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玩手藝十三香

    讓孩子體會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作為家長的你有這樣的意識嗎?

    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做了無數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有人嘲笑他:“愛迪生先生,你已經失敗了無數次了。”愛迪生回答:“不,我沒有失敗,我的成就是發現這無數種材料都不適合做電燈的燈絲。”

    成就型孩子很注重事情的結果,當他們經過一番努力,最後卻沒有取得成功,或者是最後的結果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他們會感覺到失落,甚至會放棄努力。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做每件事情都會有好的結果,享受過程帶給自己的愉悅也是同樣重要的。

    豆豆從小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想要成功的孩子。他種花,就一定要花發芽,甚至養蝌蚪,他也一定要看到蝌蚪變成青蛙。如果在這個過程中蝌蚪死掉沒有變成青蛙,他會非常傷心,還會把所有的蝌蚪都放回小河裡,再也不願意養了。

    這一天,媽媽帶豆豆去參加陶藝體驗課,豆豆非常興奮,想要和媽媽一起做一個杯子送給爸爸做生日禮物。可是在拉坯成型的過程中,豆豆怎樣也弄不出自己想要的形狀。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磨掉了豆豆的耐心,他沮喪地和媽媽說:“媽媽,我們不要做了,我做的這個杯子胖胖的,還不圓,太醜了,爸爸一定不會喜歡的。”

    媽媽安慰豆豆:“難道你忘了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了嗎?愛迪生經歷了那麼多次失敗都沒有放棄,他享受的是實踐的過程,因為這些失敗的實驗都是通向成功必須經歷的。你願不願意再嘗試一次呢?”豆豆點了點頭,媽媽還告訴他:“只要是你做的,爸爸就一定會喜歡的。我們就開開心心享受做陶藝的過程,好不好?”

    於是豆豆就認真地又嘗試了一次,雖然最後做出來的杯子還是沒有想象中的好,但是豆豆聽了媽媽的話,認真地為杯子上了顏色,他漸漸學會享受做陶藝的過程了。

    對於成就型孩子,家長不能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因為他們自身對成功就已經有執著的追求了。如果家長還要求孩子一定要達到怎樣怎樣的成果,就會使他們揹負過重的壓力。還需要注意的是,對孩子的鼓勵要適當,不能誇大孩子的成就,也不能盲目讚賞孩子,這都會使孩子更加註重結果而忽視過程。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過分追求成績,甚至為了成功採取不恰當的方式。

    家長在平時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中,可以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教導孩子重視過程,讓他們明白過程中付出努力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更願意看到的是孩子的努力和不放棄,如果孩子能夠快樂地享受嘗試的過程,並在這之中幸福成長,相信父母也會為孩子感到驕傲。

    比如在孩子畫畫的時候,父母可以問他們“你畫得開心嗎”之類的問題,而不是評價孩子畫得漂亮還是不漂亮。這樣孩子的關注點就會發生轉移,他們就會意識到父母更希望他們能夠享受畫畫帶來的快樂。慢慢地,孩子就會不那麼注重事情的結果了。

    對於孩子取得的成績,家長要及時鼓勵,但是不要和孩子說希望他們下次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要告訴孩子父母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為他們感到驕傲,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這樣努力。

  • 2 # 陶寶兒

    我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過程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螺旋上升的過程!

    首先,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習得了一定的經驗,豐富了見識。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其次,孩子在快樂的過程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並把這些方法運用到學習新的知識中去,會更有成就感,激勵她更好學習,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好!

    所以二者之間不是單項選擇!

  • 3 # 船長和他的水手們

    關於成績重要還是過程重要的這一命題,最關鍵、最深遠的影響在於,培養出的孩子是一個注重結果的人,還是注重每一件事的過程的人。

    成績和過程,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矛盾

    成績和過程二者存在同一性。二者都屬於學習的整體範疇,過程是學習的經歷,成績是學習的成果。

    一方面,沒有學習的過程,成績不會理想;另一方面,沒有學習的成績,過程全都白費。因此,必須清楚看到,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都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之約、相互作用的。

    成績和過程二者存在鬥爭性。二者的鬥爭性在於,太過於注重過程而忽視了取得好的成果的方法,那麼再好的過程當面臨考試的時候也都是紙上談兵;太過於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容易劍走偏鋒,為利之上,不利於人的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因此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成績和過程影響的不單單是一次考試的成敗,更關乎一個人的性格、品德、價值觀的培養與形成。同時,成績和學習過程也是相互聯絡,對立統一的。只要看到了這一點,才能看清楚命題的本質是什麼。只有知道了本質,才能尋找出好的方法,下面進行綜述。

    掌握學習方法,注重學習效益。

    學習過程,是漫長而充滿艱辛的過程。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恆。

    在這個過程中,要懂得篩選和劃分。

    篩選,是要篩選出哪些是自己掌握的滾瓜爛熟的,哪些是剛剛掌握但還不熟練的,哪些是還比較生硬的。篩選以後再去一對一針對性的解決,這在兵法上叫做各個擊破。劃分,是要劃分出重要度、關聯度、難易度。劃分出難易度,集中精力突破重點和難點,牢牢把握住容易的平時練習時就不能丟分。劃分出關聯度,是要用聯絡的方法,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較為完整的學科系統。劃分出重要度,是要運用“兩利相權擇其重”的方法,在平時學習過程中就要留心注意甚至是預測(當然,沒有厚實的知識功底是無法預測的)考試的重點,以此提升效率。

    學習效益,是比成績更加科學的標準。

    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在平時的小測試中,要貫徹效益的理念。

    效益,經濟學上是指有成效的生產率。放在學習上,可以理解為成效或者成果。

    並不是所有的成績都是真實反映自己水平的,但成效卻是真實反映的。更為可貴的是,成果,是有好的效益的那部分成績,是價值量更多的那部分收益。

    家長要擺脫學校中成績的束縛,更上一層樓,讓孩子在學習中更注重效益,而不僅僅是成績。有好的效益成績一定不差,但成績好並不意味著效益好。而效益是影響更為深遠的,成績只是一張白卷。

    關於成績和過程的命題,遠遠不是面上這麼簡單。這個命題關乎人的一生,必須搞懂搞透徹。

  • 4 # 勵志通文

    主觀來講,我更看重學習過程。一個人的學習過程,是個人思維和核心素養養成的過程,影響著人的一生,於個人發展而言,過程真的很重要。

    但是,客觀來說,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成績就要放在首位了。如今這個社會,學歷真的很重要了。儘管從去年起,開始提倡新高考改革,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大部分或者基本所有學生都需要經歷中考和高考,經歷考研考博,才能真正走上上層社會。

    另外,對於家庭貧困或者農村子弟來說,他們沒有更多的資源去享受好的學習過程,只能苦讀書,靠著高考這一教育公平的最後一道防線去打破牢籠,實現人生的逆襲。

    所以,學習過程對人生具有永久性的影響,而成績是年輕時階級分化的決定性因素,應試背景下,還是後者更重要一些當然,最好的結果是魚和熊掌都能兼得

  • 5 # wu吳金泉

    謝邀!我覺得知識的積累有個學習過程,考試成績固然是檢驗知識學習和掌握運用的一個方面,但我們的應試考試大部份側重於教學大綱中所規定的一些內容,對於綜合全面的知識可能就檢驗不到。對孩子要強調綜合素質教育。舉個例子以前有些孩子在校考試成績不錯,但日常生活中的桿秤不認得也不會使用(當然現在數顯秤不在此列);以前有些孩子對醫院就診掛號、診療、批價、交費、取藥等這些程式根本就不懂;有些孩子學了部分課堂涉及的內容,一旦在社會上遇到由其引伸發展的新東西就不能舉一反三。可以說閱歷見識的積累也是一種知識的學習。故我們不能光看孩子的某次考試成績,而應看綜合素質的學習提高,即注重孩子在社會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學習的整個過程是否有收穫有提高。

  • 6 # 珍媽愛學習愛生活

    考試沒考好,常常把原因歸結於“太粗心”,同樣重要,只要孩子認真學習了,才會出成績,但請家長們注意,粗心是做錯題的結果,而不是原因!誰都有粗心的時候,但在粗心表象下,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原因,表現在不同孩子身上,這些原因所佔的比例會有不一樣。

    判斷“粗心”的標準通常有:

    1. “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自己,熟練度夠嗎?

    2 “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3. “審題錯了,不是不會做”——那就問問自己,準確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本可藉此機會一舉推翻雍正,卻為何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