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淺談華夏

    簡單的說就是項羽捨不得殺劉邦,故被有些人說是婦人之仁,

    第一方面就是鴻門宴

    鴻門宴前本來下定決心要殺劉邦的項羽,被樊噲說得動了哥們義氣(劉、項是故交),反而認為劉邦有功,劉邦藉口脫離宴席後,張良代劉邦向項羽獻了一對玉斗,項羽居然收下了。范增氣極,當面用劍把那對玉斗砸得粉碎,並哀嘆豎子不足與謀,預言項羽部眾會成為劉邦俘虜。項羽的婦人之仁就是重哥們義氣而看不清形勢,政治上不夠無賴,不敢下狠手。

    第二方面就是項羽和劉邦打仗,項羽捉來了劉邦的父親,想借此要挾劉邦,項羽認為在他父親面前,劉邦肯定老老實實,他不可能不管自己父親死活吧。這只是項羽自己天真的想法,當他派人押著劉邦的父親要挾劉邦時,劉邦竟然不顧他父親死活,還說了大逆不道的話,項羽一下子就蒙了。他不知道,劉邦就是個無賴,政治上他就算死了老子也不會讓步。

    總的來說就是太重義氣,敢作敢當,只能做一代名將,沒有明君的才能。

  • 2 # 雜玩sasa

    項羽跟仁沾不上邊吧,殺人如麻的大魔王啊,俘虜成千上萬的坑殺,各種不滿意的降將,殺。慘絕人寰啊! 所謂婦人之仁就是指他沒殺劉邦吧。

    鴻門宴上不殺邦邦不是婦人之仁,是面子上拉不下來,不好意思動手,其實心裡是想殺的。一來劉邦是面子上的結拜兄弟,二來在項羽心中瞧不起劉邦,太認真太把劉邦當回事是很小氣很沒面子的事,就像一個城裡有錢人回到農村菜市場買菜,哪怕就是菜販子坑他,缺斤少兩,他也抹不開面子去雞毛蒜皮的扯皮拉筋。

    所以項羽的“仁”歸根結底還是抹不下大英雄霸王的面子。

  • 3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韓信對項羽的一句評價就很說明問題:“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劊顆敝,忍不能予。”

    就是說項羽把你當兄弟,天天和你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生病了親自伺候你,給你吃給你喝。

    但是當你立下大功要求封賞時,他把印綬磨的稜角都沒了也捨不得給你。

    這就是婦人之仁,從感情上拉攏你,但是永遠不會給你實際的東西。

    項羽手下季布、鍾離眜、龍且等大將,在隨項羽起兵以及鉅鹿之戰中立下大功,封王時卻捨不得給他們個王位。反而張耳、魏豹、吳芮、共敖這些打醬油的人個個當了國君。

    再說後來,項羽的楚國裡管事的永遠是項伯項莊等項家子弟,那些真正有為的功臣們卻處處被排擠,這就是婦人之仁。

    反觀劉邦,韓信自封齊假王,我給你個真齊王。

    彭越強盜出身,就是個打游擊的,劉邦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給了他個梁王。

    到現在也是一個道理,一個老闆天天和你稱兄道弟,發工資的時候卻扣扣索索的。

    一個老闆天天只知道讓你幹活,平時也不給你什麼好臉色,但是該升職升職,該加薪加薪決不含糊,這兩個老闆你想跟哪個?

  • 4 # 仙雲野鶴88

    說項羽有“ 婦人之仁”的來源是韓信說的。 在《 淮陰侯列傳》 中,韓信曰:“ 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項王喑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在楚漢戰爭相持階段,項羽認為戰爭給老百姓造成很大傷害,史記是這樣說的,項王謂漢王曰‘: 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 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 ’漢王笑謝曰:‘ 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

    但從項羽整個伐秦的過程看,很難說他就是婦人之仁,他多次在攻破城池後把全城人員全部殺掉或坑埋,燒咸陽宮等等,是很殘暴的。

    因此,只能說他是個複雜的人,很難用一種標準來衡量。

  • 5 # 嘆蘇

    其實,就項羽的特性來說,他就是在鴻門宴上殺掉了劉邦,也可能得不到天下。沒有了劉邦,可能會另有韓邦、趙邦、齊邦等出來。項羽被稱為霸王,靠的是勇力。他喜歡硬碰硬地打,靠武力服人。由於勇力超群,故在當時基本上沒有對手。他也就以霸主的身份來發號施令、西拉東打,不把那些邦主放在眼裡。殊不知,人家已經在暗中下手了。

  • 6 # 南朝居士

    他這裡項羽的婦人之仁並不是說他仁慈、仁德,而是說他沒有遠大的志向抱負,沒有胸懷格局,只知道給些小恩小惠,愛斤斤計較,像個女人一樣,一點不大氣。

    《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最開始,項羽和劉邦一樣,看到秦始皇的車隊,都是想取而代之,看得出來,他們都想做皇帝。

    但是,項羽在隨後的過程中,顯得格局太小了,只有那種地方軍閥的氣量。

    給身邊人一點小恩小惠,但是遇到封官封爵,就有點捨不得了,有點小家子氣。

    劉邦就不一樣了,方正天下又不是我的,拿別人的地盤許諾封給你,等我打下天下了,再各個擊破,一個個的地盤都收回來。

    就像下棋,劉邦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放眼全域性考慮,只要全盤贏了就行了。

    項羽則是總是盯著身邊的棋子看,走一步看一步,看起來你總是在贏,但是回頭一看棋盤,發現已經無路可走了。

    俗話說,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

    青梅煮酒時,曹操就說了,“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胸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大丈夫應該胸懷天下,不應該摳摳搜搜的像個女人。

    跟著項羽的人,都是希望跟著他出人頭地,有一天項羽能做皇帝,他們跟著封侯拜相,能封王就更好了,

    他倒好,只關心別人的生活、身體,而不給實際好處,胡蘿蔔加大棒,你不能只給大棒不給胡蘿蔔吧?

  • 7 # 漩渦鳴人yy

    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飲食;至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之所謂婦人之仁也。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相信大家看過這些字以後,基本上都能明白,說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這個人的對待其他人恭謙有禮,而且他手底下士兵一旦有了疾病,他會親自給他熬藥,甚至是將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們吃,從做人的角度來看,西楚霸王項羽確實當之無愧是一個好人,值得大家去和她做朋友,但是這樣的人恰恰成為不了一個領導,為什麼?因為他的手底下的人一旦建立了功勞,就算是他把要頒授給他的獎勵和勳章全部都給磨圓了,他都不會把這個勳章和獎勵交給這些人。

    所以韓信在形容西楚霸王項羽的時候,就說他是婦人之仁,那是否說明西楚霸王項羽是一個小氣的人,或者是這個人不懂得去採納別人的意見呢?也不是。

    有這麼一件事情,楚漢戰爭進入到最緊張的時候,西楚霸王項羽後面失火,他率領軍隊把這投降的十幾座城市全部打的下來,然後要求是從第一個城市開始,全部給我屠城,這個時候一個小孩子站出來告訴西楚霸王項羽,你這個時候殺了我們也不管用,我們曾經投降過劉邦,你改變不了這個既定事實,你倒還不如留下我們,告訴後面的十幾座城市,就算投降劉邦還是有機會到你手底下認錯的,做一個榜樣,這樣的話,後面的十幾座城市也會望風而小。

    就這樣一個小孩子勸西楚霸王項羽,他都會聽,霸王項羽不是不懂得去聽別人的意見,可他就是容不得別人的功勞比他大!

    你要別人替你打仗,你必須得給他錢,你必須得給他利益,他才能夠幫你,但是西楚霸王項羽不懂,他覺得能夠幫他,那是你作為一個楚國子弟兵的榮耀,至於說其他的東西你就不要想著去拿了,我待你如兄弟,但是一旦扯到事業上的事情,就不要跟我說反對意見。

    這是什麼?這就是婦人之仁,因為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頭髮長見識短,當然沒有性別歧視的意思,在古代這些俗語裡面的女人,通常兒講都是短視的人,就是戰略眼光不遠,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能看到長遠的利益。

    確實,你現在善待你的朋友,並且去創立功勞,能夠獲得極好的口碑和聲譽,並且得到其他人的幫助,但是你不給他們利益。讓他們一直替你賣命,他們的信念遲早會崩潰,等到他們崩潰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幫你了。

    這一點,西楚霸王項羽就沒有去向她的老對手秦國學習,秦國就是依靠的軍功制度,我給你畫這麼大一個大餅,你有能力就去拿,創立多少功勞,我給你多少榮譽,我不是不捨得給你這些東西擺起立了那麼多功勞,最後武安君,君是什麼意思,就是王的意思,這樣,秦國的老百姓才像發了瘋一樣,不停的加入秦國的軍隊,秦國才能一統天下,西楚霸王項羽顯然不懂這個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劉備有哪些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