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那就是:日本已經不是過去的日本了,中國也不是曾經的中國了。

    有人會說,你不是廢話麼,大明都變大清了,能一樣麼?是,明朝確實已經變成清朝了。但是所變得僅僅是牆頭的大王旗麼?當然不是。

    壬辰倭亂的時候,中國軍隊用的是什麼?三眼神銃,是改良過得葡萄牙人的火器“佛郎機”,堪稱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全世界最先進的火器。而日本人呢?基本上還停留在鳥銃的水平上。當時中國對日本的武器壓制,就是有這麼強勢。

    火器的壓制只是一個小小的側面,實際上體現的是中日兩國全方位的差距。而最關鍵的是,彼時的中國還是開放的、願意接受西方新科技的。

    但是壬辰倭亂三百年後的甲午戰爭呢?且不說中日兩國軍隊的武器已經基本相同(日軍的軍艦還要比北洋艦隊更先進),更加要命的是,此時的日本在明治維新的引領下已經全面脫胎換骨,“脫亞入歐”。而中國在火器上此時已經有些不思進取,更遑論制度和思想了。甚至連北洋艦隊的司令官,都是打了一輩子陸戰的丁汝昌!

    其實往前倒四十年,清日交戰,清朝都是穩贏;其實就是在開戰伊始,國際輿論都一邊倒地認為中國必勝;其實就是在戰爭結束前不久,日本都快撐不下了。而中國就是輸了,這其中的曲直,實際上是我們的思想和精神,完全落後於這個東瀛惡鄰!

  • 2 # 海南鄂人

    明朝是以漢民族為主導的民族,在勝利抗擊兇猛野蠻的蒙古人後很明顯相比滿清更鐵血,

    日本在明朝時候雖說一直有徵服中華之野心和行動,但國力不足以與明朝抗衡,即使在明末朱家還是很有骨氣;

    再說清朝,前期國力還是比較強,歐美等國家也正在發動爭奪瓜分世界資源和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歐美更強大了,清朝卻沒有抓住這個千載難逢變成強國的機會。後期在受到歐美日本強盜式的侵略後,國土和真金白銀收到到重大損失,太平天國 各種邊疆叛亂讓滿清一步步走向衰弱。渴望強大的日本此時卻走向了和歐美國家一樣的發展道路——1侵略/臺灣釣魚島沖繩和甲午戰爭 日俄戰爭 日朝戰爭,2工業革命/各種機械製造如先進的武器和軍艦,先擊垮北洋艦隊後擊敗沙俄軍隊,中國的真金白銀和沙俄遠東部分國土收入囊中,此時此刻的滿清已是積貧積弱,而日本卻達到了史上最強,為後期的全面侵華做好準備

    編後語 地球上只要生物存在的一天,自然法則的優勝劣汰弱肉強食就不可能消失,要想活著不受欺負那就得變強

  • 3 # 寒山泉

    一言以蔽之:明神宗和慈禧太后對於戰勝日本的決心不一樣,對於戰爭的準備工作不一樣。

    明朝入北韓對日作戰,目標很明確,必須將日本趕走,明軍兩度入朝作戰,皇帝態度明確,必須打贏。

    我不認為甲午戰爭清朝的慘敗是因為武器的原因,因為這之前,清朝已經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洋務運動,中國的工業和武器與日本不比日本差,甚至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已經大大的超越了日本。

    而甲午戰爭時期,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舉國上下都無心戰爭,北洋艦隊奉李鴻章之命消極避戰,一再貽誤戰機。而在北韓的清軍,毫無鬥志、士氣低落,主帥聶志超都棄平壤不顧獨自逃回,上樑不正下樑歪,慈禧的態度傳達到將領身上就是這樣沒有血性。

    黃海海戰,北洋艦隊以亞洲噸位第一的艦隊慘敗於日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軍艦上沒有炮彈,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置國家生死於不顧,前方吃緊,後方緊吃。

    說到底,明清最高統治者的素質和對戰爭的態度,導致了戰爭的不同結局。

  • 4 # 閉家鎖的紅楓

    @青言論史用時代與科技進步來解釋中日相隔300年的兩場戰爭結果的不同,確實是正論。

    那我就從另一個維度來談談:

    明朝的萬曆援朝之戰,中國是在用舉國之力對抗日本。而清朝的甲午戰爭,則是隻有北洋李鴻章這一大佬在對抗整個日本。萬曆援朝之戰中明軍動用的軍隊是全國的精銳,比如戰爭第一階段,戰爭主帥是兵部右侍郎宋應昌,部下有遼東軍的李如松,祖承訓,川軍的劉綎、浙軍的吳惟忠。第二階段主帥是兵部左侍郎邢玠,大將是寧夏總兵麻貴,海軍是來自廣東的陳璘和福建的鄧子龍。

    在文官配合方面,明朝文官以經略為最高官員,上至經略,下至主事,均為進士資格;可以說是一國的智勇之士集合。所以明軍才能面對同樣是集中戰國精銳,傾國而來的日本,明朝始終用劣勢兵力對抗,卻始終不墮敗勢!(援朝明軍最多時也不到日軍一半)

    這反映了明朝萬曆時代的強大,雖然各個軍鎮和政治勢力也內鬥得很厲害。(平壤之戰後就鬧出李如松在評功時虧待南兵的事),但基本還是能保持軍政一體,能以全國的力量去對抗日本。

    而300年後的甲午,近代西方觀察家卻將當時的一場戰事稱為“李鴻章一人與日本一國的戰爭”。

    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在北韓真正能起作用的都是李鴻章的北洋軍,南洋水師甚至認為這場戰爭和自己無關,包括平時的養兵,訓練,甚至武器進口,都是李鴻章一人說了算。國內的其他政治勢力對李鴻章戰敗甚至幸災樂禍。

    在19世紀明治維新後,日本和中國的國力對比本身就已經 和300年前的明朝完全不同,而比起300年前,清朝集中全國資源和人力的能力,甚至不如明朝萬曆時代,所以戰爭的失敗一點不奇怪。

  • 5 # 北洋海軍炮手

    不邀自答。

    這個題目很暴露智商。我們不妨對兩個時期的日本與中國進行一下比較。壬辰之役的時候,日本和明朝尚處於一個維度,而且國力上明朝遠強於日本。對於豐臣秀吉來說,他侵略北韓有兩個目的——第一、消耗各個大名的實力;第二、拓展新的領地。而且,在火槍這一方面,日本還有更大的優勢。不過,由於國力的優勢,明朝依然可以憑藉體量壓死日本。

    雖然這場戰爭明朝贏得不怎麼光彩,畢竟動員了差不多20萬軍隊,損失了七、八萬兵員,靡費糧餉數百萬兩。但是總體來說,明朝確實壓死了日本。

    但是換在甲午戰爭時期,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王朝,而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早已成為一個近代國家,畢竟相比於大一統王朝的死氣沉沉,從封建社會脫胎換骨的日本更具有活力。所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近代政治、工業、教育的日本,自然而然的會戰勝拿著新式武器以及近代工業文明成果卻依然處於舊式思維的中國。

    所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就很好理解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家才會崛起。

  • 6 # 異域邊緣

    同樣是日本,大明能贏而大清慘敗歸根結底是世道變了。大明王朝所處的時代,日本雖然很強悍,透過自己的實力也可以大規模的入侵半島,但是日本所擁有的一切都還在中華體系當中。到了大清王朝,世界已經遠遠超出了中華體系的掌控範圍,日本更快的學習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西方技術與體制。而當時的清王朝還在固步自封,以天朝上國自居,學習西方也是三心二意,在這樣的情況下豈能不敗。

    在學習中華體系下的日本,所有的武器裝備以及戰略戰術當時的明王朝都是心中有數的。對於一個非常瞭解的對手,即使明王朝相對衰落,但是在對抗日本的過程中還是很是很有信心與把握的,這就是知己知彼的好處。雖然明王朝也是慘勝,但猶如如來佛還是能夠鎮的住孫猴子,日本即使拜也是心服口服,畢竟是在與自己的老師在作戰。

    到了大清朝的末期,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清王朝的反應還是太過遲鈍了,統治集團對西方的先進事物不是虛心學習,而是打心眼裡蔑視。蔑視的結果就是學習時只注重皮毛,而放棄學習西方強盛的實質。最終也只能是邯鄲學步,讓世人貽笑大方,在戰場上也只能是一敗塗地。

    看看當時的日本自上到下全盤西化,以很快的速度就完成了西方體制的整體嫁接,並且這種嫁接在總體上也是相當成功的。至此日本已經完全脫胎換骨脫離了中華體系,變成了東方的第一個西方體制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華人對日本的一切認知幾乎都得推倒重來。可是當時的清王朝還在以固有的傳統的眼光來看待日本,此時的日本已經不是華人眼中的日本了。

    清王朝在那個時代可謂即不知己也不知彼,當時的清朝統治者更多的時在名義上掌控著全國的軍隊。實際上這些軍隊很多都歸屬於直接統帥他們的將領,尤其可怕的是這些將領把這些軍隊當成了自己的私產,打仗時更多的不是消滅敵人而是如何儲存實力,這樣的軍隊能打勝戰,純粹就是給歷史開玩笑。

    對於日本的瞭解還是以己度之,還是把日本當成一個小蝦米,對日本全方位的現代化程序充耳不聞。彼時的日本已經崛起為令西方列強也敬佩的東方強國,大清國面對這樣的對手,以其不思進取進取的羸弱實力豈有不敗之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傳》宮裡人都懷疑孩子不是皇上的,為何果郡王卻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