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宗元三農堂
-
2 # 糧小咖
玉米的後市價格如何,是漲是跌,又是如何判斷的?最近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受東北地區啟動黑龍江省級儲備玉米、一次性儲備玉米收購等帶動,不僅東北地區玉米市場購銷趨於活躍、價格穩中有漲,而且還帶動了整個國內市場行情呈現好轉態勢,哪怕最近幾天華北地區部分玉米價格出現小幅回落。截止3月30日,東北地區玉米價格繼續保持穩中略有上漲行情,從本輪上漲來看最高漲幅已經達到50元/噸,其中,黑龍江地區基層收購價格多在1480-1620元/噸,吉林地區多在1560-1670元/噸,遼寧地區多在1610-1720元/噸,內蒙古通遼地區在1620-1680元/噸,另外,深加工企業掛牌價格略高一些,總體在1560-1700元/噸。其中,吉林遼源巨峰1710元/噸,比昨日上漲10元/噸;黑龍江京糧龍江1580元/噸,上漲16元/噸。同時,隨著東北玉米市場的好轉,當地貿易商、糧庫及港口收購積極,外流量較前期有所減少,也對華北地區、南方銷區的玉米市場有所帶動,儘管最近三四天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區域性略跌,但總體價格水平也比前期有不少起色。3月20日,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多在1850-1970元/噸,總體穩定,恆仁工貿、臨清金玉米、山東福洋等企業略有下跌,幅度在20元/噸以下。廣東港口新玉米報價1870-1890元/噸,廣西欽州港報價1870-1890元/噸。後期來看,國內玉米市場的供求格局已經在最近的購銷活躍中發生了變化,部分糧源向貿易環節集中也有利於後期市場供求調節加速,進而有利於玉米價格穩定上漲。但同時,也要注意市場利空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現在飼料消費及飼用玉米的需求持續低迷,以及中美貿易和談下進口預期壓力的增大,特別是美方稱中國可能將美國農產品購買量提高兩倍作為兩國貿易協議的一部分的訊息,使得3月20日國內玉米期貨價格大幅下跌。
-
3 # 微塵微視界一、基層糧源售糧高峰已過,玉米價格下行空間有限
截止3月10日,玉米主產區累計收購量為8013萬噸,同比減少236萬噸,透過2月底至3月上旬的收購資料分析,售糧高峰期是在2月底,日均收購量為101萬噸,而3月上旬的日均收購量降為61.4萬噸,這也意味著基層售糧高峰期已過,目前東北地區基層餘糧還有2—3成,華北地區餘糧還有3成左右。近期不利天氣因素增多,給玉米交易帶來一定的影響,不過好在近期有兩個玉米收儲訊息,一個黑龍江30萬噸省級玉米收儲,另一個東北地區304萬噸一次性國儲玉米收購,這兩個利好訊息有著託市的含義,總體上看玉米價格下跌空間有限。
二、“減玉米、增大豆”,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將有利於後期玉米價格上漲在玉米主產區,今年春耕的大方向是“減玉米、增大豆”,透過生產者補貼也可以看出重點扶持大豆,黑龍江地區前段時間發出的2019年玉米生產者補貼在100元/畝以內,大豆生產者補貼為300元/畝左右,而去年大豆最高的補貼標準為吉林公主嶺地區的580元/畝,2019年具體的標準還未出來,從黑龍江地區的表態看,今年也大差不差,不會出現明顯下滑的情況。今年是振興中國產大豆方案實施的第一年,擴種的重點是東北地區,很多農民在前期申報玉米輪作大豆時也表現的較為積極,所以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將會減少。再加上“鐮刀灣”地區會進一步鞏固調減玉米種植面積,使得後期玉米供應量相對可控,一旦遇到不利天氣,造成玉米減產預期,那麼下半年玉米價格上漲預期就會加大。
三、臨儲玉米投放量有限,對市場衝擊相對減弱今年玉米市場有個大利好,那就是臨儲玉米帶來的壓力大減,2018年臨儲玉米庫存量超過2億噸,可以說壓力非常大,也使得現貨玉米價格表現不理想,經過連續52周的高投放量,沒想到市場經受住了考驗,去庫存效果顯著。2019年臨儲玉米投放量不到8000萬噸,這與2018年相比大幅度減少,如果按照去年的投放力度,很顯然沒那麼多玉米可拍,所以今年有必要進行適當的調整,根據目前多方匯聚的資訊看,臨儲玉米會推遲在6月份以後,拍賣底價提高50—100萬噸,單週投放量也會由去年的800萬噸降為300萬噸左右。臨儲玉米總量大幅度減少,玉米深加工企業就不會把希望都寄託在臨儲玉米身上,這對於現貨玉米價格來說是好事,特別是拍賣期間成交比較樂觀的話,也會利好於玉米價格上漲。
四、玉米價格保持“平穩”是大方向,不要抱有很大希望2019年頂層對玉米市場的定位是使玉米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無論是黑龍江30萬噸省級玉米收儲,還是東北地區304萬噸國儲收購,其目的不是讓玉米價格明顯上漲,而是在玉米價格相對低迷時,進行託市不讓它繼續下跌。像黑龍江省級收儲時,給出的是第一批收儲,是否會有第二批、第三批那是未知數,會根據市場行情的走勢來決定,如果第一批收儲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當地玉米價格依然走低的話,那麼就會啟動第二批,甚至第三批,但如果第一批省級收儲和一次性國儲收購,使得東北地區玉米價格趨於平穩了,那麼就不會有後續動作。玉米作為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玉米價格上漲至2元/斤,玉米深加工企業和養殖戶能否承受的住?從目前的情況看,很顯然是難以實現的,牽涉面比較廣,價格明顯上漲會引發一系列的反應,所以也不會讓它出現。
綜上所述,隨著基層糧源不斷減少,後期玉米價格將有望走出低谷,當然玉米價格的上漲不會那麼明顯,整體會呈現震盪上行的走勢,當然對於農民來說,恐怕難趕上行情,因為那時大部分農民手中已經沒有玉米可賣了。雖然2016年將收儲制度改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方式,但宏觀調控依然存在,就如同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優質糧源會有一定的上漲,然而上漲空間是有限的。實際上更加期待的是2020年以後的市場行情,沒有了臨儲玉米的障礙,宏觀調控上就不好操作,玉米市場的供求關係就會發生變化,只要進口量不明顯增加,那麼玉米價格就會真正的市場化。
回覆列表
玉米的後市價格如何,是漲是跌,又是如何判斷的?第三,從市場上的成交量來判斷玉米的供求關係,就知道玉米價格漲跌的行情。前一段時間東北地區因為冬天下雪比較少,導致了溫度上升比較快,使得東北地區的“地趴糧”因含水量過高,使得農民急於出售玉米,防治玉米發生黴變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一時間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不斷下滑。那個時候是農民求收購商收購玉米,農民處於被動地位,使得收購商壓價收購;而如今東北地區的玉米種植戶不足三成,現在又開啟了儲備糧的收購計劃,迫使著一些收購商到農村求農民賣玉米,農民成為了主動者,價格就會出現了上漲的行情。第四,養殖行業行情發展的趨勢好壞問題,也就是說上漲或下跌的行情也能影響到玉米價格的上漲或下跌。養殖行業行情看好,玉米作為飼料的主要原材料,使用量肯定要增加,也就相應的拉昇了玉米價格的上漲,畢竟玉米作為飼料的主要原材料,佔到飼料的百分之70左右的比例,可以說玉米的價格影響著飼料的主要的價格。第五,從國內的玉米市場的大行情來看,可以瞭解到玉米得懂得行情的趨勢,來決定玉米價格上漲或者下跌。比如說今年,中國的玉米消費總量將達到2.6億噸,而國內玉米的總產量只有2.3億噸,儲備糧有7900萬噸,國內新增玉米加工的產能1500萬噸,從某些方面來說今年玉米的缺口量將在2450萬噸,進口玉米總量只有720萬噸,這些資料可以表明今年中國玉米後期價格會上漲,加上國家提高了玉米的種植補貼,更說明了國內玉米的後期市場良好。總之,玉米價格現在即將進入市場行情上漲的走勢,畢竟各種利好的因素,助推著玉米價格的上漲,特別是臨儲玉米拍賣時間延遲,加上玉米拍賣價格每噸上調50~100元,這會造成4~5月份玉米價格開啟了上漲的序幕。隨著進入7~9月份玉米價格會出現小幅度的下調,主要是儲存玉米拍賣工作,10月份玉米價格會進一步的進入上漲行情,春節前玉米價格能達到1.05元每斤的市場行情。對於判斷的依據也就以上幾種方式,看國內國際的玉米的需求量和價格走勢,畢竟玉米作為大宗商品,被國內外急切的關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