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資管新規》正式釋出。其中多項舉措將對規模達百萬億元的資管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8
回覆列表
  • 1 # 與財為伴

    在經歷了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接受來自市場反饋的修改意見後,華人民銀行、證監會等4部委聯合釋出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該項新規明確規定了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

    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對於我們普通的投資者來說,如果是持有前期投資的理財產品的話,在新規定的釋出後會有影響麼?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資管新規有著明確的規定,對於新老產品設定了過渡期,並且該過渡期時間延長了一年半,從徵求意見稿當中的2019年6月30日延長為正式資管新規中的2020年底,延長過渡期給了市場更好的緩衝,能夠讓市場更好的接受政策變動對於市場的影響,將市場波動降到最低。

    事實上很多人最關心的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情況,因為主要原因就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很多時候保本保收益,並且收益還比存款利息高,所以說受到很多人青睞。但新實施的資管新規當中明確規定了金融機構應打破剛性兌付, 金融機構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並且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

    什麼是剛性兌付?就是金融機構在理財產品不能按照規定如期兌付或存在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為其進行兜底處理,以確保投資者獲取保本保收益的行為。舉個例子,你去用你的錢透過金融機構去投資一項低風險的投資,無論該項投資是否能夠成功,金融機構都會在協議規定的利率下支付本金與利息,而金融機構則是在錢賺得多了則機構留著一部分,如果虧了機構用自己的錢補貼給你。

    該項資本新規目的其實是就是為了防範金融機構的風險,金融機構為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提供保本收益後,為了保證其承諾,所以不得不對其虧損的理財產品進行墊付,加大了金融機構的經營風險。資本新規出臺後,理財產品不在承諾保本保收益,其風險與收益由市場自動調節,這樣會使得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有著較高的收益,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收益較低,能夠很好的區分市場風險。並且就算資產新規釋出之後,銀行的理財產品依然是一種良好的投資渠道,就算理財產品有著一定的虧損風險,在風險相當的低情況下,只要把自身的資金分佈在不同的理財產品內,就可以有效避免由於單一理財產品產生的損失對整體資產情況造成巨大影響的情況。

  • 2 # 暴力明哥

    資管新規將進一步影響市場資金流動性,市場利率也許會有進一步的小幅上升,但從整體來看,本次資管新規的釋出恰到好處,及時遏止了金融風險擴大化的勢頭,進一步引領理性投資和實體投資的風潮,長遠看待,大富大貴之舉,切不可盲目牴觸,傷己傷國

  • 3 # 晶瑩理財

    資管新規打破鋼性兌付,實際上這是一件好事,只有這樣,投資環境才能更加透明,更加安全,普通老百姓才能更加有投資風險防範意識,對於理財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促使投資者主動去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更加的提高警惕。對於長期資本市場的安全健康發展也是有促進作用。一切都是市場經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兩面性,不可能一帆風順,銀行也有可能破產,什麼事情都不可能是絕對的。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僅供參考。謝謝!

  • 4 # 小六忠誠

    資管新規出臺後,固定收益的理財不復存在了,以後的理財也充滿了風險,也充滿了更高收益。不敢冒險的人會把錢定存銀行,要做理財的人,必會做多元化的分散投資。

    其實經濟的發展就會促進社會的繁榮,理財因為剛性兌付,所有人認為沒有風險,都把錢擠進來,這樣造成社會上資金緊缺,這就形成了錢荒的情況,社會上流動性減少了,每到理財到期日,那就是銀行錢特別緊張的日子,他們到處籌錢以兌還到期資金。

    沒有剛性兌付,以後的銀行理財都是進入了淨值管理年代,由投資者自負盈虧。這種情況下呢很多人就會選擇購買基金,基金在淨值管理方面比較有豐富的經驗,從而為股市帶去了增量資金,帶動股市上漲,經濟又會活躍起來了從而又帶動了經濟的增長。

    所以我認為,理財打破剛性兌付是對經濟的促進。朋友們你們認為呢?希望大家多多指正,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 5 # 魚的記憶lw

    理論上來講,資管業屬於信託業,即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投資人應該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但是,在“剛性兌付”下,資管機構是在理財產品到期時按照事先所釋出的預期收益率進行兌付,其風險則是完全由資管機構來承擔,這就導致了資管業主動負債的增加,其固有資產規模增長較快,從而進一步導致固有資產不良率不斷上升。

    其實,提出“剛性兌付”的初衷是好的,因為信託業的起步比較晚,透過“剛性兌付”可以提升公眾對資管機構的信任度,樹立理財產品的正面形象。 但是,資料顯示,很多資管產品的收益率達到10%,而工業的淨資產收益率也不過6%,這又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國家所說的發展實體經濟。

    那麼,打破“剛性兌付”如何影響錢袋子呢?

    首先,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再是保本保收益,這對投資者的投資理財習慣產生衝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調整。

    其次,3個月以下的封閉式理財產品將消失,引導投資者更注重長期、真是的投資機會,減弱盲目的短期投機和資產泡沫

    再次,理財收益也可能增加,改變了之前多於預期收益的部分落入銀行口袋的局面,而是歸投資者所有。

    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因人而異,當然了,大多數投資者還是偏好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至少具備一定理財意識的投資者都不會把錢放在口袋裡睡大覺,可能會轉向投資於房地產或者是海外資產配置等。

  • 6 # 懶先生理財

    本週,資管新規正式出臺,理財產品再也不得承諾保本保息,“去剛兌”不再只是個口號,以後哪家金融機構如果膽敢頂風違規,就等著吃罰單吧。

    

    當然,由於事關重大,資管新規給了各金融機構相當長的緩衝和整改時間——直到2020年底,新規才正式生效。

    靴子終於落地,你手中的錢該如何理財呢?

    要我說,其實沒那麼嚇人。

    很多人可能會產生誤會:今後銀行理財不保本了,很有可能虧損。

    這其實是過度擔心了,畢竟銀行的資產端、風控措施、壞賬率等各項指標在金融行業都是非常出色的,即便“去剛兌”,也不大可能發生各種大規模逾期、壞賬的鬧劇,否則不就亂套了?

    但你也不能完全沒有風險意識,因為以後各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付本金,也就說投資人要自己承擔理財風險,所以心理上要有一定準備,以便應對特殊情況。

    總之,資管新規不是洪水猛獸,只要你以後買各類理財產品時稍微花點心思,別過分追求高收益,還是能確保本金安全的。

  • 7 # 7分鐘理財

    4月27日,資管新規正式落地——《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釋出。隨著資管新規出爐,超過22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產品市場將受到影響,剛兌這個阻礙市場發展的障礙也將被徹底移除。

    新規一發布,後臺就收到了很多大家的問題——理財產品究竟將發生哪些變化?未來收益率會保持還是有變化?銀行理財產品以後還能不能買?下面我們來一一回答一下。

    要點一:銀行理財將不保本

    此次新規釋出,標誌著以後銀行那些保本保收益或者保本不保收益的產品都會成為過去。事實上,如果你最近買過銀行理財,應該也很難聽到理財經理說“保本”這個詞了,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上也都寫明瞭:不保本。

    因此,資管新規作出了一系列細化安排,不僅明確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屬於剛性兌付,要取締,還表示,如果採取滾動發行等方式保本保收益,或者自行籌集資金償付或委託其他機構代償等變相的保本,都屬於剛性兌付,都不行!

    所以2020年年底之前,這類產品就會慢慢減少了,在2020年之後,我們就看不到保本產品了。

    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了,投資者也終於肯正視自己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了,該乖乖做風險測試,就去做吧!未來的金融機構裡,淨值化管理將會成為主流(類似於公募基金),自負盈虧也是大家應該有的覺悟了。

    那沒有保本了,銀行理財收益會受影響嗎?

    不用過於緊張。“監管的目的是建立打破剛性兌付的制度性安排,這不代表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或違約率的上升,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仍是一種低風險、收益率適中的產品。

    而且,未來投資者有可能從理財產品中獲得“超額收益”。因為原來銀行理財是保本的,那收益率超過了承諾的收益,這部分收益就會歸銀行所有了。現在,投資者自己管自己了,超過預期收益的部分將歸投資者所有了,當然了,虧的也是自己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暨至天台自駕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