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OY-boy

    既是密旨,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但是如果咸豐真留有這道密旨,交給慈安也是白瞎,有跟沒有一點區別都沒。咸豐要是有防備慈禧的心,就應該臨終時賜死她,畢竟子少母壯,效法漢武帝殺鉤弋夫人。

  • 2 # 漁耕樵讀

    密旨傳聞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逝於熱河。據傳聞,咸豐帝在生前就察覺慈禧心裡深沉,有心除去慈禧,但是畢竟她是同治生母,同治尚年幼,咸豐才沒有除掉慈禧。但是咸豐帝在臨死前給慈安留下密旨,如果慈禧以後敢於亂政,就拿出遺詔,賜死慈禧。

    慈安曾為了警示慈禧,拿出遺昭讓慈禧看。慈禧惶恐不安,從此在慈安面前謹小慎微,不敢有絲毫違逆。後來慈禧取得了慈安的信任,在慈禧花言巧語的蠱惑下慈安燒燬了密旨。

    這只是一個傳聞,正史沒有記載,當然即便真有,慈禧也不會讓這件事出現在史書中。相對而言,有沒有這一道密旨實際上並不重要,因為慈安本身地位就比較尊崇,慈安是皇后,慈禧只是同治生母,再加上咸豐帝在位時就非常尊重慈安。

    慈安的威望

    在咸豐帝在位時,外有西方列強入侵,咸豐帝被英法聯軍趕到了承德,最後還病逝在承德。內有太平天國起義,咸豐幾乎失去了半壁江山。咸豐帝灰心意冷,曾寫下“且樂道人”,掛在堂上,顯示出他已經自暴自棄了。最後還是慈安勸咸豐帝,不要自暴自棄,咸豐帝最終在慈安的多次勸說下,取下了這幅字。

    咸豐帝因為心情不好,時常對身邊的嬪妃,宮女,太監打罵,也是慈安從中調解(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如此慈安不但受皇帝寵幸,在宮中素來威望極高。

    實際上慈安不但在宮中威望高,在朝中威望也高。咸豐帝在臨死前任命的八位顧命大臣來輔佐小皇帝同治,咸豐賜予慈安“御賞”印,賜予同治“同道堂”印,分別代表“母儀天下”和“天下一統”。

    並且規定,凡是政事必須同時加蓋兩個印章才有效。按理說咸豐這樣安排,無論如何也應該忌憚慈禧吧,以慈安的聲望和地位無論有沒有密旨,她都可以處置慈禧。其實密旨這東西,從來就是上位者的把戲而已。魏其侯竇嬰本指望景帝留給他的密旨救自己一命,結果恰恰是因為這個密旨把自己害死了。

    指望密旨成事,只能說你的政治覺悟還不夠。所以我個人感覺,這一個密旨的傳聞就像一個政治小白編造出來的故事,只是迎合廣大人民的心願往慈禧身上潑髒水罷了。其實就慈禧這德性,多一條罪,少一天罪有啥區別?

    慈安的能力

    相對於密旨而言,慈安本人就是慈禧最大威懾。有沒有密旨都一樣。其實慈安並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樣是一個“傻白甜”。否則她也不會在宮中一直受到寵幸,並且被咸豐委以重任,讓她和八位顧命大臣共同管理朝政。

    據史書記載:“東宮優於德,大賞大舉措,實主之。西宮優於才,而判閱奏章,及召對時諮訪利弊”。簡單的來說就是,大事慈安說了算,小事慈禧說了算。其實主要是慈安不喜歡管事,但是並不意味著她不管事。她只管兩件事,陟罰臧否和重要的人事任免。這兩件事足夠讓她牢牢的把握權利,慈禧不敢有半點違逆她。

    實際上洋務運動真正的幕後支持者就是慈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受到重用都是慈安支援的。慈禧的心腹太監安德海飛揚跋扈,一次安德海請求慈禧讓他到江南辦事,獲得了慈禧的准許。

    結果路過山東胡作非為,慈安以清律“太監不得出中都,犯者殺無赦”,命人把安德海就地處決了,慈禧求情都沒用。可以看出,慈安只是不喜歡管事,慈禧只要別鬧的太過分,否則慈安真正管事的時候慈禧也得聽著。

    並且慈禧和議政王奕訢不合,奕訢之所以沒有被罷黜就是因為慈安迴護的原因。所以慈安完全可以透過奕訢收回權利,架空慈禧。慈安在光緒七年去世,奕訢處處受到慈禧的刁難,光緒十年慈禧就把奕訢趕出了朝堂。

    也就是說,慈安如果想收回權利,根本用不著所謂的密旨,只要依靠她的聲望和地位,完全可以把權利收回來。因為朝中很多重臣實際上就是她的支援和任命的。只是她不熱衷於權利而已,當時在民間流傳一句話:“東宮偶一用事,天下無不額手稱慶”。看看這聲望無論朝野都遠遠高出慈禧。

    實際上我們更應該懷疑的是慈安太后突暴斃是不是慈禧從中作梗。光緒七年,慈安暴斃於鍾粹宮,在驚聞慈安暴斃,左宗棠捶手頓足說道:“昨早對時,上邊清朗周密,何嘗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意思就是昨日上朝奏對事,慈安太后還思慮周密,即便是突患疾病,也不至於這麼快就去世了吧?

  • 3 # 暢享江蘇

    民間傳說及一些影視劇裡的確有傳說咸豐帝死前留了一道密旨給慈安,詔書的大意是:“葉赫那拉氏,祖制不得備椒房。今既生子,異日母以子貴,自不能不尊為皇太后。惟朕實不能深信其人。此後如能安分守己則已。否則,汝可出此詔,命廷臣傳遺命誅之。凡我臣子,奉此詔如奉朕諭,凜尊無違!”

    傳說詔書在慈禧誘騙之下,被變付之一炬,可在歷史面前這還是有疑點的,任何評說只能是猜測,這也成了清宮一大疑案!

  • 4 # 小宇——一號

    我個人覺得這件事未必是真事。

    首先說這是一個民間傳說,可信度並不高。而且這種託孤屢見不鮮,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當今的電視劇,大都有託孤這一情節。

    而且我們看咸豐是個什麼皇帝?這個皇帝當的比較失敗,而且被後人稱為“四無皇帝”他對國家的事並不關心,也沒能力關心。而且,後宮不得干政這是祖制,可是已經有託孤大臣了,何必要安排慈安呢?慈安不也是後宮嗎?當時僅是貴妃的慈禧會暴露出性格嗎?而且給能被這樣一位皇帝看出來。而且慈安並不是我們以為的軟弱,她是有自己的頭腦的。她不會被矇騙燒燬遺詔。

    所以我認為,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幾時的真相。

  • 5 # 飛不高的候鳥

    許指嚴在《十葉野聞》中記載稱,咸豐臨死前,將皇后鈕祜祿氏召至寢宮,將親自書寫的一份密詔交給她,特別叮囑說:

    自己百年以後,西宮的懿貴妃援母以子貴之義,勢必不得不尊其為太后,然而她絕非可靠之人,凡遇有大事,汝當專決。

    如果懿貴妃安分守己,沒有大過失,也就罷了。但是,她如果有什麼不軌舉動,你可以直接宣示這道旨意,立即賜死,以絕後患。

    鈕祜祿氏哭泣著接旨。

    可惜,慈安屬於性格懦弱,沒有上進心的人。

    後來,她和慈禧關係和緩之後,還把這個密詔拿給慈禧看,嚇得慈禧連忙跪倒在地。

    慈安笑著說:咱們情同姐妹,無話不談,何必留著這個密詔。

    啪,扔到炭盆裡給燒了。

    其實,慈禧和慈安沒什麼大矛盾,主要就是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

    當時,咸豐寵幸慈禧,“後宮佳麗三千,三千寵愛在一身。”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咸豐就愛這一口,沒轍。

    沒事就往慈禧那裡跑,雖說沒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程度,但確實荒廢了不少朝政。

    慈安一看,這樣下去可不行,這是要當昏君的節奏啊,自己要承擔起蔡少芬的責任。

    可惜,慈安屬於性格懦弱,沒有上進心的人。

    後來,她和慈禧關係和緩之後,還把這個密詔拿給慈禧看,嚇得慈禧連忙跪倒在地。

    慈安笑著說:咱們情同姐妹,無話不談,何必留著這個密詔。

    啪,扔到炭盆裡給燒了。

    其實,慈禧和慈安沒什麼大矛盾,主要就是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

    當時,咸豐寵幸慈禧,“後宮佳麗三千,三千寵愛在一身。”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咸豐就愛這一口,沒轍。

    沒事就往慈禧那裡跑,雖說沒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的程度,但確實荒廢了不少朝政。

    慈安一看,這樣下去可不行,這是要當昏君的節奏啊,自己要承擔起蔡少芬的責任。

    奕訢和咸豐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奕訢要小一些,他和慈禧是叔嫂關係,小皇帝是他侄子。

    奕訢比咸豐有才能,當年道光開始是欣賞奕訢的,但咸豐有個好老師叫杜受田,是山東濱州人,他對道光的脾氣摸得非常透,知道道光喜歡什麼。

    他就和咸豐說,比才能你肯定比不過你弟弟,咱們比孝順,如果道光說自己快不在人世了,以後你們怎麼治國,你不要回答,只管趴地上哭,哭的越慘越好。

    有一天,道光真的問了這個問題,咸豐撲通一聲趴在地上,可勁哭,還拼命磕頭,看得杜受田心驚膽戰,讓你磕沒讓你玩命磕,磕死了我怎麼辦。

    最後,咸豐就這麼繼承了皇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水北調為什麼不採用地下管道的運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