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堂網南國雨
-
2 # 子屠龍
“鐵鷂子”是西夏的精銳重騎兵,以發動自殺式衝鋒出名,《宋史》這樣描述“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
這支部隊最初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親軍,後來因邊地戰事增多而被派出參戰,屢勝遼、宋軍隊。鐵鷂子往往被用於突入敵陣,騎兵與馬匹之間“用鉤索絞聯”,人馬皆披重甲,用騎兵方陣的形式發起致命衝鋒。
可以這麼說,鐵鷂子的戰場表現猶如地獄羅剎。當整個騎兵方陣迎面衝來的時候,即便你殺死某個騎兵,死者也不會墜落下馬,依舊保持衝擊力向前。一個個策馬狂奔的鐵甲戰士,海嘯一般向陣地砸來,無異於一塊巨石扔進敵人陣地,硬生生砸出缺口來。
鐵鷂子大抵有3000人,分為300人編制的10隊,各隊由悍將帶隊,《儒林公議》裡實錄為“一妹勒、二浪訛遇移、三細賞者埋、四理奴、五雜熟屈則鳩、六隈才浪羅、七細母屈勿、八李訛移巖名,九細母嵬名、十沒羅埋佈”。
既然這麼牛氣,為什麼不多增加數量?打仗都在打錢,像鐵鷂子這樣的部隊,更是耗費錢糧無數。一來成員的挑選、訓練以及馬匹的配備需要大量費用;二來“冷鍛技術”出品的鎧甲、兵器非常昂貴;三來西夏國力有限,能省就不浪費。
因此,有材料提到鐵鷂子有數萬之多,很可能是把西夏其他部隊誤認為鐵鷂子。不過,鐵鷂子的威風並非永恆存在,當蒙古帝國的騎兵襲來的時候,他們沒有逃脫滅亡的的命運。
蒙古大軍從1205年開始,22年裡6次攻打西夏,每次都將西夏人按在地上摩擦,鐵鷂子不再像巨石般地移動,而是被獵殺的物件。
西夏抵抗蒙古,湧現出來的名將不多,最顯眼的是“嵬名令公”。1226年,成吉思汗的大軍渡過黃河,從東南方向逼近西夏首都——中興府。西夏最能打的嵬名令公,率領10萬主力救援靈州(今寧夏靈武東南),後來雙方在黃河冰面上爆發激戰。
此戰,鐵鷂子盡數出擊,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蒙古士兵先是用弓箭射擊,弓箭用完之後,被迫與之爆發肉搏戰。最終,以鐵鷂子為首的西夏軍被全數殲滅,但蒙古人也付出有史以來最慘重的代價,死亡人數佔全軍的1/10。嵬名令公無力迴天,帶領殘部退回中興府,第二年西夏投降被殺。
為什麼鐵鷂子會滅亡?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西夏政權搖搖欲墜,僅靠鐵鷂子並不能挽救大局,何況後期鐵鷂子的戰鬥素質有所下降。另外,經過成吉思汗整編之後的蒙古軍團,戰鬥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他們弓馬嫻熟、戰鬥慾望強烈。
-
3 # 蜀北一
鐵鷂子是西夏最精銳的騎兵不假,但蒙古人同樣有自己最精銳的騎兵——怯薛軍!
而最終,鐵鷂子很可能就敗在怯薛軍手下!
鐵鷂子是李元昊組建的一支重騎兵部隊,共三千人,後來金國大名鼎鼎的鐵浮屠,就是效仿鐵鷂子建立!鐵鷂子本是西夏皇族的宿衛部隊,後被李元昊用於陣前衝鋒陷陣!鐵鷂子是父死子繼的制度,乘善馬,著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人馬一體,雖死馬上而不墜。
遇戰則先用弓弩兵遠端射殺,後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猶如現代戰場上的坦克;步跋子緊隨其後,進行現場收割。
正是因為李元昊手中有鐵鷂子,步跋子及弓弩兵等軍種的存在,使得李元昊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僅打敗遼國十萬大軍,還在三川口與好水川之戰中大敗宋軍!其中,鐵鷂子功不可沒,由此,鐵鷂子成為宋軍的噩夢!但在李元昊之後,關於鐵鷂子的記載就十分稀少!
西夏之所以亡國,鐵鷂子之所以覆滅,與西夏皇帝李安全還是有很大的關係,李安全曾附蒙攻金,與金國間爆發了長達十年的戰爭!
導致兩國國力衰退,民生凋敝,軍事實力大減!
後來,1226年,西征歸來的成吉思汗發動了滅亡西夏的戰爭,蒙古大軍圍攻中興府半年之久,最後因中興府發生大地震,西夏末帝不得不出城投降!鐵鷂子就算是滿編的狀態也僅僅三千人,但怯薛軍則上萬之多,鐵鷂子戰鬥力強悍,一般的蒙古軍隊應當不是其對手!
怯薛軍則不同,作為成吉思汗的宿衛部隊,戰鬥力十分強悍。
因此,鐵鷂子的覆滅,應當與怯薛軍脫不了干係!
-
4 # 有時聊人文歷史
這個問題一度很熱,湊個熱鬧,拋磚引玉。
(蒙古第一波攻擊)
關於西夏衰亡的歷史,實際上存世記載極少。原因在於成吉思汗就是征伐西夏的時候駕崩的,事後對西夏展開報復,宮殿廟宇夷為平地。導致西夏本朝的遺存史料很少。更狠的是,當時和西夏交往的所有政權也都被蒙古滅了。所以史料缺失嚴重,許多情況都是後人分析的。
有如下幾種可能:
1.所謂平夏鐵鷂子,出自宋朝的記載。眾所周知,宋朝野戰中反騎不行,所以西夏的重騎兵給宋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蒙古騎兵很強,有專門應對重騎兵衝鋒的曼古歹等戰術,所以西夏的重騎兵對於蒙古來說,並無太大威脅。蒙古汗國成軍時有138000人,全部為騎兵,應對一支3000人規模的騎兵並不困難。
2.西夏重騎兵鼎盛時期是在李元昊時代甚至更早,因為平夏這個稱呼實際上是西夏建立之前,宋人對党項人的稱呼。而後西夏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因為這支軍隊是世襲制的,所以經過近二百年的時間,戰鬥力很可能不能保證了,變騎兵儀仗隊了,沒有上場機會了。
3.西夏曾與青藏高原上的藏族青唐政權進行過惡戰,歷史記載,西夏主力軍遭遇過重大失利,過河時溺死無數。既然是過河,重騎兵肯定先沉底兒,打沒了。
4.關於鐵浮屠、鐵鷂子這種記載,一律出自宋人筆記,而且作戰形式完全相同,只是名字不一樣而已。清朝乾隆皇帝曾提出質疑,他認為這種所謂用鐵鏈子栓成一排的騎兵野戰方式根本不可能成立。首先,徹底犧牲了機動性。其次,衝鋒過程中一旦死一匹馬、一列騎兵全完。最重要的是,透過效能完全沒有。舉例——比如地上有個大坑,你讓這幫拴成一橫串兒的騎兵怎麼繞過去?難道所有的戰場都是賽道嗎…所以乾隆認為這些鐵浮屠、鐵鷂子之類的東西完全是不懂騎兵的人杜撰出來的。本回答雖然不完全贊同乾隆皇帝的說法,但畢竟清人是懂騎兵的,肯定比本回答懂,所以本回答也沒有資質駁斥乾隆皇帝的質疑。更重要的是清朝騎兵與蒙古騎兵類似,都是弓騎兵。弓騎兵民族質疑所謂的鐵鷂子式馬肉串兒打法,也許可以反證,這種拴在一起密集衝鋒的重騎兵打法對於以靈活機動為主的滿蒙弓騎兵來說根本不可行。所以乾隆皇帝的說法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當然僅僅是參考,對與錯,留給老鐵們自行判斷吧。
(蒙古第二波攻擊)
5.從蒙古征伐西夏的進軍路線開看,蒙古大軍主要是沿黃河而下,自北向南,或者迂迴,一個一個攻克西夏的城堡、城池。所以,又有兩種可能——
這場戰爭的主要戰役是攻城戰,而不是野戰。西夏死守,騎兵用處不大。或者說只用騎兵完全抵禦不了蒙古騎兵,只能守城。
從戰馬資源儲備上看,因為西夏的主要產馬地區,即河套、內蒙古高原一代的草場受到蒙古崛起的威脅,西夏可能已經沒有穩定的馬匹供應。且西夏也沒有統治多少青海部分,西夏的核心地區是黃河流域。
沒有馬匹供應還玩兒啥騎兵?更別提重騎兵了,重騎兵可不是一般的馬,那得是優中選優的高頭大馬。所以,最後的西夏王朝只能以城防為主。西夏防禦蒙古和宋朝的打法很像,也能說明這種可能性。
換句話說,如果當時西夏騎兵真的遇啥殺啥,恐怕也就沒蒙古啥事兒了不是?實際上他們當時很可能要啥沒啥……
回覆列表
西夏鐵鷂子是重騎兵,需要更多的後勤支援,協同作戰的輔兵很重要。而蒙古是遊騎兵,單一兵種閃電遊擊。西夏國力衰弱後,是無法支撐重騎兵長期作戰的。宋神宗時期,西夏被宋軍打到差一點滅國,好不容易恢復點元氣,又被金國打的吐血。蒙古人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從技術發展角度看,馬鐙的出現成就了鮮卑人,進一步促成了隋唐帝國的建立。重灌騎兵在唐代達到頂峰,西夏只是延續了這個兵種。蒙古人則是改變了騎兵的戰術,這種改變其實是來自宋軍的戰術變化。
宋軍對火器的大規模運用,把攻城拔寨變成了一個技術活,滅國戰爭不用執著於先消滅敵人的主力部隊,只要騎兵奔襲成功,火器打破城池,重騎兵只能等死了。
馬鐙的發明催生了隋唐帝國,馬鐙加火藥催生了蒙古帝國。之後海運技術發展催生了明清帝國,海船加火藥才徹底改變了世界,日不落帝國建立在鐵甲鉅艦上。鐵路則又促成了俄羅斯帝國的廣大疆域。
技術發展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在對的時侯發展對的技術,就能成為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