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
回覆列表
  • 1 # 樸實無華搬運工

    挺典型的宮九風格,人設誇張卻也不失代表性,情節展開看似混亂卻也有跡可循。沒有為哪個世代正名,也不為哪個時代唱讚歌——

    虛偽,冷漠,卻也有著溫暖與希望的時代;廢柴,軟弱,卻也認真堅持著的世代。

    不管是後生或前輩、世代或時代,大家心理上的青春期,都將一直持續下去。

    一、寬鬆與寬容

    1、

    在和平年代,接受著寬鬆教育,悠哉悠哉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會成為怎樣的大人?

    第一批寬鬆世代已近而立之年:營業員阿正軟弱無能、忍氣吞聲,小學教師小山優柔寡斷、怯懦不前,皮條客萬里部特立獨行、逃避現實。而更為年輕的一代,山岸和悅子,則更是無理取鬧自以為是。

    夢想匱乏、自利主義、缺少毅力與謙和,毫無擔當……大概都是年輕人讓老一輩批判蔑視的特質。

    2、

    小山談到感情話題時說,“沒有選擇一個人,也就不用放棄其他人,誰都不會受傷。”

    這大約是一種期望全身而退獨善其身的處世方式,而小茜的迴應是:“害怕受傷是無法得到幸福的。”

    其實,不僅僅是在兩性關係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如此。

    就像山岸先前對工作的漫不經心——因為即使失敗自己也不會在意,甚至可以對教訓自己的前輩叫囂著“職權騷擾”。很多人不願投入,便是害怕失敗的懊喪,但也相應失去了成功帶來的歡欣。

    這算是一種懦弱。就像萬里部曾對阿正和小山說的,“考了自己能被錄取上的大學,進了自己能被錄用的公司,一直做到現在,就像是打遊戲一直不升級,一直重複刷著能輕易通過的關卡。”

    害怕風浪,止於庸常。

    3、

    萬里部逃避現實、拒絕生活的磨礪,自在不拘,卻反而保持著最純粹熱血的心性,有恩則償,為惡必懲。譬如幫阿正痛揍了控告他職權騷擾的山岸。

    不同於萬里部一頓教訓的大快人心,阿正這個當事人,卻憋屈地寫了反省書。認下本不屬於自己的罪過,看上去有些窩囊,但有時,對無理與不公的忍耐也是認真生活的一部分。人人都想要帥氣瀟灑地活著,卻不得不經常阻止自己的意氣用事:身有負累不輕狂。

    阿正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或許缺乏勇氣,但從來不會逃避。或許也正因如此,放浪不羈的萬里部才會對逆來順受的阿正表現出欣賞。

    小茜在與阿正吵架時評價過小山,說他沒有那種自我中心的傲慢。小山確實是自我感最弱的一個人物,在自己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不會主動爭取。懦弱的同時,也有一種溫柔在其中。

    就像他面對悅子對學生們的惡意揣度,請求她在成為合格的老師之前,先做一個善良的人。

    大度、耐心,溫和,包容。

    4、

    小山在處理大悟的事情時與學生們談到寬鬆教育和寬鬆世代,他說寬鬆世代也有其優點:盡力不拖別人後腿,尊重每個人的個性。

    在個人中心代替集體主義、自利準則超越協作精神的群體中,個體認知度也相應提高,人們開始學著不去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別人。

    一如小茜說的,“我不需要阿正改變,頭腦頑固、卑躬屈膝、優柔寡斷,但那就是阿正啊,他不用變得那麼積極向上。”

    野上先生卻不同,他一面希望山岸配合他一慣的合作模式,遇到更合心意的銷售員又想著換掉先前的供應商。那麼,老一輩人對年輕一代的批判,是否又只是因為年輕人沒有成長為他們眼中合乎標準合乎心意的模樣呢?

    阿正說:什麼是正經人?有什麼衡量標準?社會上本來就沒幾個正經人,像萬里布那樣的,正經起來反而奇怪不是嗎?

    麻生叔也說:自己的角色什麼的,真的有必要設定嗎?

    想到《少女不十分》裡表達的:不必要求所有人都變得正常,那些世人眼中不正常的人,也可以在保持那種不正常的狀態下獲得幸福、過出精彩的人生。

    二、世代與時代

    1、

    阿正說:就算是廢柴,我們也都各有各的廢柴之處,不要只用寬鬆世代四個字為我們定性。

    前輩們對寬鬆世代有諸多不滿,寬鬆世代也對更加年輕的一代有諸多無奈,時代差異造就了世代矛盾,不同的成長環境讓不同年齡段的人很難相互理解。

    小茜父親的出現,又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了團塊世代與寬鬆世代間的矛盾差異:

    因為年輕,便無所畏懼,擁有無數的可能,甚至能將老一輩的苦心經營逆轉顛覆;因為恐懼,便一味否定,給年輕群體貼上不中用的標籤,拒絕對其個體的認知與交流。

    老年人不願接受自己上了年紀,年輕人不願接受自己的淺薄天真。

    小茜和自殺社員的媽媽都說,“為什麼不願將自己無能的一面展露人前?明明大家都是不努力就不會成功的人。”

    或許真正了不起的,是大悟這樣的孩子:不避諱自己的弱點,並努力讓身邊人認同這樣有著缺陷的自己。

    2、

    記得《東之伊甸》裡也談到了世代間的矛盾,由老一輩對年輕人的不屑,到他們所把持的社會規則對年輕人的不友善,造成大量年輕人失業、被迫或自願成為尼特族,社會也就失去了未來。

    片中說,“尼特是一個個自發的恐怖襲擊。”這大約是對社會的一種不作為式的反抗,帶著點“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清高。

    而片末也有言:“人們往往習慣稱頌那些自顧自活得漂亮的人,但很多時候,不淌點渾水就談不上貢獻與創造,若人人都選擇獨善其身,又有誰來改變世界?”

    推動時代前進的,永遠是那些在俗世中掙扎的小人物。塵世中打滾,免不了沾些泥巴,做不了瀟灑高潔的英雄,如同忍耐不公堅持在職場打拼的阿正,也如滿腹牢騷卻仍然做著教師的小山。

    3、

    第七集中,以食物中毒,引出背後的原因是野上拿兩家手軟而超量訂貨,其背後指謫的,是否正是野上這一類人固守的人情社會呢?

    野上做生意堅持人情往來,立約續約論的是個情分親厚,乍看像是冷漠世間中的一段溫馨童話。

    不少人埋怨著時代進步帶來的人情滅失,但那些更為完善的程式和規則確實儘量省去了推諉扯皮,也儘量免去了將萬種興亡盡繫於幾人之德行義氣的風險。或許都會慣性地放不開過去的模式和套路,但不可否認,時代是在進步。

    社會的運轉規則在改變,某些時候,那不是冷漠,而是秩序。

    悅子認為當教師太辛苦,決定只考取資格證就夠了——這是年輕人常有的嬌氣與搖擺。

    時代的多元化給了年輕人更多的選擇,讓他們不用像過去那樣只能一條路走到黑。然而,有了選擇,有了後路,便反而不懂得珍惜與堅持。

    總歸,有選擇要比沒有選擇幸福,或許增加了思索與尋找的負擔,但這正是時代對人們的饋贈。

    4、

    我一直覺得,不同於阿正和小山的忍耐,萬里布所代表的是年輕人對社會的反抗。

    細究起來,年輕一代似乎確有兩種極端:沒有擔當的窩囊和無知無畏的叛逆,而其成熟的道路便也大約是這兩條:反抗與忍耐。

    就像阿正最終瀟灑地辭去了工作,萬里部開始腳踏實地。

    一方面,時代在朝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青年們有了更為包容的眼界,對既定的現實也會有各自不同的判斷。而另一方面,世界又不斷趨於成熟,社會規則兀自健全地運轉著,將年輕人束縛於其間,被接踵而來的眼前事一葉障了目。

    那麼,所謂成長,是改變不公,還是適應現實?所謂成熟,是放眼於大勢,還是踏實於眼前?

    像是OP中所唱的:“你的正義究竟是什麼?”

    妹妹在給萬里部的信中寫到:成為寬鬆世代並非我們自己的選擇,那是上一代為我們命名的,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的我們,也只能相信並跟隨。而現在,輪到我們改變社會了,我們又該如何為自己的下一代命名呢?

    5、

    片尾有這樣一段話:“和身體的青春期不同,心理上的青春期,在我們有生之年將一直持續下去,所以,大人也會犯錯,也會懶惰、逃避、迷失方向,也會找藉口、哭泣、怪罪他人,喜歡上不應該喜歡的人……全部都是因為青春期的關係。大人也會犯錯,是的,也會犯錯,所以,請做一個,能原諒他人錯誤的大人吧。”

    如同萬里布原諒父親,如同阿正原諒小茜和早川課長。

    不論是誰,大約都比自己想像中的更慫、更差勁、更沒用。

    年輕人會犯錯,老一輩會犯錯,甚至時代也會犯錯。

    那麼,在時代的更迭與世代的成長中,所不可缺少的,或許正是這種原諒與寬容——

    用包容的世界觀去對待世界、以及用包容的人生觀去看待自己,學著原諒別人,原諒自己,也原諒時代。

    挺喜歡OP。當下與未來的對話,內心的掙扎和對自己的詰問——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一條路?又應該懷抱著什麼樣的信念?

    (by知乎常夕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歌來源於生活,一草一木一方土,靈感自上心頭來。好詩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