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窟位於莫高窟南區中段第一層,初唐時營造的覆鬥形頂洞窟,西壁開一龕。
西壁龕內 釋迦佛一鋪
窟頂四披畫有千佛,西壁平頂敞口龕內塑趺坐佛、阿難、迦葉、二菩薩。龕頂畫千佛。龕壁浮塑佛光,兩側各畫二飛天、赴會佛一鋪及項光、蓮花。龕外南、北側各存孔雀卷草邊飾一段。
南壁 彌勒經變(區域性)
南壁畫彌勒經變一鋪。《彌勒經變》是依據《彌勒上生經》繪製的。彌勒菩薩著紅色袈裟,頭戴寶冠,飾有項飾、手鐲,其表現的是兜率天宮中說法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五十一億七千萬年之後,將下生閻浮提世界,那時此世將是為樂土:莊稼一種七收,樹上生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處處充滿寧靜、安樂與祥和。
北壁 阿彌陀經變一鋪
北壁畫阿彌陀經變一鋪。《阿彌陀經》也稱《小無量壽經》,姚秦(公元384——417年)鳩摩羅什所譯。本經的內容是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給舍利弗等眾弟子講解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妙景象和阿彌陀佛的無限功德,宣稱只要發願皈依佛法,念念不忘阿彌陀佛的名號,死後即可去極樂世界生活。由於該經詳細地講述了大乘佛教關於彼岸世界的觀點,對於嚮往美好來世的廣大信徒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加之文句通俗,篇幅不長,容易背誦,修行方法簡便,所以流傳很廣,影響很大,也是淨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讀的功課。
北壁 阿彌陀經變之菩薩
第71窟壁畫《西方淨土變》中的一身思惟菩薩位於阿彌陀佛座下,頭戴寶冠,梳高髻,青發分披雙肩,交腳趺坐於伏瓣蓮上;前一身形容姣好,身姿扭捏,右手拈花,眼望鮮花含笑出神;下面一身姿態自然,左手叉腰,右肘依託在右膝上,右手支頤沉思,表現出內心澄靜與外表寧謐的完美統一,菩薩千年不變的微笑正是對煌煌大唐的時代讚歎。國家一個半世紀來的相對安定,為來自民間的藝術家們提供了空間。唐代的壁畫是敦煌佛教藝術最為燦爛的時代,融合了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和外來藝術的表現技法,形成了統一的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
71窟位於莫高窟南區中段第一層,初唐時營造的覆鬥形頂洞窟,西壁開一龕。
西壁龕內 釋迦佛一鋪
窟頂四披畫有千佛,西壁平頂敞口龕內塑趺坐佛、阿難、迦葉、二菩薩。龕頂畫千佛。龕壁浮塑佛光,兩側各畫二飛天、赴會佛一鋪及項光、蓮花。龕外南、北側各存孔雀卷草邊飾一段。
南壁 彌勒經變(區域性)
南壁畫彌勒經變一鋪。《彌勒經變》是依據《彌勒上生經》繪製的。彌勒菩薩著紅色袈裟,頭戴寶冠,飾有項飾、手鐲,其表現的是兜率天宮中說法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五十一億七千萬年之後,將下生閻浮提世界,那時此世將是為樂土:莊稼一種七收,樹上生衣,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處處充滿寧靜、安樂與祥和。
北壁 阿彌陀經變一鋪
北壁畫阿彌陀經變一鋪。《阿彌陀經》也稱《小無量壽經》,姚秦(公元384——417年)鳩摩羅什所譯。本經的內容是說有一次釋迦牟尼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給舍利弗等眾弟子講解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妙景象和阿彌陀佛的無限功德,宣稱只要發願皈依佛法,念念不忘阿彌陀佛的名號,死後即可去極樂世界生活。由於該經詳細地講述了大乘佛教關於彼岸世界的觀點,對於嚮往美好來世的廣大信徒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加之文句通俗,篇幅不長,容易背誦,修行方法簡便,所以流傳很廣,影響很大,也是淨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讀的功課。
北壁 阿彌陀經變之菩薩
第71窟壁畫《西方淨土變》中的一身思惟菩薩位於阿彌陀佛座下,頭戴寶冠,梳高髻,青發分披雙肩,交腳趺坐於伏瓣蓮上;前一身形容姣好,身姿扭捏,右手拈花,眼望鮮花含笑出神;下面一身姿態自然,左手叉腰,右肘依託在右膝上,右手支頤沉思,表現出內心澄靜與外表寧謐的完美統一,菩薩千年不變的微笑正是對煌煌大唐的時代讚歎。國家一個半世紀來的相對安定,為來自民間的藝術家們提供了空間。唐代的壁畫是敦煌佛教藝術最為燦爛的時代,融合了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和外來藝術的表現技法,形成了統一的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