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放說影視
-
2 # 紅塵迷不了我的眼小肖
小孩子不聽話,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但是,如果任其發展,將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和性格養成形成很不好的影響。
首先,要分析孩子不聽話的原因。1.有些家長喜歡逗小孩子玩兒,看到孩子不聽話,嘟著小嘴的樣子,感覺很萌。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和做法。畢竟孩子要長大成人,不可能永遠做父母的玩具。要從關心孩子成長和性格養成的長遠出發,端正對孩子的根本態度。
2.有些是因為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不足,一心只想玩兒,不願意按“規定動作”辦事。那就要透過語言引導,或者讓小孩看一些有益的教育節目(現在這一類的動畫片小,故事很多),讓孩子知道聽話的孩子最可愛。被認可和關愛是人的基本心理,知道怎麼樣是可愛的,孩子就會模仿著去做。有時並不是孩子不想聽話,而是他們搞不清楚為什麼要聽話。不可否認,這種情況也有我們做父母的考慮不周的原因。
3.有些孩子不管你說什麼他都反對。這種情況雖然比較少,但是一旦發現一定要引起關注。人的性格有些是後天形成的,有的也不完全排除先天因素。這種情況要注意跟孩子溝通,有意識地引導小孩與身邊的小朋友玩耍,經常“不經意”地問孩子“哪個小朋友最乖啊”“寶寶喜歡跟哪個小朋友玩啊”,經常性的心理暗示和語言引導,可以使小孩子產生“趨同”願望。如果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父母也可以找一些專業機構進行諮詢。
第二,要掌握引導教育孩子的方法。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但是如果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呢?最起碼要掌握幾個原則:1.不要火冒三丈,批評孩子。要知道:孩子產生一切問題的根本原因都在父母身上。做父母的要想一想,我們應該教育給孩子的,是不是沒有教育到?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的事情,是不是沒有做好?我們的態度是否端正?我們對待孩子的方法是否過於隨意?是基於孩子的感受為主,還是以我們自己的感受為主,有沒有做好換位思考?是溝通式的多,還是命令式的多。很多情況下,對孩子火冒三丈的批評,其實是把自己的責任轉嫁到孩子身上,這對孩子是極其不負責的。
2.認識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什麼事情都立竿見影。欲速則不達。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切不可操之過急。如果做父母的感到教育孩子太浪費時間,不耐心,不細緻,那麼孩子性格上出現問題是誰之過呢?愛孩子可不是讓他吃飽一口飯而已,更不能孩子開心的時候你就開心,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你比孩子還急。我們是成年人,孩子還在成長的懵懂狀態,難道我們需要孩子反過來體諒我們的心情和感受嗎?當然不是。
3.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對孩子充滿信心、信任,要相信透過努力,每一個孩子都會變好。這也是做好小孩子工作的一個思想和認識基礎。
我們講,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耐心的分析和研究,端正自己的態度,在教育和引導孩子“不聽話”的問題上每一個父母都可以找出很多方法。行之有效,也許就在轉眼之間。千萬不要怕麻煩,千萬不要把事業、金錢、娛樂、購物、聊天交友……排在前面,而把孩子放在後面――我們是孩子最大的依靠,還子是我們今生的最愛,也是我們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聰明伶俐,快樂上進。
希望每一個家庭都幸福美滿,溫暖安康。
-
3 # 晴天媽媽親子情商課堂
聽話我想了解是聽誰的話?是想讓孩子單純的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還是讓他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
第一種,就是讓孩子變成機器人按照大人的指令做事,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樣做的缺點就是孩子長大沒有主見,缺少自信~
第二種就是逐步培養孩子正確三觀和情商培養~如果孩子是單純的比較調皮,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就應該趣試著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關注比較少,孩子為了引起父母注意故意的去製造一些麻煩讓家長關注~
-
4 # 軒媽親子財商
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
1.孩子進入了叛逆期。
2-3歲的孩子,當他意識到自己和媽媽不是一體時,他就已經開始進入了幼兒叛逆期。不要認為孩子上了一年級,就會聽話,當孩子7-9歲的時候,孩子仍會進入童年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常常讓家長頭疼,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最常表現的,就是和父母唱反調,喜歡按自己的要求來。在家長的眼裡,自然就是不聽話的孩子了。
孩子叛逆並不是件壞事,它說明孩子開始成長,渴望獨立和自我表現,自己的獨立的思想。
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這個階段,應該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不要強加指責和批評。
2.管不住孩子,父母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不聽話,只是教育呈現的結果,查詢原因,應該回到源頭。
仔細想想,孩子小學之前,家長是否親自養育了孩子?
李玫謹老師曾說,在孩子6歲前的關鍵期,一定要自己親自撫養,三年用情感有恩於他,才可能後用性格行為立威於他。這些事情應該在六歲前完成。
比如家裡是否對孩子沒有規則約束?家人太寵溺孩子?
給孩子愛和自由,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
如何讓孩子聽話?1.用同理心和孩子溝通。
孩子不聽話,常常是因為我們沒有尊重孩子,沒有尊重孩子,是因為我們缺乏對孩子的同理心,如果不能和孩子在理解上保持一致,又怎麼能豈望孩子在溝通上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父母常常會用成人的思維,想法來看待孩子的行為,陪伴孩子的成長,就是在和一隻蝸牛在散步。父母必須刻意停下來,觀察孩子的情緒,瞭解孩子背後的需求。
對於小學的孩子,家長可以用“我們”來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和力量感,比如:“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啦?”“為什麼我們昨天不想聽爸爸的話呢?”
讓父母參與進來,更好的去理解孩子。
2.擺正父母的位置。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是藉由父母,來到世上的獨立品,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父母應該在面對孩子的問題上,尊重孩子應該是第一位,父母的權威才是第二位。
父母應該從對孩子的掌權心態,轉向對孩子進行放權,並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一點,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這種衝突會更加激烈。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第一位置,留給了朋友,覺得父母沒有朋友重要,朋友的一些建議,遠甚於父母。如果家長還是以父母的權威,去和孩子溝通,會極易引發孩子的反感和不滿。
3.相信自己的孩子。
示弱,是很好的相信自己孩子的方法。
父母太強,有時孩子就會太弱,聰明的懶媽媽會培養出自理能力強的孩子。
學會示弱,孩子才會逐漸展示自己的能力,讓能力得到更快的成長。
學會示弱,是用一種柔軟的力量,去對抗最強烈的叛逆,它比硬碰硬更來得有效。
綜上所述,孩子不聽話,有多方面的原因。父母應該從孩子和家長的角度,多思考,更好的引導孩子。
回覆列表
其實讓小孩子聽話非常簡單,只要做到以下幾點,想讓孩子不聽話都難。
第一,和孩子經常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和孩子溝通時不要拿出大人的威嚴,要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和小孩子能夠交心,這樣孩子才會暢所欲言,和你無話不談。要想孩子所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要強迫孩子做事情,可以給出意見,讓孩子自己做主。
第二,充分表達你對孩子的感情,讓孩子知道你是如此愛他,這不意味著你要失掉威信,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有可為有可不為,教導孩子守規矩。
第三,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說到做到,講信用,這樣孩子才能信服你,聽你的話。
第四,我們需要採取鼓勵式教育,多表揚少批評。對待孩子要有耐心,對孩子的錯誤,要讓孩子自己認識到為什麼是錯的,要說服教育,不要體罰辱罵孩子。
第五,重視培養孩子的品德,和孩子經常親近,要知道你是孩子堅實的後盾,但也不能對孩子溺愛,要讓孩子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六,培養孩子的興趣,要讓他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熟悉正確的人生觀,保持樂觀心態,面對困難不退縮。
做到以上幾點,你的孩子不光聽話,還是最優秀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