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盜帥夜留香YE

    這個時候

    我們就要分析一下樂毅在當時可能會出現的心理了。

    首先要明確一點

    韓趙魏秦燕,五國聯軍伐齊,等到了樂毅大軍連下70餘城,圍困莒和即墨的時候,其他四國已經各自拿了好處,各回各家了。

    也就是說,始終待在齊地的軍隊,都是燕國的軍隊。身為燕國大將軍的樂毅,對這些士兵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這是前提。

    那麼,樂毅為什麼不繼續進攻了呢?

    在我看來,無非就兩點原因。

    一則,莒和即墨作為齊國的五都,有著不俗的軍備力量,再加上兩地百姓同仇敵愾,誓死抵禦燕軍入侵,這才保住齊國香火不斷。

    但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畢竟樂毅大軍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就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就連不可一世的齊閔王都死於此戰之中,齊軍早已膽裂。

    就算是莒和即墨在五都之列,但比之臨淄又如何?

    連臨淄都輕而易舉的被攻破了,區區兩座別都,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二則,樂毅養寇自重,不願意一舉平滅齊國,從而是自己喪失兵權

    如果成功滅了齊國,那勢必就要班師回朝。

    有道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一旦回了國都,那幹什麼,不幹什麼,可就不是我樂毅說得算了。

    但只要齊國一天不滅,你燕國國君就要重用我樂毅一天,我也就能手握大軍一天。

    正是因為這個想法,樂毅才沒有徹底的進攻齊國。而是滯留在齊地,享受著大群獨攬帶給自己的快樂。

    但樂毅卻沒有想到

    正是自己的遲遲不歸,卻更加加重了國君的猜疑。

    燕昭王在位的時候還好,畢竟兩個人有著患難與共的革命友情,但昭王一死,即位的惠王就和樂毅沒有多少感情了。

    這也就是樂毅悲劇的開始。

  • 2 # 蘇沉船

    莒城和即墨是齊國五都之一,齊國的都不專指首都,君主歷來以臨淄為都城。都在齊國的意思是大都市的意思,樂毅所下齊國城池多為縣城,莒縣和即墨的戰略意義就相當於今日的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不僅經濟力量強大,周邊還擁有不少都市直轄的城鄉,並非是孤立的一座城市。按現代化的說法,大都市周邊城市叫做衛星城市,於古代具有防禦的作用。古成都外有小城禦敵,長安周邊亦如此,攻不破那些縣城防線,對其進行大包圍極其消耗兵力。

    燕軍受限制於莒城和即墨的地理位置,很難進行四面包圍,所以二城應該是從沒有完全孤立過。

    先說莒城,配合下圖理解,莒城西側是泰山,東部是琅邪山和大海。從前齊國為抵禦南部的魯國依著泰山修築長城,一直延續到東海的琅邪,隨著齊國版圖擴張,長城的戰略意義減弱,卻又隨著北部淪陷,位於長城南部的莒城就能憑藉長城和泰山、大海的地勢拒守北軍。由於史料沒有具體記載,只能從地理形勢推斷,燕軍從來沒能對莒城進行圍城,只能由北向南進攻,又受阻於長城,這是莒城數年沒淪陷主因。

    接著說即墨,即墨因因古墨水河而得名,城北群山環繞,西南著是河道,天然的地勢使燕軍沒法對即墨這座大城進行圍攻。再從即墨的地理位置判斷,在即墨東部還有延續出來的山東半島,燕軍在沒攻陷即墨前繞過去征服是有困難的。繞過去打,燕軍沒有民眾基礎,齊軍打游擊切斷補給就等於孤軍深入。故即墨以東很可能被燕軍攻佔又被齊軍收復的反覆過程中過了很久,為此樂毅才全面展開懷柔政策,打算以收復民心的方式徹底征服齊國。

    需要注意的是樂毅在齊國總共打了五年,攻下齊國七十餘城,不等於一開始就奪下七十餘城,簡略的記載把整個過程一筆帶過了,應該理解為五年間總攻奪下七十餘城,這期間齊國必然拼死頑抗。可以理解為一年奪取大約奪取十幾座城而已,以當時燕軍的實力,樂毅也已經做到極好。

    《史記》的記載如下:“樂毅留徇齊五歲,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唯獨莒、即墨未服。”

    在大戰略上莒城和即墨南北呼應夾著燕軍,齊軍雖然採取守勢,卻也要時刻防備齊軍忽然反撲,一定會陷入被動。

    燕惠王若不因為跟樂毅有私怨,因此臨陣換將,樂毅徹底征服齊國是指日可待的結局。燕昭王再世的時候對樂毅頗為信任,二人之間沒什麼矛盾,一切都出在燕昭王忽然去逝,燕惠王眼見兵權多在樂毅手中,即便沒有私怨,較為年輕的他也感到不安。

    至於樂毅養寇自重的說法均是後人推斷,並無當時的史料為證,《史記》明確寫的是樂毅想留在齊國稱王,那是田單配合反攻散佈的流言。日後趙國聽信謠言撤換廉頗,誅殺李牧,鄒忌逼走田忌,田建逼走田單,均是自毀長城的做法。

    燕惠王於騎劫慘敗後也馬上後悔了,又懼怕樂毅為趙伐燕,封樂毅之子樂間為昌國君,表示友好。個人更傾向於樂毅路線攻取七十餘城,滅齊國只是時間問題這樣的觀點,是燕惠王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 3 # 大米有米

    齊國是五都兵制,五都不僅僅是政治中心、經濟中心,還是軍事中心。五都之間基本上是獨立執行的,也就是說相當於五大軍區。

    即墨、莒均為五都之一,也就是兩個大軍區。樂毅先期所滅齊國軍隊基本上是齊王所率臨淄、高唐的兵力,而且是帥五國兵力才收到的效果。

    樂毅留齊五歲,所殉七十餘城,便只有燕國一軍之力,能力已經非常強了,同時也是齊軍節節抵抗的結果。要知道即使只有即墨和莒,齊國也將近還有百分之四十的兵力。

    但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燕國經此一戰也是損耗良多。作為戰國七雄中跟南韓國力差不多的國家,燕國也到了強弩之末。

    所以,臨陣換將不過是時事使然耳。如同戰國之末,趙國李牧即使不死,能阻擋得住秦國的鐵騎麼?不過是再拖拖時間罷了!

  • 4 # 百里不奚

    在伐齊過程中,樂毅認為單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佔領了齊國,也無法現固。樂毅充分地認識到人心向背對於戰爭勝負的決定性作用,而他本人也善於妥善處理軍事打擊與政治攻心的相互關係,做到雙管齊下,事半功倍。在伐齊之戰中,樂毅在堅決實施軍事進攻的同時,十分重視開展爭取人心的工作。如攻克齊都臨淄之後,樂毅即注意約東將土,嚴明軍紀,禁止軍土擄掠。所以他對莒城、即墨採取了圍而不攻的方針,對已攻佔的地區實行廢除暴政,減賦稅,廢苛政,尊重當地風俗習慣,保護齊國的固有文化,優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從根本上瓦解齊國;同時他還用官爵和封地籠絡齊國當地有影響的人物,從而爭取了相當一部分齊國的地主、貴族和名士的擁護支援,並親自到臨淄城郊的齊桓公、管仲廟去祭把,贏得了眾多齊人的好感。

    樂毅在齊地戎馬倥傯,前後征戰五年,基本上平定了齊地,然而惟獨有即墨兩城殊死堅守,久攻不下。在這種情況下,樂毅放棄了強攻堅城的做法,改由政治“攻心”為主,以軍事圍困為輔。為此,他把圍城部隊後撤到距兩城9裡的地方構築營壘,規定燕軍不抓捕從城中出逃的齊民,齊民難以維持生計,則予以賑濟,希望透過這些行動,瓦解對手的抵抗意志,爭取守軍放下武器,自行出降。應該說樂毅這一方針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

    應該說 ,樂毅在滅齊前確是產生了“兔死狗烹”的思想顧慮 ,姬樂資對他的讒言 、姬平對他的封王 ,表明了君王及其太子對他一定程度上的懷疑 ,滅齊時自己軍權在握 ,又向世人顯示了自己的才能 ,這一切必使君王在滅齊後對自己感到內心不安 ,必然要對自己作出能使他們感到滿意的處置 ,樂毅於是對自己滅齊後的個人命運產生了滿有根據的顧慮 。

    可以說 ,他對即墨二城從內心深處就沒有攻奪的意願 ,他要留下最後的“兔子” ,以保持“獵犬”長久的價值 。 也許 ,他還想繼續觀察燕國政局的變化和燕王的為人 ,以此來決定對齊國二城的最後態度 。

    果然,就在戰局處於最微妙的關頭,燕國國內的形勢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一貫信任支援樂毅的燕昭王在此時遽然去世,其子燕惠王繼位。這位新國君,在當年做太子時就與樂毅有矛盾,這時見樂毅久攻莒城和即墨兩城不下,便對樂毅產生深深的懷疑。

    齊國大將田單得知這個情況後,立即乘機進行反間,派人到燕國散佈說;“除莒城和即墨兩處之外,齊國大片土地全在燕國軍隊手裡。樂毅能在短時之內攻下齊國70餘城,難道用幾年工夫還打不下莒城與即墨嗎?其實他是想用恩德收服齊人之心,為他叛燕自立做準備。”燕惠王本來就對樂毅有些猜忌,聽了這些話後更信以為真,於是下令派騎劫為大將去齊接替樂毅。

    樂毅深知燕惠王收回他的兵權,意味著聽信謠言,欲加罪於自己。他認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決定拒絕回燕而西向去趙。

  • 5 # 關雲長10086

    樂毅攻下70城之後,沒有後續,並不是兵力不足也不是糧草不足,如果攻取齊國,會讓別國害怕,從而聯合抗燕,燕國可不是秦國沒有天險,肯定是要吃敗仗的,而且前面得到的70城也會丟失,那才是得不償失。我認為樂毅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法,慢慢的消化勝利果實。反正這個時候齊國也沒什麼辦法。而且齊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已經降到冰點,沒有人會幫助他,秦國又隔著趙魏就是想幫也沒辦法。哪怕燕國不能全部得到齊國地盤能拿到一半也是很好了。

  • 6 # S學文

    攻下七十餘城卻沒讓燕國強大,田單用剩下的兩城很快就收復了所有失地,可見田單的用兵還在樂毅之上。又知道樂毅攻齊國時是五國聯軍,而且齊國還有內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設施栽培一年二熟的技術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