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窺見生靈之美

    其實這幅畫裡的小鳥特徵非常顯著,熟悉的朋友辨認起來並不難。頭上的高聳的黑色羽冠,眼後一塊紅色的羽毛,都彰顯著它的真實身份——紅耳鵯(Pycnonotus jocosus)。

    (↑紅耳鵯)

    紅耳鵯隸屬於雀形目鵯科鵯屬,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鵯,成鳥身長在17至22釐米之間。它身體的羽色也是很顯眼,除了眼後的羽毛,尾下覆羽也呈紅色(尾下覆羽大概就是尾羽下我們所謂的“鳥屁股”的地方)。背部、前額至頭頂呈黑色至深棕色,頰、喉白色。有趣的是,在它的頰、喉部之間還有一道黑色的細線狀羽毛,把小白臉蛋和白脖子給分了開。胸部兩側至肩部也各有一道深色的羽毛帶,像是披肩一般。

    (↑紅耳鵯)

    紅耳鵯在中國南方許多省區都有分佈,通常為留鳥,性情活潑,它為雜食性,多以植物性食物,如果實、種子,嫩葉為食,也吃一些昆蟲。

    在中國,除了紅耳鵯,比較常見的鵯屬鳥類還有白頭鵯(也就是俗稱的“白頭翁”,Pycnonotus sinensis)、黃臀鵯(Pycnonotus xanthorrhous)、白喉紅臀鵯(Pycnonotus aurigaster)等,它們的身型和習性都非常相似,能夠適應人類城鎮的環境,在城市周邊,很容易看見它們的身影。

    (↑白頭鵯)

    (↑黃臀鵯)

    (↑白喉紅臀鵯)

  • 2 # 老火蜜

    烏鶇瑞典國鳥。中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最早知道此鳥還是在一本叫“籠鳥飼養”的小冊子中知曉的。咱北方常飼養的籠鳥主要有百靈、畫眉、紅喉歌鴝等。九八年在花鳥市場第一次見到此鳥,還是幼鳥,五十元一隻買回。幼鳥要餵食,只好上班時帶著,幸好那時騎摩托可以捎帶,若如今,提個鳥籠帶只喘氣的鳥,連公交也上不去。餵了月數,鳥會吃食了,經常掛單位院中一小樹上透氣。某日傳達道,你的鳥讓貓給叼走了。看鳥籠空空如也,一聲嘆息白費功夫。不服又去買了一隻,如此這般終於養活。過了年春天大叫,鳴聲多變不愧為“百舌”。這鳥皮實,不挑食,喂成袋鳥飼料就行,平時要喂麵包蟲加點營養,不需多操心。缺點是個體大吃多拉多,衛生要做好。此鳥除了夏天退毛時不叫,其它時間都鳴叫,平時小叫,春天發情大叫。自九八年至13年搬進新居,一直養此鳥,最後一隻養了八年,無疾而終。中間養過藍磯鶇、慄腹磯鶇、白眉地鶇及烏灰鶇等都難伺候,屬烏鶇好養。烏鶇最好從幼鳥養起,成鳥犯生,不服籠。烏鶇又分北烏鶇、南烏鶇。北方的個稍小,毛色深,嘴黃,鳴聲圓潤。南烏鶇毛色稍淺,個大,嘴淡黃,鳴聲略顯刺耳,不如北方的叫的好聽。04年左右單位在療養區,清晨有烏鶇鳴叫,比家中養的南方烏鶇叫的好聽。剛好旁邊賓館一經理養了一隻本地烏鶇,咱正好認識他,商量用家中的南烏鶇加現金換他的。高低不換,這夥計稱此鳥被一退休將軍看好,要送他,無語還是將軍面子大。

  • 3 # 卓慕

    這是橡樹啄木鳥(Melanerpes formicivorus),是一種主要分佈在北美洲的啄木鳥,屬於鴷(liè)形目啄木鳥科。主要的識別特徵,就是它們的紅冠、白臉和黑眼罩。它們體長約20多釐米,腳趾如其他啄木鳥一樣強壯,四趾中兩趾向前兩趾向後,善於攀爬;並且它們的尾羽堅硬,便於它們抓握樹幹時支撐身體。在食性上,它們和一般的啄木鳥一樣會吃蟲子,但是它們卻更偏愛另一種食物——如它們的名字所言——果實。

    橡樹啄木鳥不僅會吃橡果,而且會在樹上啄出成千上萬個洞,然後把它們收集到的堅果逐個敲入洞中,留著過冬或者餵給雛鳥。被它們盯上的樹就會像下圖一樣千瘡百孔。

    橡樹啄木鳥可以被稱為密恐福音了【並不】。

    橡樹啄木鳥一般會選擇枯樹來儲存橡子,不過它們也逐漸發現,像木杆等人造物也是儲存橡子的好地方,於是我們也就能見到下面這樣的木杆了:

    甚至有國網路友表示,有橡樹啄木鳥佔據了他家倉庫,在裡面存了上千的橡子:

    來自Reddit網友的吐槽,原文請見:https://www.reddit.com/r/AnimalsBeingJerks/comments/2rbuim/woodpeckers_have_poked_holes_through_the_sighting/

    橡樹啄木鳥是很團結的鳥類,不同於許多種啄木鳥的形單影隻,橡樹啄木鳥喜歡叢集生活。在繁殖期的時候,一對橡樹啄木鳥產卵後會輪流孵化,而它們的單身的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則會幫助它們一起為後代尋找橡子。而且,它們的喙非常堅硬有力,當有外來者想要偷橡子的時候,它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把入侵者們敲走。

    橡樹啄木鳥一大家子一起啄樹~橡樹啄木鳥在敲打偷橡賊。

    橡樹啄木鳥吃完橡子後,會消化掉橡子的外層,然後排出種子,將橡樹的種子傳播到更廣闊的土地上,因此,它們也是與橡樹互利共生了。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

    Ps.答完題後被專案啄木鳥圈粉了,真是越看越覺得萌啊*捂臉*

  • 4 # 野生青年陳

    這是太平鳥,俗稱十二黃,以為內你可以看到它尾巴末端是黃色的。

    另外還有一種長得很像的鳥,體型稍小,叫小太平鳥,它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小太平鳥的尾羽外緣是紅色的,所以小太平鳥的俗稱叫十二紅。

    對於中國來說,太平鳥是冬候鳥或者旅鳥,冬候鳥是指冬天在這個地區生活,夏天則飛到更加涼爽的地方活動,旅鳥是指在遷徙過程中路過一地區,短暫停歇但還需要繼續遷徙。太平鳥夏天活動在歐洲很多地方,在冬天來到中國過冬。

    太平鳥以植物種子、果實和昆蟲為食。食物也會根據季節而變化,比如在繁殖期,則要多吃昆蟲補充蛋白質,而在秋季則會多吃漿果類的食物。太平鳥在繁殖期是成對兒活動,非繁殖期則成群活動。它們主要活動在山區,喜歡活動於針葉林或者針闊混交林,在冬天食物匱乏的時候則也會到闊葉林尋找食物。

    在北京的百花山,太平鳥會在冬季來到這裡活動,吃樹上的一種槲寄生的紅色果實,這種植物要寄生於其他樹的樹幹上,所以它們的種子只有落在其他大樹的樹幹上才能生根發芽長大,這就要依靠太平鳥這樣的鳥類,它們吃了槲寄生的紅色果實之後,飛到其他大樹上活動,然後把帶有槲寄生種子的糞便拉到樹幹上,這種植物才有機會繁衍後代。

    這是大自然中的精妙設計,生命之間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共同塑造了各自棲身的生態系統,維護著生態系統的平衡。人類也生存在生態系統之中,也應該維護這平衡來保證自己的存在。

  • 5 # 海島上的人家

    多年前我買過一隻大麻鳽放生,當時在菜市場見到有人賣一隻很大的鳥,很多人在圍觀,因為從沒見過甚覺好奇便也過去看。圍觀的人都在議論紛紛,卻沒人認識。鳥很凶猛,被網袋圍住都猛撲楞,我覺得這麼稀奇的鳥應珍貴,被吃了很可惜,想買下來放生,便問賣多少錢?開價200元,我想買但礙於老婆在旁邊,怕她說我不同意,於是沒說什麼便走開;轉一圈等老婆上班去了便回來,經討價還價以150元買下來。中午約了個朋友一起上山,拍了一些照片便放生了。

    大麻鳽(學名:Botaurus stellaris)屬大型鷺類,體長59-77釐米。身較粗胖,嘴粗而尖;頸、腳較粗短;頭黑褐色;背黃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斑點;下體淡黃褐色,具黑褐色粗著縱紋;嘴黃褐色;腳黃綠色。棲息于山地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河流、湖泊、池塘邊的蘆葦叢。除繁殖期外常單獨活動,秋季遷徙季節也整合5-8只的小群。夜行性,多在黃昏和晚上活動,白天多隱蔽在水邊蘆葦叢和草叢中,有時亦見白天在沼澤草地上活動。主要以魚、蝦、蛙、蟹、螺、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分佈甚廣,歐洲、非洲、亞洲均有。 中文學名 大麻鳽 拉丁學名 Botaurus stellaris 別稱 大水駱駝、蒲雞、水母雞、大麻鷺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鸛形目 科 鷺科 屬 麻鳽屬 種 大麻鳽 亞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稱 Great Bittern 英文名稱 Bittern 英文名稱 Common Bittern 英文名稱 Eurasian Bittern 外形特徵 大麻鳽是一種體型大的涉禽,額、頭頂和枕黑色,眉紋淡黃白色;背和肩主要為黑色,羽緣有鋸齒狀皮黃色斑,從而使背部表現為皮黃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縱紋;其餘上體部分和尾上覆羽皮黃色,具有黑色波浪狀斑紋和黑斑;尾羽亦為皮黃色,具黑色橫斑;飛羽紅褐色,具有顯著的波浪狀黑色橫斑和大的黑色端斑;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棕紅色,具有波浪狀黑色橫斑;初級覆羽有小的白色端斑,中覆羽、小覆羽皮黃色,具有細小的波浪狀黑褐色橫斑;後頸黑褐色,羽端具兩道棕紅白色橫斑;頸側和胸側皮黃色,具黑褐色蟲蠢狀斑和橫斑,且羽毛分散成髮絲狀;頦、喉奶白色,前頸和胸皮黃色,具棕褐色縱紋從頦一直到胸,其中從喉以下分為數條,主要由羽毛端部棕褐色羽幹紋連線形成;腹皮黃色,具褐色縱紋,兩脅和腋羽皮黃白色,具黑褐色橫斑;肛和尾下覆羽乳白色,具黑色縱紋。幼鳥似成鳥,但頭頂較褐,整個體羽亦較淡和較褐。

    中國僅有指名亞種(Botaurus stellaris stellaris) 。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新疆為夏候鳥;山西、天津、甘肅、寧夏、山東、河南、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為旅鳥或冬候鳥;貴州、雲南、海南、香港、臺灣為冬候鳥。

    除在中國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等南部省區為留鳥不遷徙外,在中國長江以北均為夏候鳥和旅鳥,長江以南亦有部分遷徙。通常每年3月中下旬開始遷來東北繁殖地,10月中下旬遷走。

    習性

    除繁殖期外常單獨活動,秋季遷徙季節也整合5-8只的小群。夜行性,多在黃昏和晚上活動,白天多隱蔽在水邊蘆葦叢和草叢中,有時亦見白天在沼澤草地上活動。受驚時常在草叢或蘆葦叢站立不動,頭、頸向上垂直伸直、嘴尖朝向天空,和四周枯草、蘆葦融為一體,不注意很難辨別,即至當人走至跟前,不得已時才起飛。兩翅鼓動慢,常貼蘆葦或草地上空緩慢飛行。通常飛不多遠又落入草叢。活動時不時發出 ‘會兒,會兒’的叫聲,很遠即能聽見。

    食性

    大麻鳽主要以魚、蝦、蛙、蟹、螺、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4]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釋出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6 # 自然使者

    圖片由提問者提供。

    這種漂亮的鳥是紅眉食蜜鳥,有的地方稱其為紅眉斑啄果鳥。屬於斑食蜜鳥科下的斑食蜜鳥屬的一種。也有的將其翻譯為啄果鳥科斑啄果鳥屬。現僅存4種,有斑啄果鳥、四十斑啄果鳥、紅眉斑啄果鳥、黃端斑啄果鳥。有的地方則翻譯為斑食蜜鳥、四十斑食蜜鳥、紅眉斑啄黃端斑食蜜鳥。大家以後見了這些名字不要驚訝。

    在澳洲北部、中部、南部和中南部都能見到紅眉食蜜鳥。棲息在熱帶林地、熱帶的灌木林等地區,以昆蟲為主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鳥種。

    最大體長12釐米,比我們常見的麻雀還小。麻雀最大身長15釐米。最重11克。可謂小巧玲瓏,外形可愛。喜歡在樹叢中上下跳躍、穿梭。羽色非常豔麗。在繁殖季,其羽色會更鮮豔。雌鳥雄鳥外觀無明顯差異。繁殖季節在6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雌鳥每巢產卵2-5枚,由雌雄共同孵化。奉行一夫一妻制。有的地方說其繁殖季是7月—12月。但是,目前,人們對它研究甚少,關於繁殖季節沒有統一的結論。

    和它外形類似、羽色相似還有黃端斑啄果鳥。它們最明顯區別是看眉毛。若眉頭有兩塊橙紅色的斑,那就是紅眉斑啄果鳥。當然,由於它太小了,又總是在樹叢中穿梭不停,野外識別起來略微帶有難度。

    它們有一個親戚,名為四十斑啄果鳥,是澳洲特有鳥類,數量稀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鳥種。有一定的領地意識。

    它們為什麼叫食蜜鳥呢?最早人們發現,它們用嘴去搜集葉片上的昆蟲分泌的蜜汁,以獲取糖分。因此得名。表面上看,這種效率太慢了,還不如象蜂鳥或者其他太陽鳥那樣,直接去吸取一些植物分泌的蜜汁。但是,它們的嘴不夠又長又細,無法去吸取一些植物分泌的蜜汁。

  • 7 # 飛龍37802676

    戴勝(學名: Upupa epops,英文名: Eurasian

    Hoopoe)是戴勝科戴勝屬的鳥類,又名胡哼哼、花

    蒲扇、山和尚、雞冠鳥、臭姑鴣、咕咕翅。頭頂花冠

    似摺扇,嘴極為細長、向下彎曲,常被誤認為是啄木

    鳥,實際上啄木鳥嘴粗短。戴勝在地面找到蟲子後

    猛地甩頭將蟲子拋起,並張開嘴吞入。廣佈於歐

    亞、非三洲。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東北地

    區,臺灣、海南等省,西藏自治區都有分佈。在長江

    以北為夏候鳥和旅鳥,在長江以南為留鳥。戴勝是以

    色列的國鳥,也是中國三有保護鳥類。

    外形描述

    不會錯識的中等體型30釐米)、色彩鮮明的鳥

    類。具長而尖黑的聳立型粉棕色絲狀冠羽。

    頭、上背、肩及下體粉棕,兩翼及尾具黑白相

    問的條紋。嘴長且下彎。指名亞種冠羽黑色,

    羽尖下具次端白色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 8 # 陽光問天涯

    “姑姑等”在我的家鄉,還有一段悽美的故事,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家人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裡,家裡有一個小孩剛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更多的溫馨。

    可是人有旦夕禍福,這一年小孩子長到四歲了,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村子的人都覺著這孩子是年畫裡的孩子,可漂亮呢!就是這個時候,一場瘟疫席捲了村莊,整個村子的人,小女孩的父母,爺爺奶奶還有兩個哥哥都不幸去世。

    小女孩看著消瘦的姑姑,每天都出去挖一點野菜給姑姑餵食,自己卻餓著肚子。這一天小女孩出去,身上被颳了許多傷口,可是她特別開心,因為她在挖野菜的時候,撿到了一隻野兔,她想姑姑終於可以吃到肉了。當她回到家後,興沖沖的拿兔子給姑姑看,可是姑姑卻永遠的閉上了眼。

    小女孩看著姑姑死去,呆呆的站在姑姑屍體旁,嘴裡唸叨著“姑姑,不要離開我,等等我”就這樣幾天後,小姑娘也死了,後來在小姑娘屍體旁出現一隻奇怪的小鳥,它的嘴裡一直叫著“姑姑等”。

    這就是戴勝的來歷,這種鳥叫戴勝,也叫“姑姑等”。如果大家有機會見到,仔細聽聽,它的叫聲就是“姑姑等”。

  • 9 # 東油映像

    這鳥學名戴勝,叫聲”“咕咕,咕咕”,窩裡惡臭,也叫臭咕,一般生活在平原或者丘陵地帶。下面的幾張照片是大慶影友白樺林在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丘陵地帶拍攝的戴勝餵食的場景。

  • 10 # 冰之斌

    戴勝鳥。

    騎行到有林木茂密的地方就能看到,很好看,有人說它身上很臭,可從未接近過,不知到底是不是真的。

  • 11 # 夕霧

    這是一隻八哥。

    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是椋鳥科、八哥屬的鳥類。從分類學上看,“八哥屬”這個大家族中,有許多種不同的八哥,比如八哥、家八哥、林八哥、灰背八哥、白領八哥等等,它們都是截然不同的物種,長相也有差別。題目照片中的這種八哥,因為比較常見,俗名又叫普通八哥。還因為它的頭上鼻子附近有一撮豎起來的羽毛,還有人叫它鳳頭八哥。

    八哥的在中國的南方比較常見。因為這種鳥的自然分佈區原本是在暖溫帶、亞熱帶地區,也就是中國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但是,由於這種鳥常被人們養作寵物鳥,並且作為寵物帶到全國各地,一些寵物鳥逃逸後,在自然環境中繁衍下去,以至於目前中國的北方也時而能夠見到八哥。在國外,八哥被當做寵物鳥引入菲律賓等國,造成了一定的物種入侵問題。

    雖然華人將八哥養作寵物鳥也有一定的歷史了,但至今為止,八哥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後代的案例並不常見。寵物市場所販賣的許多八哥大都是從自然環境中捕捉的。八哥之所以被人捕捉,並不是因為羽色好看。如照片所見,這種鳥身體的主色調是黑白兩色(翅膀有白色塊、臀部有白斑),乍一看並不覺得賞心悅目。它們被捕捉的主要原因是,這種鳥善於鳴叫,而且經過複雜的訓練可以學人說話,深得許多養鳥者的喜愛。

    為了保護八哥的野生種群,2000年中國已將八哥這一物種列入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禁止非法捕捉、飼養、販賣。

  • 12 # 山知道我

    這是紅耳鵯和藍喉擬啄木鳥。題主應該是在雲南。看的出這是被人非法捕捉的,請放歸。它們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捕捉販賣飼養都是違法行為。

    紅耳鵯,(學名:Pycnonotus jocosus,英文名:Red-whiskered Bulbul)屬鵯科鵯屬,頭頂有聳立的冠羽,眼後有紅色斑塊,臀部紅色。紅耳鵯體長約20釐米,是中國南方較為常見的鳥類,喜歡成群活動,在樹林或灌叢覓食植物種子、果實和昆蟲。紅耳鵯雖然比較常見,但是種群數量卻已明顯下降,除了棲息地破壞和環境汙染,籠養鳥的惡習也是一大原因。請不要捕捉囚禁野生動物。

    藍喉擬啄木鳥,(學名:Megalaima asiatica,英文名:Blue-throated Barbet)是擬鴷科擬鴷屬的鳥類,整體翠綠色,頭和喉部藍色。體長約20釐米,取食各種植物果實,尤其是各種榕屬和無花果的果實。之所以叫擬啄木鳥,是因為它們雖不是啄木鳥,卻像啄木鳥一樣會在樹幹鑿洞築巢繁殖。藍喉擬啄木鳥在中國主要分佈在藏東南和雲南西南。在這些地方的山谷穿行,常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快速重複的叫聲,仔細尋找半天才能發現它們隱匿樹枝間的身影。這麼美麗的野生生靈,為何要抓捕囚禁?

    每一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為什麼要保護動物,已經懶得解釋了。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希望子孫後代在書本或網路上看到這些美麗的鳥的名字和影像時,能自豪地說,我家鄉就有。

  • 13 # 蛐蛐兒

    遠東山雀Parus minor

    別的答主說的大山雀,其實也不能算錯。這個原本也就是大山雀,只不過是大山雀下面的Parus major minor亞種,但是後來的研究發現,大山雀的一些亞種之間存在著比較大的遺傳差異,而原來的西域山雀(《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有列出)則和大山雀親緣關係很近。因此,鳥類學者重新樹立了大山雀和它的親緣物種,將原有的大山雀分割成了數個物種,並將原西域山雀合併入大山雀。這些物種共同構成了大山雀超種。在中國境內,原大山雀目前被劃分為三種:遠東山雀Parus minor,就是題目中的那隻。分佈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特點是白肚子,背上微微發黃綠色;大山雀Parus major,國內分佈於東北北部,新疆以及青海部分地區,特點是黃肚子,背上也黃。別的回答裡貼出的圖片就是大山雀。原來的西域山雀也合併入了大山雀,不過西域山雀是白肚子,和遠東山雀的區別在於“臉蛋”上的白色塊並不與腹部白色完全分開,有連線的地方;蒼背山雀Parus cinereus,顧名思義,背上灰色的,一點兒黃綠色也沒有。蒼背山雀目前確定的國內分佈只在海南島,廣東也能看到背部全灰的山雀,到底是哪種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前一段的“食腦狂魔”就是“正宗的”大山雀,歐洲拍的,肚皮非常黃。

    在中國國內,還有一個大山雀的親戚:綠背山雀,肚子也很黃,有點像正宗的大山雀,不過區別在於大山雀只有一道翅斑,而綠背山雀有兩道翅斑,而且肚子中間的黑線非常寬,可以加以區別。

    圖片地址:http://orientalbirdimages.org/images/data/greenbacked_tit_4881r_db.jpg

  • 14 # 無坡居士

    圖片太不清楚,但我好像看到這種鳥羽毛是黃褐色的,頭上明顯有一撮毛。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鳳頭百靈。

    鳳頭百靈是一種小型鳴禽。身長17 cm,翼展29 -34 cm,體重35-45g。體型略大的具棕色羽毛褐色縱紋的百靈。它頭上長有羽冠,冠羽長而窄。上體沙褐而具近黑色縱紋,尾覆羽皮黃色。下體淺皮黃,胸密佈近黑色縱紋。看似矮墩而尾短,嘴略長而下彎。飛行時兩翼寬,翼下鏽色,尾深褐而兩側黃褐。 這種鳥乍看跟麻雀體型外貌相似,但特點是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升空時作鳴聲,不斷重複且間雜著顫音。較雲雀的鳴聲慢、短而清晰。該鳥類一般棲於乾燥平原、曠野、半荒漠、沙漠邊緣、農耕地及棄耕地。主要以草籽、嫩芽、漿果等為食,也捕食昆蟲,如甲蟲、蚱蜢、蝗蟲等。

    該鳥類分佈於範圍較廣,歐洲至中東、非洲、中亞、蒙古、北韓及中國大部地區都有。

    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西北部、青海、甘肅、寧夏賀蘭山沿黃河、河北南部、內蒙古西部包頭。在北方地區地區為留鳥、夏候鳥。江蘇和四川北部等部分地區也有,在南方屬冬候鳥。 該物種因分佈範圍廣,種群數量穩定,因此屬於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 15 # 站在上海看世界

    戴勝鳥這是一種吉祥鳥,要是看見了戴勝鳥,那是要發財的節奏,這個戴勝鳥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戴勝鳥的外形極其獨特,頭頂五彩羽毛,尖長細窄的小嘴,錯落有致的羽紋、機警耿直的稟性,忠貞不渝的習性,使得它自古以來就成為了宗教和傳說中的象徵物之一。 在中國,戴勝鳥象徵著祥和、美滿、快樂。

    戴勝鳥頭頂具鳳冠狀羽冠;嘴形細長,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田、草地、村屯和果園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以蟲類為食,在樹上的洞內做窩。性活潑,喜開闊潮溼地面,長長的嘴在地面翻動尋找食物。有警情時冠羽立起,起飛後鬆懈下來。每年5、6月份繁殖,選擇天然樹洞和啄木鳥鑿空的蛀樹孔裡營巢產卵,有時也建窩在岩石縫隙、堤岸窪坑、斷牆殘垣的窟窿中。每窩產卵7-9枚。主要分佈在歐洲、亞洲和北非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佈。是以色列國鳥。

    戴勝是對人類有益的益鳥,它每年能吃掉很多危害人類糧食和樹木的害蟲,就是因為人類不珍貴它們,所以現在這種鳥越來越少,所以人類所依賴的糧食與樹木出現了蟲害。戴勝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種鳥雖遍佈全國各地,但由於自身繁殖能力較弱,現在已比較罕見了。

  • 16 # 蛐蛐兒

    先說結論:這個是黑鳶Milvus migrans。過去也被叫做黑耳鳶,在馬敬能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中列出了黑鳶和黑耳鳶兩個種,目前已經合併。

    這個不是金雕。金雕是一種大型猛禽,體型大,性格兇猛,喙強健有力。成年金雕肩羽部分呈現比較暗的金黃色,所以叫做“金雕”。未成年的金雕尾羽上會有一圈白斑。

    其次這也不是鵟、隼或者鷂,體型,生境等等都不對。順便說一句,無論是金雕,還是鵟,鷂,包括黑耳鳶,都不屬於隼科。它們都屬於鷹科。過去鷹科屬於隼形目之下,2008年J. Hackett基於DNA分析,發表了一篇文章A Phylogenomic Study of Birds Reveals Their Evolutionary History,將鷹和隼分開,分別成立了鷹形目(各種鷹、雕、鵟、鷂、鳶等)和隼形目(各種隼)。這兩者親緣關係還比較遠,鷹和新大陸鷲成為一支,而隼和鸚鵡的關係則更近一些。

    從這張照片來看,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徵指向這就是黑鳶:一個是深灰色的小嘴,雕的嘴則要明顯強大很多,海雕屬甚至嘴大的不成比例。另一個是叉形的尾羽,就算它站立在樹枝上也能看到尾羽是內凹的,在中國的所有猛禽中,只有黑鳶有如此明顯的凹形尾。

    黑鳶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猛禽,分佈廣泛,食性很雜,從老鼠小鳥,蛙,魚到蜥蜴昆蟲,只要能抓到都會吃,屬於機會主義者,對於人們的有機垃圾也來者不拒,在印度的垃圾場中,往往會有上百的黑鳶盤旋找吃的。新疆也是黑鳶數量很多的地方,其中不少冬天就會去印度過冬的。

    最後說一句,黑鳶雖然數量多,也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17 # 山知道我

    這是一隻大麻鳽,被列入“三有”保護名錄,如果沒有傷病請放歸,或者聯絡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或森林公安。臨時安置可以餵魚,不要過度驚擾。

    大麻鳽(音同巖,或讀堅,有爭議),(學名:Botaurus stellaris,英文名:Eurasian Bittern)。大麻鳽是鷺科麻鳽屬的鳥類,體型較大,約60-80釐米。整體棕褐色,有黑色斑紋。喙、頸部、腿比較長,這是捕食魚類的涉禽的特點。大麻鳽主要分佈於歐亞大陸,在中國見於溼地、河流、湖泊等地。喜歡藏匿在蘆葦中,有很好的隱身效果。

    說起大麻鳽的隱身技能,就比較好玩了。它們喜歡站在蘆葦叢中,伸長脖子,假裝是一根蘆葦,甚至還會隨著風吹搖擺。當有人靠近時也不會飛,對自己比較自信,不得已才會起飛。當威脅靠近,它們還會鼓起羽毛,發出聲響恐嚇,甚至攻擊眼睛。因此,抓握受傷的大麻鳽或其他鷺類要留意這一招。在北京的溼地公園,冬天蘆葦都會被管理處割掉,可憐的大麻鳽無處可去,依然站在蘆葦叢中。

    大麻鳽喜歡吃魚,主要以各種水生生物為食。它們也在蘆葦中築巢繁殖。北方的大麻鳽都是候鳥,只有冬天會光臨溼地;而秦嶺以南的大麻鳽則是留鳥,一年四季都在。大麻鳽原本是比較常見的鳥,但由於溼地開發和環境破壞,種群數量明顯下降。 大麻鳽已被列入中國三有保護鳥類,捕捉違法。

  • 18 # 自然使者

    圖片由提問者提供

    這是金翅雀,是中國北方等地一種常見的鳥。

    在體型大小上,它與麻雀很相似。但在羽色上,比麻雀要鮮豔的多,尤其是雄鳥。

    它們主要棲息在低海拔的丘陵、山腳和平原等地,喜歡在生長有零星大樹的平原活動。在城市公園、苗圃附近的樹上,也能見到它們。

    它們屬於雜食性鳥類,在繁殖期會消滅大量的害蟲。它們或單獨活動,或成對活動。在秋季,有時成群活動。喜歡在樹冠頂層活動,在枝葉間不斷跳躍。但會在地面覓食。飛翔迅速,翅膀扇動頻率很快。在飛行時常發出的悅耳的鳥鳴。鳴聲雖然單調而尖銳,但是清晰、悅耳,還帶有顫音。

    在野外,金翅雀壽命一般是3年左右。在北方一些地區,常被捉來作為籠養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雄鳥羽色比雌鳥鮮豔,體型苗條,頭部靠近眼睛周圍的羽色明顯,全身羽色光滑有光,尤其是在Sunny照耀下更顯得層次分明,下腹部的黃色很鮮豔。會鳴唱,而且叫聲連貫。而雌鳥羽色暗淡,體型圓短,下腹部的羽色很淡,不會鳴唱。因此,很多人只抓雄鳥用來販賣、飼養,而對抓來的雌鳥很多是弄死扔掉。

    儘管金翅雀在野外的繁殖力還算較高,但是由於非法的籠養鳥貿易,導致雌鳥大量死亡,而被捉住的雄鳥,在捕捉、運輸、販賣的過程中死亡率也驚人,導致在很多地區種群數量銳減。在一些地區,曾經是優勢鳥種、常見鳥種,由於人類的捕捉也成為少見鳥種了。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因此,我們提倡到野外觀鳥,而不是欣賞籠子裡的鳥。因為,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鳥自由的鳴唱,聲音更美。

  • 19 # 林業傑o00o

    這是絲光椋鳥,野生鳥類。“買的”,如無傷病,請放歸。一來,絲光椋鳥被列入中國三有動物名錄,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受法律保護,不允許個人飼養販賣。二來,它是野生動物,需要很大的生活空間和多樣化的食物,人工條件下很難滿足。

    圖片來自中國鳥類野外手冊。

    絲光椋鳥是椋鳥科的鳥,學名Spodiopsar sericeus。絲光椋鳥屬於顏值較高的鳥類,鮮紅的嘴和絲絹色澤的頭頸(雌鳥相對黯淡)是它有別於其他鳥類的特點,甚至他的英文名直譯過來就是紅嘴椋鳥。

    絲光椋鳥繁殖期間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各種水果。常常叢集在地面附近或樹上取食。性情喧鬧,叫聲嘈雜,嗓門大。

    繁殖期,絲光椋鳥選擇樹洞繁殖,會選擇啄木鳥等廢棄的樹洞。由於在樹洞繁殖,因此巢址極易暴露,成為鳥販子或貪玩孩童下手的目標,鳥市上常可見到整窩的雛鳥或成鳥。但是在捕捉、運輸、販賣過程中死傷巨大,因此,每一隻被交易的絲光椋鳥背後都有數十隻的個體死去。

    雖然絲光椋鳥在中國分佈廣泛,數量不少,但是由於城市化的程序和農藥的使用,它們的種群數量大大下降。花鳥市場上巨大的交易量也對它們的野外種群造成嚴重後果。希望“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不再是一句空話。保護地球,愛護環境,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希望答主從自己做起,謝謝。

  • 20 # 林業傑o00o

    這是一隻黑領椋鳥(Sturnus nigricollis),屬於雀形目椋鳥科,是中國南方地區最常見的椋鳥之一。

    椋鳥類常常結群活動,黑領椋鳥也不例外。它們常常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喜愛平原、草地、農田等開闊的環境。它們通常以昆蟲為食,也會捕食蚯蚓、蜘蛛等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會食用植物果實與種子。

    野生狀態下的黑領椋鳥。圖片來自於網路。

    黑領椋鳥的種群分佈範圍較廣,在大陸分佈在華南、東南各省,均為留鳥;在國外,也遍及東南亞諸國。目前,它們的種群數量較大,暫時不存在滅絕的危險,被評估為無危物種;但是在大陸,黑領椋鳥依然屬於“三有動物”,受到法律保護,嚴禁捕殺、買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總是突然響一聲但什麼資訊都沒有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