻其它什麼本事沒有,你能用嗎?”這才對自己貪汙的事兒做解釋:“我從項羽那裡過來投奔漢王,中途被劫匪搶劫,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了,不接受點兒別人贈送的錢財,那活命都沒辦法。漢王如果懷疑我,我現在就走,那些錢財反正都在那兒,你看著辦!”劉邦趕緊把他勸了回來。
從上面這段故事就可以看出,陳平是個頭腦非常清晰的人,對說不清楚的事兒,他根本不解釋,只是直擊劉邦的要害(道德好沒本事的人你能用嗎?)。能解釋的事兒,他說得非常透徹,而且很符合人之常情。
這個人和誰非常像?和後來三國時代的郭嘉、賈詡很有類同處。
二、從陳平吃軟飯的那段往事,看出其心雄氣壯
陳平年輕時因為遊手好閒,各家的長輩都看不上他,因此好久都沒娶妻。有一個豪富家的女兒(好像是孫女,記不清了),嫁了好多次,每次丈夫都死掉。這在現在來看,就是很硬的剋夫命了,沒人再敢娶她。
陳平說:“就這個女人了!”便向豪富家去提親。豪富考察過他,發現這個人雖然貧窮,但是志氣不凡,與他交遊的人中多有英雄豪傑。於是便爽快地把這個女兒(孫女?)嫁給了他,送給他很厚的嫁妝,供他讀書交遊。
就是這麼一段事兒!其實算不上什麼吃軟飯。反倒看出陳平這個人的膽量和氣度。
在那個年代裡,人比現在要迷信得多,他去娶這個女人當然有衝著錢去的目的(就像他後來在劉邦帳下受金一樣,窮成那樣了,總得想個辦法,哪怕被人說吃軟飯),但這種勇氣也遠遠超出了當時的絕大多數人。
既然得了這些錢,陳平並不是用來享受,而是用於讀書交遊,增長見聞,結交豪傑。這和一般的吃軟飯是大不相同的。
三、後來的陳平屢出奇策,成為西漢最著名的謀臣之一(與張良齊名)
陳平的奇謀怪計,被記錄下來的不多,甚至沒什麼完整的。這與他自己所說的:“多陰謀”有關。既然是陰謀,那就擺不到檯面上。
大概這些,事實比較清楚,但其中的奇計、陰謀並不清楚。但大約是可以推測出來的,此處不提。
西漢開國,先後是漢高祖、漢惠帝(劉邦之子,漢文帝異母兄,呂后所生)、漢惠帝兩個兒子(廢帝,實際呂后在執政)然後才是漢文帝(薄夫人之子)、漢景帝、漢武帝————
陳平定計,讓漢家的統系從惠帝轉到了文帝一系,這才有之後的景帝和武帝。可以說陳平對漢朝乃至於整個中國歷史施加極為深遠的影響。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
其實也不能絕對的說是“陳平是依靠老婆養活的大丈夫”
因為古代有三個岳父慧眼識珠看上了一窮二白的女婿,第一個劉邦的岳父呂公,他獨具慧眼,第一次見到劉邦就敢認定這個潑皮無賴日後必成大氣,當天就宣佈把女兒嫁給劉邦,這個女兒就是日後的“呂后”第二個,漢宣帝(劉病已)的老丈人許廣漢,漢宣帝雖然頂著漢武帝曾孫的名頭,但身份特別尷尬,一度流落民間,許廣漢卻把女兒嫁給了人人看不起的漢宣帝,不久之後果然女婿成了皇帝,女兒封為皇后。第三個,是陳平妻子的爺爺張負。
陳平自幼喜歡讀書,不喜歡幹農活,把家裡的重體力農活丟給他哥哥幹,陳平的哥哥任勞任怨,自願扛起家庭重擔,把陳平養的又高又壯,還由著他到處遊學。鄰居們見陳平長得相貌堂堂,而且還很結實,就問他:你家那麼窮,你怎麼長得那麼結實,正巧陳平的嫂子在旁邊就幫陳平回答了一句:“也不過是吃糠咽菜的人家,有這樣的小叔子,還不如沒有!”也正巧了這句話被陳平的哥哥聽到了,於是哥哥就把陳平趕出家門。注:他哥哥不是真的狠心趕他走,只不過長兄為父,他不想讓陳平受委屈。畢竟父母死得早,哥兩相依為命很多年。過了一段時間又回來了,這次他哥哥更加縱容他不讓他碰家務活。
有了哥哥做靠山,陳平更加放縱不操持家務,後來他到了適婚的年齡,家裡依舊家徒四壁,富貴人家的大小姐不肯下嫁,偏偏陳平的眼光高,看不上窮苦人家的女兒,再加上陳平的哥哥為了陳平不受委屈而休妻,兄弟倆也算有“前科”了,誰也不想女兒成為第二個陳平之嫂。陳平越拖年齡越大,這時候張負出現了。
張負也算是當地的土豪,他的孫女前前後後嫁了五次,每一次剛剛上花轎,夫家就傳來訊息說病死了,久而久之,他的孫女被冠上“克服”的標籤。街坊四鄰都不敢幫她這個孫女做媒,男青年見到她都躲得遠遠的,不過土豪也算是“豪門”張家還是對選孫女婿的條件還是很挑剔的。
又是那麼巧,一個外地人突然在他們家鄉死了辦喪事,陳平因為家境不好要去打點零工,就過去幫忙了,剛好張負家的親友也來參加這場喪葬,就見陳平相貌堂堂,做事又僅僅有條,就留心了陳平,說白了就是有意結交陳平。那陳平本來就喜歡結交朋友,這一來二去大家就熟絡上了,況且還是土豪朋友主動結交,大家高興之餘就去了張負家做客。
張負就看陳平家住在偏僻小巷裡,還拿個爛草蓆擋著家門,不過仔細一看,他家的門前有很多車輪痕印,張負這是就心中有數了。
當天晚上張負就回家跟兒子張仲商量:我想把孫女嫁給陳平。張仲說:陳平這個人口碑不太好,整天遊手好閒,不幹正事。我女兒嫁過去這樣好嗎?張負說:陳平相貌堂堂,他不會一直貧賤下去的相信我。
就這樣在張負的一再堅持下,孫女嫁給了陳平,張家不僅出嫁妝,聘禮,還把陳氏一門脫胎換骨,一躍成為“奔小康”的典範。婚後張家還出錢支援陳平四處遊走結交天下英豪,後來陳平在秦末趁勢加入起義大軍,輾轉投入劉邦麾下,終於出人頭地,封侯拜相,沒有辜負妻子和岳父一家人的厚望。
結語:洋洋灑灑了那麼多,我只想說,陳平的才華有他自己的舞臺。當然他岳父家幫了他很大忙,之後他做了西漢丞相後。張家也顯貴了不是嗎?各位看官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