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詞悅讀君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暝即秋天的傍晚。詩歌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美麗風光和村民的淳樸生活。

    前四句寫景,新雨過後,空氣清新,景色宜人,明月皎潔,照入松林,清泉潺潺,盡顯山村的幽靜、清新、淡遠。

    五、六句寫人,浣女歸來,寂靜的竹林突然變得熱鬧起來,漁舟歸渡,激起陣陣漣漪,蓮葉也隨之晃動,凸顯出村民們閒適愜意的生活。人與景和諧共融,純淨自然。

    此情此景,自然而然地引發詩人的感嘆,“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任憑繁花凋謝,王孫也是可以在此長留的。

    山村的寧靜、村民的淳樸恰恰反襯出世俗的喧囂、官場的陰暗。作者借景抒情,明寫對田園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實寫對官場生活的嫌棄與厭倦。

  • 2 # 釀酒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年少時也有積極入世的思想,渴望建功立業、名垂千史。安史之亂髮生後被迫接受安祿山政權的偽職,在戰亂平定後又經歷了宦海浮沉,晚年雖身居高位,但已無意於仕途榮辱,而以佛道禪理修身養性,每每退朝後,於靜室之內,焚香獨坐,誦禪唸經。

    這首《山居秋暝》描寫的就是作者隱居山林時見到的清新寧靜而生意盎然的雨後秋景,表達了詩人自甘寂寞,追求空明的心境,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首聯點明地點與時間,秋天的傍晚,一場新雨過後,寧靜的深山中空氣清新而涼爽。

    頸聯寫山中景色,此時明月當空,將清輝傾瀉於松間,小溪中的泉水嘩啦啦從光滑的石頭上流過。

    頷聯寫山中之人物,夜色已晚,竹林中傳來浣衣女子歸家的歡聲笑語,那邊蓮葉輕輕搖動,原來是小舟順流而下。

    尾聯抒發詩人的情懷,雖然春色早已了無蹤跡,但這山中寧靜清新的秋景和淳樸靈動的人們,足以使人流連忘返了。

    詩人借對山中秋景的眷戀表達對閒適、淡泊的田園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 3 # 使用者60397079085

    《山居秋暝》表現了詩人什麼樣的心情?

    這首詩是王維隱居終南山下的輞川別墅時所作,寫的是初秋時節山居所見雨後黃昏的景色,抒發了作者喜歡隱居民間、厭棄官場生活的心情。其詩如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我們用白話說一下:

    空曠的山村,剛剛經歷了一場小雨。黃昏後的天氣,給了人初秋的感覺。傍晚時分的月光,透過鬆枝灑在地上。雨後的石板上,流動著淙淙的溪水。輕風吹動竹林,沙沙作響,洗衣的姑娘也笑語歸來。蓮葉搖搖晃晃,上游的漁船從蓮葉中緩緩經過。哎呀!任憑它春天的花朵早已凋謝,王孫自可不必在意,在這裡長住是最理想的選擇!

    我們進入詩中賞析一番:

    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一聯陳述兼寫景。在頸聯中,詩人曾說“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怎麼又說是“空山”呢?因為這個山村樹木繁茂、修竹滿寨…………就像另一首詩所說的那樣,“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所以,只有在聽到姑娘們的笑語聲和漁民行船的搖櫓聲的時候,才知道有人,故而說是“空山”。這兩句既把空山新雨之後,給人帶來初秋的感覺這件事情給陳述了,又把空山新雨之後的景緻給描寫得清楚瞭然,是一舉兩得的句子。

    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寫景兼抒情。明月的光輝穿過鬆樹的枝葉,條條光線在林間射下,落到地上片片是金輝,點點如銅錢,多麼美麗;清洌的泉水從石板上流過,發岀淙淙作響的聲音,如琴瑟琵琶彈岀的音樂,又是多麼絕妙。一句寫光,一句寫聲,光聲結合,光有悠悠之韻,聲有幽幽之感。提示人們:這是一個美好的隱居的好去處,從而隱射岀詩人厭惡官場生活的心底的想法。所以說它寫了景也抒了情。

    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兩句寫人寫景還抒情。句中有“浣女”,就是洗衣服的姑娘。句中有“漁舟”,就是打魚的船,既有漁船必有漁人。竹林沙沙作響,浣女笑語歸來,蓮葉搖擺晃動,船櫓聲咿呀傳來。兩句詩,四重景,都是令人歡喜浸人心脾的景緻。在這樣的美景之下,王孫安能不為之動心呢?久在官場的人,對那裡已經不太耐煩了,何況還有那官場腐敗毆心鬥角,於是覺醒,這裡才是自己的歸宿。

    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這兩句終於直抒胸臆了。任憑你春天的美麗風景已經不在,即使是蕭瑟的秋天,這裡也是好地方。就把這個地方作為自己以後的棲息之所吧!“王孫”,直譯乃是王者之孫,貴族子弟,後來就泛指隱居之人了。古語有“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在此詩中,作者乃反用其意也。

    總攬全詩,前六句表面上看都是採用“賦”的寫法,直言其事。其實又都是“比興”之法,在敘述寫景寫人中,抒發了自己的情懷。最後兩句是直接地抒情。這種情懷就是:朝中沒有山中好,不如歸隱樂滔滔!

    20191101

  • 4 # 平凡人256881625

    唐代詩人王維寫詩《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青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該詩是詩人在山裡隱居時所寫。有動有靜,有山石松月,有浣女漁舟。有雨後秋涼。松間明月。青石流泉,喧笑浣女,搖蓮漁舟,,,,。詩中有畫,畫裡有詩,意境深遠。表現了詩人喜歡自然,喜歡田園風光,深居簡出,遠離暄囂。嚮往美好生活的崇高理想,實在是一首喻景抒情的佳作!

  • 5 # 睡前讀詩詞

    王維《山居秋暝》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王維作品之一了。《唐宋詩舉要》評價:隨意揮寫,得大自在。

    何以見得隨意?標題山居秋暝。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點名作者在山中居住,天色將晚,興之所至,寫下此詩,可見隨意。

    何以見得自在?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詩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正當詩人在享受這“寂靜”之時,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一靜一動,讓人浮想聯翩。層層遞進,自然而然發出“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抒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

    最後一句話用現在的話就是說:任憑春天的花草消散,秋天的你我自可以久留在這山中。山中的秋色太過迷人,令詩人流連忘返,迷人到春天美麗的景色逝去也不會因此可惜。(因為山中秋天比春天更美麗)

  • 6 # 封護勝463

    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是在什麼的背景下寫的。王維受其母的影響,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這首詩是在輞川莊

    修身養性時所寫,輞川莊地處風光秀麗的山麓之間,有青山,有湖泊,有潺潺流水的小溪,輞川莊的房屋就散落在風光之中。

    第二,我們來欣賞這首《山居秋暝》是怎樣寫的: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起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就寫

    出了空曠的山經過新雨的沖刷,天氣越來越涼了,暝是指天黑了,更是肅穆清靜。第二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月亮透過鬆林的空隙照著,一股清泉在石上流過,這樣一個月亮的"照"字,一

    個泉水石頭的"流"字,一靜一動,更襯托出了山中風光的空曠,同時也顯示了王維凝鍊老到的筆力,不同凡響。第三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聽到了竹林裡傳出歡聲,原是要歸家的浣女們,蓮花搖晃著,是漁船乘著月色下湖去捕魚。作者未見其影,先聞其聲,很巧妙

    的動靜結合,寫出了一幅生動的生活場景,引發了人們的無限暇思和聯想。第四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表達了作者的心境,秋天的凋枯,山中的空曠幽靜,風光的秀美,王孫留這自己慢慢的欣賞吧。道出了自己的人生志趣和對生活的追求。

    第三,這首詩之所以能流傳千古,至今仍是婦孺皆知,就是作者寫景喻情,表達了在這美好的風光中,自己享受修身養性,面佛悟禪的美好境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已成為了名句,載於現代書籍的記錄之中,被世人所傳誦。

  • 7 # 從A到X的溫柔信使

    這首詩,是作者在看到眼前的美景後和自己心中美和理想中的社會和諧之美形成了一個完美的三合一!

    作者透過描寫農村的清淨自然之美,讓人倍感心靈呈靜!像極了工作了很久的現代人在節假日遊山玩水時,突然發現了一個發現了自己心中心目已久的地方,那種切合心中的美和滿足心中的幻想的重疊,讓人心曠神怡!

    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範水,對景物作細緻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透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藥師和歐陽鋒一起上能打敗王重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