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年輕人沒有錯
-
2 # now63336
當你問別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多數的人肯定就釘截鐵地告訴你,肯定是堅持原則,但是當真正的面對情義與原則的決斷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還是會猶豫的,而且他們的決定也剛好相反,很多人還是不得不顧慮到情義。
對於我自己來說,我的情況也差不多,一個人的生命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是可以讓你在面對原則與情義的決斷時,選擇情義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面對這樣的情況,選擇情誼的確實佔大多數,做人如果說不被情義所動,那確實活得超然物外,這樣的人想必是極其理性的,
我想當我面對這樣的情況的時候,情義會選擇我。在很多感情面前,原則很難適用。
-
3 # 80後的童年哦
當丁青拿著李子成的檔案默默端詳的時候,就知道其實這並不是一部犯罪或者黑幫片了。也知道了為什麼這部所謂的臥底片為什麼並沒有臥底的鬥智戲,甚至連主線的正邪鬥爭都做的鬆鬆散散,而不見有力的劇情衝突。
這其實是一部關於情義和生存的電影,重點表現的是情義和現實的兩難境地。
調查黑幫犯罪的姜科長的現實目標是打擊黑幫並將其納入警察的管理範圍,也就是常見的因勢利導為我所用,不得不說這個現實目標是很成熟的,因為考慮到大集團對各方面的影響,一味的剷除未必是好的辦法,甚至可能引起連鎖的負面效應,倒不如對其實現強有力的控制,變廢為寶。
而姜科長的情義困境,是在於對李子成等一干臥底的傷害。是為了大局而犧牲區域性的人性掙扎。
姜科長並不是一味的冷酷無情,只拿下屬當棋子,他給李子成未出生的孩子買禮物,給局長說完事之後辭職等細節都不動聲色的展現出了他內心的矛盾掙扎。面上的無情和步步進逼只是因為他知道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就如當李子成的妻子罵他是混蛋的時候,他同樣淡淡的說沒錯沒錯,可我們就是這樣的人,這就是我的工作,我乾的就是這樣的事。
姜科長是劇中最為明白的人,他知道要麼不幹,既然幹了就去承擔,解釋什麼的都毫無用處。話說的再多,也不能緩解對方的痛苦,他更不打算為自己開脫。他有自己的現實目標並且異常執著。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優秀的警察,在體育場拒絕丁青的賄賂,就表明了他的性格立場。他有著正邪兩不立的強硬原則,也有著對現實環境的清醒認識(在審訊時說,就算把你拿掉,也會有別人頂上來),所以他在兩者之間取了一條平衡的、也是對警察和社會最有利的一條道路,對黑幫實施控制和改造。但他的死結和很多悲劇英雄一樣:為了一個好的目的,不得不採取非正常的手段。而他也知道能理解自己的人本就不多,要想僅僅依靠高度的思想覺悟就讓身為棋子,步步驚心飽受煎熬的李子成始終和自己保持同一立場,那就太幼稚了。所以他也對李子成實施強有力的控制,並且不惜用揭開其臥底身份來要挾。
他知道自己在冒險,知道很容易遭到反噬,但是他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種遊戲的風險和利益都是等大的。成了就好比一夜暴富,敗了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他總是一副波瀾不驚的表情,一邊佈局做自己的事,一邊默默地等待結果。
他才是三個人中最為老道最為強硬但也是最為孤獨和麻木的人,因為他的行事別人難以理解,而他流露出的情義,也根本不在乎別人懂不懂了。
不能因為情義而影響工作,工作是他的第一目標。
非身處其中者,不明其艱難。
姜科長的困境始終不是他自己能解決的,他必須要仰仗外力,到了最後他只能依靠臥底的成功,前嫌盡釋,困境才會消失。
他沒等到那一天,等到的是臥底反水派來的殺手。
他的表情依然那麼淡定,只是瞬間有一絲解脫的疲憊。
比起姜科長,丁青的矛盾處境顯然更為接地氣一些,也更容易被最接受。從處理內部事務來看,丁青更有道義而不是像姜科長那樣不擇手段,比如不希望警察插手幫助集團內部的爭鬥,寧可冒著失敗的風險也要自己解決。至於情義上,丁青知道李子成是臥底卻默默的給其安排了後路(並非是什麼最後對其在集團內發展的暗示,在這一點還沒有姜科長做的明確。真正最動人的一處是將其在警局內部的電子檔案銷燬,這樣李子成的身份就不會再因為資料再度洩露的可能而暴露,就算李子成以後遠離黑幫做回普通人,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生活下去而不必擔心黑幫的報復)。
丁青的困境,是純粹情義上的,也相對是好處理的,無非是殺了李子成保全自己和集團,或者等待自己被一網打盡。以丁青的智慧和保全集團的決心,肯定不會選擇後者,但是要說當時就打算策反,估計他也沒那麼幼稚,因為身在那個位置的人,是不會用情義來冒險的。
那時的他,內心的矛盾應該是達到頂點的,對李子成的處理也在猶豫,以他的性格,大概會想等考慮清楚後來一場面對面的談話(丁青在不知道自己大禍臨頭前就把給李子成的手錶和檔案一起放在保險櫃裡,邏輯上很像是打算最後和對方攤牌做出選擇的準備)。
所以丁青死了,這也是戲劇上常規的但是合適的處理,不然就像丁青臨死時對李子成說的,我要是活下來,那怎麼辦呢(別說丁青你,編劇都頭疼,那就得再多出兩個小時拍上下集了)?
丁青臨死時對李子成唯一叮囑了兩遍的話,就是一定要狠,這樣才能活下去。這句話其實頗有深意,更像是丁青對自己的一種自嘲,因為丁青自己其實就是一個不夠狠的人,如果他對幫派裡的三把手狠,對李子成狠,那麼他完全還是可以活的很安逸的。他不是不明白,是因為他自己破不了這個道義和情義上的困境,所以他死了。但是他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只是他不希望李子成步自己的後塵,這句要李子成絕情的話,反倒成了丁青對李子成情義的一種承載和傳達(回顧前面一場碼頭時李子成槍殺圍棋老師的戲,丁青的神情很有點意思,似乎是有點那種糾結的滿意。因為之前的鏡頭裡,李子成的手一直都是乾淨的,而這是李子成第一次在影片中殺人,還是殺的自己人,不管出於什麼動機,似乎有種狠的轉變了)。
丁青情義和現實的困境,是他自己能解決的,但是他沒有等到自己考慮清楚怎麼解決的那一天。
李子成的困境,因為先天身份的設定,是最為容易刻畫的,但由於本片其實壓根沒在警匪鬥爭戲上做文章,所以他的這種設定反倒成為了一種尷尬,也變得最為淺顯,缺乏深度。所以他身上基本沒什麼戲,連帶他的表演也都稀鬆平常,無非就是刻意的依靠臺詞和表情去表現臥底的痛苦和煎熬感,並隨著姜科長和丁青等幫派人物的一舉一動而反應。編劇給他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到了最後完成反轉,好像一顆棋子被扒拉來扒拉去,最後在雙方角力的過程中不勝其煩,終於從量變到質變,下定決心做出選擇,瞬間爆發。
他的困境是丁青和他的情義以及先天身份的現實困境,這個困境是他自己難以突破的,除了需要他做出選擇外,還有個必要條件,就是外界的壓力消失(知道他身份的人不存在),不然他個人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從困境中解脫出來。
這部影片裡有兩個半佈局者,一個是姜科長,謀略深沉卻曲高和寡過於自我,對事多於對人,結果導致了對李子成的失控。一個丁青,資質略欠但情深義重,讓人覺得心裡有兄弟的位置,最終使得李子成傾心倒戈。最後半個就是李子成,只是在結尾處做了點簡單的滅口工作,就異軍突起成功奪權。
所謂新世界,其實不過是把老的故事再來一遍,現代都市的舞臺上演的依舊是情義和現實激烈衝突的戲碼。感性和理性永遠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正因如此,世界有多冷酷,情義就有多動人。畢竟人的天性導致誰都不願意像機器一樣活著,而有多少人不惜孤注一擲傾其所有,也只是為了那麼一點情義。
所以到了最後,我們為姜科長嘆惋,為李子成唏噓,但真正留在心裡的,卻是那個把山寨情侶手錶放在保險櫃裡的丁青。
是那種苟富貴、勿相忘的兄弟情義。
ps:客觀地說,影片的缺點十分明顯,比如結構鬆散了些,有些人物的鋪墊和後續銜接有問題,對臥底的刻畫過於膚淺,多處細節明顯邏輯不對(比如最後姜科長的死簡直是兒戲),但是其優勢在於將其要表達的表達的足夠充分和透徹,攻其一點不及其餘,這樣的電影不給人留下印象是很難的。另外想說的就是,近年來不少南韓大製作電影的山寨成分雖然很大(除了本片還比如高地戰、柏林),但是不得不承認其山寨的水準很高(抄都抄的這麼專業),並且不乏自己的創意和思想,同時也沒有丟失東方的氣質和感覺。這種程度的拿來主義,還是很值得思考和借鑑的。
回覆列表
情義先吧,不好的留著自己。下次告訴自己,先管自己再管別人。可事來了還那樣。
老好人怕也就是這樣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