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道華夏
-
2 # 80後阿旭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駢文,駢文的發展。
起源於 漢 魏 。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易於諷誦。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其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唐時世稱“四六文”。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起源於漢魏,至宋代有所衰落。而李斯是秦朝的,且李斯確為一代才人。說他寫的《諫逐客書》為駢體始祖,實至名歸。我們摘錄一段,大家一塊兒看看人家的對仗以及用詞: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候,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問,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譯文如下:
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眾,武器精良將士就驍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捨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眾,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拋棄百姓使之去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使之去事奉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卻而不敢西進,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直至現在,還有很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
3 # 後青舂期哋詩
李斯與他的《諫逐客書》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最著名的文章便是被後人稱為“駢體之祖”的《諫逐客書》。
《諫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的一個奏章。這件事是在秦王贏政十年。秦國宗室貴族借南韓派水工修灌溉渠,陰謀消耗秦的國力,諫秦皇下令驅逐一切客卿。秦王讀了李斯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見本文說服力之強。作者先談歷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召士納賢為例,強調重用客卿之重要。接著再談現實,作者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崑山之玉,隨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劍,所乘之纖離之馬等等,都是來自諸侯各國。
駢體初祖這篇公文被清代李兆洛在《駢體文超》中尊為“駢體之祖”,它的整篇寫法上多用鋪陳排比,抑揚開合,有縱橫家氣勢。文多對偶,辭采華麗,音節流暢。對後世駢文寫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世奏疏的楷模!
-
4 # 煮酒辯春秋
秦漢時期的文章出現駢儷化的萌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斯的《諫逐客書》。清代學者李兆洛將其放在《駢體文鈔》“奏事篇”首篇,並尊其為上乘楚辭,下啟漢賦的“駢體之祖”,由此可見在駢文形成的初始時期,《諫逐客書》佔據了重要地位。
一、何為駢體文?駢體文又稱駢儷文或駢偶文,中國古代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稱“四六文”或“駢四儷六”。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中國文學在發展歷程中,孕育出多種文體,駢體文是其中一種,萌芽於秦漢,鼎盛於六朝,後歷經唐宋古文運動而幾經沉浮,至明清完成了蟻變與復興。清代駢體文創作者眾多,發文的數量和質量大幅提升,使得清代的駢文理論特別發達,成果卓著,李兆洛的《駢體文鈔》就是代表性的著作。
二、淺析《諫逐客書》李斯的《諫逐客書》曾被司馬遷收入《史記·李斯列傳》中,使它得以完整地儲存。公元6世紀,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古代文章選集《昭明文選》又把它收進去,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影響。一直到清代,《諫逐客書》又被當時流傳很廣的兩部古文選集《古文觀止》、《古文辭類纂》所採錄。 李商隱在《獻寄舊府開封公》稱讚道:“書論秦逐客,賦續楚離騷。”,他把《諫逐客書》與《離騷》相提並論,足以見得這篇上書在文人雅士心中的地位。後來,魯迅先生也曾在在《漢文學史綱》中稱讚道:“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諫逐客書》是在秦王贏政十年,南韓受秦國攻擊瀕於滅亡,為挽救這危局,南韓就派鄭國前去勸說秦王興修水利,藉此消耗秦國的國力,使秦國不能向東攻韓。後來南韓的圖謀暴露,秦國有些大臣得出結論:別國的人來秦國做官的,多半是奸細,因此,要把別的國來人一律趕走,秦王於是下令逐客。而李斯本人是原楚華人,後入秦做“客卿”,當然也在被逐之列。李斯迫不得已給秦王上了《諫逐客書》,對秦國是否該任用別華人的問題,力陳利弊,駁斥逐客令。秦王收閱了李斯的上書後醒悟過來,廢除了逐客令,恢復了李斯的官職,使其更好地協助自己統一中國。
三、《諫逐客書》與駢體文《諫逐客書》中寫道“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我們可以看出,在語言表達上《諫逐客書》大量地使用各種文學修辭手法,比如排比句、對偶句、比喻句,增強了句式的對稱美和節奏韻律,使語言暢達,氣勢充沛。這些特點與駢體文講究對偶和韻律和諧的特徵不謀而合,具備了初期駢體文的特徵,對後來駢體文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不愧為“駢文之祖”!
回覆列表
這只是一家之言。本人曾熱心於辭賦、駢文之作,知道李斯也是一代文豪,凜凜然高不可攀,與莊子、孟子、韓非子一樣,都是我十分崇敬的文學大家。但是就辭賦、駢文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還是屈原、宋玉,接著便是李斯的老師荀況更有代表性。撇開比駢文更早的辭賦,單說駢文初祖的話,那也應該是荀況,如果說李斯的《諫逐客書》是“駢文之祖”的話,那麼荀況的《勸學》才是“初祖之祖”。駢體文以雙句(駢,二馬並駕,取其“成雙”之意)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我們來比較一下《勸學》與《諫逐客書》的儷駢風格有什麼不同:
《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諫逐客書》: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這兩文章的鋪陳、排比、比喻是不是很相似,甚至李斯的“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有可能都是從荀況的“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化來的,至少,他以韓非一樣,都是荀子的學生,深得荀子文章寫作的章法風格。
如此如出一轍的駢章儷句,為什麼卻視而不見呢?我想這大概是出於對抗當時盛極一時的散文大宗“桐城派”的需要,順便也為本家先祖正名分、爭榮光吧?因為李兆洛所處的嘉靖道光時期,正是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轉變時期,變法圖強的呼聲甚高,因此祭出法家代表人物李斯 可能也是其用以之一。
當時,桐城派姚鼐編選了一部《古文辭類纂》,所選文章都是唐宋散文,因此桐城古文再一次風頭大盛。李兆洛是有感於《古文辭類纂》的影響,便編選了《駢體文鈔》以與《古文辭類纂》相抗衡,他的選文重點在在唐代以前的駢文,意在展示駢文曾經的輝煌。
但是在李兆洛這部書裡,“駢體文”並非先秦之後,南朝時期正式形成的那種嚴格意義上的“駢四儷六”的獨立文體,而是包括部分散文,甚至諸葛亮的《出師表》、司馬遷的《史記·自序》等也被收錄進去。之所以散、駢不分,在他看來,秦漢以上文章都是 “駢體”,散文只是唐宋以後才有的。
我也曾十分喜愛辭賦駢文,所有推崇辭賦駢文的觀點,一概持積極支援態度,就是因為自己喜愛。但在當下的快生活節奏,迫使文化不得不“快餐”起來,因此常有慨嘆,見
李兆洛如此推崇駢文,當然十分高興。只是把《諫逐客書》列為駢文初祖,還是有點不能完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