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光因子7524773723
-
2 # hg170000
李白好酒,杜甫憐民,蘇軾發明東坡肉,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懂拍馬屁,所以不得上頭喜歡。
但他們的文章光芒萬丈長啊。
-
3 # 唐延飛73553689
雖然三人很有名
但是性格大不同
生性豪邁李太白
狂放不羈沒有誰
懷才不遇是杜甫
關心天生民間苦
仕途不順蘇東坡
留下佳話特別多
-
4 # 環宇同城
古代君臣關係,亞聖孟子有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同時,孟子又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故而,對為人臣子的文人來說,最高政治道德絕不是愚忠、拍馬屁,而是以百姓、社稷為重。
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李白、杜甫、蘇軾,自然明白這些,很少寫讚美當朝皇帝的馬屁詩。
其實,這些客觀條件,也沒有空間允許那樣做。
離廟堂太遠
如果說,李白曾短暫做過唐玄宗御用文人,但最終也是掛靴而去。杜甫更是未踏入過西安朝堂一步。而蘇州與宋神宗的關係也不那麼融洽,還差點因“烏臺詩案”丟了老命。且無論王安石還是司馬光主政中央工作,對蘇軾都不待見,主旋律就是貶貶貶,一路從黃州貶到瓊州(海南)。
文人的自覺
套用白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觀點。李白選擇放浪形骸的不羈,發洩內心的苦悶,與不得志,所謂“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杜甫則以接近紀實的手法,創作眾多史詩,個人融入到時代之中,自覺承擔著儒家文人應有的憂國憂民之思,如其所述“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
蘇軾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21歲考中進士,才華橫溢。在政治上卻始終不得志,宋仁宗時王安石拜相主持變法,蘇軾對王安石以激進手段推行變法不滿,惹惱王安石。當王安石倒臺,司馬光主持中央工作,恢復“服役”,廢除王安石新法“免疫法”,蘇軾也反對,再次造貶。
幾番折騰蘇軾對政治心灰意冷,卻也得以有機會,從百姓角度關注社會問題,針砭時事。留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辛辣有,“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大氣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真情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5 # 吳新堅文化學者
李白、杜甫、蘇軾詩賦藝術絕對是中國詩歌史一股清流。他們的詩詞宛如一卷波瀾壯闊的風情之畫卷。有“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觀景象,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還”的朋友之情的感人故事,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其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抱負。但其對皇帝權貴之奉違之詩篇留傳至今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有三。
其一。鼎新改革的唐朝(道與儒經學並舉)科舉考試,逐步取代了先朝的官位世襲的制度,非富非貴的平民階層透過科考可入朝為官,實現了詩人居廟堂之高為國為民之政冶理想抱負。
據史料記載唐朝的科考,以詩賦才華為招賢納才為準則,考試內容偏重於《老子》為代表的道家經典為主,把道學列為國學,道教為國教。而從唐朝長安城及洛陽城之居住人口之多元,和寺廟觀宇林立,處處可見佛教文化在唐朝達到空前繁榮鼎盛,形成儒、釋、道大融合大發展的文化繁榮的景象。
其二。莊子道家思想對李杜兩人的影響深遠,天子呼來不上朝”一詩淋漓酣暢表達李白深受老莊思想的影響,這裡“天子”並非現代的天子,而是指神話傳說的桃花般美麗世界,其義面對仙境之召喚和欲惑,詩人可以放下公務之勞而已,去遊山玩水之雅趣,任性好玩是李白天性,其千古流傳的名句“五嶽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遊。”表達詩人崇拜佛教宣揚出世和入世之飄逸的境界,其詩歌多用於對神(仙)及天的讚美,以擺脫現實社會束縛,對官場政治的生態環境極不適應,和內心壓抑的解脫。以飲酒為樂,寄託於他鄉友人之情。
從弗洛尹德的精神分裂意識來說,君王不是李白、杜甫、蘇軾等無意識的“情感之人”,就是奉旨作的讚美權貴的詩賦,雖言辭華麗而缺少情感融入而失去藝術的生命力,最終被民間儲存下來詩篇少之又少。
-
6 # 固本守源
李白、杜甫和蘇軾等人很少有歌頌皇帝的詩詞,這是因為:
一是因為他們在仕途上都是命運多舛。李白雖然得到過皇帝的賞識,但只因一次不慎的建議,被流放邊遠地區,後成為庶民。而杜甫一直鬱郁不得志,只作過一名小史,後辭官回鄉。三個人之中蘇軾的命運更加悲慘,因被汙陷而遭遇了牢獄之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如何能寫出歌頌皇帝的詩詞呢?
二是與詩人的創作素材的來源有關係。李白和杜甫是同一朝代的最著名的詩詞大家,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被民間簡稱為李杜。兩人的風格雖不相同,一個是浪漫主義代表,一個是現實主義流派。但他們長期生活在民眾之中,以民間疾苦作為創作素材。蘇軾雖然與李杜不是一個朝代,但創作素材也是取之於民間,以關注民間疾苦為己任,這一點他們都是一致的。
三是與詩人的氣質有一定關係。從他們的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出,杜甫的詩詞雖有些沉重而又不失高傲,而李白和蘇軾的作品浪漫中充滿豪放。他們都具有放蕩不羈的氣質,充滿了藐視一切的傲骨精神,所以,他們是不會放下民間疾苦而去歌頌皇帝的。
綜上,這也是他們能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的原因所在。
-
7 # 一把麥穗i
有什麼可讚美的呢?讓人民幸福了嗎?是讓人民和平了呢?還是解決人民的溫飽了呢?
現在的老闆一年十幾萬,幾百萬的掙,有誰憐憫過百姓的苦處,累死還掙不到老闆的零頭。哎邪惡的人類啊!我厭惡啊!我到哪裡去好呢?誰能安慰我的心呢?
-
8 # 亦有所思
不是不想寫,
而是不敢寫!
古代文人或詩人,只在祭祀,宮宴、晉見和省試時才寫讚美皇帝的詩,這叫應制詩。除了這幾個條件之外,平時是不寫的,不是不能寫,不是不願寫,而是不敢寫。而且這是真的!
為什麼?
為什麼古人很少寫讚美皇帝的詩?
這一切都要追溯到《論語》,孔子說過一句話:“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 遠之事君。”
詩可以怨!這個怨字歷來的解釋比較多,但大多數人都傾向於怨氣,心有不平。
然後孔子的十世孫孔安國在《論語訓解》說:“怨,刺上政也!”也就是說,詩可以用來抒發對統治階級的不滿。這一觀點得到了後世人的普遍認同。後來著名學者何宴在他的《論語集解》引伸為“怨刺上政”,因為《論語》原文後面有一句“遠之事君。”
尤其這個事君,當和詩可以怨結合起來之後,就會形成一個恐怖的文字獄效果。
如果你讚美皇上,要麼是諂上媚主,屬於《史記》中所描寫的佞幸之人。要麼是存心諷刺,表面上是讚美實際上譏諷,是對皇上大不敬。
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詩人無法承受或不願下注的。別說詩人自己,連皇帝都會覺得臉紅難為情,然後心生惱怒。
比如孟浩然那一首“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都說唐玄宗是明主了,不還是因為“棄”字惹得皇上老大不高興,拂袖而去,而孟浩然也灰頭土臉地離開長安。
翻開詩詞查詢軟體或網站,大凡帶讚美具體皇帝之類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應制詩,就可見一斑。
同時,也弱弱地表達一下,題主這個提問明顯有偏心之嫌!
何止是李太白,杜少陵,蘇東坡,您看古代哪個詩人的詩詞裡有大量讚美皇帝的詩歌。
很少的!
因為讚美的代價太大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原因吧。
1,古代是一個動亂的年代,是一個打打殺殺、弱肉強食、相互吞併、你死我活的時代,武者為王,文者不香,縱觀史上各個朝代,哪個不是以武力打下的江山?所以,會武的人是被皇帝器重的,而文人是帝王所看不起的人,是不被重用的,就象毛主席所說,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2,古代權貴大多都是一介武夫,認為江山是我打下的,天下一切都是我的,他們不為百姓著想,自己過著花天酒地、紙醉金迷,荒淫無度的生活,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對古代社會的真實寫照。
3,由於文人不被帝王權貴重用,他們空有一腔抱負得不到施展,他們憂國憂民,卻又無能為力,只能用詩詞歌賦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表達對民族的擔憂,表達對百姓的憐憫,表達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無奈。所以,古代文人基本沒有為帝王權貴歌功頌德的,大部分都是憂國優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