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閆錦穩

    你好,看你的問題:給一年級孩子輔導作業,被他氣得渾身發抖哆嗦,頭昏怎麼辦?我是不是總有一天會腦溢血?我猜你是媽媽,我暫且把你當做孩子的媽媽,對於你,如此愛孩子、為孩子負責給你點贊,但是,對於你這樣的愛孩子的方式,我表示很好奇和不安。

    相信你是愛孩子的,你很明白學習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多麼的重要,你也想讓孩子學習好,將來成長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的人,從這點看,你是一好媽媽,一個為孩子前途著想的媽媽。

    但是,換一個角度,孩子剛剛一年級,我實在想不出來孩子做了什麼事情,會讓你有這麼大的反應呢?是不寫作業嗎?還是不能寫的既正確又好看?還是寫的慢?我體驗一下孩子的心裡,孩子也在經歷噩夢一樣的感覺。

    當媽媽在孩子身邊,氣得渾身發抖哆嗦的時候,當媽媽擔心自己跟孩子在一起是不是總有一天會腦溢血的時候,孩子會怎麼想?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感受的。如:我們回想一下,當我們小時候放學回家,看到媽媽的臉色,就知道媽媽今天是否開心,是吧?不需要媽媽告訴我們她今天是否開心,我們能夠感受到媽媽的感受。

    再說,剛上小學的孩子,孩子的身體還在發育的過程中,左右腦的功能還沒有整合,我們想一想,這個在成長中的孩子可以犯的錯誤是那些呢?孩子可以不可以犯錯誤呢?

    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是從小開始的,心理健康的人有幾個特點:

    1,喜歡自己:喜歡自己、愛自己的人,從小是被父母,尤其是媽媽,在充滿喜悅的眼光看著長大的人。如果,曾經被父母嫌棄的人,自己也會嫌棄自己,長大也是一個很艱辛的人生。

    2,接受自己的現狀,什麼時候都接納當下的自己,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會充滿希望的,覺得自己挺好的,相信就是有困難也會走過,會信任自己。如果,曾經被父母打擊過,心裡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3,能夠表達自己的感受:敢於說話,敢於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壓抑自己,如果,曾經跟父母在一起感受到恐懼感,會影響一個人表達自己的能力。

    4,人際交往的能力好:在社會上面,一個人的能力好,人際關係也好,才會有很好的發展,如果,一個人跟父母的關係不好,在社會上面也會懷疑別人是否會真的接納自己。

    父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障,父母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後進入社會,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模板。

    歲月漫長,功不唐捐。曾經付出的一切辛苦,一點一滴都會化成豐厚的回報,在未來的歲月裡滋養你的生命。

    作為父母自我瞭解是重要的,它提供一個人有自我控制的感覺。自我瞭解的方式很多,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成長。

    我是閆錦穩,一個關注家庭幸福度的心理諮詢師

  • 2 # 美式早教老師說育兒

    建議每位家長都可以抽空學習一下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中會涉及一些學習理論。

    如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加涅的資訊加工理論,或者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

    學習了皮亞傑,你就知道孩子2到7歲,處於前運算階段。思維特點是

    1、孩子不能理解物體守恆概念,思維活動具有相對具體性,不能進行抽象運算思維

    2、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兒童不能在心理上反向思考他們見到的行為,不能回想起事物變化前的樣子。

    3+ 1=4,1+3=?家長覺得好簡單,但是你們自己7歲前,思維不可逆,也覺得難。大家數學題都是扒手指的。

    一年級也就7.8歲吧,這時候,你用你成人的大腦,去和孩子的大腦做對比。

    等於愛因斯坦給你講物理學,他覺得超簡單,你聽不懂,忐忑不安,最後愛因斯坦覺得你笨死了,想打你。

    學習了多元智慧理論,你就會重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數學一直不好,和其他孩子對比,我孩子怎麼努力都不明白一些題。那他可能就是數理邏輯智慧一般,但是他肯定有自己擅長的啊。

    他這輩子,如果真的怎麼努力都成績不好。他就徹底完蛋了麼?

    他的優勢智慧是什麼?家長我們可以做什麼,發揮他的優勢智慧,讓他在求學期間不因為成績差而自卑。 他的優勢智慧有利於他從事什麼行業或者工作。

    這個世界上,成績好,每次考試前幾名,只有那一小撥孩子。

    有一大波成績差的孩子的家長

    可能是你,

    可能是我

    可能是他

    我們需要理性努力,理性對待。

  • 3 # 教育與名師

    俞洪敏說,孩子的問題基本上是源自家長的問題。請這位家長,好好反省反省,這句話是不是有道理。

    一年級的孩子好表現,好奇心特強,對學習是很期待的,學習興趣應該是很濃厚的,學習、做作業應該是很主動的。而你卻被孩子氣成這樣了,做為家長難逃其責。

    一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但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家長過分的呵護、過分溺愛孩子,孩子會變得自私,好吃懶做,容易失去自我,沒有獨立性。孩子一年級做作業需要輔導嗎?家長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下面,我用易中天老師的幾句話回答你的問題。

    家長教育孩子,三句話。

    1、家長只做監護人,只在孩子有危險時監護,沒有危險幹嘛要監護。

    2、家長守住底線,管住孩子的犯錯。

    3、家長做好榜樣,要想讓孩子愛上讀書,首先請你自己愛上讀書。

  • 4 # 菲菲236203918

    給一年級輔導作業氣到崩潰,這是大人的不是,癥結不在孩子!為什麼解放以後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沒見過這種現象?不是那個時候孩子聰明而是那個時候家長都在忙自己的事業,孩子自從上學就開始自己管理自己,包括學習。那個時候課業起碼般配孩子的接受能力,大家課外都有時間一起玩。我是六十年代生人,印象非常清晰就是上一年級小夥伴一起搭幫去上學,路程今天看來都非常遠沒有家長接送,中午還回家吃飯。特別是冬天頂著西北風回家吃飯下午上學就會經常遲到。但是沒有耽誤課程,放學輪流到同學家以小組為單位寫作業,然後共同玩耍到晚飯才回家。沒有家長管理都很開心也都靠自己努力過上幸福生活。反觀現在孩子都是在催促中生長,成人不管孩子都不會生活,學習,上學了!當然,不能否認現在的課程起碼比過去繁重得多,我認為嚴重和現在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匹配(起碼零基礎教學的孩子,以及開竅晚的孩子和農村留守兒童。特別是沒有家長輔導的孩子)還有現在的考核,出題不是考察孩子掌握的書本內容,而是變著花樣考察孩子的掌握知識的靈活性(這個適合高考選拔,非常不適合基礎教育掃盲階段)。這就造成今天孩子越來越討厭催促,家長越來越焦慮,久而久之家長崩潰,身體大傷!孩子越來越逆反!惡性迴圈。這是社會問題!後果就是全社會都要在未來為病態的家長學生買單!我個人認為既然改變不了現實,只能家長調整放平心態,培養一個學霸不如面對現實培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把生活學習的自主權適當逐漸的下放,不催孩子給個鬧鐘讓他學會自己安排一天時間,然後多鼓勵多獎勵,把每一天都安排好,根據孩子情況輔導,記住低年級的孩子一個簡單問題在他們都是會遺忘,要反覆多次重複講解的。這是一個階段,千萬不能訓斥,說任何打擊孩子的話,你的發洩就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結構的改變,為未來造成心理疾病埋下禍根。心情愉悅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成年人都是孩子厭學,逆反的推動者。成長是一個過程,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學校壓老師(考核),老師只能壓學生,那麼我們家長面對自己的親生孩子就更需要耐心,自己學習提高真正幫助孩子逐漸適應這個學習,實事求是接受現狀。

  • 5 # 影像印象

    你是家長,你不要以自己現在的知識量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學習掌握的快慢。

    我們家長對孩子需要的是耐心,耐心! 耐心!

    我們家長想想,如果自己學一件不會的事,比如學習駕照時,遇到一個脾氣暴躁的教練,一遍遍的吼你,你是不是很害怕、你討厭去學車、逃避去練車……但你是個成人,又交了一筆學車費,你不得不強忍著抗爭,忍著氣著學幾個月,一定要學下來,逃離這種環境……

    那你的孩子在聽你輔導作業時,看到你的不耐煩,是什麼樣的想法,你換位思考過嗎?

    記住:重複是學習之母。

    孩子的接受能力有限,特別是一個一年級的小孩子,他還脫離不了幼兒園的玩耍狀態,玩性很大的孩子娛教於樂教學方式更適合他,家長你應該扮什麼樣的角色自己拈量!

    孩子需要的是鼓勵和欣賞,而不是否定和害怕以致於到厭惡……

    陪伴孩子成長,把他的興趣變成你的興趣,他的興趣受你的引導。

    在引導中加強的專注力,按照計劃、步驟來培養。彆氣餒!

  • 6 # 我是老碗哥

    對牛彈琴不是牛的錯。這個道理想必很多人已經懂了。孩子不在那個階段,你非要硬灌,還把你氣的吐血。誰的錯?

    現在的父母的的確確,真真切切是被這個扭曲的教育方式毒害了。如果不痛定思痛,遏制這個方式的蔓延,只會有一個結果,越來越多的父母崩潰。等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後,與今天的父母一樣,繼續崩潰於他們的孩子,惡性迴圈,周而復始。

    孩子的成長就得遵循成長規律,我們整天把“道理”掛在嘴上,請問我們懂道理嗎?講道理嗎?我們似乎更傾向於,“別人都那樣做,我不做不行啊!”。在這種邏輯下還有什麼道理可言,一切看別人好了,讀什麼書,上什麼大學呢?

    我的孩子也是正直這個讓別人家父母崩潰的年齡。我為什麼沒有崩潰?因為我講道理,遵循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孩子成長有他自己的規律,拔苗助長只會死的更快。

    我的孩子不到那個階段我絕不會讓你做提前的事,我不會拔苗助長。但是我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我的孩子會在做夢中學會本領。

    同樣的東西需要學習,你是強灌,灌不進去就崩潰,我是起個頭就不管了,結果孩子一覺醒來就會啦!怎麼樣?對比性強烈吧!

    我舉兩個例子,不至於讓你覺得我是胡扯。

    例如,當你給四歲孩子教數學運算時候,1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還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只能板著指頭算,即使這樣也經常板錯指頭。你一著急就上火,一上火就吼,孩子一緊張更會出錯。因為這個階段正是他學板指頭階段,你跨越了不僅要班指頭,還要算題。

    我呢,只是給他教會了板指頭的方法。記住,只僅僅是方法而已。

    結果,孩子是隔三差五就會給你驚喜,今天會板指頭數到六,明天會數到十,過兩天居然能數到40,不出半個月,順利數到100。

    好了,這個基礎打好了,我開始教他算題,例如3+2,先伸3個指頭,+2就是再數兩個指頭,孩子會了。減法呢,反過來就是收回指頭。好了,這個方法不難,學會後就不管了。後來的情況是又驚又喜,似乎孩子在睡夢中大腦就在成長呢,事實上孩子就是一天天在長大,沒過幾天。居然自己能加減算到100以內。雖然都是班指頭演算法,可是就這,他是才四歲半,幼兒園中班,可是這個演算法我問了一下,大班才20以內加減法,一年級才學100以內。

    好了,我並沒有強求他要學多少,但是開發他的思維能力,確是有必要的

  • 7 # 阿娥你好

    記得我女兒低年級時陪她寫作業也有過氣暈頭、氣炸肺的感覺, 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基於三個原因:1、對自己的境況不滿意、不甘心,想通過孩子找回面子,2、自己平凡普通卻急於收穫一個“超配”孩子,3、每天忙於工作、孩子、家務,妄圖用“自我犧牲”向家人證明“存在感”和“優越感”,是的,我也曾經是個“自證偉大”的媽媽,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心疼彼時作為新手媽媽的自己。

    最近我在讀一本叫《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的書,裡面說兒童教育有個“三腳凳”理論,兒童教育的“三條腿”包括①父母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②對孩子合理的期望③對自我需求的尊重。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

    作為父母,想通過正確的教養方法幫助孩子成長,我們得先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簡單說,我們在瞭解自己看重什麼、自己想要什麼的同時,也要了解孩子看重什麼、想要什麼。我們既 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強加給孩子,也不能忽視孩子的需求。

    比如,一年級孩子如果在上學前作息不規律,也沒養成每天按計劃讀書學習運動玩耍的習慣,那麼上了學面對一大堆規則、要求和明裡暗裡的評比、競爭,不適應是必然的,這時家長眼睛緊盯著孩子的笨拙和領悟慢,自然會產生苛責之心,其實體諒孩子的能力差異,降低要求,比急於求成更容易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別小看安全感,安全感是“內驅力”的基礎,

    如無意外,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

    望子女成龍、成鳳是人之常情,但我們要想清楚的是,上學時候的學習成績再好只是孩子自身能力的一個方面,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無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研習何種技能,他都會由心而發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有力量的“內驅力”,而擁有無限動力的孩子才是自己未來命運的主人。

    作父母的得讓自己有”喘息之機“。

    你之所以氣衝腦頂、怒火攻心,是因為”奉獻“的太多了,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付給了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或事,是你因為一點小事就暴躁抓狂的原因。

    孩子是依賴我們、信任我們的親人,他會一天天長大,在我們的期盼裡,在我們的等待裡,直至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我們只能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不能代替他思考,包辦他的一切,責怪他未按我們的想法長成我們理想中的樣子,因為成長是人的天然需求,過度的苛責只能讓孩子膽戰心驚、無所適從,如此一來,結果難保不會背離我們的初衷!

  • 8 # Jenny老師

    我是來自一線的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下面我以家長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孩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是這樣教育我的孩子的。

    一、語文的輔導

    作為家長,輔導一年級的孩子做作業,包括語文的聽、說、讀、寫。

    1.聽

    平時讓孩子多聽課本生字、句子的錄音;可以聽有趣的故事,可以聽音訊,也可以由家長講故事給孩子聽,有利於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說

    聽了故事,再由孩子複述故事內容,鍛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3.讀

    (1)先讀熟拼音,再利用拼音拼讀生字,掌握學習生字的工具很重要!

    (2)家長利用圖片讓孩子識字,這樣更直觀,更容易記住生字。

    (3)利用拼音讀句子、讀課文,讀得滾瓜爛熟,為寫作鋪墊。

    4.寫

    (1)抄寫

    每天都抄寫一定任務的生字,然後再重複抄前面的,反反覆覆,達到會讀就會寫的程度。每天抄寫一個句子,每天進步一點點!平時用字造詞,用詞造句,養成良好的習慣。

    (2)買與孩子課本版本一樣的書法書回來給孩子照葫蘆畫瓢的練字,既可以練書法又可以記住生字,一舉兩得,熟能生巧。

    (3)嘗試的讓孩子看圖說話,然後寫下來,也就是看圖寫話,鍛鍊孩子的思維,鍛鍊孩子的造句能力。

    (4)前一天學的生字,第二天聽寫,周而復始,自然而然地就掌握很多字了。

    二、數學的輔導

    1.每天教孩子數數,先從1–10,再到11–20,,一個星期會數1–100,不難吧?

    2.學習寫2到9的阿拉伯數字,每天一個,不多吧?

    3.有了1—9的基礎,在寫11—20,,循序漸進,,逐步到100的寫法。

    4.利用遊戲的方式來教孩子10以內的加減法

    用10根棍子,抓棍子游戲,抓1剩9,抓2剩8.....反覆練習,把10以內的加減弄到滾瓜爛熟,然後再逐步拓展到11–20,如此類推到100以內的加減法。

    通過以上的耐心、科學,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能夠學會學好,考試得高分,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很有成就感,你的孩子也會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孩子學會學習了,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輔導一年級的學生作業,被孩子氣得渾身發抖哆嗦,頭暈?甚至擔心會腦溢血?不存在的。

    不信?那你試試就知道起不起作用啦!

  • 9 # 東方老師談教育

    大家不都是在說嗎?平時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可見現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給家長造成了很大壓力,也破壞了母子和諧。

    第二,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要認為自己是研究生畢業就能輔導好小學生的作業。畢竟術業有專攻,雖然說家長對學歷很高,但並不代表著,你有很好地教導技能。有的家長學歷高,只是代表自己學習能力強,但並不一定會輔導。而且現在,小學,初中教學方法你也不一定知道。有的時候你用家長用自己的方法去輔導孩子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你的輔導方法和現在中小學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孩子會更糊塗。

    第一點,培養孩子做作業的好習慣,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坐在遠離孩子旁邊的位置。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獨立寫作業,寫完作業後,自己判作業。我們需要做的是幫助他解決他做錯的或者是不會做的。而不是坐在孩子旁邊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盯住孩子寫。只需要告訴孩子認真寫,不會做的在認真思考後,還不會做咱們共同研究。

    第二點,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學方法。現在很多中小學的教學方法都有很大的改變和改進,和家長當時上學時候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不要用老一套的方法去教孩子。如果真的想把孩子輔導好,那麼可以向孩子的老師去請教。和做到和老師的教學方法一致,以免給孩子造成誤解。比如最典型的雞兔同籠的問題。這個問題有很多解題方法。但是在小學還沒學方程階段,應該是用最簡單的抬腳法。但是作為家長,可能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用方程來解題。這個階段那孩子,還沒有學方程。這些會出現矛盾。

    第三點,端正心態,平和心態,要做佛系家長,急躁不可取。不能用家長的智力水平來衡量孩子。孩子的認知水平畢竟是孩子。我們要放低姿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要有耐心。有的孩子接受問題可能稍微慢一點。那你也要心裡默唸親生的,多教他幾遍就好了。而且不要去要求孩子每次做作業都要都是全對的,那勢必會造成孩子很大壓力,或許有的孩子就會動歪腦筋去抄襲。這樣反而害了孩子。

  • 10 # 書霞育兒說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就不要輔導,讓孩子不會的問老師或者同學,或許你的輔導的方法不對,你情緒激動,這才一年級都這麼嚴重,以後更辛苦。這兩年,網上孩子的作業事件真是層出不窮。有提前讓親家接走的;有氣的媽媽進醫生的;還有一談作業雞飛狗跳的……。

    我家寫作業的情況

    一年級輔導作業不建議,你應該鼓勵孩子能自己做好,提醒他上課認真聽,課後做多習題,有問題多問老師,自己去輔導方法不對,容易情緒失控,還讓孩子受傷,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三年級之後,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寫作業本來就是他自己的事。實在不會的問題可以找老師。這時的父母不能過度輔導,而且孩子容易養成依賴的壞習慣。父母要多抽空學習親子課程,學習如何放手?學習如何培養懂得感恩,有責任感的孩子。而不是一直為了孩子的事操碎了心,為寫作業的事累的倒下或者住院,現在就為孩子緊張成這樣,那孩子以後工作結婚生子,是不是每件事都怎麼處理呢?真正的愛孩子,是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更優秀的成長,我們做正確的引導。

    我是王書霞,Sunny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留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窮人該怎麼在貴族學校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