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菜有料
-
2 # 番茄農夫
有機食品和作物認證相當麻煩且需要消耗大量資金!前提是你有銷路 要不然有機食品在國內是看上去很美的東西 市場比較小 大部分是概念炒作 郵寄認證需要作物種植地塊4年以上不用化肥 不打農藥 作物自行生長賣相很不好種植成本相當高老百姓吃不起!建議綠色食品標準是國內大部分種植人的選擇 建議瞭解一下 無公害蔬菜 綠色蔬菜 有機蔬菜色標準在種植
-
3 # 仰天長嘯笑春風
如果你做有機食品,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不建議去做,做綠色無公害就可以了。因為有機食品除了北上廣等一類城市認可外,其它地方很難。首先說種植這方面,對有機的要求非常嚴格,其一是土壤三年內沒用過化肥農藥,有機質達到45%以上,當然還有重金屬的檢測,這些都有國家標準;其二肥料不可用化肥,必須是發酵好的有機肥或生物菌肥;其三是不可用化學合成農藥,必須是對人畜無毒無害,對土壤無殘留的生物製劑或提取液;其四做有機人工成本高,包括鋤草、施肥等日常管理會花費大量人工,因為其有些硬性要求限制了機械化的發展。再來說加工這一塊,做有機加工的車間一般是無菌化,裝置成本也比較高,還有包裝,材質,生產環境,空氣質量等等要求非常嚴格,一般的地方很難達到標準。如果消費者不認可,人們的消費觀念不轉變,有機食品比綠色無公害價格貴上很多倍,很難獲得利潤。
-
4 # 三農開拓者
回老家種植農產品然後加工有機食品,朋友你這個觀點有點矛盾!不是有機種植的可以加工成有機食品,如果是有機種植的呢?我在強調說明我對有機的理解"三十年前的耕作模式"就是有機.
你的思路是很清晰明確的,種植加工銷售是一個完整的鏈條,想要把農業產業做強做大必須要具備一個完整的鏈條.但這只是一個大的框架,還需要填充完善.你的思路比較明確但是我感覺缺少方向,我拿我自己的農場給你做個例子吧:
我的農場規模小注冊的名字是胡老大家庭農場,但是在園子掛的胡老大有機園.首先我說明一下,我不推崇什麼有機,我提倡的是無農藥,無化肥,無激素生產出安全健康農產品.
1,我是種植養殖結合的模式,以種為主養殖為輔.體現出生態種養結合,把畜糞廢物利用做肥料.
2,然後我把自己和朋友們農場種植出來的產品集中到我這裡來,統一包裝,統一宣傳.我們的宗旨是為廚房提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
我想說的是隻要思路清晰方向明確在加以有效的實施,在三農方面創業的路子是非常廣泛的.
-
5 # 南陽果農在鄭州
做好心裡準備,很不容易,做有機食品的過程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到的,是一個長久的事業。我一親戚回老家做有機水果十年了,也就今年可能銷路會好點。能不能有盈利也是未知數,
我親戚2019年回南召老家做有機水果。承包300畝沙土地,一畝地600,前幾年可以說是隻投入沒產出,種的梨樹苗,桃樹苗都要好幾年才能結果子。苗小的時候可以間作套種點蔬菜。
開始結果後就有很多工作要做,果苗的修剪,澆水,除草,套袋,摘果,建冷庫。這都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都需要僱人來做。
由於是做有機水果,一顆桃子除了鳥吃的,生蟲的,有斑塊的,果子小的,能夠上市賣的能有20%左右,而且桃子不好運輸,裝箱時候桃子都是好的,到客戶手裡桃子會由於運輸原因壞掉,所以一度有把桃樹砍掉的想法,梨會好一些,運輸也不用過於擔心。只是銷路問題需要解決,由於有機水果價格高,一般的老百姓還是消費不起。所以你如果沒有銷路,果子只能爛掉,即便放在冷庫也是會壞掉。果農的心酸,果農的眼淚一般人難以想象的。我這個親戚,三十歲回家開始做有機水果。現在四十歲,滿頭白髮,跟同齡人相比蒼老的很多。
說到底,銷路一定要開啟,果子賣不出去哭都沒有同情你。
回覆列表
你的問題分兩個部分來分析:種植與加工。
種植有機食品:
產地環境選擇
產地環境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壤等因子。首先,基地周圍不得有大氣汙染源,環境空氣符合GB3095質量標準;其次,有機地塊排灌系統與常規地塊應有有效的隔離措施,灌溉水質必須符合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第三,土壤耕性良好。36個月內未使用違禁物質,不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新開荒地要經過至少12個月的轉換期,常規蔬菜種植向有機蔬菜種植需2a以上轉換期。
施肥技術(以種植蔬菜為例)施肥的意義在於培育健康肥沃的土壤,為下茬蔬菜收穫向土壤歸還被取走的養分,為蔬菜的根系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1、種類適合種植有機蔬菜的肥料種類有:有機肥、堆肥、漚肥、綠肥、礦物源肥料,以及一些廠家生產的允許在有機蔬菜上施用的純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這些肥料在施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用於有機肥堆制的新增微生物必須來自於自然界,而不是基因工程產物;自制有機肥要經過徹底腐熟;堆肥和漚肥必須透過發酵殺滅其中的寄生蟲卵和各種病原菌;沼氣肥製取時要嚴格密閉,且有適量水分,發酵最適溫為25~40℃,碳氮比調節在30~40;沼渣經無害化處理後方可作農肥:種植綠肥要注意在其鮮嫩時透過耕地切碎並翻入土壤,並在其中進行腐熟分解,或者透過堆肥的方式制肥;礦物源肥料中的重金屬含量應符合表1中的限制,施用時要避免各元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以及存在的拮抗關係。2、施用技術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蔬菜品種科學施肥,盲目施用有機肥同樣可導致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超標等危害。例如,在地蛆發生嚴重地區,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可加重地蛆危害;雞糞養分含量高,尿酸多,施用量不宜超過3kg/m2,否則,會引起燒苗;堆肥的施用量一般為15~30t;漚肥的施用量為2.3x104kg/hm2;豆科綠肥作物按鮮植物體3 375kg/hm2計算,則含有機質225kg,氮素67.5~135kg/hm2,固氮量45~90kg/hm2,相當於225~450kg/hm2硫酸銨。一般可根據肥料養分含量與釋放比例、蔬菜營養需求和產出確定施肥量。
病蟲害防治技術病蟲害的防治是有機蔬菜種植中的難點和重點。要想擺脫長期以來對化學合成農藥的依賴,必須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來預防和防治各種病蟲害。1、農業防治農業防治利用植物本身抗性和栽培措施控制病蟲的發生和發展,主要措施有:、(1)選用抗性強、最好是兼抗多種病蟲害,並適合當地消費者習慣和種植條件的品種;但不能使用任何轉基因蔬菜品種。(2)使用嫁接、輪作、間作技術,打亂病原菌和蟲卵的生活規律,提高蔬菜自身抵抗力。例如:嫁接換根可有效防止土傳病害;水旱輪作會在生態環境上改變和打亂病蟲發生小氣候規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青椒或番茄套種玉米可以防治蚜蟲;普通蔬菜和有特殊氣味的蔬菜間作,可驅避一些害蟲等。(3)深耕鬆土,冬天翻土殺死越冬害蟲。加速病殘體分解和腐爛;夏季高溫期間進行灌水,然後在畦面上覆蓋塑膠薄膜。利用太陽能對土壤進行高溫消毒。2、物理防治(1)利用遮陽網、防蟲網對蔬菜進行浮面覆蓋,組織多種害蟲的侵入和產卵;(2)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色紙等;(3)育苗時在苗床上方懸掛銀灰色反光塑膠薄膜,可避蚜:(4)在溫室懸掛黃色粘板,誘殺白粉蝨、美洲潛斑蠅、有翅蚜:(5)在農事活動時,可人工摘除斜紋夜蛾等卵塊,用水沖刷等。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微生物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方法。在農事活動中,注重保護利用自然天敵,或人工繁殖、釋放、引進捕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有塔六點薊馬、小花蝽、小黑隱翅甲、中華草蛉、大草蛉、瓢蟲和捕食蟎等;寄生性天敵有赤眼蜂、繭蜂、土蜂、線蟲、平腹小蜂等。另外還可以用蘇雲金桿菌各種多角體病毒防治病蟲害。4、藥物防治必要時,可協調利用藥物防治。可以用石灰、硫磺、波爾多液防治蔬菜多種病害;允許有限制地使用含銅的材料,如氫氧化銅、硫酸銅等殺真菌劑來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軟皂、植物製劑、醋等物質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錳酸鉀是一種很好的殺菌劑。能防治多種病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魚藤酮、植物來源的除蟲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矽藻土來殺蟲。
結論(1)從原料來源和製備方法看。氨基酸營養液無毒無害無汙染;製備方法簡便易行,原料資源豐富,同時還能解決因動、植物殘體堆放而引起的環境汙染問題。(2)氨基酸營養液應用在不同蔬菜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增產、增收效果。因此,是無公害蔬菜生產經濟實用的新型液體生物肥料。(3)以上資料僅是在有限蔬菜品種上的應用試驗結果。因此還有待於進一步對氨基酸營養液在不同種類品種蔬菜上的應用進行研究;同時對其在減少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用量,提高蔬菜產品質量方面進行試驗調查,以開發其增產以外的其他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