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J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已經研究出來具備技術優勢的通用機槍、自動步槍,對半自動步槍不夠重視,但是也不是沒有在裝備過半自動步槍,只是裝備時間、數量,以及在部隊裡的口碑、戰果遠遠落後於其他裝備,所以很多朋友並不關注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軍隊裝備的Gew43步槍、Gew41(W)和Gew41(M)與美國二戰列裝部隊的M1式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蘇軍裝備的SVT-40步槍、AVS-36步槍,都是二戰期間半自動步槍的典型代表。

    20世紀30年代末期德國開始研製半自動步槍。由於當時德國步兵理論比較重視機槍,半自動步槍的研製並未引起特別重視,所以半自動步槍的研製比美國落後,尤其在1941年至1942年間,在東線戰場德國軍隊的標準步槍Kar 98k毛瑟步槍在火力上根本無法和蘇聯的半自動步槍較量。 1941年沃爾特公司設計的樣槍經過德國軍方測試批准投產,命名為Gewehr 41(簡稱:Gew 41)。槍口裝有環形導氣裝置,利用發射槍彈的火藥氣體推動槍機解鎖、後坐,完成拋殼、子彈上膛。使用標準毛瑟步槍彈,10發彈匣供彈,子彈須由機匣頂部填裝。到1944年停產時僅生產了12萬支。

    由於Gew 41步槍比較笨重,子彈填裝不方便,不太受軍隊的歡迎。但是它的火力方面的效能比Kar98k毛瑟步槍好。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繳獲了大量的蘇聯軍隊裝備的SVT-40半自動步槍,受到德軍士兵很好的評價,德國工程師根據軍隊的要求,借鑑了SVT-40步槍的導氣式工作原理,直接改進了Gew 41,發射槍彈的火藥氣體匯出槍管後,推動一個活塞向後運動帶動槍機後坐,完成拋殼、子彈上膛。1943年研製成命名為Gewehr 43(一般簡稱:Gew 43或G43)。它的槍栓位於槍機左側,可拆卸的10發彈匣可用5發彈夾填裝。1943年開始裝備部隊。到戰爭結束時G43以及其改型槍Kar 43共生產了40萬支。由於產量難以滿足前線需求,G43沒有大規模配發前線普通士兵替換Kar 98k。儘管它在數量上沒有全部裝備前線軍隊,但是它被認為是一種質量不錯的半自動步槍。雖然G43比手動裝填子彈的步槍射擊速度更快,德軍士兵對G43褒貶不一,一方面它遠射程精度比不過Kar 98k,一方面它射速比不過使用了短藥筒槍彈的StG44突擊步槍。G43以及Kar 43裝備瞄準具還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來使用,並且非常出色。

  • 2 # 曾愛上一隻貓

    有啊。G43啊。

    你說普遍列裝?不存在的,當時除了美國能普遍列裝大八粒,其他國家都沒財力大範圍裝備半自動步槍的。

    比如SVT38、SVT40。

  • 3 # 瘋狗的輕武

    Gew41/43/VG1-5哭暈在廁所。

    Gew41/43系自打1941年到1945年德棍投降總產量在53萬左右,雖然比不過98K那種千萬級產量,但也不能說人家沒裝備不是~

    咱們也得從德華人從二戰之前到二戰後期的視角去看問題。在二戰開打之前,反正全世界也沒見半自動流行的(M1加蘭德36年定型,但長活塞導氣版本的確定已經是40年的事兒),而德國也不算個資源和產能的大國,有限的精力當然要優先滿足更有必要的東西比如閃電戰需要的裝甲、空軍中,輕兵器這塊也將戰術重心圍繞MG展開,而對於普通步兵而言,更多的是起到個輔助作用,甚至相當多的98K德棍淪為了MG彈藥手...

    半自動步槍那會確實存在較重、可靠性上也存在一定問題。但更主要還是德華人前期對於半自動的不信任導致了他們對於這類步槍的研發非常滯後。等德華人遇到毛子SVT之後回過神想搞半自動時候已經很難調頭了,畢竟當時98K的生產線已經鋪開,戰時再全部換裝一種制式輕武器非常不划算。況且半自動和栓動步槍的代差並不像突擊步槍和栓動那樣明顯。

  • 4 # 不正經的軍棍

    德軍是有很多半自動步槍的,光一個G43,德華人總共生產了40萬把,但是相比較於德軍整體數量,這個數量還是不夠。

    德軍最初是使用98K作為制式步槍的,但是98K畢竟是個栓動步槍,火力上嚴重不足,在與蘇軍交手的時候,打不過蘇軍的SVT半自動步槍,德軍對於半自動步槍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德華人先是推出了G41半自動步槍,這把槍惡評如潮,德華人倒是很喜歡繳獲的蘇軍的SVT。德華人借鑑了SVT的導氣方式之後,推出了G43半自動步槍,這把槍其實是可以和加蘭德步槍相媲美的。

    然而,沒過多久,德國又一款槍定型了,就是STG44,這是一把突擊步槍,遠比半自動步槍要好得多,火力猛,射程也不低。這G43就被夾在98K和STG44中間了,地位其實很尷尬。

    另外,這是二戰後期了,二戰後期德國的生產線什麼的被英美盟軍也都炸了個底朝天,國內資源也不夠了,德華人能生產40萬把G43已經很不容易了,STG44也一樣,相反,庫存裡還有一大堆98K呢。

    二戰中主流的制式步槍其實就是栓動步槍,只有美華人才人手一把加蘭德,蘇聯德國的半自動步槍都不是人手一把。尤其G41故障多,毛病多,惡評如潮,德華人也不信任半自動步槍。

  • 5 # 戰火觀察室

    G41的效能是很好的,是一把可靠性和精確性都很好的好槍,連美國計程車兵都會誇獎其精美。但為什麼產量不高呢?原因有三。

    第一,臨時應急製造,不受重視。G41系列半自動步槍是為了應付東線戰場上德軍對蘇軍無法進行有效攻擊而製造出來的。在東線戰場上,發現98k的火力根本無法和蘇聯的半自動步槍較量,而德軍裝備的MP-40衝鋒槍也時常由於射程不足無法作出有效還擊(波波莎)。可以說G41是臨時工,德軍還是偏愛98k。

    第二,原料不足,產量不高。戰爭後期的德國原料十分不足,加之時間緊迫以及技術缺乏,同其他大多數德軍裝備一樣,G-43在製作工藝上越來越簡陋,昂貴的木製槍托以及其他木料部分被非常薄的木頭代替,槍托底部改為罩杯式衝壓元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為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了鋼製衝壓件。這些近乎侮辱似的改造必然使得G-43戰力功能的急劇下降,也使得德軍士兵不能都配置G41(爛幹什麼要用)。大部分好的G41是給了優秀士官。

    第三,作戰學說的影響。德軍在二戰的作戰學說一直是以步兵作戰的閃電戰為基礎,以高機動部隊和機槍作為尖刀突破敵軍的防線,達到作戰目的。而G41是半自動步槍,不符合要求(偏愛98k),大部分計程車兵還是用栓狙作戰。對G41不瞭解。基層士兵對G41都不瞭解,又怎能要求他們去使用?

    總結:有半自動步槍,只是產量不高 ,沒有大規模配置。G41的綜合性能還是不錯的。

  • 6 # 紅色手電筒

    德軍裝備了半自動步槍,不過產量不大,而且德軍裝備半自動步槍的時候,德國的突擊步槍已經大規模生產了,這個時候,半自動步槍就已經是顯得高不成低不就了。這個是G-41半自動步槍,德國生產了大約10萬支,這種半自動步槍使用的是那種叫槍口氣體收集器的裝置提供動力,但是這種提供動力的方法,使得槍械的可靠性很差,所以G-41生產了大約10萬隻以後,在前線的反應惡評如潮,所以很快就淘汰了。槍管最前端加粗的地方就是氣體收集器。

    順便說一句,前一段時間炒的很熱的中國劉氏半自動步槍也是採取這種槍口氣體收集器的方式,這種槍口氣體收集器在早期的半自動步槍上倒是挺常見,但是後來基本上就看不見了。

    德國的G-43半自動步槍。

    德國在入侵蘇聯以後,繳獲了大量的蘇聯半自動步槍SVT38/40,由於SVT-40的效能優異,德國在借鑑了SVT-40的結構以後,改進出來了G-43半自動步槍。

    公正的說,G-43的效能不錯,尤其是精度很好,配發的G-43大量作為狙擊步槍使用,產量也是不小,總產量達到了40萬支左右。

    但是,當G-43成熟並且能夠大量投入使用的時候,以衝鋒槍的編號矇混過關的MP44終於得到了正式的名字突擊步槍,並且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Stg44式步槍,而這是一支劃時代的步兵武器,突擊步槍綜合了衝鋒槍的火力和步槍的精度和射程,它的出現使得半自動步槍顯得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是火力遠遠不如突擊步槍,而有效射程都差不多,但是造價又比手動步槍貴的多。

    原來,德軍是打算用類似衝鋒槍的配發方式來配發突擊步槍,但是前線的需求很快就突破了原來的設想,在很短的時間內生產了425977支,並且極大的影響了戰後輕武器的發展。

    應該說,G-43這種步槍還不錯,但是生不逢時,Stg44步槍的光環太耀眼了,而毛瑟步槍又是手動步槍的巔峰之作,所以德國的半自動步槍就成了存在感最低的德國武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蘭花剛長出來的新根會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