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生無量彌陀佛
-
2 # 青年史學家
當然不是漢名,清朝是嚴守滿漢界限的,有清一朝,絕大多數時間是不允許滿漢通婚的,一直到清末新政時期,清王朝才放開了這一禁令,不過沒有幾年的時間清朝就滅亡了。清朝時期滿人雖然漢化速度很快,但是並沒有拋棄滿族姓名,滿人大量改名一般發生在辛亥革命之後。
溥儀、啟功、胤禛等均不是漢名,而是滿族名字,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姓,那就是愛新覺羅。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一般很少會直接說出自己的姓氏,而直接稱呼名字,這也就是溥儀、胤禛等名字的由來。
當然,清朝也有過滿人變成漢人的例子,那就是滿人出旗成為漢民,此後就會使用漢族姓名了,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
辛亥革命之後,滿人一度受到迫害,許多滿人為了避免災難,紛紛改姓改名,拋棄了原來的滿洲姓氏,比如愛新覺羅改成了金,葉赫那拉改成了那(著名影星那英就是葉赫那拉家族的後代),等等諸如此類,這些改後的姓名就都是漢族姓名而不是滿族姓名了。
但是清朝的時候,很少有滿人用漢族姓名的。
-
3 # 看遍山川
早期滿族在生產生活各領域都有女真原始部落的痕跡,在起名字時一開始沒有什麼規律講究。皇族也同樣,在家中的排行或飛鳥走獸動物名都能成為人的名字,比如多爾袞就是熊的意思。
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愛新覺羅的姓,這當然是滿語發音,早年間康熙之前,愛新覺羅家族的名字大多都是滿語或蒙語,比如禇英,索尼,阿濟格,鰲拜等,包括聽上去像漢名的皇太極都是漢語音譯。康熙之後,隨之滿族漢化的深入,起的名字也變成了漢字並且還賦予一定的意義,比如康熙的名字玄燁,一個帶有濃厚佛家意味字眼,因為當時的順治醉心於佛學。
在愛新覺羅的姓之後,康熙給兒子們選好了“胤”字作輩分,第二個字以“礻”作偏旁,比如胤禛,胤礽,孫子們以“弘”為輩分,第二個字以“日”作偏旁,比如弘晝,弘時,乾隆弘曆(繁體字暦),當然這些安排康熙都是從字面上取他認為吉祥如意,統御萬年的意思。
乾隆繼位後,又給子孫名字預定了“永綿奕載”四字,第二字分別以“王,忄,言,氵”作偏旁。到了道光朝,道光又補了“溥,毓,恆,啟”四字,溥字輩第二字以“亻”為偏旁,毓字輩以“山”為偏旁。最後面兩個的第二字配啥偏旁就隨便了,因為清室不存在沒人追究了,這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比如溥儀,啟功他們在清室的輩分排序。
末代皇帝溥儀為效法祖宗,曾經又補過“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字,這隻能是當玩笑了。
-
4 # 曉帆輕舟
題主提到的這幾個人,他們的名字都是直接取的漢語名,而不是從滿語音譯而來的。雍正帝的名字胤禛是有來頭的:康熙年間確定,皇子名字的第一個字用漢字“胤”,第二個字用“礻”旁的漢字。
附帶說一下:啟功並不是清朝人,他出生於1912年夏,那時已經是民國元年。
清政權建立後,滿洲上層人物雖然在相互口語交流詞語、姓氏、服飾等方面堅守其滿洲民族傳統,但是,在實際的日常文化生活中,他們卻較普遍熱衷於學習與運用漢字、漢文、漢語口語、漢族文學藝術,蔚然成風。
至清代中期,多數滿族人日常生活中已經是以讀寫漢文、說漢語為主。甚至一些滿族貴族也已經對滿文滿語非常生疏,以至於乾隆帝三令五申要求他們給自己的滿語文知識趕緊補課,可是收效甚微。
在習漢語、用漢語的大潮之下,用漢字取名,就成為清代滿族人的較普遍習慣。例:
——鈕祜祿·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名和珅,原名善保,字致齋,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
——(晚清名臣)瓜爾佳· 文祥 (1818~1876):名文祥,字博川,號文山;
——(恭親王)愛新覺羅· 奕訢:名奕訢,別名太嶽、樂道堂主人;
——(醇親王)愛新覺羅· 奕譞:名奕譞,字樸庵,號九思堂主人,又號退潛主人;
——(晚清名臣)愛新覺羅· 載澤:名載澤,字蔭坪;
——(晚清名臣)託忒克· 端方(1861年—1911年):名端方,字午橋,號陶齋;
… …
清代的這些滿族人,其名、字、號幾乎都是典雅考究的漢語詞語。
-
5 # 小螺絲a
三個階段,入關前滿姓滿名,入關後開始漢化,出現滿姓漢名,但也有滿姓滿名。辛亥革命後徹底漢化,完全變為漢姓漢名。
回覆列表
題主誤會了。清朝時的旗人(並不自稱滿人)的名字,其中有很多看起來像是“漢名”,但實際上,從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的一道聖旨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名字實際上用的是“漢字”,並不是“漢名”!
而清朝時旗人的取名,情況也是很複雜的。早期滿洲人取名常受生活習俗影響,用動物、器物、身體特徵等起名的,很常見。當然,這個時期的名字主要是滿名。如大家很熟悉的“多爾袞”即為“獾”,“噶魯”即為“天鵝”,“察哈喇”義為“柳瓢”,“傅喇塔”是“爛眼邊”,等等。這在奕賡的《清語人名譯漢》中都可以查到。
後來,旗人受漢文化的薰染,把一些寓意美好的漢字運用於名字當中,這時就開始了取名時滿蒙漢字皆用的時期。比如最具代表姓的清順治帝福臨。福臨意指福之到來。之後,如寧、禧、隆、全、康、泰等帶有吉祥寓意的字,就較為常見了。
再之後,旗人吸取了漢族取名的傳統方法,即“字輩法”。(按,談到此處,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傳統,現在已經在有些地方消失了。漢族家庭以前往往有族譜,但在“破四舊”時多有燒燬。在族譜的開頭,繪有一塊碑似的圖案,然後寫有一圈文字,寓意通常美好或深遠。各輩子弟按照這些字,有次序地給孩子取名,週而復始。)
在清朝,用字輩法取名,是在康熙年間,確定了皇子的名字第一個字要用“胤”,第二字用“礻”旁;皇孫名首字用“弘”,第二字用“日”旁。乾隆、道光、咸豐三朝,又分別增加派語各四字,形成“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十四代字輩。題主所舉“胤禛”,即源於此。而“溥儀”,可見於十四代字輩中的“溥”。“啟功”亦見於“啟”。
此後,旗人取名用漢字的就很多了。
但是,清朝對旗人取名也是有嚴格限制的。我們可以從《欽定八旗通志》所載聖旨中找到例證。
比如,在乾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的聖旨中,乾隆皇帝下諭說:“向來滿洲名氏,惟取清話之與漢字對音者書寫,漢字不得依附漢姓,故意牽混。從前屢次曉諭,上年因蒙古有以甘珠露命名者,復令降旨訓飭,並諭吏、兵二部,旗員中凡有似此者,令悉行改正。”他還舉了客爾吉善題請都司何督一員的例子,“初意其為漢人,及閱該員履歷,則系鑲黃旗滿洲人。伊既系滿洲出身,或和或赫何字不可書寫?乃必牽混漢姓,此種陋習斷不可長。著再通行曉諭,嗣後倘有仍前混寫者,必當重懲其罪。”從這道聖旨可以看出,乾隆在此之前多次下諭,不可把姓氏混於漢姓。
而在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二日,他又下旨,說:“八旗滿洲蒙古皆各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魯氏或妄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稱為郎,同於漢姓乎?”後面他接著說:“著將此交八旗各省,嗣後引見人員俱將姓氏繕寫緑頭牌面,仍勒限一年,如一年後,經朕詢問,仍有不能對答者,斷乎不可,必將該管大臣一併治罪。”
以上兩則都是關於姓氏的,還有一道聖旨則是直接針對旗人取名的。在乾隆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七日的聖旨中,寫道:“現任甘肅永安營遊擊廣明福,系正黃旗蒙古人。既系旗人,而以廣明福為名,直與漢人之名相似,觀之甚覺不協。況旗人以明福廣福俱可為名,又何必以廣明福為名?即著交八旗滿洲蒙古,嗣後旗人內有似此用漢人名者,永行禁止。”
這道聖旨更是說得明明白白,旗人取名,可以用漢字,但不可用漢名,你取“明福”可,取“廣福”亦可,但不可取“廣明福”這種與漢名極為相似的。字
清朝為什麼這麼重視取名的問題呢?乾隆的一則聖旨中說得很明白:“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行整飭,因循日久,必致各將本姓遺忘不復。”清朝皇族把取名視為維護滿族統治階級的尊貴、等級、權力的重要工具,一是增強族內自我認同,二是避免與被統治的漢族類同,久之無法從姓名上識別出統治者的地位,所以才對取漢名者治罪!治罪!治罪!
而至於辛亥以後,旗人多有冠漢姓、改旗籍者,時勢使然,也是無奈之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