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兔子牙

    隋朝廢除九品中正制,吸收漢朝察舉制的某些合理因素,採取朝廷公開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這種不問出身門第,無須州郡推薦,由朝廷公開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才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真正開始。

    科舉制自隋朝創立,經歷了發展、衰落和滅亡幾個階段,並促進和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總管、刺史,以志性修謹(有德)、清平幹濟(有才)二科薦舉人才到中央參加科舉考試,隋煬帝時又創設進士科,這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開始。唐朝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制度,並使科舉制逐漸完善,使中國科舉制度進入鼎盛時期。唐朝科舉制度分制科和常科兩種取士方法。制科由皇帝臨時下詔設科考試,以待“非常之才”。應試者可以是現任官吏,也可以是常科及第者,還可以是庶民百姓。考試內容唐初僅考策問,唐玄宗時加詩賦。制科考試有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合格後有朝廷直接授予官職。但在士人眼中,往往視為非正途出身,不予重視。常科則先由吏部後改為禮部主持,每年定期舉行。考試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種,其中明經、進士兩科應試者最多。因諸科之中進士科難度最大,往往是百人中取一、二名,故唐朝進士科特別受士人重視。進士科考試合格者稱為“及第”,“及第者”在曲江池參加慶祝宴會,榮盛之極,以致當時進士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稱。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是生徒,即京師和州縣學館學生送尚書省應試者;一是鄉貢,即非學館出身,先經州縣初考及第,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唐朝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唐太宗時擴大國學的規模,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每年達千人以上,進士考中第一名的稱為狀元。武則天時親自進行殿試,並增設武舉。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科舉制在唐朝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詩賦,大大有利於唐詩的繁榮。

    宋朝對科舉制做了不少改革。宋太祖時正式建立殿試製度,即禮部考試後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級考試。考生在殿廷及第後,可直接授官。北宋時殿試第一名稱榜首,第二、第三名稱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稱狀元。南宋以後,改稱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宋朝科舉制基本上仍分制科和常科。常科考試分州府試、禮部試、殿試三級。州府試稱解試,禮部試也稱省試。

    元朝科舉制度也分鄉試、會試、御試三級,但將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南人分開考試,並分別登榜。同唐朝截然相反,元朝科舉考試重經義而輕詩賦。經義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即《四書》中選題,答案以朱熹的《四書集註》為準。中國古代科舉史上以朱熹的《四書集註》考試,是從元朝開始的。明清兩代,科舉制度變得十分嚴密,各種弊端也愈發嚴重。明清科舉制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校與科舉考試緊密結合,進學校成為參加科舉考試的必由之路。明清時學校有兩種:國學和府、州、縣學。國學為中央一級學校,稱國子監,學生稱監生。監生因來源不同,有貢監、廕監、舉監等名目。府、州、縣、衛設立的學校稱為郡縣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為生員,俗稱秀才。這是仕途的起點。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生試,簡稱童試。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應試者無論年齡大小,均稱童生,院試合格後才能稱生員。考試程式分三級,即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舉行,考生應先參加縣試和府試,錄取後再參加由中央派往各省的學道(或稱學政、學臺)所支援的院試,院試錄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鄉試逢子、卯、午、酉年舉行。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舉人可於第二年進京參加中央舉行的會試。會試由禮部主持,逢醜、辰、未、戌年的三月舉行。會試錄取者稱貢士或進士,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殿試在會試後的同年四月二十一日舉行。凡貢士均參加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分三甲錄取。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為“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為“同進士出身”,一甲第一名稱狀元,如果鄉試、會試、殿試均考取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俗稱“連中三元”。一甲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鼎甲。明清時期科舉制的最大變化是考試內容和形式的變化。鄉試和會試,專取《四書》《五經》命題,考生答題有固定的程式和一系列清規戒律。規定一篇文章在開始的破題、承題之後,必須有起講、領題(入手)、提比(起股)、中比(中股)、後比(後股)、束比(束股)、落下等部分。在提比、中比、後比、束比的每一部分必須有兩股兩相排偶的文字,共計八股,所以這種嚴格的文體又稱八股文。即“八股取士”。

  • 2 # 飛狼默然

    科舉制度的產生、發展、變化與影響

    產生:隋唐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庶族地主的經濟實力增強,要求政治上的地位,而士族在在政治經濟上的特權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隋唐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隨著士族和庶族力量對比的變化,原先以門第高低為主要標準的選官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條件。為此,隋唐統治者讓庶族參與政權,擴大封建統治的階級基礎,以進一步抑制士族勢力,削弱地主割據勢力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而採用科舉制。隋煬帝大業三年設進士科,一般將其視為科舉制產生的標誌。

    發展與變化:唐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時期,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常科每年舉行,制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武則天"策問貢人於洛成殿"標誌著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科。

    宋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宋太祖正式確立殿試製度,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分為三級:州府試,禮部試和殿試。同時,宋代科舉制度各項立法基本完備。

    明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種,考取的分別為“舉人”“貢士”與“進士”。同時,在考試內容與形式上採用“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光緒三十一年,迫於興學校廢科舉的輿論壓力,清政府宣佈廢止科舉。

    影響: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幾乎佔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五分之三,對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科舉制度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制經過層層的考試選拔,相對提高了封建官吏的文化素養,從而保證了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有利於封建國家的長治久安;科舉制透過一定的考試內容、方法來取士,在客觀上起到了刺激學校教育發展的作用;科舉制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制度,比以前任何一種選士制度都更為公正客觀,這對以後考試製度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而另一方面,科舉考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尤其在明清實行八股取士,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 3 # 朱八戒CC

    隋唐初期,統治階級任人唯親,講求門第和推薦制選拔人才。這樣就形成了有作為的人懷才不遇,平庸者在官場上無所事事。當時的隋唐中央政權,為加大封建統治階級的權威和基礎,抑制有些貴族的勢力,隋煬帝大業三年,設進士科舉制。這就標誌著科舉制度的正式產生。

    唐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成熟時期,考試的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常科每年舉行,制科由皇上下詔臨時舉行,中國歷史上的殿試形成。

    宋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殿試製度正式確定。常科的科目大為減少,分為三級,州府試,禮部試,殿試。科舉立法制度基本完善。

    明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種。中舉的級別是,舉人,貢士,進士。考試的內容與形式,釆用“八股文。”

    清代的科舉制度日趨沒落,弊端日益明顯。光緒三十一年,迫於各種壓力,清政府宣佈廢止科舉。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年,對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教育,人文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舉制度的公平公正,人人平等,任人唯賢。為封建統治選拔出優秀的文官武將,從而保證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激發了學校教育的發展。

    科舉制度也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以“八股文”為主導內容的科考,對學術文化有著消極的影響,不利於知識的創新。同時也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的落後,不利於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紹剛為什麼主持完《非你莫屬》遭人罵,上了吐槽大會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