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小堯茗居

    (日堯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無限猜想200——020

    戶部的孫嘉誠以小小的六品堂官竟然與戶部鑄錢司主事當眾廝打到一起,究其原因是因為雍正鑄錢的比例銅六鉛四的鑄造比例。這鑄造比例到底有何說道?

    今天我們要談的事;雍正皇帝初登大寶,必然要在雍正登記新的一年發行新的制錢來召示天下臣民,證明新的紀元已經開始。可是讓雍正帝沒想到的是,為了雍正制錢的比例,戶部的六品堂官孫嘉誠與本部的鑄錢司主事打得不可開交,竟然鬧到養心殿!(制錢的其中奧妙)

    雍正在位十三年,期間由於勤於政事,嚴行法令,為下一個王朝乾隆盛世打下牢靠的經濟基礎。

    孫嘉誠這個正義的化身,我們看他給雍正帝算的帳目:

    一、普通人和老百姓向朝廷國庫上交稅銀必須以官銀為計量,老百姓手裡沒有官銀,必須用小小制錢去兌換官銀上交稅賦。

    三、貪官汙吏用制錢兌換老百姓手中的官銀,只需要不到一千六百的制錢就可以兌換官銀二兩,只需要上交國庫一兩,這些貪官汙吏偏得一兩百姓的血汗。

    而貪官汙吏和一些不法的商人,先用一兩銀子兌換兩千制錢,然後把制錢熔化重煉,造出大量銅器,然後轉手去賣,就能獲得幾十倍的利潤,大量的收購制錢,導致制錢數量減少。(風骨硬挺的孫嘉誠)

    康熙朝制錢是5:5,而現在雍正鑄造的新制錢,把銅的比例又提高了一成,達到銅六鉛四,這種制錢會更加讓底層老百姓遭殃,士紳貴族大發其財。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孫嘉誠這個角色雖然是小小六品,但是不為權貴,仗義執言,就是這次雍正帝第一次認識了他。最初雍正帝是一位他孫嘉誠沽名釣譽,可聽著孫嘉誠不卑不坑的一番陳奏,讓雍正帝另眼相看。

    不過這孫嘉誠雖然忠勇可嘉,但也是膽大包天,孫嘉誠的這一舉動不但觸犯了達官顯貴的利益,更是轟動朝野,更重要的是讓雍正帝知道了還有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相貌醜陋的硬漢子。

    孫嘉誠一夜之間成名,晉升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官職從三品。(孫嘉誠廟堂之上不卑不坑)

    孫嘉誠的這一個爭論表面看是因為雍正制錢一事,實際上他這次引發了一場資本利益集團與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的正面較量。實際上分管這次雍正制錢的廉親王八阿哥胤祀和上書房大臣隆科多一手操縱的這次經濟變革。

    廉親王八阿哥胤祀的說辭是制錢的質量是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開始更是代表一個時代的光鮮亮麗,實際上他是代表官僚資本利益,雍正皇帝看得很明白。

    這些一旦投入市場,必將加劇不法的商人熔化制錢進行投機,讓製造銅器的行為進一步擾亂剛剛登基的雍正帝的金融市場,讓部分貴族及貪官汙吏受益,其實就是八阿哥他們這些人。

    因為八阿哥當時是總理王大臣,掌管負責錢糧的戶部,利用制錢這些弊病使用證帝的形象大打折扣,讓貪官汙吏中飽私囊。

    不過這次的孫嘉誠大鬧戶部堂官,雖然有失體面,但是這位孫嘉誠功不可沒,載入史冊。

  • 2 # 傻客氣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會導致通貨緊縮,影響經濟執行。以明朝為例,政府以白銀計價徵稅,但是白銀被私人大量收藏,市場上白銀流通減少,這樣就提高了銅錢和白銀的兌換比率,變相的提高了稅收,給官員貪汙提供了方便。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體現貨物的價值而已,一旦自身具有價值,其本身也成為商品,受到市場的影響,其體現交換商品的價格的功能就會喪失,商品流通也就無法進行了,所以現在各國的主要貨幣都是最便宜的紙幣,除了表現商品價格以外,本身沒有價值。

  • 3 # 日慕鄉關

    《雍正王朝》中的孫嘉誠是個性格特點十分鮮明的人物,所以縱然只有短短几集的戲份,卻為廣大雍正迷所記住,不能不說是人物塑造方面的一大成功。

    孫嘉誠的原型是清朝名臣孫嘉淦,但孫嘉淦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飽受皇帝器重,後死於任上,命運比孫嘉誠好多了。

    二月河在孫嘉淦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藝術加工,力求把孫嘉誠塑造成明朝海瑞一般的直臣,為官清廉,敢說敢言,特立獨行。而大鬧戶部正是孫嘉誠的開山之作,這件事情到非二月河杜撰,而是封建社會確有其事,只不過被作者用乾坤大挪移搬到這裡。

    雍正繼位以後,掌管戶部的廉親王八阿哥提議,鑄造發行1000萬枚新款雍正通寶。為了彰顯新君新氣象,把原有銅錢的主要成分由“鉛六銅四”改為“鉛四銅六”,銅錢中銅子比例提升,價值也跟著提升,且銅的比例高,鑄出來的銅錢外形美觀,有利於觀瞻。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這一做法無可厚非,但在當時,卻漏洞百出,成為各級官員盤剝百姓發橫財的潛規則。

    用孫嘉誠的話說,銅錢中銅的比例提升了,那些大商家就會把銅錢收集起來融化掉,把銅提取出來做成銅器高價售賣,而市面上流通的銅錢減少,價格就會上升,用經濟學術語來說,流通中的貨幣減少,造成了通貨緊縮。

    要知道,封建社會的貨幣政策和今天是有差別的,不是實行單一貨幣,而是包含金子、銀子、銅錢在內的多種金屬貨幣共同流通使用,金子使用較少,在這不做考慮,但銀子是官方流通貨幣,銅錢流通緊縮,按照供求關係,市場上流通的銅錢與銀子的比價就會上升,按照孫嘉誠的測算,銀子對銅錢的比價為一兩銀子兌換2000銅錢,一旦修改制錢的成分,就會變成一兩銀子兌換800銅錢。

    問題到這依舊和老百姓沒有關係,但清朝的一項法律卻會徹底把老百姓打入地獄。那就是上繳稅款必須用銀子。

    各類古裝片都把銀子當做一種通用貨幣,一頓飯動輒幾兩幾十兩,其實是一種誤解,銀子在古代是官方貨幣不假,但民間流通的銀子極少,大多數百姓根本就沒有銀子,所以需要繳稅的時候他們就必須按照官方規定的匯率兌換官銀。匯率是官家制定的,不會按照市場需求波動,一直維持1:2000,而官家在拿到百姓的銅錢後,再按照1:800的比較在與市場上的大商家兌換成銀子上繳國庫,多餘部分自己截留,一來一去,低買高賣,官府的錢就這麼來了。

    所以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不是開玩笑的,是實打實騙出來的。誰說華人不懂經濟,就這匯率操控水平,美聯儲當時還上小學呢!

    這個道理廉親王八阿哥當然明白,但是他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給雍正摻沙子,打著擁護新君的旗號搞亂國家經濟,其他官員要麼是八爺一黨,要麼是匯率政策的受益者,自然不會戳穿,大家合起夥來欺上瞞下,卻被孫嘉誠這個炮筒子給捅破了。

    雍正是聰明人,孫嘉誠一說他就明白了,但當著那麼多大臣他沒有當場發作,而是訓斥了孫嘉誠,把他打壓下去,事後又派人安撫他,彰顯了一個政治家的智慧。而孫嘉誠得遇明主,自然肝腦塗地,報效始終。可惜他後來遇到了瘋狂的年羹堯,最終喪命,實在令人唏噓。

  • 4 # 趣談國史

    作為一個諍臣,孫嘉誠是為小民百姓發聲。因為制錢越漂亮,對小民百姓就越發不利。為什麼會這樣呢?且聽我慢慢敘來。

    雍正登基初,老八胤禩奉命負責新朝制錢的事宜。為了討好雍正,胤禩令人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制錢——雍正通寶。

    雍正看到制錢後,非常高興。

    制錢為什麼顯得漂亮呢?因為制錢中的含銅量很高,達到了6成。而此前康熙制錢的含銅量只有5成。

    孫嘉誠指出,新朝制錢含銅量太高,看起來很漂亮,其實是肥了官和商,苦了黎民百姓。

    為何?因為官府從百姓手中收稅時,是用銀子結算的。而普通百姓手中沒有銀子,只有銅錢。於是,就要把銅錢換算成銀子來交稅。官方的換算標準是一兩銀子值2000銅錢。

    也就是說,百姓要交5兩銀子的稅,就要付給官府1萬銅錢。

    可是,由於銅錢的含銅量高,很多奸商就從官府手裡買來銅錢,鑄成銅器,以此獲利。可是,奸商用一兩銀子只能從官府手裡買來800銅錢——這就是所謂黑市的價格。即便這樣,由於銅錢的含銅量很高,奸商仍然是有利可圖的。

    如此一來,官府每收一兩銀子的稅,就可以透過官價和黑市的差價,獲利1.5兩銀子(2000/800-1=1.5),中飽私囊。

    如果銅錢的含銅量低一點,那麼黑市的價格與官價的差價就會很小,不至於讓官和商都大發橫財。

    有人可能要說了,百姓為何不直接從奸商手裡換銀子呢?

    因為奸商做的是大宗買賣,不可能一點一點從眾多百姓中收購銅錢,那樣的人力成本太高。

    因此,孫嘉誠的主張是將銅錢中的含銅量降到4成。如此一來,奸商與官府無利可圖,就不會以銅錢鑄造銅器出售了。百姓手中流通的銅錢自然就寬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炸雞飽水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