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叨叨的哲思

    關於辭職這個問題,答案只有一個。如果你真的決定辭職,希望你的辭職原因是找到更好的發展平臺,而不是因為不開心。

    工作不開心的原因

    1、錢沒給到位

    首先建議你給自己做個全面評估,看看自己到底值多少錢。怎麼算呢?

    除了本職以外,看看你還能承擔什麼重任,給自己找到新的動力。

    2、和同事關係一般

    先審視自己,周圍人待你如何,可以看出你在公司裡有多少份量。

    職場現實,你對別人有多重要,別人就會對你多好,畢竟工作就是工作,你不是來交朋友的。

    3、就是不想幹了

    心態沒調整好,如果你都不愛這份工作,錢怎麼來?別人怎麼對你好?

    擁有正能量的人,工作沒所謂開不開心,內心強大了,看什麼都不是事兒。

    該不該辭職?

    當然不該因為情緒而辭職,不夠成熟。你只需要記住:

    離職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你能力不足,待不下去了;二是找到更好的發展平臺。

    那要怎麼辦?

    1、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你需要在你的本職工作上找到你的價值觀,工作的本質是創造價值。

    真正專心做事情的人,才沒時間心情不好。能擔大任的人,才不拘泥於小事情。

    所以,工作不應有情緒。

    2、想想離職後的日子是什麼樣的

    沒有固定收入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還需要別人來替你負重前行。

    找工作又很難,還不一定就喜歡。這裡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會帶到下一家公司。

    那還不如就在現公司裡解決了。

    3、多找前輩聊聊人生

    每個年齡階段都有各自的煩惱,聽過來人說的經驗,可以豐富自己的閱歷。

    有不開心的事學會自己消化,有難處的時候才找前輩指引。

    總之,辭職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 2 # 鄉音縈繞

    自己開心最重要,不過也要考慮自己的經濟,如果現在經濟還不太寬裕,建議辭職還是要再緩緩,因為身上有錢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 3 # 為好優姐姐

    “不開心就想辭職”確實不成熟,但針對於不開心、想辭職的情況,我認為最靠譜的辦法就是找找工作試試看。

    這不是開玩笑,只是侷限在現有的工作環境中,很難找到出路,不如直接投身到市場上,看看自己幾斤幾兩再說。

    我相信“不開心就辭職是不成熟”,但走出去卻不是盲目、衝動的“不開心就想辭職“,而是隻有走出去,你才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並把自己不開心的問題放在更大的格局裡去解決。當你走出去的時候,很可能會遇到以下三種情況,我們逐一分析以下:

    第一種,最開心:你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完全可以找一份各方面條件都比現在更好的工作機會。

    這就沒啥好糾結的啦,為啥要做現在這份不開心的工作呢?不管是哪裡讓你不開心,如果新的工作機會比現在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優勢,那就相信這句老話“人挪活、樹挪死”吧。特別是在一個工作單位工作時間太久的朋友,其實很容易會遇到這類情況,本以為自己的天地就這麼小,完全沒有想過出去看看。真正出去以後,發現:原來世界挺大的。

    我在哈爾濱認識一個聯通公司的朋友,他畢業就在這家公司,因為跟老大不對付,工資和職位一直沒有實質的提升。就這樣糾結著幹了好多年,但這位朋友本身是技術性的,不善言辭卻技術很好,後來,找了新的工資,薪酬直接翻了兩倍,在新公司也非常受重視。

    但是,想要獲得這種最開心的情況並不容易,需要你本身的業務能力、綜合素質都很好才行。換句話說,沒有金剛鑽,你就攬不了瓷器活。開心不開心的,你本身的實力是有沒有談判資格的重點。

    第二種,最傷心:你發現外面的世界很殘酷,原來自己的能力找不到什麼合適的工作機會啦。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特別是一些大型的、好的單位。雖然人際關係複雜、工作流程刻板、對人性化的設計方面做的很不好,但是薪酬福利的待遇好呀。所以,雖然工作的很不開心,但是真正去到市場,才發現無論是工作節奏、工作要求、薪酬待遇、工作環境等等,都比不上現在的單位,這就讓人為難啦。

    這些現有工作可以提供的、隱形的好條件平時你可能是感受不到的。比如,我原來的工作是有單位食堂的,這一點我從來沒有覺得有多好,而且食堂的飯雖然有專門管理、經常評估、也經常換選單,但是畢竟是大鍋飯呀,還是覺得不好吃。可是,辭職之後,應聘了一家沒有食堂的小單位我才發現這件事有多重要——如果帶飯的話,就得前一天晚上提前做出來,還不能拌冷盤、炒葉子菜,大部分是根莖類的比較不容易變味,還要人設地鐵上帶盒飯的擁擠;如果不帶飯,那就得點外賣,吃多了以後胃口不好還越吃口越重,又怕是沒有食品安全保障的;而自己出去吃其實食品安全也不一定多放心,夏天熱、冬天冷,飯店還得排隊。

    不要覺得我矯情,享受過食堂一日三餐近乎免費的待遇之後,你就知道這項完全不會寫在薪酬福利待遇中的隱形福利有多好啦(好懷念原來食堂的麵點和熟食,晚上還可以用成本價帶回家~)。

    說這麼多為了什麼呢?不管你的不開心是為了什麼,面對現實之後,肯定會多出一些理智來。

    當然,如果你即便接受更不好的環境或者待遇,也要辭職,相信這個時候到底為什麼辭職你也想得很清楚了,不管什麼理由,哪怕就是看主管領導不順眼,我也是支援的。為什麼不呢?人清醒的時候,絕大部分時間在工作場景下度過,搞得每天都不開心,那豈不是整個人生都不開心?

    是的,不要以為我會勸你多思量,沒有那麼複雜。如果你已經採取行動、走出來到市場上轉一圈了,相信你已經遇到過挫折,看到過將要面對的情景。如果這個時候你仍然堅持離開的話,那說明原來的工作真的讓你太難受了,實際上離開一定不會有損失的。第三種,最糾結:你發現外面的世界很真實,跟自己現在的工作不起來,各有利弊。

    這種情況是最為常見的。事實上,每個工作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所以,你可能看了一圈後發現:各有利弊、很難抉擇。這個時候,我們不如看做我們覆盤自己的好機會吧——

    1.你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開心嗎?是人際關係還是看不到機會、是不喜歡工作內容還是不喜歡工作節奏?到底哪裡不喜歡先要弄清楚,不要單純的感受自己不開心的感受。這句話略微有點繞,相信你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單純的感受沒有任何有效資訊,只要描述出有效資訊來,才可能找到解決的方向和途徑。

    2.知道自己為什麼不開心之後,接下來就該想想怎樣才會開心。注意啦,也許你不開心的點有很多,但是最後解決自己不滿意點的關鍵因素可能只有一個。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滿意了,才算是滿意。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薪酬和晉升的問題,但也不絕對,也許給你漲了幾百塊錢,你還是會覺得不滿意,你核心的問題是希望領導能夠認可你的工作質量,這也是有可能的。

    3.是否有可能透過主動行動的方式,撬開化解不滿意的關鍵點?比如,薪酬不滿意,那麼到底多少滿意,你應該找誰談、怎麼談?再比如,領導不重視你,那麼,領導為什麼不重視你,你需要做哪些工作讓領導重視呢?持續不滿意肯定不是辦法,咱們得主動行到起來,針對關鍵點進行分析,並找到一些方向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相信我,你一定不會沒有任何一步棋可走,找到問題的關鍵點、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人,提前準備好應對方法,沒準就化解了自己的難題,千萬別自己生悶氣。

    最後,提示兩點:

    1.這裡的走出去,可能是真正的走出去(假如你真的對工作超級不滿意的話),也可能是主動瀏覽一下招聘網站、看看招聘要求、參加一些跟招聘有關的活動。總之,讓自己開啟視野的方式,都可以。就像很多文章裡經常提到的格局一樣,如果你的視野夠開闊,你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解決的方案會更多、糾結點也不會這麼小啦。

    2.如果你寫這個問答(或者看這個問答的回答)就是想求安慰。比如,告訴你凡是想開一些啦,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用放這麼多心思啦之類的。那麼,很可能,你的這個不開心只是很小的不開心,還不足以讓你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的話,就找朋友聊一聊、下班跑跑步、看看電影、聽聽音樂之類的放鬆一下,也許事情就過去了呢。還是開頭那句話,因為不開心就想辭職,畢竟不是成熟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陽明和唐伯虎為什麼選擇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