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佛瑪麗
-
2 # 工程界大佬
不一定是壞事,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1. 人工智慧帶來的產業革命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失業。失業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安置就業一直是政府的頭疼大事。
2. 稅收可以解決退休金入不敷出問題。生產力的發展和產業革命帶來更多紅利,機器代替人不意味著稅率降低,財政收入不一定會少。本身人口紅利降低造成養老金的錢少了是個大問題。但如果將來可能政府會兜一部分,也不是不了能啊。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計民生本來就是要花錢的地方。再過二十年,基建基本完工了,財政剩餘的錢會越來越多,有為養老金兜底的實力。
3. 普及的大學教育。從高中階段分流的技工和大學路線,仍有人上不起技工學校和大學,目前還沒辦法做到免費教育。人口減少了,可以慢慢搞免費教育。
4. 改變師生比例結構,可以慢慢搞精品教育。教育系統老師少,學生多,一直難以“雨露均沾”。小班教學一直都是大家夢寐以求的方式。關注孩子,需要很多老師,目前看財政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高中大學一個班至少40人)。學生少了,很多教育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人類的發展是因為辦法總比大的問題多。樂觀才能日新月異。
-
3 # 沐嵐爸爸
“先天下之憂而憂!”確實,中國的人口問題、老齡化問題,令很多中國人深感憂慮!就如同題主所說的,“00後比90後少了將近5000萬”!
我和妻子都是1982年出生,結婚是在2013年,那時我們就已經是31歲了。第一個孩子是2014年出生,第二個是在2018年出生。我弟是1988年出生,第一個孩子也是2018年出生。也就是說,作為標準的80後群體,我們整個家庭裡面沒有00後的孩子。
我堂弟是1994年出生,獨生子女,父母是70後,第一個孩子出生在今年,也就是2020年。他的孩子就屬於是20後了。簡單來說,我堂弟家沒有10後的孩子。
而我之所以有個弟弟,是因為“父母”超生,為此我家被罰了6000元(在1990年左右,這是很大一筆錢)。到了我堂弟這裡,我叔就只想要這一個孩子了。
未來,20後的生育主力將會是90後和00後了,他們是否會生,我想只有“天知道”了!
上邊的例子也從側面證明了00後,比90後少。
現在進入正題。
首先,為什麼00後比90少了5000萬?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晚婚晚育!
80後90後的父母主要是60後70後,而且他們一般都是20多歲就結婚生育了。80後的父母由於超生等問題,可能一家還會有兩個多孩子出現。到了70後父母時,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執行的比較嚴厲(比如很多地方上的一票否決制),還有生育觀念的進步,超生的人數就少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90後(2.1億)群體,比80後(2.2億)少一點的原因。
然而,到80後90後成人,晚婚晚育的觀念已經是深入人心,而且隨著教育的普及,很多80後90後接受完教育時,年齡就已經是24,5歲了,然後,還要找工作。
所以,導致的一個情況就是很多80後90後結婚的年齡都已經到了30歲以後,比法定年齡延長了8年之久,差不多錯開了一代人。就像上面我舉的自己的例子裡講的一樣。
“不婚”,是指到現在為止仍然有很多80後90後的大齡青年,由於各種原因而無法結婚。婚都結不了,還怎麼生孩子?
“不育”,是指不生育孩子!一方面屬於是“被動”不生育,比如由於身體原因導致的夫婦無法生孩子;一方面屬於是“主動”不生育,壓根就不想要孩子,比如丁克家庭。
所以,由上大家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00後的出生人數已經那麼少了,大部分是由於晚婚晚育,他們變成了10後;再就是,由於不婚,不育的問題導致的。
其次,說說社會結構老齡化的問題。據統計,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數量為8827萬,占人口的總比重已經超過7%,超過了國際社會對老齡化社會的標準。中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2019年末,這一數字變成了1.76億,佔比超過了12%。
由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來,實際上2000年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主要原因是80後90後出生數量減少導致的。00後出生人數的銳減,只是加劇了這樣一種趨勢,而不是主因!
還是應該儘早動手,大力扭轉這種局面才行!
(網圖,侵刪)
-
4 # 動漫小悟
多地出臺鼓勵生育的背後是00後比90後少了近4700萬,這個資料背後也反映了現在人們的觀念意識和存在的一些影響因素。陸傑華表示:“現在來看,如果生育政策不調整的話,人口負增長的拐點可能會早於2027年到來。”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意味著再不做出調整,社會結構老齡化會很快到來。
這樣資料的呈現之下,反映了哪些問題?
對教育孩子的意識增強,在自己無法確保能夠提供良好教育環境的前提下,一部分人會暫不考慮生育孩子明顯可以看到現在人們的觀念都在增強,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提高了重視,現如今的養育孩子不再是吃飽穿暖,更是各種興趣愛好的培養和儘可能從一開始就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人們開始注重孩子的心理髮展,更加註重環境對孩子的未來成長,因此可以聽到很多人在探討生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會首先提到:“我不敢生,我害怕自己教育不好她,也擔心自己無法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對工作與孩子教育的權衡思考現在工作競爭大,而且發展迅速,雖說有產假,可是生了孩子之後要怎麼辦呢?究竟誰來帶孩子,有人會選擇讓父母帶孩子,可是更多的結果顯示是父母陪伴孩子才是更加有助於孩子的發展的,而且兩代人的觀念不同,但是有時候孩子與工作的確不能兩全,這時候就面臨著要怎麼選擇,是選擇讓他人來帶孩子,還是自己辭職回家安心陪伴孩子的成長?這的確是很糾結,畢竟沒工作也意味著生活的重擔就落在一個人的肩上了,因此在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也會導致很多人在是否需要生孩子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
-
5 # 侃侃說動漫
人口的負增長將會在2027前後出現,這個也是著實驚到我了,只是感覺平時周圍的00逐漸變少,沒想到有這樣大的差距。生育率的下降,使得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這也意味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工變得越來越貴。90後比80後少將近1200萬,而00或比90後少了將近5000萬,預計20後由於90後人口的減少,將會比10和00後繼續減少30-40% 的水平,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中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出臺影響了人口的出生
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很大,自然生育造成了經濟,教育,住房,福利,環境承載上的壓力變大,國家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倡導優生優育。使得85後和90後的出生人口急劇減少,出現了現在的90後竟然比00後多將近5000萬的事實。當然也出現了一系列的,男生 比女生多3000萬的比例失衡等問題,但總體控制人口會有很多有利的方面。
生活水平的提高,養活孩子成本變高,因此更多年輕夫妻選擇暫且不生孩子
以前是想生不能生,不敢生,現在是催著生孩子,但就是不生,時代逐漸在發生了變化。由於教育壓力和孩子成本變高,即使全面的放開了二胎的政策,依舊改變不了生育率逐年降低的事實。一旦生了孩子後,生活就會變得複雜,每天都要為了奶粉錢而奮鬥,兩人的生活節奏被打破。況且現在的父母都處於工作的狀態,孩子的照顧成為問題,一個幼兒園就需要花費一個人的工資,這樣的消費水平完全不敢生呀。
晚婚晚育成為潮流,條件不成熟是不會選擇生孩子的
高素質的教育導致進入社會打拼年齡變高,,穩定生活後已經30歲以上。以前只要給吃的就可以養活一個孩子,現在卻需要一個人的工資才可以,新組建的家庭完全承擔不了這樣的壓力,並且還有房貸車貸等著,這樣下來人自然就不會選擇生太多的孩子。生得起,完全養不起。晚婚晚育成為新的時代潮流,即使出臺鼓勵生育的政策,條件不成熟,不允許的情之下,中國的年輕人依舊不會選擇生孩子。
雙方父母贍養和孩子需要進行撫養,對於獨生子女壓力實在太大了,若在加上女性生二胎不參加工作,男性承擔所有的家庭壓力。完全不現實,女性也面對升職的壓力,一旦生育將會錯過最佳工作升職機會,這都是席捲而來的。
國外自由思潮的影響一代年輕人的思想,價值觀開始多元化
很多年輕人喜歡單身的生活,很自由,完全沒有來自於孩子的壓力,對於實現自我的理想和人生的價值都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生完孩子後將會一系列的焦慮症,完全與社會脫節,這對於獨立女性來說不可以接受。丁克的思潮也在影響到一代人的思維,這都導致了中國新生兒的減少。
政策出臺鼓勵生育,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出臺一些鼓勵的政策將會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減少的壓力,在財政方面,對於孩子家庭發放現金的補助和減免稅收,對於教育進行支援,而不是因為一個幼兒園就要花費上萬元一個月,在懷孕期間有福利,帶薪產假,都是很不錯的方式,早預防。就刻意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
-
6 # 王洋69518073
人口紅利只存在於發展中的國家,,當人口紅利消失的時候,一個國家應該算是步入發達國家了,發達國家最重要的標誌之一就是人口的福利大幅度上升
-
7 # 明亞保險經紀人陳可昕
國家收繳黑髮人工作期間繳納的社保費不足以支付白髮人的退休工資,隨著人口出生率降低,黑髮人越來越少,白髮人越來越多,僧多粥少,為了人人有口飯吃,發到每個人頭上的養老金會越來越少。
-
8 # 紋身小貓咪
不要出騷主意了。九幾年搞獨胎計劃生育。搞那麼極端傷害那麼多人已經傷害了。現在又搞鼓勵。有必要麼。你人口現在難道只有幾億了麼。
-
9 # 蓉城飄來江南的雨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都整得全中國人民這一兩年來吃不起豬肉了,更何況是社會中忽然間就一下子少了五千多萬壯勞力呢?
-
10 # 不評論看熱鬧
00後是二十年時間,90後是10年時間,你確定沒有搞錯20年比10年還少生了5000萬?根本是不切實際的說法,中國現在出生人口每年還在七八百萬的增加,談何少了5000萬,00後絕對人口數是90後要多的多!
-
11 # 老蟲
這樣發展下去,勢必會造成社會結構老齡化。根據分析,中中國人口的負增長,將會在2027年出現。而且,中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如果不改變人口政策的話,中國勢必會變的像發達國家一樣,老年人會佔據人口相當大的比重,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
至於90後比80後少了1200萬,00後比90後少了近5000萬。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按照年齡來推算,80後的父母,應該普遍是50後和60後為主。
而這各年齡段的人,正好是中國,人口大規模增長的時候。由於父輩人口基數比較大,所以,相對來說,80後的人口也比較多。
而90後的父母,普遍是70後。70後的人口,相對於60後,又有所減少。所以,90後的人口,相對而言,肯定要比80後的人口要少。
而00後的父母,就已經到了80後了。80後的生活年代,就開始真正面臨計劃生育了,所以,80後獨生子女居多。而80後這種斷崖式的人口驟減,也就導致了,00後人口的急劇減少。
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現在普遍都是,一對夫妻生一個孩子。那也就是說,下一代的人口,肯定要比上一代人數減少一半。再加上一些不想生育的,一些生育困難的。甚至還不想結婚呢,那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少。
因此,為了改變這個現狀。最好的方法,還是需要改變生育政策。只有鼓勵生育,並且為新生父母,更多的提供一些社會補助。這樣才能改變中國人口結構,才能解決中國面臨的,結構老齡化的狀況。
-
12 # 全憑一顆心
生育率的下降使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這也意味著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勞動力變得越來越昂貴。 90年代後比80年代後少近1200萬,00或近5000萬比90年代後少。 由於20世紀90年代後人口的減少,預計20世紀20年代後的水平將繼續比90年代後降低30-40%。 為什麼? 發生了什麼?
中中國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出臺影響了人口的出生
由於中中國人口眾多,自然出生已造成經濟,教育,住房,福利 ,環境負擔壓力越來越大,國家已經開始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倡導優生學。 結果,80年代後和90年代後的出生人口急劇減少,並且事實表明,當前的90年代後比70年代後增加了近5000萬。 當然,還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例如男童比女童多了3000萬,但在總體人口控制方面有很多優勢。
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養育孩子的成本,因此,更多的年輕夫婦暫時選擇不生育。
過去,他們想生孩子但不能生孩子,但是不敢生孩子。 一個孩子的誕生,但沒有誕生,時代已經逐漸改變。 由於教育的壓力和子女費用的增加,即使完全實行第二胎的政策,生育率逐年下降的事實也無法改變。 孩子出生後,生活將變得複雜,每天都會為奶粉而掙扎,他們的生活節奏將被打破。 而且,父母現在正在工作,育兒成為一個問題。 幼兒園需要花費一個人的工資。 這種消費水平不敢誕生。
結婚和晚產已成為一種趨勢。 如果條件不成熟,您將不會選擇生孩子。
高質量的教育導致進入社會和努力工作的年齡更高。 。 過去,孩子可以靠食物養家餬口,但現在需要一個人的工資。 新組建的家庭負擔不起這樣的壓力,而且抵押貸款和購車貸款仍在等待中,因此人們自然不會選擇生育。 孩子太多了。 負擔得起,完全無法籌集資金。 晚婚和晚產已成為時代的新趨勢。 即使頒佈了鼓勵分娩的政策,條件還不成熟和不可接受,中國的年輕人仍然不會選擇生育。
父母和孩子的撫養都需要提高。 獨生子女的壓力太大。 如果不允許婦女在第二胎中工作,男子將承擔所有家庭壓力。 這是完全不現實的,婦女也面臨晉升的壓力。 一旦出生,他們將錯過最好的工作晉升機會,這些機會都被席捲了。
國外的思想自由影響著一代年輕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念 開始多元化
許多年輕人喜歡過著單身生活。 他們非常自由,沒有孩子的任何壓力。 他們是實現理想和生活價值的好方法。 分娩後,一系列焦慮症將與社會完全脫節,這對於獨立婦女是不可接受的。 丁克的思想也影響了一代人的思想,這導致了中國新生兒的減少。
鼓勵生育和減輕人口老齡化影響的政策
頒佈一些鼓勵性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人口減少的壓力。 從財務上講,將向兒童家庭發放現金補貼和稅收減免,支援教育,不是因為幼兒園每個月要花費數萬元,懷孕期間還有福利,帶薪產假,都是很好的預防方法 早。 我們特意減輕了人口老齡化的影響。
-
13 # 我一說你一聽大家一笑
第一,當代人對生孩子這件事的看法發生改變了,單純地為了遺傳DNA而生孩子,沒有多大的意義。
第二,現在養孩子成本太高。成本方面除了錢、還有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及其自身的素質。生孩子這件事反過來也對繁殖者自身生活體驗感造成了負面影響。
第三、未來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除了自然人之間的競爭,還面臨人工智慧的競爭,生存和生活是兩個概念。
不過,現在依然有大量的低收入、低素質人口,繁殖2—3個孩子。所以,就總體人口數量而言,應該還是增長,估計龐大的人口基數20年之內也不會下降,除非爆發全球災難性事件。
雖然人口結構面臨老齡化問題,但是這個問題的帶來的危害和壓力,要比十幾億人口數量帶來的危害和壓力小得多。人口目前處在一個迴歸理性數量的階段,同時也要利用新生人口變少的特點,改革教育內容,提高教育水平,把未來的人口素質大幅提升。
-
14 # 鉅錕先生
想生孩子的七零後已經很多人沒那功能了。
能生孩子的八零後已經很多人沒那想法了。
九零後作為生孩子主力軍,好像慾望並不強,因為很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零零後就更夠嗆了。人口減少是一定的,而生產力會隨著科技提高而不斷提高,對人口依賴性越來越小。
地球來說,五十億人口以內更好。目前總人口有點多。
中國目前問題只是人口結構問題,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不過單人在科技進步的加持下,生產力會不斷提高。再過幾十年,中中國人口低於十億,對於生活環境和物質需求更好一些。
不必擔心老年人退休金問題,韭菜還是有的。
-
15 # 漢胡不兩立
完全不用擔心,我們的社會把人剝削的這麼狠,老年人會很快死掉的,長壽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40——65之間就死掉了
-
16 # 陵陽龍水河
買不起房就結不了婚,哪裡來的娃。80後單身的很多,現在基本上最低要求是縣城有房,縣城基本上萬一平方了,要求高點的省城要有房。如果省城買房有點貸款還能將就,縣城得全款才能談
-
17 # 江湖小莫
老齡化,年輕人太少是不太好,但是我感覺到那個時候未必有問題。
第一是退休年齡會往後延遲吧,然後就是生產力的問題,人工智慧加上競爭越來越激烈,實際上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勞動力,我們要考慮的不僅是解決老齡人安置的問題,還有未就業年輕人的問題。
-
18 # 溫柔的野馬
這是絕對的。前幾天看到一份報告,
由於中國歷史原因,中中國人口集中出生在6070年代,比4050年代多很多,這個年齡段人口已經是是60歲以上人口。而8090後人口雖然趕上計劃生育,但是因為人口基數大,生兒育女的意願強烈,所以出生人口多,但是進入2000年因為面臨著經濟發展趨緩,物價等生活壓力,和養老壓力等,生育意願下降是肯定的。
影響:
人口結構上寬下窄,影響是多方面的,養老壓力加大,生活壓力加大,失業率,影響消費,這將進一步影響經濟,這需要我們國家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加大養老產業的發展,減輕壓力。產業調整,增加人民收入,刺激消費。完善社會福利,保障老百姓生活,鼓勵生育等等措施。
回覆列表
縱觀世界發達國家
生育率一路走低
都到了維持人類延續的邊緣
中國正處在 發展中國家轉到發達國家之路
正處在大規模城鎮化的道路
自然生育率 也不可避免的 遵循這一規律
國外國內很多學者都解釋了
為什麼收入越高,生活越來越好
反而人的生育率越來越低
隨著經濟的發展
生活這個怪獸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不那麼難
(專指生存問題)
不需要像以前一樣 ,
必須找一個人
2個人結合 甚至2個家族結合才能打敗生活這隻怪物
添丁加口 壯大力量
現如今人們追求的生存之上的生活
現實點實際點的分析
如下:
1.平均學歷越來越高,讀書時間越來越長,初次工作年紀越來越大,
戀愛結婚時間延後,生育率下降
2.城鎮化,生存在城市裡面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多,年輕人無法在有限的時間積累足夠的 資金,倒是結婚困難,戀愛意願下降,生育率下降
3.小孩的撫養成本過高,家庭無力且不願意生養2胎,
4.男女比例失調 導致大量男性無法找到伴侶,無法生育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