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任劍東89447926
-
2 # D之守護
孔子的道是仁,孟子的道是義,仁是叫人合理的去愛。而義是叫人合理的去殺。仁愛可以大說特說,大講特講。而義一定要用正來規範它。只有正義與正氣,才能讓人合理的去殺,與合理的去斥責權貴。孟子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於,他是最早提出民本理念的思想家,比西方早了最起碼2千年以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種理念,西方直到今天都沒有真正體會到。別看西方成天宣揚什麼,自由,平等,博愛。其實他們的宣傳就只是宣傳。他們對血統,對階級的堅持,直到今天還沒有放棄。一個平民階層要和貴族階層聯姻,在中國已經不叫什麼事了。但是在西方,那是絕對的禁止選項。
-
3 # 波羅密2
不請自來,孟子被稱作亞聖,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聖人孔子,很多人,把兩者經常相提並論,我認為孟子的主張,主要在於強調仁政,給統治階級或者當掌權者,提供了一個管理的思路,體現出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包括現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孟子仁政的一種體現。
孟子的另一個重要主張,就是養氣之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所謂的浩然之氣也就是浩然之正氣,他的這一主張和古代的一本書叫《黃帝內經》有相通之處, 《黃帝內經》中說道,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和孟子的養氣說,有異曲同工之妙,讀孟子文章,氣勢磅礴,例如他的名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充滿了這種正能量!
當然,孟子的學說不僅這些,這些只是皮毛而已,在孟子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如果說孔子強調仁,那麼孟子是強調義,仁義構成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根基,因此後人把孔子和孟子相提並論,並且稱之為亞聖!
一家之言,肯定漏洞百出!
-
4 # 吹夢到涼州
簡單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吧。
孟子雖被尊稱為“亞聖”,但我覺得其學識思想不在孔聖人之下,在中國的儒家思想體系裡,孟子的地位和影響力絕不亞於孔子。
孟子之所以備受推崇,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並沒有簡單的繼承和傳播孔子的思想,而是有所發展和創新。孔子有賢徒七十二人,可以說都很好的繼承了孔子的衣缽,而孟子是孔子的第四代傳人,其地位和影響力卻遠超那七十二人,就能很好的說明。首先,孟子不僅將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發展為“仁政”,其“民貴君輕”“仁者無敵”“得道多助”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其次,孟子在孔子“仁禮”的基礎上提出“仁義禮智”四德,尤其是其“義”的思想,影響深遠。孟子言,“捨生取義”,後世文天祥臨死前就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孟子對義是很推崇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義所在。”
孟子能走到與孔子並列的地位,自然少不了歷朝歷代當權者和文人士子的推崇。在唐以前,孟子的地位本不高,中唐時期,韓愈寫過一篇《原道》,視孟子為孔子的道統傳人,其地位逐漸上升,到了北宋,《孟子》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之一,南宋朱熹更是將《孟子》列為四書之一,與《論語》平起平坐,元代朝廷更將孟子加升為“亞聖公”,後世遂稱之為“亞聖”。
還有一點,那就是孟子的文章氣勢磅礴,說理嚴謹,代表著傳統散文的最高峰,被後世文人諸如韓愈,柳宗元等奉為圭臬,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
5 # 好玩的國學
文天祥說,孔子曰仁,孟子曰義。這不僅點明瞭孔子和孟子的哲學思想的核心,還將孔子和孟子相提並論。這說明,在南宋末期,孟子已經上升到和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了。孔子被尊稱為聖人,而孟子也被尊稱為亞聖,成為中國儒家思想史上的兩座里程碑。
孟子和孔子的家鄉相距很近,孟子從小就是孔子的粉絲,他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學習孔子,繼承孔子的思想,做孔子的學生。最終孟子成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的學生,成為孔子的再傳弟子而私淑孔子,算是得償所願。
但孟子成為亞聖的努力,在他生前並未成功,一直到南宋和元朝的時代,孟子的地位才不斷上升,成為儒家學派的第二個聖人,並得以進入孔廟,成為亞聖。
孟子生前,和孔子一樣鬱郁不得志。他周遊列國,宣揚仁政和王道思想;他提倡性善論;主張養浩然之氣;推崇大丈夫的氣節和人格。他不斷地與墨家、楊朱學派進行辯論,以建立自己的學術權威,維護儒家在春秋時期以來的主流地位。但是孟子生前並不成功。
孟子地位的上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西漢董仲舒建議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孟子的地位並未隨著孔子地位的上升而上升,而是淹沒其中並未顯達。
孟子學說升格的過程中,起作用最大的人是東漢的趙歧。他崇拜孟子,一直說孟子應該是亞聖,他被敵人追殺,躲在一個朋友家的夾壁內,完成了對孟子思想和書的註釋。
在孟子地位升格過程中,第二個起到了大作用的人是韓愈。韓愈是著名的儒家哲學家,提出了著名的道統論。他認為孔子的思想一路傳下來真正的繼承者是孟子,自此,孟子升格運動正式開始。
到了北宋時,宰相王安石是孟子的粉絲。王安石利用手中的行政權力,把《孟子》一書列為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此時,孟子開始登堂入室,成為儒家僅次於孔子的重要哲學家和思想家。到了1083年,孟子首次被追封為鄒國公,正式進入孔廟。在此之後,孟子的書《孟子》由傳成為經,成為和論語中庸等一樣的儒家經典。
南宋的理學家朱熹,更是孟子的頭號粉絲,他利用自己編寫教科書的機會,將《孟子》與《大學》《中庸》和《論語》列為四書。《孟子》的實際地位已經在五經之上。
元朝雖然是草原上來的馬背上民族,但他們似乎更加重視把儒家學說作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1330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從此以後,我們就尊稱孟子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自此,孟子的升格運動正式完成。
明清時代,理學作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孟子的《孟子》也是科舉考試的必考科目。他的地位正式穩固下來。但了小心眼朱元璋一直對孟子很不滿意。朱元璋因為看到孟子的書中有民貴君輕的理論,就一直想弄死孟子,但孟子早已去世千年,朱元璋只好下令將孟子趕出孔廟,但在大臣們的激烈反對之下,只好作罷,最後派人大幅度修改《孟子》,只留下人畜無害的內容。
這就是孟子地位的升格過程。這個過程雖然持續上千年,過程極為緩慢,但也實現了孟子的夢想。
孟子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一定要有夢想,並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去堅持,萬一理想就實現了呢!
-
6 # 朱八戒CC
古代讀書人愛講“孔孟之道”,孟子如何與孔子相提並論,說來話長。歲月悠悠,歷史漫漫,孟子作為儒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經歷了一千多年一步一步的進步和發展,才被封為“鄒國公”而成為“亞聖”。
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他從子思那裡全面而又系統地,學習了儒家文化的各項理論知識,有著自已獨特的見解。他的人生經歷如同孔子一樣坎坷不平,也是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但在諸侯混戰的年代,沒有哪一家接受他的思想。但是他的政治主張,卻在當時的思想界有著很大的影響。
孟子四處碰壁之後,也只好回鄉從事教育事業,著書立說,當時他的弟子有好幾百人。孟子在繼承孔子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創新為“仁政”的學說。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這一點與孔子也是有區別的。但是當孟子這一學說傳到社會的底層和民間,受到了百姓的極大讚賞,孟子的形象和名氣極大地提高。
孟子的思想標新立異,獨樹一幟。他的文章氣勢磅礴,浩然正氣,給人以勵志向上的正能量,受到歷代文人的讚頌。孟子的《孟子》成為儒家經典,被後人併為四書之一,這本書也是讓孟子能與孔子齊名的原因之一。
韓愈在《原道》一書中力捧孟子,將他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的人物,孟子的地位迅速提升。北宋初期,泰山學派在研究儒學經典時,往往有獨到的見解。他們將孟子的思想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孟子的地位更是越來越高。還有王安石將《孟子》列為科舉考試的題目,將是讓孟子走向巔峰。
宋神宗時期,文人墨客對孟子的追捧一浪高過一浪。官方讓孟子走上神壇,配享孔廟。也就從那時起,孔子與孟子齊名而相提並論,孔子的思想與孟子的思想並列為“孔孟之道”。
孟子擁有創新超越的巨大能力,儒家思想才能順利發展到輝煌的巔峰。
回覆列表
宋之前,稱周孔,言"六經"。自佛道亂國後,儒家重倡道統,以奪回佛道在心性之學上的失地,故“四書”的地位開始確立,至朱子立基,孟子因在心性之學上的開闢,確定了其地位,故理學又有孟學之謂,自此孔孟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