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月驚雲

    不請自來。我作為家長,也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能太絕對,不同的問題要具體分析,下面我講幾個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些問題,不涉及大是大非,比如這個問題可以是A也可是B,孩子覺得A好,家長覺得B好,那麼我覺得家長更應支援孩子的想法。因為孩子有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見解,能面對問題獨立完成,就算徵求家長的意見,在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告訴他B方案,但最終由他決定。而一些同樣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問題,孩子的想法明顯偏離了軌道,而且態度又很堅決,作為家長,我們也要認真分析這個問題,對孩子要先鼓勵他有自己的想法,然後詳細給他分析這個問題,提出你認為更好的方案,同時提出兩個方案的利弊。以說服為主,讓他學會面對失誤,有改正的機會和勇氣。那麼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問題,比如,他的是非觀價值觀出現問題,作為家長,也許很焦急,怎麼做呢?這是一定要給他當頭棒喝。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 2 # 淺夜有影

    我作為一個初中生,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答案的。

    孩子和你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年齡段,思想觀點自然不一樣,那些你認為好的不一定就真的適合孩子。

    不可否認,你所做的都是希望孩子好,你會做有利於孩子的事。但是,你不是孩子本人,父母的選擇未必就是孩子喜歡的。小孩子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希望做一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而每一對為人父母的人都是經歷過許多風浪的成年人,在做決定的時候會更多的想到事情的利益以及危害,他們會比孩子更容易做出決定,也更容易將所得的利益最大化。

    當你的想法與孩子的想法起衝突時,你應該更多的去傾聽一下孩子內心的想法,而不是固執的堅持自己的看法。你也曾經歷過孩童時代,你應該更明白父母固執己見時的心情。也許你在長大的途中已漸漸忘了當年與父母起衝突時的感想,但如果有家長看到我的這一篇文章,希望你們可以認真回想一下你們的過去,與孩子進行一場心對心的交流,認真的去探索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尋找一個真正的最好選擇。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我討厭你所做的事,你卻站在道德制高點說這是為我好;而是我討厭你,最終卻把自己活成了你。別讓你自己變成你曾經最不喜歡的那種家長

  • 3 # 喃喃一

    從幾方面來說說吧:

    第一、日常穿搭

    曾經有兩個孩子走到我身邊,a女孩問我:“老師,xx說她每天都是自己選擇穿衣服,我都是媽媽每天給我選擇的衣服穿,老師你覺得我們是不是每天都應該聽媽媽的。”說完拿著篤定的眼神看著我。旁邊的b女孩也拿著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實話來說,當時我的答案並不好,隨後她們走開時還在討論日常穿搭的選擇是應該可以自己選還是聽從家裡人的決定。

    有老師和我說過,這個問題大部分家長都會去忽略。認為孩子能夠懂什麼,大人才知道根據天氣溫度給孩子適合穿什麼衣服,這點並不否認,大部分家長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我們可以在這裡稍微加一點不同的東西,當孩子開始有意識的選擇性穿衣服的時候,可以當晚給個固定時間,根據第二天溫度,和孩子商量。例如說:每晚臨睡前五分鐘,孩子不懂看鐘看錶,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當時間從8:05這個5跳到10的時候,(鐘錶指標從5走到10時)我們的選擇就要做好,不然媽媽是要幫你做選擇的。而對於給孩子衣服的選擇性,不能雜和亂,比如讓孩子首先挑出三款樣式,在從中選擇。而未選擇的衣服需要自己整理好放回衣櫃。在這個過程中,大人往往會因為孩子的猶豫性磨的沒耐心,一定要記著,如果當你說這一套就好看,能不能快點選擇,在不選媽媽幫你選了啊的時候,這件事就已經沒有意義了。孩子在挑選衣服遇到的問題,大人可以給予意見,例如孩子問:“媽媽,這件衣服我好喜歡小花的顏色,這件衣服我也喜歡上面的小動物,那我穿哪件好看呀?” 不要有模稜兩可的答案,這兩件你穿的都好看,這樣只會給孩子增添更多的疑惑。也不要說更喜歡哪一件,孩子本身都喜歡的衣服沒有更這字一說。其實孩子有下意識的動作和眼神,她不能做選擇的原因往往在於喜歡的東西特別多。當孩子還在面臨選擇時,可以適當的提醒時間而不是以時間來催促,還可以說不管選擇那一套,我們可以把另一套留在明天穿呀對不對。孩子這時候往往會有決定性的答案,因為她知道時間也知道不會因為穿這一套而另外一套就沒機會穿了。

    第二、興趣班的選擇

    如今興趣班大概沒有父母不感興趣的,更有趣的是當條件可以選擇時,恨不得孩子這個也學,那個也學,不說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好說也得有兩門技能傍身。

    從孩子興趣點出發,那會問孩子就知道玩他知道什麼,話說的有點道理。那既然家長想幫孩子選擇,想給孩子以後的路增添多的技能也是沒錯的想法。而這裡存在的就是“我認為對孩子好的”主觀意識判斷了。拿現實來說,我們無法去判斷是否好與壞,而往往在孩子成年以後,大部分家長都會感謝自己當年對孩子的狠勁。

    這裡我說說我的想法,大家都不一樣。我的孩子我會去給他報興趣班,報什麼大家都知道,無非是按照技能選項,未來規劃去報。孩子認為最好的,是他喜歡的,有興趣的,並想主動去做的。那如果真的從一開始很排斥學習的東西,無非是霸佔了他遊戲的時間,夥伴的交流,以及學不會家長的責罵。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很可惡的東西。當孩子學習回來,家長會問怎麼樣,學了哪些,回家完成任務才能玩。當孩子完成任務時,過來吃飯,洗漱。完不成任務的我就不說了,在這個過程裡,父母對孩子的話是利器,看看孩子眼神就知道。

    興趣可以培養。孩子認為最好的,那肯定有他的想法啊。就像我們覺得都是為了孩子好一樣。沒有什麼理由成立和不成立一說,多的都是自以為嘛。誰都會有,孩子只是無力反駁。那對於興趣班的選擇,可以多聽,多聽聽孩子日常生活中經常提起的事物。多看,看孩子生活中對哪些更容易專注,即使是玩具,那也有偏好。不同的玩具往往也會反映一個孩子的興趣點。多想,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保持興趣, 一直探討下去。怎麼樣能讓自己和孩子處於同一片天空。多,不問孩子為什麼,你為什麼不喜歡這個,你為什麼就不能聽話。而是學會問,那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嗎,可以和我說說嗎。

    第三、不以謊話、恐嚇、比較去換取一時的平靜

    家長對孩子常說的幾句話:1.這個不好吃,等下次媽媽給你買更好吃的。2.在哭,在哭你就自己待這兒吧。3.別的孩子都會,你怎麼還不會。

    喏,在這些話裡面你認為:1.糖吃多了對牙齒不好。沒錯啊,但為何不能商量,怎麼買,買多少,我們要怎麼保護好牙齒。2.在人多的地方哭鬧,家長會被很多注視的眼光搞得惱火,脾氣也就遷就在孩子身上,這樣的話說的多了孩子難以建立安全感。那是不排除有非常鬧騰的孩子,這不是一時養成的脾氣,想想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多次遷就或者彌補造成的後果。3.比較這個詞語嘛,不說年代悠久,也能說千古不敗了。從小就被比較長大,說實話現在的自己很多時候無意識的就在和身邊的人進行較量。很遺憾的是我並不能做到時刻樂觀的發現自己的不足,樂於去學習的人。大部分我都會處在埋怨自己為什麼不能給更努力一點。這種比較不是我想要去說比較,而是無意識就這麼從腦海裡出來。

    家長們和孩子相處時,時不時會拿孩子比較。這裡比較什麼,不是比較和鄰居家的孩子。而是拿孩子的前段時間和今天的比較。你做的很棒,上一次你還不會自己拉拉鍊呢,現在你大部分時候都可以把拉鍊頭放進正確的位置啦,很棒。表揚不是時時刻刻,會給孩子養成一種以索要表揚為前提的做事態度,那家長自己就要掌好度了。所以說比較,是和自己比,而不是其他人。

    “孩子自己認為最好的”和“我認為對孩子最好的”,就是雙方選擇某件事的理由和需要點。其實這兩點不會說存在一定的矛盾。

    多聽,多看,多想,多問。

    吶,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有人認可有人不認可,很正常啊。就像孩子和家長一樣,想法不一樣嘛。

  • 4 # 智慧育兒指南

    我是一個五歲孩子的媽媽,你這種情況我以前經常遇到來談談我的經驗吧。首先跟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按照你認為對孩子最好的,這個選擇來進行。如果這個方法沒有效果,那麼你就按照孩子的這個想法來進行。然後遇到問題正好抓住這個機會來向孩子說明這樣選擇的後果。 以此告訴孩子,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按你說的對她好的方式來做選擇,以及為什麼是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櫻花樹根瘤病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