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只只暖你

    主要這三人可以說水滸中是真正的好漢,大家都有悲慘的遭遇也有一顆正義,善良的心。他們一起可以說是惺惺相惜,什麼權利名利在他們面前都不存在的事!

  • 2 # 田獲三狐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是一公與一母”,但二龍山上的三位猛人魯智深,楊志和武松卻可以構建和諧的政治生態,從沒起過內訌或者大的爭執,好像打破了這種定律。首先這是因為相當於後來梁山泊等級森嚴的排位制度,二龍山上的三位頭領之間就像是鬆散的合夥人關係。

    二龍山等於是在曹正的策劃下魯智深和楊志聯手拿下來的,除曹正持很少很少一部分乾股外,魯,楊二人各持一半。

    後來武松加入,他雖然沒有和魯,楊二人一起創業,但他是個大IP,對於二龍山的宣傳和影響巨大,他的入夥也大大的擴充了二龍山的實力,魯,楊二人各減持手中的股份,基本形成了“三一三十一”的局面,魯,楊二人稍微佔的多一點。

    其次,三人的經歷和性格造成對於權力的漠視。魯智深本就是一個胸襟坦蕩,嫉惡如仇之人,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賣唱女金翠蓮可以斷送自己的軍旅生涯,為了救下林沖不惜得罪權勢熏天的高太尉。

    楊志雖然一直對博個“封妻廕子”念念不忘,但也是為了光宗耀祖,倒不是非要爬到權力的頂端。而復出後連續的受挫讓他不得不喟嘆“運蹇時乖”,對於一個山寨的控制慾望根本就沒有興趣。

    武松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遭遇更是離奇,經受各種背叛,陷害打擊,對於各種勾心鬥角深惡痛絕,寧肯做個邊緣人。

    最後,三人的武藝都在伯仲之間,這是硬實力,雖說是“一山不容二虎”,但是對於強者之間都互存敬畏之心,不會輕易發生爭鬥,因為他們各自知道,非要分出輸贏勝敗的結果可能就是兩敗俱傷。大家看每個動物園中幾乎都有獅子,老虎同在一起的獅虎山,兩者之間基本不會發生撕咬,也說明了這個情況。不過,魯智深,楊志和武松之間的關係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心裡清楚,二龍山可能只是他們暫時的棲居之地,也沒有爭取話語權的必要。果然一上梁山,楊志很快就站入了招安的陣營,而魯智深和武松卻成了堅決的反對派。

  • 3 # 任馳贏天下

    有句話說的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二龍山上的這三位爺盤踞在山上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說武松,魯智深,楊志這三個朝廷要犯好不容易找到了落腳的地方,所以他們短期內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紛爭的。

    雖然是一山不容二虎,可是對於他們來說,能有一個吃飽不餓又安全的地方就不錯不錯了,所以三位好漢也無心為了誰做老大而爭來爭去。另外就水滸傳中對武松,魯智深,楊志三人的個性描述來看,個人覺得他們三位其實都不適合做老大,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二龍山才有了後來的三山聚義打青州,被水泊梁山合併的故事。

    武松和魯智深的性格比較相似,二人行俠仗義,武功都很高強,而且力大無比。性格比較剛烈,只不過武松相比魯大師來說做事比較穩重一些,遇事善於思考,考慮的比較周全。而魯智深性格有點太急,敢作敢當,而且是粘火就著,屬於說打就鬧的人。不過魯智深看似外表魯莽,可是此人不喝酒的時候心思也很縝密,一旦酒喝到位那就是愛誰誰啦!但是這位魯大師卻是梁山好漢中最講義氣的一位。

    武松和魯智深二人都不怎麼看重名利和地位,只要有酒喝有肉吃就是快活,魯智深亦如此,武松也亦如此。二人都是看破紅塵之人,行俠仗義慣了,對於功名利祿已經沒有什麼奢求。所以後來他們倆的結局是比較好的。二人均已出家遁入空門而終。儘管魯智深的死是聽潮而寂,但也總比戰死沙場要好的多。所以我覺得就他們二位的性格而言,如果繼續在二龍山上佔山為王的話,他們倆絕不會因為誰做老大而產生分歧。

    武松和魯智深沒啥說的,三位大咖那就只剩下楊志啦,在說說這位“青面獸”楊志。楊志和武松,魯智深二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雖然他們三位都有在官府任職的經歷,不過這個楊志自始至終心裡面都是想著有朝一日為朝廷效命,楊志落草為寇純屬晁蓋等人害的,因生辰綱被劫丟了官職。所以這個人打心底就不怎麼願意佔山為王,也就是說不想當匪,可是沒想到自己卻走了這一步,天意如此沒辦法。因此,在楊志心里根本就看不上什麼大寨主的位置。他覺得做老大權利在大,地位在高,終究還是個倭寇。所以我覺得就楊志的為人來看,他也不會去鬥奪老大的位置。

    另外就武松,魯智深,楊志這三位綜合實力來看,無論武功還是人品都差不多,只不過楊志性格比較孤僻一點。三人屬於同命相憐走到一起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內部矛盾的。

    能容則融,不行拉倒,大不了出家當和尚,是吧!起碼魯智深,武松是這麼想的,後來也是這麼做的。因此,武,魯,楊三位才能在二龍山上和平共處,直到二龍山後來被水泊梁山的宋江合併,三人的命運也就此發生了變化。

  • 4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二龍山是個另類賊窩

    說二龍山賊窩是個另類是有原因的,一是這二龍山本來是個寺院,住持鄧龍還俗做了老大、當了強盜,是個真和尚也是個真強盜;二是這寺院叫寶珠寺,楊志丟了十萬珠寶,在曹志的指引下來投“寶珠寺”,這寺院名字取得是不是有點意思,象“瓦罐寺”一樣,恐怕世上從來沒有啊,施公言“平將珠寶擔落空,卻問寶珠寺討帳”,是不是有點嘲諷之意。三是寺裡的和尚還俗做了真強盜,寺外的假和尚要來佔真和尚的假寺院做真強盜,也怪好玩,“要投入寺裡強人,先引出寺外和尚”。四是鳩佔鵲巢後又引來了個假頭陀、假行者,都是“出家人佔了影兒”的假貨色。五是賊窩裡的賊分兩個層次,不分寨主,高層是魯智深、楊志、武松,低層是曹志、施恩、張青、孫二孃,三個高層基本上沒有排名,“魯智深並楊志做了山寨之主”“寶珠寺裡大殿上坐著三個頭領:為首是花和尚魯智深,第二是青面獸楊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可見二龍山不象其他山頭那樣等級森嚴,從上梁山後三人的排名看,也基本上是並列的。

    把這三個主並列於假寺院真強盜的二龍山,也是有比較的,且看關西二提轄,一個魯達、一個楊志,二人像極,一則同是關西之人、同領提轄之職;二則都是殺一無賴,一個鄭屠、一個牛二;三則同愛說個人來頭,一個老經略相公門下、一個楊門之後;四則同是天涯淪落人,二龍山下苦相逢。細想也不盡然,魯以軍功領提轄職,楊以梁中書賞識領提轄職;魯殺人為救弱者,楊殺人出於憤怒;魯表軍功、楊表先祖;魯為救弟兄而淪落,楊為失髒銀而無奈;噫,有差距啊!再看這兩個假貨,一個是和尚殺了二住持,花和尚魯智深夥同九紋龍史進殺出紅松林,結果了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火燒了瓦罐寺,將這藏汙納垢之處付之一炬,著實讓人痛快。再說這花和尚又夥同青面獸楊志、操刀鬼曹正打上二龍山寶珠寺,殺了還俗的住持金眼虎鄧龍,佔山當了大王,這個鄧龍住持不幹去開“搶劫公司”,估計也非好鳥,殺了也罷。然一個走投無路的假和尚殺了一個假住持、還俗住持,多少有點可笑不解啊。幾年後,武行者夜走蜈蚣嶺,殺了張家墳庵裡害人性命、占人女兒、搶劫過活的飛天蜈蚣王道人,把墳庵付之一炬,且這兩件事於鉅著之中為無前呼無後應之弦外插曲,不同者武二哥放了那婦人,或是殺人如麻後良心發現了?花和尚殺假住持、假行者殺了假道人,噢,這二人何嘗不是“出家影占了身體”的賊呢?

    老大們就不說了,再比較一位張青,這人出身是給寺院種菜的噢,哈哈,和老魯同一職業啊,不過這位張龍套也不是什麼好鳥。“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為因一時間爭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後來也沒對頭,官司也不來問”,一個“承包”土地種菜的,沒有後臺、資財,本事也不咋的,殺了人白殺,放了火白放,民也不告,官也不究。就這樣一個小人物不甘心種地,而去“大樹坡下剪徑”單幹,後得老丈人指點開辦了“人肉”夫妻店,種菜的殺了吃菜的,黑強盜燒了“光明寺”。

    就這樣一個二龍山,算是個賊窩裡的另類吧,但另類賊窩也不長久啊,原因是二龍山“搶劫公司”發展乏力。魯智深、楊志殺了鄧龍,收擾人員、盤活資產重組了新公司,好處一是戰鬥力明顯提升,二是靠孫二孃夫婦、曹正等外部資訊暢通,三是改變“董事長”社會形象。但在發展上地盤易守難擴,兵馬難以擴招,二人形象力倍增,戰鬥力增強,但領導力、親和力、管理能力嚴重不足,智囊集團缺失,無明確的發展方向,一二把手出身、能力並行,缺乏核心,其最終必被聯合、兼併,後果也是必然的。

    隨著三山聚義上梁山,這個另類的二龍山賊窩也宣告破產結束了,寶珠寺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從此世上再無花和尚、假行者,梁山又添殺人狂、冷麵獸。

     

     

     

     

  • 5 # 只只暖你

    主要這三人可以說水滸中是真正的好漢,大家都有悲慘的遭遇也有一顆正義,善良的心。他們一起可以說是惺惺相惜,什麼權利名利在他們面前都不存在的事!

  • 6 # 田獲三狐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是一公與一母”,但二龍山上的三位猛人魯智深,楊志和武松卻可以構建和諧的政治生態,從沒起過內訌或者大的爭執,好像打破了這種定律。首先這是因為相當於後來梁山泊等級森嚴的排位制度,二龍山上的三位頭領之間就像是鬆散的合夥人關係。

    二龍山等於是在曹正的策劃下魯智深和楊志聯手拿下來的,除曹正持很少很少一部分乾股外,魯,楊二人各持一半。

    後來武松加入,他雖然沒有和魯,楊二人一起創業,但他是個大IP,對於二龍山的宣傳和影響巨大,他的入夥也大大的擴充了二龍山的實力,魯,楊二人各減持手中的股份,基本形成了“三一三十一”的局面,魯,楊二人稍微佔的多一點。

    其次,三人的經歷和性格造成對於權力的漠視。魯智深本就是一個胸襟坦蕩,嫉惡如仇之人,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賣唱女金翠蓮可以斷送自己的軍旅生涯,為了救下林沖不惜得罪權勢熏天的高太尉。

    楊志雖然一直對博個“封妻廕子”念念不忘,但也是為了光宗耀祖,倒不是非要爬到權力的頂端。而復出後連續的受挫讓他不得不喟嘆“運蹇時乖”,對於一個山寨的控制慾望根本就沒有興趣。

    武松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遭遇更是離奇,經受各種背叛,陷害打擊,對於各種勾心鬥角深惡痛絕,寧肯做個邊緣人。

    最後,三人的武藝都在伯仲之間,這是硬實力,雖說是“一山不容二虎”,但是對於強者之間都互存敬畏之心,不會輕易發生爭鬥,因為他們各自知道,非要分出輸贏勝敗的結果可能就是兩敗俱傷。大家看每個動物園中幾乎都有獅子,老虎同在一起的獅虎山,兩者之間基本不會發生撕咬,也說明了這個情況。不過,魯智深,楊志和武松之間的關係也並非鐵板一塊,他們心裡清楚,二龍山可能只是他們暫時的棲居之地,也沒有爭取話語權的必要。果然一上梁山,楊志很快就站入了招安的陣營,而魯智深和武松卻成了堅決的反對派。

  • 7 # 任馳贏天下

    有句話說的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二龍山上的這三位爺盤踞在山上的時間並不長,也就是說武松,魯智深,楊志這三個朝廷要犯好不容易找到了落腳的地方,所以他們短期內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紛爭的。

    雖然是一山不容二虎,可是對於他們來說,能有一個吃飽不餓又安全的地方就不錯不錯了,所以三位好漢也無心為了誰做老大而爭來爭去。另外就水滸傳中對武松,魯智深,楊志三人的個性描述來看,個人覺得他們三位其實都不適合做老大,以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二龍山才有了後來的三山聚義打青州,被水泊梁山合併的故事。

    武松和魯智深的性格比較相似,二人行俠仗義,武功都很高強,而且力大無比。性格比較剛烈,只不過武松相比魯大師來說做事比較穩重一些,遇事善於思考,考慮的比較周全。而魯智深性格有點太急,敢作敢當,而且是粘火就著,屬於說打就鬧的人。不過魯智深看似外表魯莽,可是此人不喝酒的時候心思也很縝密,一旦酒喝到位那就是愛誰誰啦!但是這位魯大師卻是梁山好漢中最講義氣的一位。

    武松和魯智深二人都不怎麼看重名利和地位,只要有酒喝有肉吃就是快活,魯智深亦如此,武松也亦如此。二人都是看破紅塵之人,行俠仗義慣了,對於功名利祿已經沒有什麼奢求。所以後來他們倆的結局是比較好的。二人均已出家遁入空門而終。儘管魯智深的死是聽潮而寂,但也總比戰死沙場要好的多。所以我覺得就他們二位的性格而言,如果繼續在二龍山上佔山為王的話,他們倆絕不會因為誰做老大而產生分歧。

    武松和魯智深沒啥說的,三位大咖那就只剩下楊志啦,在說說這位“青面獸”楊志。楊志和武松,魯智深二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雖然他們三位都有在官府任職的經歷,不過這個楊志自始至終心裡面都是想著有朝一日為朝廷效命,楊志落草為寇純屬晁蓋等人害的,因生辰綱被劫丟了官職。所以這個人打心底就不怎麼願意佔山為王,也就是說不想當匪,可是沒想到自己卻走了這一步,天意如此沒辦法。因此,在楊志心里根本就看不上什麼大寨主的位置。他覺得做老大權利在大,地位在高,終究還是個倭寇。所以我覺得就楊志的為人來看,他也不會去鬥奪老大的位置。

    另外就武松,魯智深,楊志這三位綜合實力來看,無論武功還是人品都差不多,只不過楊志性格比較孤僻一點。三人屬於同命相憐走到一起的,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發生內部矛盾的。

    能容則融,不行拉倒,大不了出家當和尚,是吧!起碼魯智深,武松是這麼想的,後來也是這麼做的。因此,武,魯,楊三位才能在二龍山上和平共處,直到二龍山後來被水泊梁山的宋江合併,三人的命運也就此發生了變化。

  • 8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二龍山是個另類賊窩

    說二龍山賊窩是個另類是有原因的,一是這二龍山本來是個寺院,住持鄧龍還俗做了老大、當了強盜,是個真和尚也是個真強盜;二是這寺院叫寶珠寺,楊志丟了十萬珠寶,在曹志的指引下來投“寶珠寺”,這寺院名字取得是不是有點意思,象“瓦罐寺”一樣,恐怕世上從來沒有啊,施公言“平將珠寶擔落空,卻問寶珠寺討帳”,是不是有點嘲諷之意。三是寺裡的和尚還俗做了真強盜,寺外的假和尚要來佔真和尚的假寺院做真強盜,也怪好玩,“要投入寺裡強人,先引出寺外和尚”。四是鳩佔鵲巢後又引來了個假頭陀、假行者,都是“出家人佔了影兒”的假貨色。五是賊窩裡的賊分兩個層次,不分寨主,高層是魯智深、楊志、武松,低層是曹志、施恩、張青、孫二孃,三個高層基本上沒有排名,“魯智深並楊志做了山寨之主”“寶珠寺裡大殿上坐著三個頭領:為首是花和尚魯智深,第二是青面獸楊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可見二龍山不象其他山頭那樣等級森嚴,從上梁山後三人的排名看,也基本上是並列的。

    把這三個主並列於假寺院真強盜的二龍山,也是有比較的,且看關西二提轄,一個魯達、一個楊志,二人像極,一則同是關西之人、同領提轄之職;二則都是殺一無賴,一個鄭屠、一個牛二;三則同愛說個人來頭,一個老經略相公門下、一個楊門之後;四則同是天涯淪落人,二龍山下苦相逢。細想也不盡然,魯以軍功領提轄職,楊以梁中書賞識領提轄職;魯殺人為救弱者,楊殺人出於憤怒;魯表軍功、楊表先祖;魯為救弟兄而淪落,楊為失髒銀而無奈;噫,有差距啊!再看這兩個假貨,一個是和尚殺了二住持,花和尚魯智深夥同九紋龍史進殺出紅松林,結果了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火燒了瓦罐寺,將這藏汙納垢之處付之一炬,著實讓人痛快。再說這花和尚又夥同青面獸楊志、操刀鬼曹正打上二龍山寶珠寺,殺了還俗的住持金眼虎鄧龍,佔山當了大王,這個鄧龍住持不幹去開“搶劫公司”,估計也非好鳥,殺了也罷。然一個走投無路的假和尚殺了一個假住持、還俗住持,多少有點可笑不解啊。幾年後,武行者夜走蜈蚣嶺,殺了張家墳庵裡害人性命、占人女兒、搶劫過活的飛天蜈蚣王道人,把墳庵付之一炬,且這兩件事於鉅著之中為無前呼無後應之弦外插曲,不同者武二哥放了那婦人,或是殺人如麻後良心發現了?花和尚殺假住持、假行者殺了假道人,噢,這二人何嘗不是“出家影占了身體”的賊呢?

    老大們就不說了,再比較一位張青,這人出身是給寺院種菜的噢,哈哈,和老魯同一職業啊,不過這位張龍套也不是什麼好鳥。“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為因一時間爭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後來也沒對頭,官司也不來問”,一個“承包”土地種菜的,沒有後臺、資財,本事也不咋的,殺了人白殺,放了火白放,民也不告,官也不究。就這樣一個小人物不甘心種地,而去“大樹坡下剪徑”單幹,後得老丈人指點開辦了“人肉”夫妻店,種菜的殺了吃菜的,黑強盜燒了“光明寺”。

    就這樣一個二龍山,算是個賊窩裡的另類吧,但另類賊窩也不長久啊,原因是二龍山“搶劫公司”發展乏力。魯智深、楊志殺了鄧龍,收擾人員、盤活資產重組了新公司,好處一是戰鬥力明顯提升,二是靠孫二孃夫婦、曹正等外部資訊暢通,三是改變“董事長”社會形象。但在發展上地盤易守難擴,兵馬難以擴招,二人形象力倍增,戰鬥力增強,但領導力、親和力、管理能力嚴重不足,智囊集團缺失,無明確的發展方向,一二把手出身、能力並行,缺乏核心,其最終必被聯合、兼併,後果也是必然的。

    隨著三山聚義上梁山,這個另類的二龍山賊窩也宣告破產結束了,寶珠寺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從此世上再無花和尚、假行者,梁山又添殺人狂、冷麵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的越野與SUV怎麼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