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洛陽虎嘯

    智永真跡多為千字文,其真草千字文,線條胞滿,筆意飛動,運筆,結構技巧都十分精熟,前人評其書,智永得右軍之肉,以此為證

  • 2 # 佳順書法網院才主哥哥

    智永的書法有如下幾個特點:

    1.筆法正宗

    因為是王羲之的後世子孫,所以筆法完全繼承了正宗的二王筆法!

    2.楷書,行書筆法融會貫通

    《智永真草千字文》是他最經典的作品之一。從這個作品裡面可以看到:

    楷書,行書,草書的筆法本來就是一體的!

    3.結構端莊

    智永的書法中規中矩,結構嚴謹。可為後世之典範!

  • 3 # 絲路固原

    智永本來就是個很有後臺的人(原來我們也寫過一期,原來只是簡單的講了些他的生平),智永是法號,他的俗名叫王法極,是王羲之的後人(神人的後代),對於一般的書法愛好者,他是比較陌生的,但是他在書法上的造詣是極高的,關於他的退筆冢、鐵門檻的故事我就不說了(大家可以百度),既然要知道他的書法成就,那先說說他在書法上到達了怎樣的高度,他的學生虞世南、智果。虞世南,唐太宗的秘書監“五絕之人”唐代書法代表人物之一。能教出這樣的學生,老師的水平能差?

    但是他真的沒有像他的學生那樣出名,我也是在臨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的時候才知道有這麼一個大師級的人物的存在。

    書法成就到底如何呢?

    對於智永的書法歷史上有很多評價,有好有壞:

    樂安薛氏雲:“智永妙傳家法,為隋唐間學書者宗匠”;都穆《寓意編》雲:“智永真草千文真跡,氣韻飛動,優入神品,為天下法書第一”;解縉雲“智永瑤臺雪鶴,高標出群”:韋續《九品書人論》雲“智永正草,品上之下”;宋人編的《宣和書譜》說智永“筆力縱橫,真草兼備,綽有祖風”。(唐)張懷瓘《書斷》雲:“智永師遠祖逸少(逸少,王羲之字),曆紀專精,攝齊升堂,真、草惟命。夷途良轡,大海安波,微尚有道(有道,書法家)之風,半得右軍(右軍,指王羲之)之肉。兼能諸體,於草最優。氣調下於歐(歐陽詢)、虞(虞世南),精熟過於羊(羊欣)、薄(薄紹之)。”張懷瓘將古今善書法者分成三品:神品、妙品、能品。智永的行書入能品,隸書、章草、草書皆入妙品。

    李嗣真的《書後品》就認為“智永精熟過人,惜無奇態”。對此,蘇軾《東坡題跋》另有一說:“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觀陶彭澤(陶淵明)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蘇軾又說:“永禪師欲存王氏典型,以為百家法祖,故舉用舊法,非不能出新意求變態也。然其意已逸於繩墨之外矣。雲下歐、虞,殆非至論。若復疑其臨仿者,又在此論下矣。”

    這兩種說法其實是比較客觀合理的,一方面智永寫的水平確實高,另一方面缺乏創新。從時代來看,當時智永是由魏晉的“韻”到隋唐的“法”過渡時期的代表人物,傳承的意義和成就在我看來是大於他本人的書法水平的,智永擅長是草書,隋煬帝曾評價“智永得右軍肉”就是最好的寫照。

    總結下,智永是一個擁有極高造詣的書法家,在當時在書法上起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而且智永之志,就是要使乃祖書法流傳於後世。有一個事可以證明他確實做到了,我們知道唐太宗是王羲之的腦殘。

    為什麼智永的名氣還沒弟子高?

    其實這個問小編也想過,智永的字學的人並不少,他的書法集成了王羲之的特點,絕大多數的人學習智永是作為學王羲之的跳板,透過學智永的墨跡和用筆揣測王羲之的奧秘,但是他們大多會對外宣稱還是別人評價,都會說是學二王,而不會說是學智永,所以會有很多對書法不瞭解的人會忽視這樣的大書法家。

  • 4 # 水岸居士

    智永之書,得王石軍真傳,真草兼善,楷書用筆藏頭護尾,含蓄而有韻律。他練書刻苦而又堅持不懈,退筆成冢,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繞不過去的一代大家。

  • 5 # 昭銘軒書畫

    智永,俗家姓王名法極,法名智永,王羲之的第七世孫,隋代山陰(今浙江紹興)永欣寺僧。曾手寫《真草千字文》八百餘本,分送浙東諸寺廟。

    “鐵門限”、“退筆冢”的著名典故都出自智永禪師,成為書壇佳話。

    智永法師書法不事創新,只傳家法,而用功最勤,對書法史的最大貢獻是保留了二王一脈的家法傳承。

    但是永禪師事實上已經自出機杼,這也是功到自然成的典型案例。所以書家的創新,不是刻意為之便能做到。

    智永禪師的書法,非我輩遽然能評,但史上大家多有評價:張懷瓘《書斷》雲:“智永遠祖逸少,曆紀專精,攝齊升堂,真草惟命,夷途退轡,大海安流。微尚有道(張芝)之風,半得右軍之肉,兼能諸體,於草最優。氣調下於歐、虞,精熟過於羊、薄。”

    米芾雲:“僧智永書,雖氣骨清健,大小相雜,如十四五貴褊性,方循繩墨,忽越規矩。”

    蘇軾《東坡題跋》雲:“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觀陶彭澤詩,初若散緩不收,反覆不已,乃識其奇趣。”

    明解縉《春雨雜述》謂:“自羲、獻而下,世無善書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書學中興,至唐而盛。”

    正因為智永禪師的努力,二王一脈的書法傳承不失,至初唐虞世南得其傳授,影響書壇,開唐代書壇繁盛之局,張旭、顏真卿皆受其益。甚至之後的整個書法史均感其遺澤。

    因此,永禪師的書法有二王面目,而自然爛漫,精熟至極,其生活經歷的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精神氣質。他對書法史的貢獻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 6 # 阿燚黃南開

    智永據說是南朝陳代~隋朝間的僧人,俗名王法極,作為“書聖”王羲之的第七代孫子。他的書法是嚴守家法的。他既工正楷,也善草書。人稱“永禪師”。他是佛門大書家。其著名弟子虞世南深得唐太宗器重,虞世南書法外柔內剛以氣秀冠當時,與歐陽詢書法外剛內柔以骨勝恰成唐楷雙璧。

    智永禪師最出名的書法作品是《真草千字文》,此品章法獨特,乃用楷草隔行相間的方法書寫,右楷左草,一靜一動,和諧生動,相應成趣。楷書端莊整肅,草書字字獨立,能反映出傳上遞下的筆勢往來及字裡行間似欹反正、引上牽下的氣韻關係。端莊的楷書中穿插著疏密、粗細、長短、俯仰的草書,使得整篇《千字文》章法氣韻生動,耐人尋味。

    智永的書法特點為:草書秀逸靈動、中和溫潤;真書飽滿端莊、用筆遒勁、點畫潔淨、結構整齊肅穆、風韻和美、外秀內勁。

    據傳,智永練字極勤,單寫《千字文》,就共寫了八百多本,贈與浙江各大寺廟,廣為流傳。他練字寫壞的毛筆頭都放在大竹筐裡,漸漸五個大竹筐都盛滿了。他將用廢的筆頭埋起來,像墳頭一樣,然後燒香磕頭,進行祭拜。後人常講的“退筆成冢”故事就是從這兒來的。

    還有典故“鐵門限”也由智永而來。話說智永書藝名震當時,許多人遠道求字,因登門拜訪人太多,以至將寺廟的木門檻都給踩爛了,後只好換上耐踏的鐵門檻。

    總之,智永書法深得“二王”法度,書風溫雅清勁,對唐代書法有開啟之功!

  • 7 # 真善美愛

    提到智永的書法,不得不提他寫的《真草千字文》……

    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右邊寫楷書,左邊寫草書。這種風格可以讓學習者邊練楷體,同時練習草體,很好!

    從用墨上來說,智永喜用濃墨,個別筆畫寫的有些肥厚。他楷書寫的很工整,字形略扁。他的草書用墨比楷書更濃,筆畫過於濃厚,以致出現個別字變形的現象。沒有寫出草書的瘦硬、粗細對比變化。

    總體來說:智永的書法很有功底,還是可圈可點的!

  • 8 # 麓風軒

    智永的書法是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保留王羲之筆法最多的法帖,其《真草千字文》既有真書,又有草書,因而是我們學習王羲之筆法的橋樑。

    當然,這更智永和尚的身世有關:

    1、智永是南朝和尚,是王羲之的嫡系七世孫,書法得到家傳,也是書法筆法的重要傳承人。加上他本人的努力,也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不負家學淵源。

    2、智永是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家傳人,王羲之寫完《蘭亭序》以後,家族代代傳承,一直到了智永這一代。所以說他是親眼揣摩、臨習《蘭亭序》真跡的少數人之一,也是得益於王羲之筆法的少數人之一。

    智永出家沒有後裔,就把《蘭亭序》傳給了弟子辯才和尚,後來卻被唐太宗派人”套路“了去(我曾寫過《唐太宗智取蘭亭序》一文,可參考),最後《蘭亭序》跟隨唐太宗進了墳墓。

    3、所以說,智永的書法(主要是《真草千字文》,放大了看非常精彩)是琅琊王氏家族的重要傳承,到他這一代止。他的字跡裡保留了王羲之的真實筆法,等待後人一一去破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上旱季的話,農作物該如何抵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