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笑春風
-
2 # 阿滿說歷史
劉備自稱自己為劉皇叔,姑且不管是真是假,但有一點他這樣說是肯定了自己是皇家的人。作為宗室的一員他有繼承大統的條件。他也當然有義務和責任恢復大漢王室。劉備路子正人心所向,所以容易拉攏人心支援他。劉備整個奮鬥史證明了他想稱帝願望,只不過沒有表現的過份張揚,在諸葛亮與眾官員一再勸說下才稱帝。
-
3 # 十一老爹
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劉備是三國時期,甚至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大野心家。只要聽其言,觀其行,不難察覺他逐鹿中原,獨霸天下的野心。至於稱帝一事,他已經在魏、蜀、吳三國中率先做了。劉備不僅有稱帝野心,稱帝賊膽,而且有稱帝現行。
所謂野心,也可以說好聽一點,把它稱為偉大的抱負,崇高的志向。劉備毫無懸念的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當然也是野心家。小說裡那個有長者風度,厚道仁義,心慈手軟,懦弱無能,動不動就淌貓尿的老好人,並不真實可信。《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是錯誤的,老百姓“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少年兒童可能會納悶:劉備武藝低微,憑什麼關羽、張飛、趙雲這些眼高於頂的虎狼之輩要聽他的?如果說因為他會出謀劃策,更會出謀劃策的諸葛亮為什麼也聽他的?如果說因為他能拉來造武器的鐵,作戰的馬嗎,生活必須的錢財和糧食等贊助,別人要靠他吃飯,那些贊助商為什麼也聽他的?劉備的過人之處,就是非凡的戰略眼光和野心賊膽。
中國早期的道教,黃巾軍在東漢末年舉事時,賣米麵雜糧的關羽,殺豬賣肉的張飛長吁短嘆,恨自己不能報效國家。賣草鞋涼蓆的劉備卻英明地預見:大家不能光想著維護漢朝的江山社稷了。黃巾被鎮壓下去之日,就是天下大亂,漢室江山不保之時。這正是建立自己的軍隊,霸佔自己的地盤,開創自己的事業,打天下坐江山的好時機。一番話使關二爺和張三爺茅塞頓開。也使近兩千年後的少年兒童茅塞頓開。
劉備大器晚成,一把年紀了才草創三分事業,包括匆匆忙忙地稱帝。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經透過給兒子起名,寄託了自己竊國簒位的稱帝野心。劉備的兒子單名為:封、禪、永、安。不管抱養還是親生,智商都不高,企圖都很野。尤其是封禪,就是想讓東漢皇帝禪讓江山,自己謀奪社稷的意思,稱帝野心,昭然若揭。
劉備有稱帝的狂妄野心,也有稱帝的卓識遠見是一個卓識遠見。在政治上,他區區一個小商販就會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在軍事上,孫權還在與曹操纏鬥,他就乘機搶佔了荊州四郡;劉璋請他幫忙,他就乘機搶佔了益州全境。雖然前者是臥龍的主意,後者是龐統的計劃,但劉備是拍板的主子,是親力親為的踐行者,知道這個戰略計劃至關重要。
劉備的野心決定了他是一個喜歡秀仁義的親民政治家。東漢末年,他就知道老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和自己的軍隊、政權都需要老百姓供養。據說他在慘敗後的大逃亡中,還會帶著老百姓一起走,所以行軍速度很慢。劉備在軍事上的失敗,卻是政治上的勝利,從此親民愛民的名聲大振,擁護的人越來越多。即使是虛偽的作秀,也需要高瞻遠矚。
劉備是一個知人善任的好領導。三顧茅廬的故事不管是真是假,都說明他愛惜人才。讓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等精英階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讓眼高於頂的關羽關雲長,粗中有細的張飛張翼德,所向披靡的趙雲趙子龍等英雄豪傑死心塌地,一往無前,沒有過人之處是做不到的。勸曹操殺了呂布,是深知呂布靠不住,自己殺了張任,是為了替部下出氣,籠絡更多的人心。諸葛亮因為任命馬謖鎮守街亭,所以打了敗仗,被迫唱了一出空城計之後,才想起劉備說的話:這個學霸言過其實,不可重用。這就充分地說明,劉備的組織路線是正確的。
關於劉備的用人之道,毛主席的評價很高,表揚他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面的人士。在三國時期,其實最頂尖的人才正是劉備自己和對手曹操兩人。對手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還說:劉備,吾儔也。對手孫權說: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同時代的其它人如袁紹,郭嘉,鍾會,諸葛亮等,都給劉備以很高的正面肯定。
在四川,劉備還為郵驛事業和法制建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
4 # 歷史哨聲
如果說劉備一開始就有稱帝的野心,那是不可能的——但劉備確實有建功立業稱王封爵之心
有些答主用《三國志 先主傳》中劉備小時候的故事來說明劉備有稱帝野心:
“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但這種事情一般都是後人虛構的多,劉備小時候家庭經濟不是很好,誰會在意他說過什麼話。正如魯迅所說,一個天才出生時的哭聲,和別的小孩並無不同。
很多皇帝傳記中小時候的故事,基本都是穿鑿附會,可信度不高。
以劉備的這個故事為例:樹像羽葆蓋車,羽葆蓋車就是皇帝御車的象徵。家貧的劉備不可能見過皇帝的御車。即便劉備當時說過這話,不過當時普通人乘坐的車,這才是劉備見過的車。
黃巾軍起兵後,劉備確實一心想要建立自己的功勳1、劉備假死拒絕跟隨劉子平攻打黃巾軍。劉備不想成為他人的門客,一心想要獨立建立功勳,因此在戰鬥中假死。
2、劉備鞭打督郵的原因是因為督郵來的目的就是把罷免劉備的喜安尉,劉備想要勸督郵不要罷免自己但督郵拒絕見面。
3、劉備因功成為下密丞,後辭官,後成為高唐尉,後改為令;在成為公孫瓚的別部司馬,又脫離公孫瓚,成為平原令、平原相,最後在陶謙死後入主徐州。一路來劉備都是獨力想要建功立業。
4、在成為徐州牧之後,劉備一直都在以獨立勢力存在。投降曹操、投靠劉表,對於劉備而言,都是權宜之計。
綜述劉備和他的祖先劉邦一樣,都是從底層做起,但相比之下,劉備建功立業之路比起他的祖先劉邦更為坎坷——因為劉備沒有劉邦豐沛功臣集團根基,只有關張二人。
劉備建功立業、封侯封爵的心是有的,但沒有取代漢獻帝稱帝之心。劉備後來稱帝,根本原因是漢朝被曹丕取代了,再不稱帝宣告漢朝並沒有滅亡,如何對得起自己這樣吸引效忠漢朝之人的大旗。
劉備最大的野心,也是像曹操一樣的最多就是稱王就OK,稱帝篡位則沒有必要。
-
5 # 塵子渝
有,是光明正大的有,也是合情合理的有,實際上劉備是一個非常有血性的君主,並非《三國演義》中被人所誤會為哭出來的江山,有梟雄之稱的劉備,作為漢室子孫,也是漢朝合法繼承人之一的,在漢獻帝被曹操控制為傀儡的情況下,劉備從不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
從劉備的幾個孩子的名字就能看出劉備並沒有遮掩自己想要稱帝的野望,其實這也是劉備的政治抱負,宣揚開來也是一種表達志向,吸引人才的手段之一。
“封禪永理”是劉備的四個孩子的名字,泰山祭天是為封禪,而古代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封禪,實際上也只有非常有作為的才敢祭天,來告訴上倉自己的功績,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在泰山封禪,可見即使四處流浪的劉備卻仍然有這強烈的政治抱負。
也正是因為劉備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矢志不渝的帝王野心,才讓很多名臣將相甘願拋棄安安穩富貴跟隨劉備,從關張趙雲到簡雍、孫乾再到糜家拖家帶口,以及後來在荊州遇到徐庶、諸葛亮等人,都是被劉備的仁義和志向所吸引,從而幫助劉備白手起家,三分天下。
回覆列表
這個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劉備確實有稱帝的野心的。
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劉備小的時候,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
這段記載就是說劉備小時候就有大志,想長大後當皇帝。
到長大之後,劉備一直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和皇族拉上關係。後來到中央政府時,與漢獻帝認了親,確認了自己的宗親地位,號稱皇叔。
再往後,他和曹操分道揚鑣,擁兵自立。這也表明了他的態度,絕不甘居人下。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也要開創自己的基業。
從劉備給他兩個兒子起的名字就知道了,劉封劉禪,合起來就是封禪。這也表明了劉備對自己的志向。
到後來劉備自立漢中王時,就已經與曹操控制的漢政府決裂了。他奉還了自己的印綬,表明自己已經獨立為王。這連曹操都不敢幹,這使得他冒天下之大不韙,成了眾矢之的。給自己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後果。
最後劉備還是稱帝了,雖然時間不長,國土也小,但還是成就了他一直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