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老邪說書
-
2 # 井夫子
這個題目說的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陽明先生了吧。
明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在這期間,能人輩出,勇者無數,但是能在這樣的一段歷史之中,憑藉無一兵一卒,43天打敗10萬大軍,王陽明確實稱得上第一牛人,尤其他還是一介儒生。
王守仁,字陽明,世人稱陽明先生,也是歷史上少有的儒將。而他創造奇蹟的戰役就是宸濠之亂。
一、起因
宸濠之亂,又稱寧王之亂、寧王叛亂,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僅過四十三天,最後由贛南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平定。
當年燕王朱棣清君側,起兵時裹挾寧王朱權一起謀事。當時朱權的封地在大寧,朱棣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然而,登基後怎麼可能還會平分天下?朱權無奈,只求取回封地,然後這樣的要求都不可能,為了鉗制寧王,直接將他的封地飛到了江西南昌。這就給叛亂種下了因果。
二、發展
寧王到了朱宸濠這一代,皇帝則是朱厚照。這朱厚照可不比朱棣,怎麼說呢?就是能耐不行!寧王心生異志,賄賂朝中重臣,招兵買馬,積蓄力量。終於籌劃完畢起兵造反,號稱精兵十萬。正是這號稱的十萬精兵,非但沒成功,反而把王陽明推上了‘神壇’。
在當時,王陽明不過是一個南贛巡撫,說白了就是一介文職,手下管理的可能有那麼點人,稱之為真正兵卒的,可是一個皆無。
在古代,許多的戰爭都是依長江而分,那時候,寧王的目標,是東進,佔領南京,好與朝廷分庭抗禮。
王陽明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一邊躲避寧王的追捕,一方面向著江西吉安主持平叛而去。
三、用計
面對強大的力量懸殊差異,王陽明沒有貿然對抗,或者悄悄隱藏,在思索之後,他選擇了一條最冒險,但是事實也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疑兵之計。
他是怎麼做的呢?王陽明編寫兵部諮文,信的內容是調集周圍省份24萬軍隊來南昌平叛。不僅如此,還把戰略戰法都交代清楚,各種佈局行軍無一不包。
這是真的嗎?當然不是!此時的他要能調動這麼多兵力,早就迎頭而上了啊!可是王陽明看人看的就是準,他斷定了寧王的性格多疑,故而必然不會輕舉妄動。結果也是如此,寧王就像是面對空城計的司馬懿一樣,明知有詐,終究還是小心為上,待在南昌沒有貿然出兵。
這一計,終於為王陽明爭取到了最為寶貴的時間,開始了反擊的號角,有了時間就能真正的招兵,而這招兵不管質量,先注重氣勢,甚至一些老弱病殘類別的老少爺們都囊括起來,很快,人頭上就顯示出七萬餘眾。
四、幫手
到了這時候,寧王還反應不過來那就不是多疑,是傻子了,所以他終於出擊,一路沿著長江而下。直到安慶城,終於停下了腳步。這安慶城的知府是張文錦,屬於投降不可能,拼死抵抗的型別,正是這種氣勢,安慶城竟然憑2000餘人就暫時擋住了寧王的大軍!
這時候,王陽明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時機,他知道自己的兵力的數量和質量的真實情況,自然不敢去硬拼,但是寧王在外打仗啊?那為什麼不直取老巢呢?於是乎王陽明直奔南昌,同時還散佈謠言,說自己已經有了三十萬大軍!你們等著瞧吧!
結果,這個宣傳推廣起了大作用,南昌守軍竟然不戰而退,可以說是兵不血刃就拿下地方大本營。
不過這一切,要不是安慶知府,還真就沒這個機會。
五、平亂
寧王也彆扭啊!怎麼老家就被忽悠了呢?立刻率大軍回師救援南昌。雙方在鄱陽湖相遇,這時候計謀都沒用了,要的就是實打實的戰術和實力。
王陽明先是派人詐敗,引敵軍深入,再伏擊,一舉殲滅敵人2000多人馬,第二天交鋒之時,王陽明這邊伍文定又有如神助,在劣勢下反撲成功,寧王這天再度損失2000餘人。
結果那寧王不知道偶像是不是曹魏,先前就學司馬懿被空城計托住,現在又來了個鐵索連環,把戰船在湖面相連,結果還是一把火,寧王又損失了30000多人。而且他自己都被抓住了。
僅僅43天,從無一兵一卒到打敗寧王。王陽明就搞定了這一切。
可以說,他得了天時(用計謀獲得時間),地利(戰略明顯直搗老巢),還有人和(神隊友和豬對手),終於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也為後世所流傳下來。
-
3 # 米南德王問道
王陽明戰勝寧王的所謂十萬大軍,在根本上是後者實力不足,組織鬆散的結果。這並能說明王陽明本身才能有多麼的突出。反而可以證明,明初的藩王政治結構,已經在後來的逐步集權郡縣化改革後,虛弱不堪。
由於王陽明在後世被人不斷神話,所以他的實際能力和水平也跟著一起被“水漲船高”。但如果你看下他所接受的教育,和過往的履歷就應該清楚,王陽明實際上就是一個優點軍事經驗的儒家士大夫官僚。這個基層的首要目的就是做官,軍事和經濟職能都是非必要的。
當然,比王陽明水平更不如的就是那位造反的寧王。雖然貴為王爺,並有明朝開國後就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但寧王所能接受的教育水平也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朱棣繼位後,各地藩王就開始被嚴格限制在自己的領地內,不得擅自走動。王府內的文人,大都是退休的下級官僚和科舉落選的讀書人。藩王自己也不再掌握領地內的軍政事物,沒有了大分部實際上的職能。
就是在這種力量對比下,寧王實際上在用自己籠絡的少量官軍+大量招募的地區流氓和民夫,湊出了一支號稱10萬人規模的軍隊。這支軍隊在行動上嚴重依賴長江及其支流水系的行船。從主要基地南昌出發,一路從水上飄到九江,再進攻安慶等地。但對於陸地上的關隘防禦,沒有任何能力。除了依靠城牆守衛城市治安,不具備其他防禦水平。
王陽明找來的部隊裡,也有不少民夫。但由於有政治正確的大旗,麾下的正規軍比例要大大高於寧王一邊。這就是他能夠在部隊戰鬥力方面佔有的原因。又因為寧王的戰略,就是一路從水上衝到南京。所以王陽明的部隊,可以非常輕鬆的從陸上進行攔截或偷襲。他自己也清楚,明朝的大部分內地部隊,基本上沒有超過聯防隊的戰鬥水平。所以果斷放棄了後者,選擇了偷襲。
結果,也是如真實歷史上演的那樣。兵力空虛的南昌城,居然對威脅一無所知。守軍也沒有任何準備工作,被王陽明的優勢兵力給輕鬆突破。前線的寧王部隊,毫無辦法應對,只能再把全部的部隊裝上船,運回來救援。但這種軍隊的質量有多差,也是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
最後,面對被團團包圍的對手,王陽明依然不敢發起強攻。只是因為寧王的指揮拙計,而用火船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才有了43天迅速平叛的鬧劇。但若是軍隊質量再高一些,完全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就直接攔截寧王的叛軍。只是我們在歷史記載中,連明朝水師的影子都沒有看見。也說明官軍在那個階段,自己有多困難。
所以,與其說是王陽明水平如何高超,不如說是寧王本人沒有任何水準可言。明朝的官軍固然腐朽不堪,但對付一些地痞流氓還是可以應付的事情。寧王之亂的迅速平息,更多是明朝中期郡縣化替代藩王封國格局的產物。若是寧王有明初藩王的權力和基本水平,王陽明不僅不可能迅速勝利,甚至還可能被輕鬆擊敗。
-
4 # 安靜收藏鑑定
這個咋說呢?有膽識的文化人在加上能忽悠這事就成了一半了,在白送個豬一樣的對手,得大事成了。。。王聖人,小時候跟他老子說打仗,長大了不打仗了要當聖人,結果他成功了。
-
5 # 狐聞野趣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很長的篇幅,首先應該介紹你說的這個人應該是明朝的王守仁吧!我大略說一下怎麼做到的。
其實說他沒有一兵一卒是扯淡,雖然剛開始打的時候這王守仁確實手裡沒有兵,但是他冷靜分析了戰局,然後用了一招空城計,號稱自己手裡有24萬大軍云云,然後寫成了公文發到兵部,他知道這公文他的對手一定會知道,其實這就是兵不厭詐,讓對手心裡禁忌三分。
然後王守仁也沒閒著,開始招兵買馬,主要就是農民之類的,等對手想明白他沒那麼多人想出兵的時候,他手裡已經有好幾萬人了,雖然兵弱,但是氣勢不輸。
最後趁對手出兵老巢防禦空虛奪了對手的老巢,然後火速趕回,正好又中了王守仁的計,這時候王守仁已經佔據優勢了,正所謂兵敗如山倒,成功在43天裡平叛了叛軍。
大體應該是這麼個情形,王守仁確實十分聰明,而且心細膽大,歷史上心細膽大還有謀略的人大多最後都很有出息。
-
6 # 東大聖
因為他有兵符,然後 散佈假訊息,讓敵軍原地不動,在此期間招兵買馬, 最後在決戰! 瞬間評定叛亂! 歷史上 很厲害的文武雙全 天才! 武 評定叛亂! 文 創立心學, 開宗立派! 王守仁是 軍事家,哲學家。這樣人才很少的!
回覆列表
你說的應該是王守仁(王陽明)平定“寧王之亂”吧。
王守仁這人是個奇人,特別的厲害,我就根據問題總結一下,王守仁是怎麼做到的。
第一步,王守仁發現寧王準備造反的時候,寫了封信送到朝廷去了,但沒有送到內閣,因為內閣有寧王的人。他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人脈力量,把信送給了自己的老上級兵部尚書王瓊。向他要來一樣東西——旗牌,這東西的作用是調兵,這是基礎。
第二步,使用詭計,騙寧王在南昌等個十天八天,自己好積蓄力量,利用旗牌調兵。大致就是散發謠言,說有幾十萬、幾百萬兵馬來平叛叛軍了。同時離間寧王和他的謀士李士實、劉養正。
第四步,耐心等待時機,前面的做完後,王守仁已經不急了,現在急的是寧王。終於在洪都(今天南昌)等了十幾天的寧王醒悟了,知道自己上當了,馬上發兵攻取南京。
第五步,等寧王走後,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洪都。這下寧王慌了,正在攻打安慶的寧王馬上撤軍回援,最後在鄱陽湖大戰,擊敗寧王,把他活抓。
王守仁一套下來,把寧王耍的團團轉的。辛辛苦苦數十年的寧王,就這樣四十三天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