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禪小先生

    2019-11-8號

    絲瓜是現在人們喜歡吃的一種蔬菜,其因來自它本身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絲瓜是喜溫且耐熱的蔬菜,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時間,那麼絲瓜怎麼樣栽培才能高產?絲瓜栽培管理技術如下:

    (一)播種時期:絲瓜可週年播種栽培,但以12月至8月播種為宜。各地9月以後愈晚播種時,雖雌花發生愈早愈多,但生育後期漸進入低溫期,生育愈弱,露菌病癒烈,易趨衰老。

    (二)播種育苗:絲瓜種子的種殼較硬,尢以稜角絲瓜為然,故宜催芽播種,即種子浸種2小時後取出,再將種子臍丘部軋開,放在25—300C黑暗下催芽,待幼芽透出種殼時播種到裝有介質的穴盤,種子平放,芽尖向下為原則,播種深約1.5公分,待本葉3片展時,定植到田間。育苗期間高溫期約11—14天,低溫期約15—18天。短日照品種在長日照期間育苗時,待子葉展開後好行遮光短日處理,以促進雌花的發生。

    (三)栽培方式:絲瓜通常有3種經濟栽培方式:

    1、水平棚架栽培:棚面離面約1.5公尺,畦寬5—6公尺,作高畦,一畦栽二行,絲瓜栽在畦溝二旁,株距0.4—0.5公尺。本方式也可利用葡萄架栽培。在絲瓜初植時,畦上尚可間作其他短期作物。水平棚架栽培如遇颶風侵襲,因受風面較大,易被風吹倒,故以秋冬作為原則,如行春夏作,不宜密植,宜稍疏植,並適度疏去部分莖葉,以減少風的阻力。

    2、隧道式半圓形棚架栽培:畦度4—5公尺,畦向南北走為原則,每畦在畦面上搭立一個半圓形棚架,棚架高點離地約1.8公尺,絲瓜可立體生長,在單位面積內棚面積比水平棚為大,透風透光良好,有利絲瓜發育。一畦栽2行,栽在畦溝兩旁,株距0.4—0.5公尺,半圓形棚架比較抗風,除適秋冬作外,也適春夏作。

    3、匐地栽培:畦寬5—6公尺,一畦栽2行,栽在畦溝兩旁,株距0.4—0.5公尺。本法適於普通絲瓜的短果品種栽培。且結果期宜在乾季,如在雨季,果實和地面接觸時容易腐爛,宜用瓜墊墊果。長形品種及稜角絲瓜如用匐地栽培方式,則果實易彎曲,缺乏商品價值。又匐地栽培時果實易被葉片遮住,採收較為費事。

    (四)肥料和施肥:絲瓜的肥料種類和用量以及施肥方法,在原則上可參照苦瓜或扁蒲,即絲瓜吸肥力強,生育結果期長,生長與結果同時進行,且結果力強,故在結果之後仍宜繼續施肥,以維持莖葉的繼續生長,才能繼續不斷結果,產量才會增加,尤其在連續降雨之後,土壤中一部分養分已隨雨水流失,故雨後宜施追肥。

    基肥施在基肥溝中,條施,先施堆廄肥,再把化學肥料混合後施在堆廄肥上,然後小作畦,並敷蓋銀黑色塑膠布。追肥每約3星期施一次為原則,追肥前先行畦溝灌水,待水分滲入畦內後再把追肥施在畦溝兩邊及畦底部。

    生育期間,發有發生缺鎂素現象(稜角絲瓜比較容易發生缺鎂),可用硫酸鎂加入農藥中行葉面噴施,每星期一次,連續2—3次,濃度為0.4%(加水250倍)。當絲瓜植株在結果中後期生育轉為衰弱停滯時,用尿素行葉面噴施,溫度也為0.4%,也可以加入農藥中噴施,每星期一次。

    (五)整地、作畦、栽植:作高畦,趁土壤半乾溼時先按行距在植行上犁開闊而淺的基肥溝,施下基肥後先小作畦,然後在小作畦面的畦面上敷蓋銀黑色塑膠布,如用機器操作,小作畦和敷蓋塑膠布可一次完成,使塑膠布的兩邊埋入小作畦的兩邊,以免被風吹開。以後隨絲瓜的生長再次培土大作畦,完成闊高畦式。

    絲瓜栽培前塑膠布上依株距打栽植孔,每孔中栽一株,栽後再灌水。高溫期宜較疏植,低溫期宜較密植。

    (六)灌水及排水:絲瓜莖長葉大,水分蒸發量大,故宜注意灌水,經常保持溼潤狀態,灌水用畦溝灌溉。降雨時注意排水,不使根部浸水尤其稜角尤其稜角絲瓜較不耐用溼,根部浸水易腐爛。

    (七)整蔓:絲瓜分枝性強,如莖葉過於繁茂時不但容易徒長,不易結果,而且在颶風季節用棚架栽培時,棚架更易被風吹倒,故宜適度疏蔓,行單蔓整枝,所有側蔓宜及早剪去。

    匐地栽培時,使主蔓生長和畦溝成直角。又棚架栽培時,如莖蔓懸垂在棚下,應把它引到棚架上,使各蔓在棚架上均勻分佈。

    (八)畦面敷蓋:絲瓜喜高溫,且生育期長,行距寬闊,故在植行上(小作畦上)敷蓋銀黑色塑膠布,相當經濟而功效顯著。如用稻草敷蓋,其效果不及銀黑色塑膠布。又短果品種如用匐地栽培時,整個畦面宜敷草以免果實與地面接觸而腐爛。

    (九)果實套袋及摘果:為防止瓜蠅產卵為害,絲瓜通常都行套袋,而且在花謝後幼果期即行套袋,套袋更有防止葉片擦傷果皮變黑,及使果皮變為淡色的效果,更可防止農藥汙染。絲瓜可用舊報紙袋或較粗厚的紙套袋。

    雌花萎謝後至果實發育途中,凡畸型果、裂果、病蟲害果均宜及早摘除,以免浪費養分,減煞植株生長勢力。

    (十)病蟲害及其防治法:絲瓜對於藥劑的瓜應較敏感,易生藥害,故宜注意用藥濃度,以低濃度比較安全,且宜避免在高溫烈日下噴藥。露菌病:多由基部老葉開始發病,初為不明顯的淡黃色小斑,總之以葉脈為界呈多角形黃褐色明顯病斑,病斑乾枯易破;葉背病斑有灰黑色症,葉片提早枯死。

    以上就絲瓜栽培管理技術,夏天種絲瓜不宜直播,應選擇排水良好的田塊育苗移植,夏絲瓜採收後期,下面的病葉、老葉影響通風,又易傳播病害,要及時摘除。

  • 2 # 梅溪小吳

    為防止瓜實蠅在果實上產卵,可於授粉後,即花辦開始萎縮時,套以長寬為33×18公分之白色美果袋,套袋可減少瓜實蠅為害和農藥汙染,確保產量和提高品質。雌花授粉後,子房逐漸肥大,這段時間,如遇土壤過於乾燥或潮溼,或是授粉不完全,缺乏肥料,瓜實蠅為害等,都會造成畸型果、裂果、黃化果和流膠果等,這些果實宜及早摘掉,以免浪費植株養份和影響到其它果實之正常發育。

    採收絲瓜以早晨果溫尚未升高時為宜,用割刀或剪刀在果梗2公分處剪斷,切口宜平,剪割時,儘量不要擦傷果皮和擦掉果粉,果實平擺在竹簍或紙箱內,運至包裝場,為避免果實在運往拍賣或直銷市場途中受到擦傷和水份蒸發,每果需用白報紙或牛皮紙包裹,然後在裝入紙箱內,運往果菜市場拍賣或直銷生鮮超市。

  • 3 # 北海地主陳

    種絲瓜首先要選一個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絲瓜在瓜類當中算是比較好種的,不需要太多的技術水平就能種好。稜絲瓜套袋子要求是泡花後第二天才可以套袋子,高溫高溼的天氣影響會造成化瓜,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套袋子,原因是增加了工作量。防治針蜂和蟲害鳥害可以使用配方藥來防治,這點並不是很難解決。

  • 4 # sxm平安幸福

    絲瓜套代主要是防蟲鳥的傷害,還有其它東西的擦傷而應響外部美觀又容易壞掉,採摘時也要用力要輕放,絲瓜的皮很薄的容易碰傷,你要是想賣個好價格,一要絲瓜外部美觀又沒有碰傷才能價格高。

  • 5 # 新農人阿哥

    果實套袋在蘋果、梨子、葡萄等水果上應用一點也不新鮮,在瓜果蔬菜上也逐漸應用起來,絲瓜果實套袋,是為了防止絲瓜遭受瓜實蠅在果實上產卵的為害及農藥直接噴到果實上的汙染,也可防止日灼、 風霜、擦傷及裂果等,使果實發育良好,色澤鮮豔,促使外表美觀,提高商品價值,確保產量。

    (1)絲瓜如何套袋?

    套袋方法

    菜農可在授粉後,即花瓣開始萎縮時,套上長寬為40釐米X 18釐米的白色美果紙袋或0.08毫米厚的無色透明聚乙烯薄膜袋,將袋套在果實上,然後將袋口在果柄部用線繩紮在一起,但不能過緊防止影響果柄橫向生長,同時可保持一定的通氣性。

    雌啡花授粉後,子房逐漸肥大,這段時間如遇土壤過於乾燥或潮溼,或是授粉不完全,缺乏肥料,瓜實蠅為害等,都會造成畸形果、裂果、黃化果和流膠果等。這些果實宜及早摘掉,並加強肥水管理,要注意在套袋之前,必須徹底防治病蟲害,以防套袋後病蟲害在袋中活動。

    (2)套袋絲瓜如何採收 ?

    鮮食的絲瓜要適時採收,從開花到瓜成熟約需10~12天為宜,當果梗光滑稍變色、茸毛減少、瓜身飽滿、皮色呈現品種特性、果皮柔軟時便可採收,採收以早晨果溫尚未升高時為宜。初收期每隔1~2天採收1次,盛收期則每天採收1次,收瓜時去掉套袋(可再用),用割刀或剪刀在果梗2釐米處剪斷,儘量不要擦傷果皮和擦掉果粉,輕放,忌受震動和擠壓。

    採收的絲瓜可平擺在竹簍或紙箱內,為避免果實在運往市場途中受到擦傷和水分蒸發,每果需用白報紙或牛皮紙包裹,然後再裝人紙箱內。絲瓜不耐貯運,常溫下一般只能保持1~2天,因此採收後就立即上市,若上市不及時,可浸泡在涼水中1~2天,仍能保持外形色和品質不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M和安室奈美惠聯名秋裝上市,天后收官之作是否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