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雨AK

    美英聯軍和蘇軍都有能力攻陷柏林,但美國為何把攻陷柏林的機會讓給了蘇聯?第一,擔心傷亡太大,第二,雅爾塔協議已經制定了分割槽佔領柏林的決議,第三,蘇聯強烈要求,第四,美國政府高層希望柏林戰役大量消耗蘇軍實力

    1,擔心傷亡巨大,二戰後期,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入開闢第二戰戰場,德軍面臨東西兩線作戰,很快便把戰火燃燒到德國本土,希特勒此時也明白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但作為戰爭狂人的他不甘心失敗,決定在柏林給予盟軍大量殺傷,為此,柏林周圍修建了完備堅固的防禦工事,集中了近100餘萬殘餘德軍,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同時還有10400門火炮和迫擊炮,1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300架作戰飛機。剩餘德軍長期受法西斯主義的毒害,雖然都是潰兵,但是作戰頑強,因此德軍作戰實力還是相當強大的,再加上柏林已經堅壁清野,因此,艾森豪威爾估計盟軍會付出至少10萬人的代價,戰後事實也證明,蘇軍付出了30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

    第二,雅爾塔協議已經制定了分割槽佔領柏林的決議,根據雅爾塔協議,英美法三國盟軍從西往東進攻德國,蘇聯從東往西進攻德國,而首都柏林則由英美蘇法分割槽佔領,事實證明,美英也沒有吃虧,1945年6月5日,美、英、法、蘇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在柏林正式宣告:將德國劃為4個部分,東區歸蘇聯、西北區歸英國、西南區歸美國、西區歸法國、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佔領

    第三,蘇聯強烈要求由自己進攻柏林,其實這點大家都可以理解,二戰期間,德軍閃擊蘇聯,一度兵臨莫斯科,四年多的衛國戰爭,給蘇聯人民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大量人員損失 工廠破壞,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計,因此,蘇聯上下都有一種強烈的復仇之心,因此,攻陷德國首都柏林在蘇聯看來是復仇的標誌,也是征服德國,結束戰爭的標誌

    第四,想消耗蘇軍實力.英美法蘇並不是鐵板一塊,美英等國已經預見到德國戰敗之後,強大的蘇聯會是其最大的敵人,因此,也有隔岸觀火 坐山觀虎鬥的意思,希望蘇聯遭受到儘可能大的損失,以便戰後能更好的爭取利益

  • 2 # 沙漠蘭洲

    美軍兵臨柏林城下,是德軍沒作頑強抵抗,知道美軍好交談,有利德軍行為。網開美軍一面,這本來就是德軍撈利避大禍的想法。它知道讓蘇軍功下柏林城,後果嚴重且會無法有利德國的行為,因此,拼命堅決拒阻蘇軍的進城。

  • 3 # 薩沙

    這是艾森豪威爾老辣的地方。

    原因如下:

    第一,美軍距離柏林稍遠。

    當時蘇軍在進攻之前,超過200萬大軍快速推進到了東距柏林城僅幾十公里的奧得河、尼斯河一線。

    但美軍相對有些遠。

    在進攻之前,美軍先頭部隊也趕到易北河西岸,距離柏林也只有幾十公里。

    但美軍的主力尚且沒有集結完畢,也沒有完成全面進攻的準備工作。

    所以,如果美軍強行進攻,就等於較為倉促的去強佔柏林,這是一種兒戲的行為,可能造成官兵巨大的傷亡。

    第二,艾森豪威爾認為柏林並不好打。

    雖然當時德國已經瀕於滅亡,燃料奇缺,坦克奇缺,飛機基本沒了,柏林儲存的彈藥甚至糧食也嚴重不足。

    但是,德軍整體防禦體系並沒有垮臺。

    柏林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修築了完整的防禦工事。

    二戰德軍又反覆加固,修建了不少永久性和半永久性工事,有數不清的大小工事。

    同時,德國雖然是七拼八湊,仍然搞出了100萬部隊。

    這些部隊中誠然很多都是烏合之眾的垃圾,但也有狂熱而精銳的部隊。

    況且,所謂窮寇莫追,困獸猶鬥,一個軍隊尤其是德華人的軍隊在滅亡前,往往會有最後的瘋狂。

    艾森豪威爾認為,美軍如果進攻柏林,至少戰死10萬人,負傷可能有二三十萬。

    這麼大的損失,是美國民眾不願意看到的。

    事實上,蘇軍最終傷亡35萬人。

    第三,艾森豪威爾認為攻打柏林並沒有意義。

    艾森豪威爾認為,柏林戰後必然會被劃分為若干地區,不可能是蘇聯單獨管轄。

    事實上,戰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個佔領區。

    既然要把柏林分給別人,何必還要花費巨大代價去佔領柏林呢?

    除了可以自稱是蘇聯擊敗了德國,蘇軍實現了復仇,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 4 # 故紙匯

    與其說艾森豪威爾是個軍事家,不如說他是個政治家(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

    憑藉二戰時美國的綜合國力,戰勝德國那是必然的。即使不是艾森豪威爾,換其他人一樣能打敗希特勒德國。

    羅師傅之所以選擇艾森豪威爾,是因為他有出色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懂外交,還懂政治。

    為什麼不攻擊柏林?

    對德作戰的主力軍和最大犧牲者是蘇聯,柏林是希特勒的老巢,攻佔柏林對蘇聯有著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意義。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是盟國,在東方戰場,美國要藉助蘇聯的地方還多,所以艾森豪威爾把攻佔柏林的榮譽給蘇聯。

  • 5 # eagles華夏

    攻克柏林死了十幾萬人!總傷亡超過三十萬!那麼容易的!?

    你問問美軍有多少人可以進攻柏林?

    英華人、法華人有資格去幹掉50萬納粹麼?

    不是蘇軍雷霆萬鈞的話,艾森豪威爾也配裝逼?

  • 6 # 不正經的軍棍

    原因不少,但是確實就是艾森豪威爾給蘇聯的。當時為了這個誰來進攻柏林的這個問題,丘吉爾曾經大罵艾森豪威爾,說其不懂政治。也確實,攻陷柏林,也只有一些政治意義,軍事意義的話,並不大。

    我們先看戰後的柏林,柏林被瓜分了,東西分別被盟軍佔領,英美法蘇分割槽佔領柏林,這些都是早就商量好的,早在雅爾塔會議上就已經確定了的,能拿多少,大家心裡都有數。這德國憋屈不,仗還沒打完呢,自己已經被瓜分好了,就等著被佔領了。

    而另一方面,就是這個最主要的原因,柏林不好打,艾森豪威爾估計的是,柏林攻克,至少損失10萬人,而實際上,蘇聯傷亡超過了30萬人。這就很明顯了,艾森豪威爾就是避免太大傷亡。

    我們看當時柏林戰役的情況,蘇軍230萬人對德軍80萬,80萬德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諾曼底登陸之後,英美從來沒有過這麼大陣仗,上一次這麼大陣勢打仗,還是在法國敗退的時候,英法主力被德軍消滅。而這一次進攻柏林,難度非常大。

    我們再看一下蘇聯這邊的情況,蘇聯軍隊其實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巴巴羅薩計劃剛開始的時候,蘇軍大量部隊被消滅;第二階段是,蘇德戰爭幾年的時間消耗大量的部隊;第三階段就是柏林戰役時期,這些部隊,是蘇軍最後的底牌,蘇聯要是失去這個部隊,恐怕就沒兵了。那麼,能給蘇軍削弱多少就削弱多少吧。

    而進攻柏林,蘇聯方面也是非常重視,他們也堅持要打柏林,希望佔領更多的土地,劃分更多的勢力範圍。艾森豪威爾也算是給了斯大林一個順水人情,柏林你去打吧,我們隨時支援你。

    其實,柏林戰役時,英美盟軍可能會有一種思考,就是是否要消滅現在這些蘇軍部隊,這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一件事情,一旦,現在蘇軍所有部隊被消滅,蘇軍就徹底廢了,再也緩不過來了。

  • 7 # 瞎搞學教授

    看看結果吧:

    1、蘇軍傷亡了30多萬。

    2、柏林也沒有劃給蘇聯,西方還是兵不血刃地佔了一半(蘇聯400,英美500平方公里)。

    3、這場勝利被宣傳為盟國的勝利,而不是蘇聯的勝利。

    4、西方想掠奪的科學家一個沒少,都運英美去了。而蘇聯要搬的工廠裝置是炸沒炸壞了一大堆。

    這個節骨眼上真是誰打誰虧。

  • 8 # 風華

    美國不進攻柏林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1個是艾森豪威爾預測,進攻柏林會導致美軍重大的傷亡,傷亡人數會超過10萬,這是美軍所難以接受的。

    美國在整個歐洲犧牲了15萬人,其中7.5萬是空軍,陸軍犧牲了7.5萬。

    讓美國在攻打一個城市就要傷亡10萬人,這是美國難以承受的。

    美國要採取圍城,逐漸分化德軍,策反等策略,來減少軍人的傷亡,不會過早的發起進攻。

    第2個原因是,按照雅爾塔協議,攻克柏林後,施行幾個國家分治。美國佔領了德國首都柏林,還要把相當大的一部分佔領的地方,再分給蘇聯,英國,法國等國家。

    佔領柏林對美國意義不是太大。

    面對攻打柏林需要付出重大的人員傷亡,斯大林連眼皮都沒眨一下,付出30萬士兵死亡的代價,佔領了柏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倚天屠龍記》中,鼎盛時期的少林和鼎盛時期的武當,高手對決哪個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