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叨叨團

    不是啊,聰明就說人家奸詐。殺人多就說人家惡貫滿盈,其實都是生活,誰也不容易。不過他肯定是一個色狼就對了,專門喜歡別人家的媳婦…

    曹操,字孟德,是中國偉大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末年群雄爭霸,社會動盪不安,他統一了中國北方,實行一系列富民的舉措,穩定社會,復興經濟,而且廣修水利,擴大農田,他管理的地方人們生活水平都不錯。

    而且他還是一個浪漫是人,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樣的名句給人豪邁的胸襟和大氣的精神。

    曹操一生中最大的汙點就是公元193年,屠殺了幾十萬的老百姓,因為替父親報仇,據《後漢書》記載,“泗水流之不暢”,可憐殺人太多,水都堵住了。其次,曹操的作風問題一直為人詬病,領袖人物在古代三妻四妾也是正常的,可是你就惦記自己親戚是不是有點不對了,自己的嬸母,下屬的老婆,看上了一個不放過。

    不過評價一個人,不能片面,都是有好有壞,就比如說隋朝末年隋煬帝,早期都說他荒淫無道,勞民傷財的修建大運河,現在來看,他確實不錯,興修的大運河現在還在用,而且還承擔著南水北調的任務。然後開拓的絲綢之路,使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更加緊密。

  • 2 # 作家王剛

    文學作品對曹操一直抱有偏見,把曹操描寫成了一代奸雄,尤其那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話,算是將曹操徹底抹黑。其實,歷史上的曹操有著雄才大略,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廣納賢才,手下戰將無數、謀士如雲,為了實現政治抱負,他不稱帝,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詩歌,流傳千古,有名的有:《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等膾炙人口的詩詞,至今仍被後人傳頌。尤為難得的是,他的兒子曹植、曹丕也是了不得的大詩人,後人尊稱“三曹”。總的來說,比起劉備、孫權,曹操在各方面的成就都遠遠超過他們,至於為何在《三國演義》中被抹得如此之黑,就不得而知了!

  • 3 # 軍緣鑫播客

    那麼就剩下“大惡”了。曹操這個人很“惡”嗎?從他殺人如麻來看,應該是,而且,他還經常把“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掛在嘴邊。可是,除了誤殺呂伯奢一家,曹操後來殺的那些人,似乎都有應死的理由,其中包括楊修這樣的聰明人和呂布、蔡瑁這樣的悍將。

    楊修該死嗎?

    楊修本不該死。可是人至暮年的曹操,不得不為接班人作準備,而楊修偏偏支援只論詩酒風月的曹植,總是跟文武雙全的曹丕作對。曹操非常擔心,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會斷送在曹植手中,而楊修這麼聰明的人,恰恰可能成為重要幫兇。因此,楊修之死並非死於自作聰明擾亂軍心,而是奪嫡之爭。

    呂布該死嗎?

    曹操本來不想殺降將,也沒有殺降將的習慣。尤其是對呂布這樣有兩把叉子的人,曹操內心還是讚許的,只要能為他所用,他從來都是笑納。真正殺呂布的人,是劉備,因為劉備在關鍵時候說了一句可以要命的話:你還記得丁原和董卓嗎?就這一句,頂旁人一萬句,曹孟德再不忍心,也不得不先除後患。

    蔡瑁該死嗎?

    蔡瑁當然該死。曹操對於力戰而降的人,不但不殺,而且很尊重,比如張遼,本是呂布的部下,曹操就沒捨得殺。但是,蔡瑁是一個不抵抗將軍,更是一個小人,這樣的家賊比呂布還可怕,只要略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讓你陰溝裡翻船。說曹操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而殺蔡瑁,還不如說他是將計就計除了後患。

    仔細想想,曹操確實是一個愛才惜才之人,所以他身邊的團隊才可能越做越大,真心追隨他的鐵桿也越來越多。如果他真是一個大惡之人,怎麼可能會出現這樣人才濟濟的局面呢?說曹操大奸又大惡,無非是受了《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影響,若真論文治武功和胸懷大度,魏蜀吳應首推曹操。

  • 4 # 小奔說史

    汝南大儒許靖給曹操有一句很精闢、也很到位的評價,“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所以,曹操是奸雄,但不是大奸大惡之人。

    但長期以來出於維護正統皇朝的觀念,曹操篡漢被認為大逆不道,早在北宋時期,蘇東坡在筆記小說《志林》裡就記載了當時街巷小兒聽說書,聽到曹操打敗仗就興高采烈眉飛色舞,聽到劉備打敗仗就傷心落淚垂頭喪氣。

    所以,民間把曹操看成壞人有著悠遠的歷史傳統。

    但不可否認的是,曹操生於公元155年,死於公元220年,享年65歲。他二十歲被舉孝廉為郎,35歲起兵討伐董卓,隨後馳騁縱橫天下30年,透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北方。

    假如東漢沒有大亂的話,那麼以曹操早年為官正直、反對宦官的言行來看,他必然會仕途順利成為三公級別的政治人物。

    所以,曹操在建安十五年所做的《明志令》中也說過自己年輕時的志向,“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

    但由於東漢末年的天崩地裂,曹操不得不投身到這場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亂中,他鎮壓黃巾起義,平定烏桓,消滅袁紹,同時,他唯才是舉、清吏治、抑豪強,使得殘破的北方逐漸恢復,為後來西晉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就這些功績而言,曹操無疑是三國時期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

    然而,曹操這個人性格中有著很奸險、好殺的一面,他殺伏皇后,並屠滅其宗族數百人,如此暴虐,在魏蜀吳三國中罕見。

    比如初平四年,為報父仇東征陶謙,連屠彭城、傅陽等五座城池,“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

    東晉史家孫盛就此評價道,“夫伐罪弔民,古之今軌;罪謙之由,而殘其屬部,過矣。”

    殘忍好殺,就是曹操未能贏得天下民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司馬篡魏,曹篡漢,為什麼曹操家族受到的指責更多呢?

    問題就出在曹操身上,公元216年,曹操晉爵魏王,車輿服飾用天子排場,對於漢獻帝更是各種粗暴,已經毫無人臣之禮,人臣之心。

    假如曹操就此篡位,也未嘗不可,但他非要躲在背後,非要假模假樣的作秀不肯篡位,而把篡漢的名聲留給兒子曹丕。

    這樣的人不叫奸雄,誰叫奸雄?

  • 5 # 8899031

    天下有能者取而代之,漢室天下不也是奪取來了,三國鼎力需要一個能人需要統一,也許個人角度不同,曹操具備能力雖然狡猾,但比劉備小人強多了,孫權更不用說,諸葛亮自以為看天機會算就沒算劉備能成多大的事,個人認為禍首是諸葛亮出來多管閒事導致戰爭打太久死那麼多人,不然曹操早統一不會死那麼多人,司馬狗賊就不會取待曹氏

  • 6 # 戰史解碼

    最近正在刷《卑鄙的聖人》,所以跟大家談談我對曹操的看法(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對曹操心裡活動的把握很到位)。

    說起來,曹操絕對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之一。自漢末以來,曹操就被冠以各種不同的稱號,奸臣、篡逆、梟雄、能臣,可謂褒貶不一,但由於《三國演義》的緣故,曹操奸臣的影響更為深入人心。不過小說擁劉貶曹的痕跡過於突出,所以關於曹操的評價難免有失偏頗。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什麼樣的呢?

    叱吒風雲 胸懷天下

    初入仕途的曹操在洛陽任北部尉,他不畏權貴,對違反禁令的一律用五色棒打死,令京城震動。他一生征戰30餘載,參加大小戰役50餘次,雖未能統一全國,但基本上平定了中國北方軍閥。在許都,他大修水利,推廣水稻,使得中原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從這方面講,曹操的貢獻不容忽略。

    求賢若渴 唯才是舉

    曹操在用人方面不重個人出身,唯才是舉,他招募了大量人才作為其幕僚。曹操最重有“治國用兵之術”之人,其次重文人。郭嘉、滿寵、張遼甚至是才女蔡文姬都在其帳下效力,這足以表明曹操對人才的渴望。

    號召節儉

    曹操一生主張節儉,反對奢侈。《魏書》中記載,曹操在後宮不穿錦繡,衛士只穿一雙鞋,帷帳屏風壞了則修補,被褥也沒有任何紋飾。

    當然除了上述三點,曹操還有很多的優點,因為其他回答也都有介紹,我就不再一一贅述。有優點,自然也有缺點,曹操更是一個優點與缺點十分突出的矛盾集合體。比如曹操的奸詐、好色等問題一直被後世所詬病。

    如果僅僅以好和壞來劃分,那麼曹操絕對算不上好人,但話說回來,身處亂世又能有幾個“好人”?孫權、劉備、袁紹之流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吧!總的來說,曹操對中國的發展還是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瓶器戒指怎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