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成月教育

    伊曼努爾·康德於1724 年4 月 22 日生於東普魯士的格尼斯堡(該地自1945 年以後,成為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的領土),父親是一個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 (Puritianism),康德從小在教會辦的學校受教育,1740 年進入格尼斯堡大學神學院,1745 年畢業後當了九年的家庭教師。從1755 年開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學任教,當了多年的編外講師,1770 年才晉升為教授。1781 年開始, 9 年內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這就是著名的康德三大批判哲學.。1804 年2 月12 日病逝."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這是康德墓碑上的悼詞,是對其哲學生涯的最精闢概括. 康德一生幾乎沒有離開格尼斯堡,每天生活極有規律。他每天下午都要在一條街道(它後來被命名為"康德小道)上散步,他準時到這種程度,以至當地居民按照他出來的時間校正手錶。但是,他那刻板和平靜的表面生活與他的豐富多彩而又充滿著革命思想的內心世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他在普魯士這個邊遠小城,注視著世界的最新發展,討論著時代的前沿問題。他一生中只有一次離家到一個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經歷,但他卻像一個閱歷豐富的旅行家那樣,在人類學著作中對各國風土人情做了詳細而生動的描寫. 康德終生未娶,對於他為什麼不結婚,他有自己獨特的解釋:"當我需要女人的時候,我卻無力供養她;而當我能夠供養她的時候,她已經不能使我感到對她的需要了".愛情是人的需要的理想化,而婚姻是人的滿足的現實化.當我們需要女人的時候,那時我們或許很年輕,對異性的仰慕是我們成長的開始.青春期是我們愛與性生長的季節,可是在這個季節中我們卻是無立無助的,我們依賴著我們的父輩生活,我們不能為我們的愛情買單.戀愛的成熟標誌不在於我們是否成年,而在於我們是否獨立.如果你可以獨立供養你所愛的女孩,那怕你是十四歲或更小,那樣的戀愛也不可視為早戀,同樣是值得我們稱頌的;反之,如果我們過了耳立之年,依然依靠我們的父輩生活,那樣的戀愛未免不是一種早戀.不能在物質上給予自己的愛人以幸福,那這般幸福便不能長久.愛情遵循理想原則,婚姻遵循現實原則,理想不過度到現實,那理想終究是虛無縹緲的.青春期後,愛情的渴望與我們年齡的歲數成反比,這就是康德所說的:"當我能夠供養她的時候,她已經不能使我感到對她的需要了".年輕時他渴望愛情卻不能承受,年老時他可以承受卻不再需要愛情.如果你想盡早擁有愛情,你就應該早自食其力,做一個真正有責任感的男人. 2 樓 對異性的嚮往和追求是生理的必然也是生活的所然:"男人如果沒有女人便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而女人沒有男人則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女人對男人來說是生活的調味品,男人對女人來說生理的補充劑;女人豐富男人的生活,男人滋潤女人的生理.愛情於男人是一種生活的潤滑劑,它對男人的事業是一種偉大的推動力,對異性的仰慕歸根到底是所有其他激情的基礎.;愛情於女人是一種生理的調節杆,它對女人的身心是一種偉大的治療物,對異性的追迷歸根到底是性本能的變形.愛不是上天的贈予,而是大地的贈予.我尋求愛情,首先是因為愛情給我帶來狂喜,它如此強烈,以致我經常願意為了幾小時的歡愉而犧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尋求愛情,其次是因為它接觸孤寂,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我尋求愛情,最後是因為在愛情的結合中,我看到了聖徒和詩人們所想象的天堂景色的神秘縮影,這就是女人的愛情緣源. 女人被男人所愛,不僅僅在於女人的美貌也在於她的溫柔和善良.女人不懂使命是應當和責任,她做某件事情完全是憑藉她的直覺和愛好,女性不守規則,但上帝卻給了女人的心靈注入了溫柔,善良和同情心,賦予她們通情達理的細膩情感,然而你卻不能要求她們做出犧牲和自我節制.女人不僅擁有美麗也擁有智慧,只是女人的智慧與男人的智慧不同:女人的智慧是美好的,男人的智慧是深沉的,而這些只不過是崇高的另一種形式.女人靠美貌贏得男人的曖昧和喜歡,女人用美貌去爭取愛情,女人的美麗是作為一個女人的象徵;男人靠智慧和魅力贏得女人的青睞和喜歡,男人用智慧去追尋愛情,男人的智慧是作為一個男人的象徵.因此,對女人來說,最大的侮辱莫過於說她醜陋;對男人來說,最大的侮辱莫過於說他愚蠢.幸福的婚姻是對慎重擇偶的一種獎賞,婚姻不過是不同性別的兩個人為了有可能享有對方的激情而結合,也就是說婚姻就是異性之間為了相互利用而彼此讓與.既然婚姻是如此的卑劣交換,那還不如不結婚. 他選擇了道德放棄了需要;他選擇了孤獨放棄了享樂;他選擇了智慧放棄了庸俗. 康德的哲學思想,概括起來其實也只有幾個詞:唯心、內在、先驗、絕對。特別明顯的一個表現,是他對道德的論述:世界是存在著一種超出人類感知能力的絕對道德的。這個論述,不但從根本上拯救了世俗宗教、殺死了唯理性宗教的上帝,而且也拯救瞭如我一般理想主義者的生活。在過去,每當我提到自己是個理想主義者和絕對道德、絕對真理主義者的時候,別人都會馬上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的道德,憑什麼就一定是我們以及民眾的道德呢?在推行你所謂道德的時候,怎麼能保證不會侵犯他人的權利呢?"為了作出回答,我總會把問題繞到"最高的道德都包括對他人生活方式的無視"。可是這種腦筋急轉彎式的回答不但經不起實踐的推敲、而且也蘊藏著"怙惡不悛"的隱憂。但在康德這裡,問題得到了最終的解決:有這麼一種道德,它是先驗的、絕對的,沒有人能真正把握它,但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它的信徒。於是,妄自闡釋道德的行為會很快敗露,因為世上只有這一種絕對的道德。道德得到了解放,理想也成為了一個真正可以追逐的存在。於是,一切理想主義的價值觀也獲得了新生。首先應該被人們注意到的,是理想主義的愛情觀。這個話題我比較感興趣,而且康德在《論》一書的第三節也有闡述,所以就首先把它拿出來放在臺面上,看看" 康德式愛情"的表現究竟是什麼。 首先,作為一個適齡的年輕人,你一定要明白你生活中遇到的人可以而且只可以分為三種:其中5%是和你的品性、道德、知識構成大體相等的;5%是與你處處相反、站在對立面上的;剩下的90%,和你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牴觸的地方。正確的人際關係應是:面對和你敵對的那5%,在他們攻擊你、損害到你利益的時候,你要勇敢的反抗;而當他們只是和你意見相左、並無實際厲害衝tu 的時候你要學會無視他們的存在。中間的90%,一般不會真正傷害到你,所以你應該對他們友善、謙和,但不要試圖過多介入他們的生活,特別不要試圖讓他們成為和你一樣的人。那既不可能,也不人道。對他們,適當的無視也是必要的。真正對你很重要的,只有那與你相似的5%。你們溝通暢快、互相理解,同性成為摯友,異性則具備發生愛情的可能。讓我們從這種可能性入手,開始進入正題:理想zhuyi 的愛情究竟如何開始?你在不斷與人接觸中,會在那 "親近的5%"中發現一位與眾不同的異性:他/她談吐不俗、品行端正,更重要的是,渾身散發出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氣質。敬意,是你們關係的第一位媒婆。初次面對他/她的時候,你會臉紅心跳、舌頭打結。 但一旦你們開口談話,這種敬畏馬上就會轉變為平和的善意,你們之間的交流其實並不像你想像的那般困難--因為你們本來就是十分相似的人。適度的敬意和順暢的溝通,是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下,一切有關"愛情" 這一字眼底下的人類活動(無論是優美的還是崇高的。後者自不必說,前者會在感召之下披上一層高尚的羽衣),都將井然有序地在你們二人間發生,直到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刻。 婚後的生活,是優美感歸於沉寂的過程。但與此同時你會發現兩人間崇高的感情更為顯著了。所以當女方容顏漸逝、男方蒼老疲鈍之後,婚姻實際已經完全建構在高尚的絕對道德之上了。此時的愛情,實則是更為穩固的了!

  • 2 # 冷凍冰天天

    像康德這樣理性的哲學家,應有很高的精神品味與精神追求,一般的人他會看不上,但是康德不富裕,條件好的估計看不上他,互相看不上,知己難求了。自古都是。 如果結婚是情投意合的結果,如果康德需要的是這樣的結果,非此不娶,那麼什麼樣的女子的精神情操能夠匹配哲學家。當今有才又漂亮的女子很多,不過一般都世俗愛入豪門傍大款,哪個甘願和談吐枯燥沒有情調的哲學家呆在一起,永遠聊不上湊合著過。 這只是依據康德是哲學家做的猜測。不能穿越時空到康德時代,聽他親口說明原因,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別人誰會知道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的柔然民族是如何征服歐洲的?這個民族的後人分佈在哪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