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首席好書推薦官

    我覺得是個人文化領域的偏好

    即使是歷史學家裡也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比如百家講壇的王立群老師就擅長講春秋戰國秦漢歷史,馬未都就擅長跟瓷器有關的一些歷史。

    金庸對宋元明清的歷史是頗有研究的,他寫的《袁崇煥評傳》就從獨特的角度客觀地評價了袁崇煥。不僅如此,他還專門研究過丘處機,所以就宋以後的歷史,金庸先生駕馭起來比較輕鬆。

    再加上金庸祖上就是被文字獄的查繼左,查家被牽連很多人,這一段歷史,金庸雖然不是見證人,但畢竟是當事人的傳人,是很有話語權的,所以我覺得,金庸寫宋元明清更多一些,不過金庸也寫過別的年代的,最遙遠的是春秋時期為背景的《越女劍》

  • 2 # 張春龍

    因為寫這些朝代的小說,必須是在熟悉歷史和考證當時生活狀況基礎之上的虛構,這就需要查詢史料,閱讀史料等而做很多工作,金庸在把握不大的情況下,當然選擇不寫這些朝代的小說。

  • 3 # 西野真婚啟示

    有一點那就是明清小說的文化價值和唐詩宋詞常常是我們並排在一起說的,不是嗎?

    金庸小說的藝術價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俠小說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筆有效地掩蓋了現實處境的嚴峻,完美地連綴了來自現實的矛盾的裂縫,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種理想化、和諧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並防止歷史文化語境的印痕和創傷的暴露,充滿激情地言說著這個世紀所交託給文人的俠客夢。陳平原說:“不敢說沒有江湖就不存在俠客;可武俠小說中倘若沒有一個虛擬的‘江湖世界’,俠客就不可能縱橫馳騁大顯神威。”正如《西遊記》寫的最好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金庸小說的美在那浪漫主義建構的藝術畫廊裡,是喬峰大戰少林、聚義莊之時;是郭靖華山論劍之日;是令狐沖揮舞獨孤九劍之間;是楊過攜手小龍女的剎那;是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瞬間;是韋小寶腳底抹油的頃刻……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金庸武俠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正在於此。——引用

    切合人物歷史特性。時勢造英雄,就像那首詩秦時明月漢時關~從而引起讀者共鳴。動盪不安的大環境一樣,武俠江湖。

    還有就是這裡我想說說笑傲江湖,這裡面令狐沖不論他是學了劍宗的,還是劍宗的,但小人物的虐心成長,我們不都是為止捏了好多漢嘛!?

  • 4 # 月亮林地的鵪鶉

    因為描寫戰國,三國,隋唐的太多了。那些都是光輝時代,光輝時代歌頌也好,寫實也罷,都有大量的文化創作。人們已經有固定的觀念,想寫好不容易。

    自宋開始,已經達到頂端。由此開始走下坡路,這個寫外族紛爭,文化碰撞的,是個好題目。而且金先生大宋肯定熱愛,有深刻研究,要不不會以這個起頭。

  • 5 # 金堤

    金庸先生不把秦漢唐三代做小說背景,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這三個朝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特殊的三個時代,秦朝是開端,漢唐是頂峰。而且這三個朝代都是開疆擴土的朝代,吊打得周邊國家服服帖帖的,完全是一副老大的氣派。

    這三個朝代隨便拉出一個聲名顯赫的武將,就不是你一個江湖俠士所能比擬的,更不是一個江湖豪傑所能左右的人物。

    以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的功夫,找衛青或者霍去病比劃武功,一招就能把衛大將軍或冠軍侯給秒殺了。——戰功赫赫、威名遠揚、名振天下的大將軍豈不是太不濟了?

    吊打得匈奴哭爹喊孃的大英雄,被跑江湖的舉手投足間打得鼻青臉腫,恐怕廣大讀者不買賬,不信服。虛構的牛人與歷史上有名有姓的牛人不期而遇,你讓一個虛構的人打得真實的人抱頭鼠竄,聲名狼藉,會讓讀者很反感。

    金庸先生肯定知道此中厲害,絕不會讓自己的小說去承擔一些不必要的風險,而去挑戰讀者的審美極限。

    有人會說射鵰裡面就有牛人成吉思汗出場,老頑童等高手出入他的大帳如閒庭信步一般,氣得這個建立了蒙古帝國的大佬沒法沒法的,乾生氣,就沒法子治他們,那成吉思汗是不是太慫了?

    金庸先生既然能這樣寫,那是有原因的。

    再說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少數民族,欺凌大漢族,人們都反感他,崇拜他的人少,讓江湖俠客調戲吊打一下他,也讓大漢族主義者揚眉吐氣一下。——心說總有人能欺凌一下你這個一代天驕了,好愜意呀!

    這就是金庸先生高人一等的地方!要不他的小說能魅力四射呢!

    其次,中國除了秦漢唐文治武功聲名遠揚外,其他朝代都是膿包一樣的存在。元朝雖然還算可以,但是由於是少數民族政權,存在的時間又不長,大多數人不喜歡這個朝代,也劃在一個不濟的王朝之列。所以讀者都喜歡看通天徹地的英雄好漢痛扁蒙古帝國武士的篇章。

    金庸先生豈能不諳這方面的事情?他太知道了。

    你讓軟弱可欺的朝代,出來幾個腳慷慨激揚的大英雄狠揍一下外來侵略者,那是很大快人心的——雖然歷史上我們被人家真的打得狼狽不堪,丟人現眼,難道就不允許小說中我們揚眉吐氣一下嗎?

    就算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吧!

    這也是武俠小說永遠難登大雅之堂的原因吧!

  • 6 # 肖小聲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首先,要說一下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的核心觀點——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世人皆理解武俠世界中的普世價值觀基本上都是快意恩仇、江湖兒女江湖情,這些他的小說中都有,壞小子楊過和小龍女的悽然十六年終成神仙眷侶;悲慘三人組的蕭峰、阿朱和小姨子阿紫的虐戀死別;小和尚虛竹和西夏公主夢姑的破戒之戀,最後繼承偌大產業等等,老百姓愛看的內容裡面都有,但隱藏在劇情之後的是金先生對民族衝突、正統大業、世間善惡的深刻見地。楊康一生壞事做盡,不妨礙有一個幼年受盡委屈,終成一代大俠的好兒子;契丹人蕭峰做了遼國的南院大王,仍然不妨礙他以死逼停兩國戰亂,拯救黎民無數;雙面間諜韋小寶暗裡反清復明,卻仍然不妨礙他認為康熙是個好皇帝,最終也不忍挑起動亂;這些隱藏在兒女情長、俠肝義膽背後的是民族衝突和善惡之分,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個基本前提——亂世,宋末時期,北地盡失,戰線綿長,異族禍亂,英雄之輩層出不窮,種族、宗教之戰正史皆表;明末清初,謎案紛紛,偌大個中國由異族掌握,民間勢力暗流湧動;這些都是畫本故事的基本要素,而且金先生寫故事和古龍不一樣,他不是架空歷史,更多的是在歷史可考人物的基礎上進行增編。

    其次,金先生對佛學的理解很深,佛家講普度眾生,殺生是世間第一大惡,戰爭是原罪,種族戰爭勢必會引發信仰戰爭,那麼,為國為民這個觀點在宋元明清的歷史衝突中就有了很大的演義空間,這個空間是讓江湖兒女進入國家戰爭舞臺的空間,以家國大義、弱小抗擊強大的百姓視角去讓讀者區分衝突。

    反之,秦漢唐時期基本都是大一統王朝,更多是軍隊平亂為主,那時更多的現世的是英雄將領,雖說歷史上這三個時期也有遊俠記載,但真正能讓民族衝突體現在小人物身上,並且散發大義光芒的機會相對少很多,更何況盛唐時期包容四海,種族融合反而更多。

    最後,金先生自己曾經說過,他對再之前的歷史瞭解的並不詳盡,創作空間尚且不足。

    最後的最後,緬懷金先生,感謝他給華人留下一個又一個瑰麗美好的江湖夢。

  • 7 # 棲鴻看紅樓

    提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是看金庸的書不夠多。在三聯版、朗文版的《金庸作品集》中,有《三十三劍客圖》,圖文並茂,就是金庸重新演繹唐傳奇中的一些故事。比如紅線、隱娘、崑崙奴、李娃、黃衫客之類。

    也許你會覺得《三十三劍客圖》不算小說。但是無可否認,小說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這個樣子的。一般來說,文學史認為唐代的傳奇,就是中國小說的鼻祖。所以金庸的《三十三劍客圖》可以看作是短篇小說、或者微小說集。

  • 8 # 莊生荒谷

    金庸如果肯寫,可以……

    秦朝可以以刺殺秦始皇為中心沿展開去。

    除了沉不住氣、“色怖振恐”的秦武陽之外,荊軻等待的另一位高手是誰?

    張良聘請來用大鐵錘砸秦始皇座車的大力士又是誰?

    ……

    漢朝可以寫通西域的張騫和班超,出使匈奴的蘇武等。張騫和班超走到西域,蘇武走到貝加爾湖,俠客們卻走得更遠,中西亞、歐洲、非洲、西伯利亞、北冰洋,揚威異域,讓遊牧民族、漁獵民族、歐洲騎士和那些海盜們見識一下中國的精深武功,見識一下古代中國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等燦爛文明,並不在古希臘英雄史詩、古希臘哲學之下……

    唐朝可以寫一代大俠,運用道家柔功把天下第一大力士李元霸和羅士信治得服服貼貼,卻讚賞武藝一般的秦叔寶與單雄信的義氣(友誼)。還有,可以把程咬金賣私鹽、賣柴笆加以衍寫。伍雲召大戰宇文成都也是一個好題材。還有諸如尉遲恭御園演武救駕等,都非常精彩。​

    金庸不知怎麼想的,這麼好這麼多的題材,他竟然沒有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天道》這部電視劇裡的丁元英後面發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