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倔強的蝸牛007

    三國時蜀國最強戰隊當屬“無當飛軍”,無當飛軍是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蠻夷兵源,所組建的一支勁旅,為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無當飛軍的第一任統帥是王平,最後一任統帥是張嶷。

    張嶷之後,無當飛軍再無優秀統帥,魏襲破成都後,消散在歷史長河中!

  • 2 # 黃豆媽媽VS黑豆兒

    蜀國最強的軍隊是白毦兵

    在蜀國丞相諸葛亮給中軍都護李嚴的書信中,第一次出現了白毦兵的記載。諸葛亮覺得白帝城的兵不夠精練,所以派遣陳到率領先帝劉備的精兵前去幫助李嚴協防東吳。

    白毦兵是劉備手下最精銳的部隊,由陳到統領。劉備為了凸顯這支部隊的威儀,特意用白色毦牛尾來裝飾這支部隊。白毦兵的前身是劉備早在徐州時徵召的丹陽兵,後來不斷挑選軍中精銳加以補充,所以這支部隊的戰鬥力極強,劉備對它十分看重。

  • 3 # 老20

    蜀國 白毦兵

    史冊的記載中,關個於這軍隊的描寫並不多,只知道他們用白牛的尾巴做為盔甲的裝飾物。

    白毦就是指白牛尾巴,這也就是這個軍團名字的來歷,說到他們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陳到。

    陳到是這支軍隊的統領,陳到在史書中的記載是一個僅次於趙雲的人物,有些歷史學家甚至認為陳到的能力不輸給趙雲,也有人認為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可能由陳到和趙雲混合起來的人物。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成為了蜀國最強軍的領袖。

    至於這個軍隊的參照記錄,很難查證,只有夷陵之戰劉備失敗撤退時,負責殿後的陳到率領不足千人的白毦兵擋住了吳國大軍的追擊,單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強大戰鬥力。

  • 4 # 糖糖的五千年

    三國時期蜀國最強軍隊是哪支?自然是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漢勁旅——無當飛軍。

    這支部隊和劉備傳統的王牌軍——白耳兵,以及西涼馬氏軍團鼎足而三,一時瑜亮。這支軍隊富有特色,從部隊性質上說,給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類似於法國的外籍軍團,是一支職業僱傭軍。

    蜀漢政權原來就曾經使用過三苗後裔的武陵蠻(從河南南遷,和西南夷不是一個體系)僱傭軍,在伐吳戰爭中大顯身手,連猛將甘寧都死於這些蠻族手中。七擒孟獲——當然只是一個象徵——的戰爭中,諸葛亮更充分認識到了南中少數民族的英勇善戰。這並不奇怪,歷史上,農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遊牧,漁獵民族則往往好勇鬥狠。

    隨著南中戰爭結束,恢復和平,這些剽悍的戰士便陷於失業,把這樣的力量留在南方,無疑是社會極大的不穩定因素。看看臺灣在抗戰後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帶頭鬧事的就是從原日軍中復員的臺灣籍高砂部隊成員。為此,諸葛亮對此實施了一箭雙鵰的有利政策,就是徵召少數民族戰士加入蜀國政府軍,而經費問題,就由當地地方豪強解決。《華陽國志》記載亮以夷多剛狠,不賓大姓豪強,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惡夷為家部曲,得多者欒世襲官。於是夷人貪貨物,以兼服屬於漢,成夷漢部曲,從而在當地建立帶有以夷制夷性質的地方軍隊,當地豪強得到社會地位,遂安於蜀漢統治,出金暮兵,使少數民族得到實惠,緩和了民族矛盾。同時,這些當地失業軍人變成了政府軍,如同在企業中得到了股份,成為少數民族中具備向心力的核心。其組成的軍隊熟悉民俗,較少激發問題。後來張嶷,馬忠等彈壓叛亂,夷漢部曲都是主力。

    如此好處,自然不能讓地方獨享。同時,也為了徹底避免南方割據勢力死灰復燃,在諸葛亮主持下,蜀國不惜本錢,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這就是無當飛軍的來歷。這支軍隊的成員到達蜀郡以後,就成為蜀國的軍戶,世代為蜀國當兵為生,成為職業軍人。時成都和南中的繁華不可同日而語,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踴躍,以此為榮。讓人想起英國軍隊在尼泊爾招募廓爾喀營僱傭軍的場面。當然,當時南方人口不多,徉柯郡兩萬戶,建寧郡萬戶,朱提郡八千戶,興古郡四萬戶,一下子調走一萬戶能征慣戰的世家,對當地割據勢力可以算是釜底抽薪。

    無當飛軍是何等形象呢?他們皆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於防守作戰。因為是舉家遷移,所以俗以蠻姑為舞,皆團牌闢(披)發,號嘯而進。<三國演義>在七擒孟獲中,把這支還沒有誕生的精兵配給了當地豪帥,銀冶洞洞主楊鋒,固然是無稽之談,但大體形象沒有錯的。如此奇裝異服,風俗獨特的軍隊進駐蜀都,肯定也帶來不小的文化衝突,至少廣大士族階層一定是又好奇,又擔心。為了能夠給這些剽悍的戰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漢委任治軍嚴謹的魏國降將,巴西人(也可能是徐州沛人)王平為該軍團第一任司令官。王平,字子均,識字不滿十,與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謹嚴,訓練苛刻,很少說話。這樣一位既能服眾,又嚴厲而帶點兒陰沉的將軍,實在是僱傭軍太合適的指揮官人選了。飛軍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戰,在蜀漢的歷次戰爭中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一出祁山,配屬馬謖部戰張頜於街亭——本來大概也因為馬謖熟悉南中情況,希望他能夠充分發揮這支軍隊的特點。。--因為馬謖的失誤而全軍潰敗,打斷後的正是王平率領的飛軍,一面死戰,一面擊鼓迷惑敵軍,成功的掩護其他各部撤離戰場,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試鋒芒。

    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師屯南圍,自設計圍司馬彝於祁山。司馬懿抵擋不住,索性施展圍魏救趙的招數,派張頜領主力大軍攻打王平孤軍。儘管當時王平所部無當飛軍只有三千,只有魏軍的二十分之一,但這些廓爾喀營式的勇士個個誓死如歸,拼死抵抗,箭如飛蝗,張頜猛攻不下,司馬懿的大營卻已經被諸葛亮的大軍攻破了。魏軍退卻,無當飛軍卻發揮山地兵團的特點,衝出營地,反擊魏軍後衛,前後夾攻,魏軍大潰,損甲首數千。蜀國能在和司馬懿第一次對陣時,取得相當優勢,無當飛軍死戰曹魏猛將張頜的軍團,居功厥偉。

    無當飛軍由於山地作戰的特點,常被用於討伐叛亂少數民族。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反,蜀漢出動向寵的宿衛兵代替其前去征討,裝備不可謂不精良,結果這位性行淑均的名將卻死在了少數民族叛軍手中,還是無當飛軍從前線調回,才控制了局面。那應該是第二代或者第三代飛軍了。

    無當飛軍的最後也極為悲壯,那是姜維九伐中原中的第八次,為了掩護主帥退卻,5000飛軍和末任司令官張嶷進行了最後一戰,全軍戰死,史書記載殺敵倍之。以後,雖然還有飛軍之名,並且在防守陽平關等戰鬥中有所表現,無當飛軍作為一個整體,已經不復存在了。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從血統上說,實際上飛軍的成員包括兩部分,南中夷族和青羌,前者包括叟,笮,炯,百璞等民族,後來成為彝族,布朗族等雲南少數民族,精於射術,後者為氐羌和冉馳,自古有修築碉樓的習慣,《華陽國志》記載了這些住在石碉中的民族夏秋如何入蜀為傭,打水井砌河堰,出售花椒蘋果農副產品,冬春返回故里避寒的情形,石碉樓,記錄了青羌的歷史,也展示了他們善於守禦的特點.

  • 5 # 野木曦宸

    三國時期的蜀國最強的軍隊有兩支,他們當屬“白毦兵”和“無當飛軍”。

    所謂的白毦兵就是用白色的旄牛尾來裝飾頭盔的部隊。體現了這支部隊區別於其他部隊的地方彰顯了這支部隊的威嚴之處。為什麼這支部隊強大呢?因為他是劉備的貼身侍衛部隊,劉備當然要對這支部隊區別對待。無論從裝備到兵員的補充,劉備都盡心盡力。這支部隊的統帥是劉備的心腹陳道;他的兵源眾說紛雜,他應該是劉備早期的娣系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從徐州一個叫丹陽的地方組建而成的。丹陽這個地方漢朝時民風剽悍,崇尚好武,從這個地方組建的部隊戰鬥力可想而知。征服西南蠻夷之地後又從其軍中徵調了部分少數民族精英。

    另外一支就是諸葛亮手中的王牌部隊“無當飛師”他的統帥是諸葛亮和姜維。指揮權第一任是王平,最後一任是張嶷。這支部隊在蜀國多次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為彪炳千古的戰績是這支部隊在北伐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支部隊的兵源大都來自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所組建的。西南蠻夷之地的少數民族,一有荊州南部山區的少數民族武裝,二有孟獲降後所部。

    漢朝時期,西南蠻夷地區的少數民族為了生存需要,他們能跑能跳,善於翻山越嶺,穿梭於叢林之間,而且他們體力充沛,驍勇善戰。在經過諸葛亮等一干統帥的訓練後,身披鐵甲,擅長山地作戰,善使弓弩。

    在北伐時期,這支王牌之師是魏軍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可惜到第七次北伐,由於姜維戰略性思維變得保守和戰術上的失誤,在從西涼撤退的途中遭到魏軍突襲,為了保護主帥撤退,無當飛軍統領張嶷和旗下全體士兵誓死拼殺,最終全軍覆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sp430開發工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