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張談天說地

    藍玉做為開國元老,算是功高震主,在他們時代,只有朱元璋可以鎮得住,藍玉和太子朱標關係好,後來朱標死了,朱元璋感覺不好控制藍玉,因此下手。

    一、藍玉身為總兵,掌兵權,有造反實力,朱標已死,藍玉沒有顧忌。

    二、朱元璋已身患重病,朱標剛死不久,朱允炆還小,朱元璋認為藍玉有謀反的條件。

    三、天下剛剛太平,人心還不穩定,這皇位你坐的起別人也坐的起,藍玉有一批能戰的將士,徵元歸來,朱元璋害怕再出現 陳橋兵變,藍玉做為大帥必須死。

  • 2 # 歷史隆中對

    藍玉為人所知,更多是因為明初洪武四大案的“藍玉案”。堂堂開國大將竟然死於謀反的罪名,落了個被剝皮抽筋的下場,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震驚。

    為什麼明初那麼多功臣良將,朱元璋偏偏向藍玉開刀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藍玉自己作風實在不端。

    首先,藍玉本人性格非常自傲,目中無人。在立功之後後,藍玉居功自傲,不僅在老家霸佔良田,還將上門查問的御史趕跑。不僅如此,藍玉還在自己的莊園蓄養門客家兵,在地方為非作歹。

    除此之外,藍玉帶領軍隊班師回朝路過喜峰關的時候,因為守關將領沒能及時開門,便大發雷霆,直接帶兵破關,致使城牆崩毀。軍隊之中,將領士卒的升降都由他一人把控,沒有人能干涉他。

    就這樣一個人,就算不是朱元璋,一般人也很難忍受。更何況是朱元璋這樣一個多疑好猜忌的帝王。要知道御史是皇帝的瞭解朝堂上下的重要渠道,你驅逐御史,就是想要封皇帝的耳目;蓄養私兵,不管怎樣,都可以實為意圖謀反;破關毀城,是對國家權威的蔑視,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放厥詞至少讓人覺得不被尊重。

    所以藍玉自己落下了太多的把柄,而且都很致命。跟帝王關係好也就算了,君主就當是你是狂放不羈,得饒人處且饒人。但是藍玉跟朱元璋的關係極差,莫須有都能被定為罪名,何況這麼多赤裸裸的“謀反罪證”。

    二、殺一儆百

    明初洪武四大案,“空印案”和“郭桓案”是針對基層貪腐問題,那麼“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就是對朝堂之上文武大臣的一次整頓和清洗。胡惟庸作為當朝宰相,如果整頓文官集團,他自然是最好的著手點。胡惟庸案後,朱元璋直接廢除宰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大大提高了皇帝在行政方面的權力,無需被文臣掣肘。

    而藍玉案就是對功臣武將群體的一次整治,從而剝奪分散在各個功臣手上的軍權,將軍隊緊緊把握在朱家手上。

    藍玉本人的身份也很特殊,不僅是常遇春的妻弟,還是太子朱標妃子的舅父。而朱標剛剛去世,常遇春也在洪武二年北伐的時候暴斃,藍玉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朱元璋很難放心把朱允炆交給藍玉,所以只能把藍玉剷除,以穩固朱氏江山。

  • 3 # 子由拍案驚奇

    在明朝初年,開國元勳,大有人在,這時候的藍玉,還沒什麼大名氣,只不過是常遇春的小舅子,位置還不錯,屬於承上啟下的關口吧。

    當時明朝雖然建國,但是,漠北的元朝遺孽尚且沒有根除,還時時的騷擾邊關,藍玉注視著漠北,希望在這裡建功立業。

    終於機會來了,洪武20年,也就是1387年,主帥馮勝奉旨要進行一次對元人的北征,藍玉急忙向朱元璋請求,要求跟隨出征,朱元璋同意了藍玉的請求,給了他右副將軍的職銜。

    這次遠征的目標是佔據松花江以北廣大地區的元太尉納哈出,此時的納哈出,擁兵20萬,佔據遼東大片土地,時刻威脅著明朝。

    到了最後關頭,就在馮勝、藍玉等紛紛揚揚的準備與納哈出一戰的時候,朱元璋派出的使節說服了納哈出,納哈出率軍投降了。

    兵不血刃,二十萬蒙古人齊解甲,皆大歡喜,可是,出了點小插曲,酒宴之上,因為一點小情節,納哈出與藍玉竟然較起勁來,以至於藍玉手下的人拔刀砍傷了納哈出,雖然事情得到了解決,可是,這一點情節看出,大事當前,藍玉不是個謹慎、內斂的人。

    但是,這次遠征,藍玉還是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主帥馮勝剛剛還朝,就因事被抓了起來,憑空之間,藍玉白撿了個主帥位置。

    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不耐煩的朱元璋再次決定北伐,二十年前,推翻元朝,佔領大都的光榮歸於徐達與常遇春,二十年後,最後消滅北元的使命就交給藍玉了。

    15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藍玉,軍隊一路進發,得到的情報都說,北元的皇帝脫古思帖木兒正在捕魚兒海,也就是現在的貝加爾湖。於是,大軍直指捕魚兒海。

    當明軍在蔽天遮日的大風沙中抵近元軍營帳,才被發現,不由分說,一場廝殺,只是走脫了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和長子天保奴,再加上元丞相矢列們,剩餘十萬元軍和元皇帝的老婆,以及次子地保奴全部落網。

    這一戰,徹底消滅了元朝的武裝力量,顛覆了北元賴以生存的全部因素。而倒黴的北元皇帝脫古思帖木兒在逃亡的路上被殺。

    藍玉憑此一戰,成就輝煌,官拜大將軍,封涼國公。

    那麼,回到問題中來;“明朝著名將領之一藍玉、曾大破元軍,為何下場悽慘?”

    以藍玉的性格,怎麼能夠在朱元璋嚴酷的目光裡遊刃有餘呢?在藍玉案徹查其間,民間盛傳藍玉在擊敗蒙元一戰後,竟然姦汙元皇帝的妃子,而且,很多繳獲的戰利品也對不上賬目。

    另外,夜行軍當中,遇到明軍關隘,把守關隘的明軍按照規定,不開門放入,驕橫的藍玉竟然命令軍兵砍關奪隘而入,。

    這些,屬於性格,屬於個人品質問題。可是,加官進爵之後,又飛揚跋扈,朝廷之上,對皇帝應答失據無理,再有,大收義子,私蓄莊奴,對登門的御史竟然哄出門去!結黨營私,貪汙受賄,侵佔民田等,這些,都算斑斑可鑑吧?

    可要命的在後面,藍玉本來是太子的舅丈人,是堅決擁戴太子的,他甚至幾次進言太子,讓太子防範燕王朱棣,這些,都被朱元璋和朱棣所知,干預皇室廢立之事,犯了大忌。

    而最悲催的是,太子又突然病死,只能立皇太孫上位,而這皇太孫年幼,性格軟弱,朱元璋十分擔心藍玉會因此坐大,所以,就要收拾他了! 情況已經這樣的反轉,藍玉尚且不思收斂,矇在鼓裡,而朱元璋做事可是心硬如鐵,既然要幹掉你,可不管你是什麼功臣元勳的,且不怕殺錯人的,所以,決心一下,一個藍玉,轉瞬之間,就被剝皮楦草,朝野傳惡名,萬劫不復了,!

    最為可嘆的是,因藍玉一案,受株連者達到一萬五千餘人,至今,好事之人檢點藍玉後期所作所為,猶然嘖舌不止,朱元璋固然心狠手辣,但就藍玉而言,多以為其人是自取滅亡。

  • 4 # 蝶谷幽蘭

    怎麼說呢?功高蓋主而不避,得其時而不得其主罷了。其實呀,這事怪不得誰,要怪只能怪藍玉運氣吧。朱元璋殺的大臣多了,而藍玉也只是其中一個。藍玉本身立功無數,居功 自傲,本來呢,藍玉與太子朱標關係挺不錯的。當時藍玉嫌自己的職位低,而朱元璋也是好心安撫。估計朱元璋也有把恩德留給太子的心吧。

    可誰想太子朱標沒有皇帝命,一不小心死了。長孫朱允玟又小而懦弱。朱元璋也是怕其鎮不住這群老臣,所以才開始起了殺心的。藍玉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最後說一下,人一定得定位好自己的位置。與另一位大臣劉伯溫比起來,藍玉的性格,平日的飛揚跋扈,也說明了其自有取死之道,正應了那句“No zuo No die”。只是可惜了那一萬五千人的性命呀!

    以前聽過一個笑話:說朱元璋時期,有許多大臣上朝前都得把後事交待好了,因為那時候上朝,指不定還能不能下朝,總有大臣上著朝,當場就被拖出去砍了。(這裡面也有貪汙的人)。可見當時朱元璋當皇帝后期的恐怖了。藍玉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當然死法也確實慘了點。

    縱觀中國歷史,權臣弱主,權臣取而代之的不在少數。所以說,在朱標死後,朱元璋大殺權臣也許是真的沒辦法吧。不過可惜的是,正是因為朱元璋大殺重臣,才以致於後來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玟手中無人可用,無將可派!從而被朱棣奪位成功!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吧!不過好歹皇位還是人老朱家的。

    有人也說這些人死的冤。其實“王莽恭謙未篡時,周公恐懼流言日,向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 5 # 理想的翅膀21

    一個目無王法的人必然結果,大勝元軍後強姦元妃,回來的路上攻破明朝自家城門。第二過份發展個人勢力乾兒及眾多,又居功自傲。朱標死後留此人只有威脅明朝穩固。老朱已經到了暮年,臨走之前必須拔掉這根釘子才能讓明朝萬年留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們,想找家人,把你聯絡方式拉黑了再找有意義嗎?不想低三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