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哲啊
-
2 # 大囚自重健身
鍛鍊身體好處再多,無限進行(如果可行)也會物極必反的!
鍛鍊身體好處不多說,直說“無限鍛鍊”直接造成訓練過度的結果:
訓練者由於疲勞的連續積累而導致機體出現功能紊亂或病理狀態,按時間積累出現早期晚期症狀。
早期時:一方面對運動沒有訓練慾望甚至恐懼訓練,且在訓練中過早疲勞,訓練後疲勞難以恢復,繼而運動成績身體機能下降。
另一方面:乏力頭昏,記憶力下降,精神不集中,失眠多夢,激動,早醒,盜汗,耳鳴,眼花,食慾不振。
而如果到了晚期,心血管、消化系統、肌肉、骨骼系統都會出現問題,別說無限鍛鍊身體了,想好好活著都難..
健身為了更健康,千萬不要為了任何事情犧牲身體。健身鍛鍊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這樣才可以持之以恆的健康。
-
3 # 滄海人間人為什麼不能無限鍛鍊?因為人體的機能是有限的。什麼是鍛鍊?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性的重複性健身活動。無限鍛鍊,可以理解為同一時間段內的持續鍛鍊,也可以理解為指天天鍛鍊。就同一時間段內的持續鍛鍊來說,人體的能量終會耗盡的,不會像機器一樣一直運轉,即使是機器,也應當給予休息的時間。再來說天天鍛鍊。一個人為什麼要鍛鍊身體?或者為了減脂瘦身,或者為了增肌塑形,抑或為了增強體質,不管是什麼鍛鍊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身體的健康;如果天天鍛鍊,身體、鍛鍊部位得不到足夠的休息,鍛鍊效果不僅打折,也很容易導致鍛鍊傷害,結果肯定有悖鍛鍊的初衷。生命個體在天地或者宇宙之間,如“蜉蝣於天地,滄海之一粟”。健身鍛鍊,應當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鍛鍊,循序漸進鍛鍊;過度鍛鍊的結果,只會自傷其身。
-
4 # 健身大喇叭
人為什麼不能無限的鍛鍊,這個是因為我們人體它是有一定承受極限的。
這個其實和人為什麼會衰老而不能永生是一個道理的。
在健身鍛鍊這個環節,主要透過的是我們能量的代謝,來產生相應的功率做出一些身體上的行為。
假設你想要進行無限的鍛鍊,那你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一個是能源供給的問題啊,一個就是我們身體的損耗,執行問題。
能量它是守恆的,你想要無限的鍛鍊,那你最起碼要保證一個充足的能量供給,你身體的能量消耗完了之後,就練不動了。
這種情況下,你想要維持的能量,你就需要不同的去補充,這個會對你的消化系統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說是很難的。
就算說是你可以找到補充能量,非常安全高效的這種東西,那咱們再來說一說鍛鍊,這個實質性的問題。
我們的關節,內臟器官包括肌肉,他都是有一定壽命以及強度極限
假設你的運動消耗能量都是非常低,但是你能夠無休止的不眠不休讓身體運轉下去嗎?所以說這個也是不太切合實際的。
總的來說啊他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講,能量角度也好,還是身體的承受能力也好,他都是不可能出現無休止鍛鍊的這種情況呢。
回覆列表
通常而言,經濟學或許與健身扯不上關係。不過,一個經濟學概念對於個人鍛鍊頗有參考價值,瞭解它有助於確保鍛鍊中的每分每秒都能為實現既定目標做出貢獻,而不是浪費時間。
認真上過《經濟學入門》課的人大概都還記得收益遞減法則。其核心理念為:若一個生產要素(如工人數量)增加而其他要素(工作時間、機器等)不變,由此帶來的利潤、效益等積極成果將緩慢減少。
這便是俗話所說的“費力不討好。”
這一概念同樣適用於運動鍛鍊之中,但幸運的是,我們有方法避免這種收益遞減情況。
運動健身中的收益遞減法則
考慮到HIIT課程在如今健身界中的高人氣,很明顯人人都想用最短的時間練出最多肌肉並消耗掉最多脂肪,而這往往導致鍛鍊時間過長。
以深蹲為例。Cressey Sports Performance的力量教練Miguel Aragoncillo表示:“理論上而言,第一組深蹲的效果最好,因為此時鍛鍊者還充滿新鮮感,中樞神經系統毫無疲勞或負擔,但當你反覆做了100組之後,姿勢便沒那麼標準,動作會變得十分緩慢,需要注意上身背部與關節的協調性。”
姿勢不當註定意味著想要鍛鍊的肌肉沒有得到鍛鍊,此時鍛鍊者便偏離了自己的目標,還有可能遭遇傷病。
更糟的是,若訓練強度過大、訓練時間過長,會對肌肉造成損傷。雖然損傷肌肉、促進其再生是鍛鍊的意義,但持續不斷的鍛鍊將使肌肉無法獲得恢復的機會。
“所以跑者與運動員都會喝點運動飲料,”美國運動協會發言人、“Abs Revealed”作者Jonathan Ross表示,“在強調速度與爆發力的體育活動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若在90分鐘至2小時內不補充碳水化合物,身體便會啟動終極預案,將肌肉分解為碳水化合物,確保能量供應。”
若強行堅持鍛鍊,不給身體恢復時間,鍛鍊者在大約二至四周之內便會遭遇心率上升、睡眠紊亂、重複性動作勞損的風險,女性還會面臨經期紊亂的困擾,Ross補充道。
理想的鍛鍊時長
那麼,練多長時間算鍛鍊過度?正如生活中所常見的那樣,這也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健康水平、營養狀態、傷病歷史與睡眠質量,Ross表示。
不過,對於力量鍛鍊的時長安排,現有一些科學依據。“當舉重時間達到1小時或1小時20分鐘時,鍛鍊者的激素分泌量達到最高,這些激素能夠加快身體調整適應,”Aragoncillo解釋道。“因此,若你那時已達到極限,還有什麼必要一定要練滿三小時?到達峰值之後,鍛鍊效果將逐步下降。”
研究還表明,經過一定次數的重複鍛鍊後,繼續訓練的效果也將緩慢下降。一份2009年針對14項研究的元分析報告指出,與單組力量鍛鍊相較,重複做2至3組的訓練效果要高46%,不過,重複做4至6組的訓練效果增幅極其有限。
“做四至六組鍛鍊的人有時會想‘我必須節省體力’,因此在做第一組時便不會盡全力,”Ross表示。“這樣還不如只做兩組,每組都認真盡力,也不用花那麼長時間。”
平板練習中是否存在鍛鍊時間過長的問題?
平板支撐已成為了新一代的扳手腕,一種證明自己比他人更強健的方式。不過,如果你的目標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曾在平板上撐了8小時1分鐘的毛衛東,專家表示,這完全沒必要。
“看看他的影片,剛開始還挺不錯,”Aragoncillo表示。“但到了最後簡直難以直視——他只能奮力支撐住身體,而那並不是平板支撐。”
他建議,平板支撐的時間不超過60秒,而Ross認為最好撐30至60秒。
“平板支撐的難處在於良好的開頭與收尾姿勢。撐住身體,調動所有肌肉,”Ross表示。“60秒以上的平板支撐只是在浪費時間。這種鍛鍊有助於改善核心力量,但健身需要運動,並且,對許多人而言,靜力鍛鍊只會徒增痛苦,效益微乎其微。由於沒法調動肌肉,熱量消耗極低。此外,這種訓練會阻礙血液流動,使血液無法將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廢料帶走,從而增加鍛鍊者的痛苦感。”
如何避免健身收益遞減?
無論何種鍛鍊,都有比死練幾個小時好得多的方法。“鍛鍊者可在訓練中加入一些變化調整,挑戰自己,避免效果減弱,”Aragoncillo表示。“與其想‘我能不能再練一會兒?’不如思考‘能不能加點難度?’”
試著增加負重,改變分組/重複鍛鍊模式,調整鍛鍊節奏或在力量訓練中將雙手負重改為單手負重,挑戰自身的平衡感。還可在有氧鍛鍊中採用間歇形式,增加器械阻力或在戶外挑戰山地環境。
至於令人又愛又恨的平板,選擇也十分豐富:
抬起一隻胳膊或一條腿
將重量從左側移至右側,從前方移至後方
從左至右,由前至後在平板上“移動”
在上臂之間系一根健身帶,支撐時將它奮力拉開
平板支撐時在前臂下墊一顆抗力球(還可以朝各個方向滾動此球,增加挑戰性)
平板支撐時在腳下墊一顆實心球
無論在鍛鍊中怎樣挑戰自我,一定不要忘記恢復。“健身效果來自恢復,”Ross表示。“經歷了鍛鍊的刺激之後,你的身體需要時間重塑,否則只會引發過勞傷病、疼痛,最後不得不放棄。”此時,鍛鍊效益將降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