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中基礎數學
-
2 # 樺姐談養育
作業家長,我傾向第二種老師。為何呢?
1、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吃苦精神,比如“頭懸梁錐刺股”“三更燈火五更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有梅花撲鼻香”等等,而我們還把這種觀念傳遞給了孩子。
曾經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影片,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畢業了,哭的稀里嘩啦,剛開始以為是孩子不捨得同學。後來女孩說了一句話才知道她哭的原因。她說,馬上要上小學了,上了小學,就有很多的作業要做,沒有像幼兒園這麼輕鬆了,孩子覺得上小學太痛苦了。
這小學還沒有上呢,就開始抗拒了,可想而知,父母沒少給她灌輸“學習苦”的觀念。而真的等到上了學,孩子發現,學習確實跟父母說的一樣---“苦”,上不完的輔導班,寫不完的作業,課間還沒得玩,為了學習,沒少被父母數落,真是痛苦。
而人的天性,又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之一。
2、學習也是一種能力,並且要伴隨終生的。而現在我們很多的人,已經放棄了學習,或許跟我們傳遞的“現在苦一點沒事,等考上大學就輕鬆了”觀念有關。以為,考上大學,就不需要學習了。卻不知,上了大學,才是學習真正的開始。
我曾經聽過樊登,講過一個案例,一個孩子被父母靠打罵逼迫上了重點大學,但最後又被學校給勸退了,爸爸去學校接兒時,非常生氣,罵他沒出息,結果,兒子說了一句話,讓爸爸頓時啞口無言,他說:“你不是說,等我上了大學,就不管我了麼?”
由此可見,孩子一直是以“考上了大學,爸爸就不再管我了”的信念做支撐,努力學習,是為了擺脫父母,就是為了逃避學習的苦。所以,上了大學之後,就徹底不學習,每日每夜的玩,最後,被學校勸退了。
其實,在生活中,被大學勸退的學生不只這一個。
3、第一種老師的教學方式,會讓孩子成為被動學習者,讓孩子覺得“你要我學”,所以,整個學習過程,是讓孩子感覺到的是痛苦,一旦放鬆要求,孩子就不學習。
而第二種老師的教學方式,是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整個學習過程,是讓孩子感受到的輕鬆和快樂,原來學習還可以這樣學,那麼,孩子就會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習的主動性非常強。
其實,所謂的“快樂教育”“快樂學習”,不是指的“學習”“教育”本身,而是指學習和受教育者的心態和心情。
-
3 # 愛玩遊戲的大橘子
學習這個,講究的是方法,而不是過重的作業,有趣的教學,讓孩子更加喜歡學習,咱們國家的教學都是舊年代的作業加補習,當然這樣得教學也是有效的,不過對比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孩子自動喜歡的的學習,而不是被動式學習。
-
4 # 遠山的呼喚
我看家長十有八九是不同意這種作法的。做作業的目的有三,其一是透過做題進一步理解掌握知識原理。其二透過解題學會基本技能,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其三是最根本的,即學會分析思考,掌握思維方法,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所以做作業一如消化食物二如強健筋骨,是很重要的。但它畢竟是學習的一個環節,學生在校每天從早到晚,要預習上課自習等,上課是最中心環節。老師從學情出發經過精心備課,然後上課傳授啟發引導,使學生接受新知識。好老師講課能抓住要害,力求少而精,使人清楚明白,然後讓學生自讀練習,上課可做到當堂訓練,課堂效益是很高的。然後課外作業也是精選習題,不搞題海戰術。由於課外輔導及時,又不時上習題課,講解透徹到位,所以學生學的輕鬆自如,由循序漸進到學會思考,最後形成了能力。所以上課是最主要的,從時間上佔到學習時間70%,其權重就更重了。如果各科都注重課堂效益精講精練,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博學,即能做到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作業普遍多,尤其是小學生更多。學生除了做課本上的,更多的是練習冊、資料套題、考題等,這樣大劑量的做題,許多是重複的變式訓練,這樣做一是佔據學生大量時間,二是佔塞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三是影響了學生的其它學習。由於大量做題,近期考試成績會好些,但從長遠看,全面檢驗成績不見得理想。且學習是一個整體,學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一科作業太多,必然影響其它科的學習,這一奌在初三高三表現最為明顯,所以到高三初三以班主任為核心,控制各科作業時間,以達到整體推進。
總之,做作業的要害在學會思考形成能力,老師精選習題,讓學生適時訓練,全面發展,應是長遠明智之舉。
-
5 # 辰心教育
作為家長,無比渴望孩子提高成績,但不願意透過承受過多的作業來提高成績,並且這樣的成績也不會維持太久。作為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負責任的老師,更傾向於第二位老師的做法。
孩子成績的提升,不是靠大量的刷題刷出來的,而是要靠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來的。
孩子成績的提升,離不開勤奮,離不開作業,但不能過於依賴勤奮與作業,更要注重自己的聽課效率。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學生看起來不努力,成績卻很好;有的同學整日坐在座位上,看似很努力,成績卻不理想的真正原因。
孩子成績的提升,離不開孩子的自主學習,即主動學習。只有在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才會真正走進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才不會是件苦差事,而是樂在其中。透過過多的作業提升成績,只是暫時性的,不會持續太久,時間一長,孩子也會陷入困境,找不到學習的出路,進而就會厭倦、放棄,成績就會一路下滑,再次導致孩子的心理會出現問題。
同樣都是負責任的老師,但由於各種原因的問題,也會出現不同的教學效果。有的老師習慣於透過大量的作業提升成績,這種做法見效快,在學校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中考、高考還是以分數論英雄的。畢竟是做得多了,自然就熟練了,所謂熟能生巧嘛。平時見得題型多了,考試時就會有的放矢。
有的老師精於課堂講解,對於作業的佈置大有講究。對於作業題的設計可謂費盡周折。比如:同一知識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設計問題,進而從多方面強化知識點的運用;試題的選擇也是透過深思熟慮,儘量不做重複性的問題;作業不再量多,而在質量。當然這需要老師更多的付出與心血。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學生,我們更要從老師那裡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學會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自己自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們無法選擇,但我們能選擇我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習慣。 -
6 # 使用者55442258632
雖然希望孩子有個健康快樂的童年,但是學習確實不能放鬆,不會過於的去強迫孩子,但是會和孩子一起補習學習,讓孩子進步
有兩類負責任的老師:一類可能年青些,課堂經常拖堂,佔用課間時間,還佈置大量的課外作業結果學生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被迫提高了學習成績;另一類老師的課堂,學生輕鬆,思維活躍,雖短期內成績不明顯,但學習能力逐漸提高,學科學習習慣明顯養成,學生作業不多卻實用,作為家長。你更傾向哪一類老師呢?
回覆列表
學習講究的是方法,不是透過大量練習就能把成績提高的。當然有些科目或知識透過大量練習,成績會有所上升,這些知識主要是記憶性的,考試時的題型也是很機械呈現,作為家長或老師不鼓勵這種透過大連練習的方法提升孩子成績,這種方法不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且不能應變靈活多變的題型,孩子成績不能走得更遠,最終必將吃虧。下面就簡要談談提升孩子成績的一些方法,與大家分享。
要提升孩子成績主要做到兩點: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由於我們的知識來源於生活,知識又可以指導生活,為生活服務,因此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是離不開的。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主要是父母教育,這個時候孩子的任務主要是玩,學習一些簡單的生活行為知識,父母要鍛鍊孩子勇敢堅強獨立的品格,比如小孩剛會走路時,摔倒了父母應儘可能的鼓勵孩子不哭,讓其勇敢的爬起來,而不是怕孩子摔傷時刻摟在懷中,或者一摔倒父母就立刻扶了起來;孩子大一些父母要教育其學洗臉,穿衣等等,孩子在父母的正確教育下,在生活中養成的良好習慣同樣利於孩子的學習 ,一個勇敢堅強,獨立勤奮,做事有始終的孩子在學習中也同樣優秀,進入小學以後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比如父母也經常和孩子一道學習,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早起早睡,勞逸結合,積極鍛鍊身體等的好習慣,孩子在七八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後,這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思維。
學習方法很多,比如,獨立思考,認真作業,學會檢查,學會作筆記,課前預習,及時複習、勞逸結合,文理科交替學習,合理利用時間等。對文科類學科多記憶,對於語文英語等語言類學科要放聲朗讀,增強語感;對於數理化學科,要嚴謹認真,培養孩子的觀察、動手能力,敏銳的思維能力和務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