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1629394083

    唐中宗是如何處置武則天時期酷吏的?

    唐高宗死後,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先後在位,武則天連續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掌握著大唐帝國的實際最高權力。後來,武則天索性廢掉李旦,從幕後走到臺前,光明正大地當起了大周女皇。

    為政初期,武則天主張“以道德化天下”,政治氣氛還算緩和。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徐敬業叛亂,對武則天的統治形成很大威脅。叛亂平息後,武則天改年號為垂拱,表示繼續“勵精為政,克己化人”。然而,“將相陰謀”“人多逆節”的嚴酷現實,幾乎把武則天掀翻在地。作為一個女人,為了鞏固自身統治,武則天不得不起用大批酷吏,豢養鷹犬,以此打擊、清除異己勢力。

    武則天統治時期,比較知名的酷吏有二十七人,其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來俊臣和周興。在新舊《唐書》的《酷吏傳》中,也是來俊臣排第一,周興排第二。這些酷吏,受命女皇,有恃無恐,用刑嚴酷,殺氣騰騰,令人聞之色變,望風自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總結,“太后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數”。

    《舊唐書》記載,來俊臣、周興等酷吏頻繁羅織罪名,製造冤案,死在他們手中的人不計其數,如來俊臣“前後坐族千餘家”,估計不下三五千人;周興“自垂拱已來,屢受制獄,被其陷害者數千人”。其他的酷吏,諸如索元禮、丘神勣等人也是惡跡斑斑,在此不詳述。酷吏,是特殊時期的產物,不過是武則天“欲以威制天下”打擊政敵的工具,一旦政局安定了,統治穩固了,酷吏的使命也就結束了。神功元年(697年)六月,來俊臣被殺後,酷吏消失殆盡。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五臣乘機發動兵變,逼迫武則天禪位給中宗李顯,李唐帝國在中斷了十五年後,重新恢復顏色。即位之初,李顯順應民意,撥亂反正,懲惡揚善,對曾荼毒天下十餘年的武則天時期的酷吏,開始進行拉網式清算。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三月,李顯下了一道詔書,名為《追奪劉光業等官爵詔》,見於《全唐文》。《舊唐書》也有相關記載,“其酷吏劉光業、王德壽、王處貞、屈貞筠、(《全唐文》此處有鮑思恭)、劉景陽等五人(按:應為六人),雖已身死,官爵並宜追奪;景陽見在,貶祿州樂單尉。丘神勣、來子珣、萬國俊、周興、來俊臣、魚承曄、王景昭、索元禮、傅遊藝、王弘義、張知默、裴籍、焦仁亶、侯思立、郭霸、李敬仁、皇甫文備、陳嘉言等雖已身死,並宜除名。唐奉一配流,李秦授、曹仁哲並改與嶺南遠惡處”。

    仔細數數,詔書中羅列的武則天時期的知名酷吏,恰好二十七人,可謂一網囊括。檢視二十七人的生平事蹟,得知並非按時間先後排序的。不過,這其中有個問題,罪大惡極、臭名昭著的周興排第十位,來俊臣排第十一位,排在第一位的是並不怎麼出名的劉光業,且詔書名也唯獨提到了此人。這是為什麼呢?查閱史料,原來,劉光業是個屠殺嶺南流人的魔鬼。

    嶺南,即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唐朝時,嶺南“瘴癘險遠”,是流沛罪犯的重要地區。從唐太宗到女皇,被髮配到嶺南的罪犯不勝列舉。這些人犯,多為政治犯及其家人,對朝廷頗有怨言。長壽二年(公元693年)二月,有人告發嶺南的流放人員謀反,武則天派萬國俊前往處理此事。萬國俊到了廣州後,假傳聖旨,逼流人自盡,流人不服,萬國俊便“盡斬之,一朝殺三百餘人”。

    萬國俊回京覆命,稱“諸道流人,亦必有怨望謀反者,不可不早誅”。武則天聽後,對萬國俊加官進爵,隨即又派劉光業、王德壽、鮑思恭、王處貞(一作王大貞)、屈貞筠等人任代理監察御史,分赴劍南、黔中、安南等地審查流放人員。萬國俊“一朝殺三百餘人”而得到武則天提拔,劉光業等人很眼紅,無不紛紛效仿,不甘落後。據《舊唐書》記載,在這次殺人比賽中,“光業誅九百人,德壽誅七百人(《資治通鑑》載“光業殺七百人,德壽殺五百人”),其餘少者不減數百人”。

    一天或者一早晨的時間,劉光業就殺掉了九百人。相比於來俊臣、周興,劉光業等人更殘酷,更冷血。為了邀功,為了升遷,他們喪心病狂,濫殺無辜,天理難容。回過頭來,再看看《追奪劉光業等官爵詔》,排在前幾位的劉光業、王德壽、王處貞、屈貞筠、鮑思恭等人,無不是在嶺南一天殺掉少則數百人,多則七百人,甚至九百人的惡魔。撥亂反正、清算罪惡時,劉光業等人雖早已死了,但李顯仍對其恨之入骨,稱其為“庸流賤職,奸吏險夫”,“雖其人已殂,而其跡可貶”,並將劉光業列為武則天時期的頭號酷吏,以彰其惡,以警後人。

  • 2 # CN一枝花

    中宗並沒有如何處置武則天,恰恰相反,據新唐書記載,嗣聖元年,剛當上皇帝不足兩個月的中宗便被皇太后(也就是武則天)廢掉讓其為廬陵王,隨後睿宗登基,親自臨朝聽政,當時朝中實際由武則天掌權。

    十八年後,在宰相狄仁傑和朝內大臣的極力勸說下,武則天終於把中宗暗中召回,立為太子。

    中宗性格怯弱,無能,乃至再次登基後,權利實際又被韋皇后和武三思掌握,結果搞的整個風氣變的淫亂不堪,太子李重俊看不下去,領兵政變,殺掉了武三思,但在玄武門上,中宗聽信上官婉兒的話,下詔殺掉太子的人重重有賞,太子被殺。

    中宗最後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所毒害。

  • 3 # 歷史有趣的故事

    徐有功-家族是這樣的,父親是有文化的私塾先生,徐有功小時候家裡面非常的貧困,七歲便跟著父親開始學習知識,母親為了補貼家用經常替別人家做針線活來換錢換糧,家裡很貧窮,徐有功非常的聰明,也足夠努力,那些文章都能過目不忘,學習過的東西都能背誦。也由於文學功底非常好,所以他十歲的時候便能和自己的父親開始對詩,他的知識量大,寫文章的底子也特別好,這事一度在當地傳開,成為當地有名的才子。

    26歲的時候,徐有功一舉高中狀元了,當官後,他在任職期間,當地的人都稱他為“徐無杖”

    他工作的方式和平常官員不同,他不會輕易動用刑法,他是用自己的知識去感化犯人,用道德和仁義去做思想工作,讓犯人醒悟察覺得自己的錯誤以及危害。

    在他的影響之下,他所在的那個地區很少有人在犯案的時候動用刑法,而他自己也是在任期三年的時間裡面沒有一次在審犯人的時候用了杖罰。所以被大家稱為徐無杖,這個聲譽也越傳越響,傳到了京城。

    武則天經常問徐曉光說你辦案件為什麼總是把過錯很嚴重的人判了很輕的刑罰?而徐有功也能很巧妙的回答這個問題,說自己看錯了,只是他自己的一點小失誤,但是卻也能彰顯出皇上的大恩大德,雖然經常被流放,但是不久之後,依舊會把他找回來做官。

    秉公執法,公私分明,可算是一代忠良

    徐有功這個人非常有才並且很有自己的主見,秉公執法,而且敢於站出來伸張正義,為冤案昭雪平反。也就因為這樣,得罪過武則天的親信,所以曾被三次被判過刑,差不多丟了性命,但仍我行我素,一直堅持自己的意見。我很欣賞這一點,不會向惡勢力所低頭,不會去為了利益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和做人底線。武則天有一次起用徐有功,任命他為左政臺侍御史。

    有一次,他和皇甫文備一同辦案。皇甫誣告他,說他要造反,徐有功幾乎丟了腦袋。那個時候,是非顛倒,你可以誣告別人,別人也可以誣告你,沒過多久,皇甫文備也遭到別人誣陷,然後被送往監獄了。徐有功不但不落井下石,反而極力營救他出獄。有人對徐有功說,你真傻!他曾經那樣陷害你,想殺你,你還救他的命?

    徐有功工作非常正直,公私分明,有自己的底線,現代的官場要是全部都像徐有功一樣的人,像徐有功一樣真正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取利益的人,這樣的國家必定能快速強大昌盛!

    並且徐有功能夠守住公平,被他救活的人超過千人,敢於和那些為利益不擇手段的人做鬥爭,當時的人們都很擁戴他,但是那些官僚們卻想盡辦法讓他死。

    在官場上的論理辯論可是會掉腦袋的,朝庭上的幾百文武百官都看得膽戰心驚,這可比戰場上還危險啊,武則天發怒可是會橫屍百萬,血流成河。但讓文武百官司想不到的是,武皇帝承認了自己犯的錯誤,讓徐有功再審案件,對於這樣的朝堂戰場,文武百官都為徐有功抹了一把汗。

    當時,敢於懟武則天的人只有一個人,就是徐有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敢於勇於維護法律的行為,都讓武則天對他特別看重,多次賜於加官厚祿。

    徐有功當官的這十幾年中,

    他一直和那些酷吏打交道,用自己的方法和那些官員辯論,朝堂之上這種方式給他帶來了被罷官以及被處死無數次了,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審判和工作。在此期間,也平反了許多冤案錯案。大家都熱衷於和他鬥法,徐有功用自己的工作方式挽救了非常多的人命,最後記載史冊,青史留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孩子冷漠自私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