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為父筆記

    五歲,是開始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的最佳年齡。“技能班”的稱法不太合適,這過於“功利”了;我們通常稱其為“興趣班”。

    興趣班最初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習得“技能”,而是為了增加“見識”。待到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上家長選擇的“興趣”時,再經過進一步深造,並以此為生(或改善生活),才能稱其為“技能”。

    為什麼說五歲是最佳年齡

    首先,五歲的孩子正上幼兒園中班,課餘時間比較多,課後作業也比較少;一旦進入小學階段,就再沒有這樣的好機會了。同時,面對孩子日益旺盛的精力,也需要找點事情讓他們“消耗消耗”。

    其次,五歲孩子的注意力、理解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骨骼和肌肉也已經發育得相對完善。此時開始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在接受程度、認知深度、動作領會和自控能力等方面上,都是最好的切入時機。

    適合開始學習的(常規)興趣班

    繪畫。與小時候的胡亂塗鴉不同,5歲左右的孩子,畫東西已經不再像此前那樣“呆萌”了,因為,他們手指的小肌肉群和理解認知能力都發育得不錯了。對色彩、圖形敏感的年紀,如果加以專業指導,一定能有非凡收穫。

    硬筆書法。生理原因和繪畫相同;同時,學書法還有利於孩子更深層次地理解漢字(通常課上都有文字起源、字形、字義、結構要點等相關的授課內容),並增加識字量。需要注意的是,軟筆書法還需要在等兩年才適合學。

    鋼琴。雖然幼年學琴,88個鍵並不會全部用到,但又要識譜子又要找鍵位,年紀小了很難兼顧。而5歲孩子基本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了(有些女孩可能4歲就能學琴了,但男孩很少),是時候將樂律引入他們的人生了。

    古箏。理由和鋼琴類似。

    游泳。肌肉、骨骼發育相對完善,表達、理解能力增強。此時開始學習游泳能更好地領會教練的意圖,並規避在水中存才的安全風險(但家長仍不能放鬆關注)。

    輪滑。理由和游泳類似。

    舞蹈。理由和游泳類似。

    棋類。5歲前後是孩子智力發育的一個重要時期,此時讓孩子學習圍棋、象棋等“費腦子的遊戲”,是對智力開發的有效加強。

    外語。通常來說,語言的學習,年紀越小越好。但是母語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她將構建人的基本思維模式、基礎表達方式,沒有良好的母語打底,以後在理解、表達等方面會有麻煩。因此學外語的時間也不能過早,5、6歲是個不錯的選擇。

    幾點注意

    以上內容,孩子不可能都學會;

    選中一項愛好之後,堅持到底,不要輕易更換;

    還有其他不少好專案;

    不要太過“功利”;

    不一定非要上興趣班,生活中仍有很多愛好、特長可學,只要家長留心並付出即可。

  • 2 # 會魔法的K媽

    首先,我們應先明確上這個技能班的原因是什麼。可憐天下父母心,可以理解我們做家長都想讓孩子擁有最好的,不想孩子被落下的心理。如果是僅僅因為別的孩子都報了這個技能班,這個特別火,單純是這個原因,我覺得應該慎重。盲目地去報班,不僅損失財力精力,還會讓孩子增加反感。

    其次,對於已經表現出一定興趣的孩子,我們可以試著去引導,多去聽一些試聽課,找到更適合孩子的老師。在這裡,一定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比如孩子本來說喜歡某一項,後來到了中期,孩子確實早已沒有了興趣,而不是因為懶,我們應允許孩子在去嘗試其他的,當然要有父母的細心觀察,不能因為難度和強度而輕言放棄。孩子只有經過嘗試幾個不同的,才有可能找到真正喜歡的,我們既然希望孩子發展一下興趣愛好,就要給予足夠的支援,而不應隨意因孩子在其中一項表現不好就給孩子貼笨,不堅持,不努力等標籤。

    最後,我們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要學會放鬆,而不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報了各種的技能班,而過度焦慮,這樣也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緊張焦慮的氛圍,讓孩子僅僅以學習到一知識為目標導向,而不會在感受這個興趣班帶來的樂趣。

    在暢銷書《園丁與木匠》中,講到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做一個園丁,而不是木匠,辛勤努力的澆灌花朵,隨著花朵自由的綻放,而不是製作就像是一成不變的複製品。書中還講到兒童期,孩子主要透過玩來不斷學習,掌握各種複雜的技能和人際關係的處理,這是孩子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

    所以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質來決定是不是需要去報這個班或者說應該報哪一種,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質和閃光點,需要我們家長不斷去挖掘去觀察。我們應給予正確的鼓勵和引導,相信孩子在我們的辛勤澆灌下,必定會綻放出那朵最獨特的一朵。

  • 3 # 寧靜致遠嘉子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小寶剛好5歲多幼兒園畢業。在幼兒園的時候,學校開設了有舞蹈班,我就給她報了名,學了有一個學期的舞蹈。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學校組織了活動。小寶他們舞蹈班排練了節目,然後上臺去表演了。因為孩子喜歡舞蹈,所以說學了這個學期的舞蹈班之後感覺還是學到了一點東西。現在畢業了在學習,在家裡放假有的時候,孩子也會自己放棄音樂在家裡跳舞。

  • 4 # 小靚仔mama

    技能班就是興趣班,有沒有必要,一是看小孩的興趣,二是家庭的經濟基礎,如果都可以的,多讓小孩學學,開拓視野,如果都不太允許的,覺得還是量力而行吧。

    現在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後有個好的未來,都在拼教育,小小的年紀每天就奔波拼命學技能,小孩喜歡還好,不喜歡硬逼著學,好像也不是辦法,如果心理承受力不好的小孩 ,逼出心理疾病,那就是後悔終身的事了 ,所以學興趣班,大人要遵從小孩的意願。還有一種現象是,父母忙著上班,小孩無人看管,星期六天、寒暑假都會把小孩送去興趣班,出發點不一樣,小孩的心理狀態也是不一樣,父母不在乎小孩能學到什麼,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和快樂。讓孩子多學固然沒有錯,如果能找到更好的一種方法,讓孩子自願的學是最好的,記得一位學者說過,要讓孩子成長,父母必須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學,一起進步,才不會有代溝。

  • 5 # 依依小魚

    體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不要把訓練技能放在主要位置。

    5歲正處於學前期的年齡階段。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

    “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透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於探究和嘗試、樂於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

    簡而言之,對於3~6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培養技能不是主要的學習內容,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激發孩子對遊戲、對探索的興趣,讓孩子能夠在遊戲中愉快地探索和自由地學習。也就是說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才是家長最應該關注的事情。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技能班多為鋼琴、繪畫、認字等,更多地變相為小學化。

    為什麼不能讓上幼兒園的孩子過早地學習小學的知識:

    1.上幼兒園的孩子的精細動作還未發育完全

    精細動作是指個體主要憑藉手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如寫字,畫畫,系紐扣等。如果強行讓孩子訓練寫字,對孩子的手部發展是有害的。

    2.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學習方式和小學的學習方式是不同的

    因為上幼兒園的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只有接觸到真實存在的事物,才能理解和思維。孩子是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只有在遊戲中孩子親身體驗,親自操作才能學習知識,感受事物,而小學的學習方式多於從書本上學習知識。所以上幼兒園的孩子不適合課堂書本講解的學習方式。

    3.在上幼兒園這個年齡階段,最主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而不是專注於學習技能

    只專注於某一方面的技能學習也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要激發、培養孩子各個方面的興趣,而不只是看某一方面。

    所以,說了一大堆,只想說,技能班是可以報的,但是在報班之前要對這個班的性質進行全面瞭解,給孩子報的班要重於培養興趣而不是技能。世界這麼大,讓孩子去體驗不一樣的、新奇的事物是很有意義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思維、美感等各個方面的發展。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體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不要把訓練技能放在主要位置。

  • 6 # 龔國林911

    我個人認為:現在沒有必要給5歲的孩子上技能班。違背幼兒發展規律。

    因為5歲的孩子不是什麼天才,也不是超天才,更不是什麼神童。3歲到六歲是幼兒學習階段,發育都沒有完全成熟。還是幼兒大班,幼兒園裡只好讓老師帶著孩子自由活動,幼兒園主要以唱歌,講故事,參加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快樂生活,在活動中獲取各種知識,老師和家長是幼兒的一面優質的鏡子,老師要以優美的活動設計課標,溫柔,大方,寬容,大度,耐心的活動中體現出教育孩子方法,如何做人行善感恩的美德,其二,要有個好心態,少吃多餐,保證幼兒的休息時間,睡眠要衝足。

    家長決不能望子成龍,拔苗助長的心態,5歲孩子集中精力學習的時間不到五分鐘,幼兒園裡不教一年級書本知識,認字,數數,拼音只能到一年級才開始學習,不能上技能班,孩子接收能力有限,壓力過大,孩子會出現閉門症,焦慮症,抑鬱症等等,後果嚴重,就等於拔苗助長的道理一樣。

    年滿六歲多或者七歲開始正規學習是最好的選擇,孩子沒有壓力,學習輕鬆愉快何而不樂。

    千言萬語還是以實際解答最能說明道理,例如:80年代我村教師子女有:李XX,趙XX,楊xX,懂xX,丁X等的孩子都是三歲讀幼兒園,六歲全部就開始讀一年級,經濟條件較好,又有自我輔導能力,各方的條件均好,結果都沒有考上大學;本村家庭沒有經濟收入的孩子:七組張XX,八組張X,四組劉XX和劉X,我家的大女兒和二女兒等,都沒有讀過幼兒園,全部滿了八週歲才發矇讀書,中途沒有一人留級,也沒有補習,一帆風順的考入大學讀書,博士生1人,研究生1人,重本2人,本科2人。成績十分優秀,

    這說明了什麼?不能違背年齡階段的發展規律,尊重科學才是唯一推動歷史發展的前題,決不能拔苗助長。所以現在沒有必要給5歲的孩子上技能班學習。

  • 7 # 嘮一嘮家庭教育那點事

    對於孩子來講上技能班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給孩子上技能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孩子的特長範圍

    充分理解孩子擅長的方向,對於孩子要全方位瞭解;

    第二:根據孩子的時間範圍

    5歲的孩子主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在興趣的培養上要有充分的時間,如果是耽誤孩子興趣培養,那不如不上技能班;

    第三:培養孩子要一專多能

    不是什麼樣的技能都適合孩子,不是適合社會發展的技能就適合孩子,孩子的技能是要以興趣為出發點

    第四:可以仿照《紅樓夢》擺一些技能具有代表性的物件,看看孩子的第一選擇,再加上家長的社會經驗做判斷。

    綜上所述,對於孩子上技能班目的是減壓,只有因為興趣上的技能班,才能讓孩子的心靈產生昇華,促進智力發育,如果讓孩子感覺壓抑,不如不上。關於孩子5歲左右上技能班好與壞來講,並無好壞之分,看技能的屬性,年齡是合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如何健康度過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