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山陰路的春天

    說起劉邦這個人物,他的出身也是眾所周知,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草根逆襲的皇帝,他在年輕時候可不就是一個小小的街頭混混?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卻成為了皇帝,當然,這憑藉的也不僅是他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更多是靠著自己的一幫兄弟才打下這一片天下的,但是劉邦後來就變的有些冷酷絕情了,倒也是形勢所迫,歷史上的哪一位皇帝沒有狠心的一面呢?心不狠站不穩,這句話也許都能從歷代皇帝們身上體會到吧。

    再說說項羽,一說起他,也許很多人就都能想起他是西楚霸王了吧,還有跟虞姬在烏江邊上的故事。相比於劉邦,項羽是出身在一個武將之家,從小時候就習武和讀書,而且他們家歷代都是善於征戰的人物,因為自己的軍隊越來越強大,所以他就自立為西楚霸王,這樣看起來項羽也是一個對自己比較有自信的一個人物。那麼他為什麼會在烏江邊上選擇自刎呢?

    在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戰當中,其實論其個人的能力,比如英勇善戰等方面,劉邦當然不是項羽的對手了,但是劉邦贏就贏在一點,他會拉攏人心不說,還會識人用人,所以很多大將都前來投靠他

    所以最後的勝算也許在這一刻就早已定好了吧。當年項羽在烏江邊上其實是有機會跑的,但是他因為江東父老,就選擇自刎了。而他沒有跑掉的原因劉邦到了去世前才知道。

    據說劉邦晚年在一場戰役當中不慎摔下馬,雖說保住了性命,但是當這個訊息傳出去後,宮裡的皇后和皇子們都打起了太子的主意,當然劉邦也沒糊塗,對於這一切他都是知道的,但是也會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掌控大局的能力了。

    所以在劉邦去世前他才真正體會到了當年項羽為何自刎,其實就是如果心死了就身體活著也沒什麼用了,所以劉邦在晚年時候也不願意接受治療了,他覺得活著已經沒什麼用了,就好像當年在烏江邊上自刎的項羽一樣,都不想再苟活於世,倒不如像項羽那樣英勇的死去。所以,劉邦在去世之前才知道,當年在烏江邊上,項羽為什麼不逃跑!以上也都是小編自己的想法啦,那麼對此,大家都是怎麼看的呢?

  • 2 # 一杯紅酒370

    項羽家境顯赫,出生貴族世家,自封西楚霸王,可他為何在垓下之戰失敗後,卻為何要自刎於烏江了,既然他帶著幾百人馬突圍,其本意也是想逃出去啊!而且逃出去後還有機會翻盤。

    項羽,他小時候並不愛讀書,但喜歡兵書,不過也只學了個大概,就不再深加研究了,項羽壯年時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即使是吳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他,在經歷過幾次戰役後,項羽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但這也造就了他性格悲劇,自大孤傲、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缺乏忍辱負重的堅韌意志,這也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在垓下之戰帶領八百人馬突圍,但又不巧卻迷路了,來到烏江邊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緊渡江,以圖東山再起,但他沒有選擇渡江逃命,而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所以說也正是因為他的性格,讓他不能接受現實,卻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英雄氣概。不過他自刎可能還有另一種因素,就是虞姬,虞姬在垓下被圍困時,項羽親眼目睹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在自己帳下自殺,這讓項羽悲痛萬分。可能他當時在想,作為一個男人連自己的女人都保護不了,更何況自己的江東父老,剛愎自用的性格讓他無法接受失敗,於是他只有選擇一死了之。 所以說逃跑對於項羽來說不是英雄的所作所為,他的心裡也許只有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個概念了。

  • 3 # 大餘說三農

    對於項羽為什麼不過江的問題?

    這應該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個人在未得到機會前,總是可以為獲得機會不懈努力奮鬥,而當真正機會擺在面前時又會猶豫起來,反思起來到底要不要把握這個機會,這是好機會還是壞機會。回顧項羽真個敗退過程。

    1.自固陵戰敗後,連連敗退,退到垓下,垓下突圍又逃往東南,一直逃至烏江邊。由此可見,他早有退守江東之意,並且是一路逃奔。如果說項羽因失敗使江東八千子弟葬送性命而愧對江東父老的話,垓下被圍時,“虞姬死而子弟散”,他就應羞愧自殺。

    2.渡淮之後從騎僅百餘人,至陰陵又迷了路,問一農夫,結果被騙,身陷天澤,被漢軍追上。如此狼狽的境遇他也沒有羞愧自殺呢!逃至東城,漢騎將之包圍數重。儘管他“自度不得脫”,但還是把僅剩的二十八騎組織起來作了一番拼殺,又“亡其兩騎”。這時候項羽仍“欲東渡烏江”。

    (1)項羽的性格心高氣傲,自視甚高,容不得失敗,即所謂低情商;(2)可能考慮到漢軍已成就大勢,自己孤身一人,即使回到江東也未能在短時間內募兵成軍、籌集糧草,漢軍緊追過江也是無力抗衡。(3)性格缺陷,拼命爭取機會,得到機會卻不想要。

  • 4 # 一眉扒歷史

    逃跑,這個問題我想項羽本來是像這樣做的,項羽本紀裡也有記載說項羽欲渡烏江,還有一個專門等他的楚人亭長對他勸說一番,說船都在我這漢人追來也過不去,等到了江東咱還可以東山再起等等之類的話,但是呢這時項羽經過一番廝殺過後冷靜下來一看四周發現自己所帶領的江東子弟現在幾乎是無一生還,頓覺心灰意冷。這其實也是跟項羽這個人本身有關的,項羽都知道,力量很大十幾歲就能單手托起銅鼎,而且驍勇善戰手裡一把天龍破城戟殺敵無數,他是貴族出身,一出生就肩負起興楚滅秦的使命,年輕時就志向高遠比秦始皇有過之而無不及,各方面可以說是無人能敵了。

    但是他有個致命的弱點,這個人性格不好,孤僻,剛愎自用,這一點在他滅了秦國之後表現的更加明顯,軍師也是他的老師都被氣走了,等冷靜下來看著這滿地江東子弟的屍體我想項羽心裡也是思索萬千的,當時自己可是帶來了8000江東子弟來的,到如今卻一個也跟著回不去,剛說了項羽這個人性格上沒有韌性,這樣的性格我個人看是經不起失敗的,當初的志向現在已經是蕩然無存了,這失敗猶如一個巴掌狠狠地扇了自己的臉,獨自回去真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回過神兒來在看自己經過這場廝殺鎧甲已經碎了,劍也頓了,滿身的狼藉,哪還有貴族的樣子,關鍵是自己心愛的女人也離開了自己,真是生無可戀了,

    項羽不是不考慮逃跑,這是這樣的逃跑對於他來說毫無意義。

  • 5 # 記錄怪咖

    我是老爹,一個喜歡研究歷史文化的普通人。

    老爹認為,項羽不肯坐船過江東,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他的性格原因,一個是局勢的原因。

    1.項羽的性格,不肯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甚至都沒想過自己會有失敗的這一天。

    我們經常一句話,來安慰和鼓勵,一個遭受挫折的人。那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說的是,只要還活著,總有機會東山再起。

    很多時候,道理都懂,但是真到了自己身上的時候,總是轉不過彎來。在情緒和情景兩者的刺激下,容易做出不理智的決策。

    比如西楚霸王項羽,也是這樣。一開始,老爹也和大多數讀者一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想不明白啊,幹嘛不渡江過去,保留實力,說不定將來還有機會,東山再起啊。

    後來,慢慢的老爹有點理解項羽了。不是不知道,只要活著,就還有機會。而是無法接受自己失敗,而且還是敗在了當初那個一直跟自己屁股後面的無賴地痞。這種巨大的落差,恐怕不僅是項羽,換作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是無法接受的。

    項羽的兵敗,用現在的一個概念,叫“爆冷”。形容的是實力強勁的一方被實力弱小的一方所擊敗。

    項羽無法面對自己失敗的事實,更無法接受被劉邦所擊敗的事實。這是項羽性格方面的原因。

    2.當時的局勢,一山不容二虎,即使渡江了,也很難東山再起了。

    我們假設項羽渡江了。那麼,以劉邦的性格,勢必要乘勝追擊,將項羽徹底殲滅。

    江東和劉邦所佔據的地盤相比,終究還是太小了。劉邦一方所佔領的地盤,可謂是富庶,地產豐富,兵源能夠有所保障。

    反觀江東,即使再富庶,也比不了劉邦所佔領的地盤啊。

    渡江後的項羽和劉邦,兩者的關係,就像三國時期魏國和東吳的關係。但是不同的地方在於,只有兩個勢力在爭鋒。

    我們從三國時期蜀漢滅亡後,東吳也相繼滅亡的結果,來推演渡過長江的項羽和劉邦之間的結局,也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說,項羽即使渡過長江,佔據江東,最終也免不了失敗,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所以,項羽不肯逃跑的原因,一個是性格方面的,一個是局勢方面的。

    用四個字來說,就是:大勢已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小朋友學校裡超級聽話,家長說話一點不聽,這問題怎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