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郢

    天道,如同開弓一般,弓拉的越開,受的抑制力越大;弓線下壓的越深,向上舉的力越大,也就是後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鋪墊。

  • 2 # 曾銘瀾

    天之道,古代就諸侯,皇帝的國策。高者仰下,很簡單,剝削掠奪的意思。下者舉之,就是各階層忍無可忍,可能政變,兵變,民變。所以全球大革命,天下為公。雖然不完善,但比君命神授,人治專制要文明很多。還有張馳有度,有的放矢。

  • 3 # 持缽人

    這句話要透過全文來理解其中代表的寓意,原文為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意思是說:

    自然的規律,不是很像張弓射箭嗎?弦拉高了就把它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舉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是社會的法則卻不是這樣,要減少不足的,來奉獻給有餘的人。那麼,誰能夠減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聖人這才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願意顯示自己的賢能。

    在本章中,老子先是對比了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與人道的“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區別,然後指出聖人不同於一般人的做法。

    我們知道,普通人總是貪婪而自私,總想更多的展會由無論是物質產品還是精神享受。

    正因為如此,佔有的越多的人往往因為擁有更強的攝取能力,進而能從匱乏的人那裡掠奪更多的財物。最終造成富者恆富,貧者越貧的“馬太效應”。而與普通人不同的是,聖人則不按照人的這種缺陷做事,而是順應天道,“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並且“不欲見賢”,也即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不想表現自己的賢能。

    就如當年,范蠡助越王勾踐成就春秋霸業之後,功成身退,不辭而別,與西施泛舟湖上,是何等瀟灑自在。

  • 4 # 逍遙宇宙a

    原文(全文)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以上為《道德經》第77章 天道 的全文,通讀全篇為了更好理解前面這幾句話。

    本章意為:天之“道”,不就像拉弓射箭嗎?高了就壓低一些,低了就升高一些,有餘的減少一些,不足的補充一些。

    緊隨其後,老子進一步闡述:天之“道”是減少,有餘來補充不足;人之“道”卻不是這樣,減少不足來補充有餘。誰能夠把有餘的東西供給天下?只有“有道者”才能如此。因此,聖人為德不望報,功成而不居功,不願表現自己的才能。

    《道德經》和《易經》是相通的。《易經》中,損下益上曰“損卦”;損上益下曰“益卦”。而“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原理,又與《黃帝內經》異曲同工之妙:“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見《素問.三部九候論》)。

    總而言之,中國古之聖賢依天道論人世,都在推崇陰陽平衡學說。陰陽平衡的自然動力,主宰和推動著宇宙萬物週而復始,連綿不絕運動著。

  • 5 # 小豬非豬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出自老子《道德經》。大致意思是:天道,就像是射箭,弦高了則壓低,弦低了就抬高,而後達到一種平衡態。

    拿有餘補不足是天道;相對應的是拿不足補有餘——這個大家極易聯想到貧富分化問題,富者從窮人身上壓榨,窮者將剩餘價值供應富者,從而導致富者更富,窮者更窮。顯然老子是反對損不足而奉有餘這種行為。但對於現實世界而言,要達到絕對均衡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社會是金字塔式結構。尖頂上無須承重,卻立最高處,基底受盡壓榨而低於塵土。

    固然人類終極夢想為天下大同、階級消解、國家消解、物盡所需,在現時很難實現,但老子站在數千年前,為人類從哲學意義上指出了這個方向,仍是很了不起的。

    與其說老子的平衡觀,是治世聖典,不如理解為個人道德修養上的航標。

  • 6 # 老圃

    我非常想找一張弓試一試,體會一下這句話究竟應該如何解釋,可惜沒有找到。

    於是便在紙上畫一張靜止的弓,然後再畫一張拉開的弓,琢磨良久,又反覆對照老子的思想,不光是損有餘而補不足,還有無為等等。

    反覆思考,覺得是這個意思:

    人們拉弓,不是橫著拿而是豎著拿,所以弓的兩端,一端在上,一端在下。上端是有餘,下端是不足。

    拉開弓弦,在力的作用下,兩端變化,上端比以前低,就是損;下端比以前高,就是補。所以拉弓是一個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過程。是不是這樣?

    在這裡,弓的位置並沒有動,可以說是靜止的,動的是上下兩端。也就是說,不是人力在調整弓的兩端,是它本身的結構在外力作用下進行的反應,所以才是天之道,是無為。如果是人拿著這張弓找目標,來回移動,那麼就是人之道了,等於有為。

    不知各位有何高見?

  • 7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道德經》第77章在講“道德”的屬性和機制,也是對首章“道、無、有”三字的註解語。下面簡析幾句,供參考。

    【1、字面意思】

    標題句的大致含義為:蘊藏在天中的“道”發揮出“德”的作用時,很像人開弓的動作。在拉動時,若兩手都拿在弓身、弓弦的上部使力,會自然被弓的內勁下推至弓身、弓弦的中部,才能完全拉開;同理,若兩手都拿在弓身、弓弦的下部使力,會自然被弓的內勁上推至弓身、弓弦的中部,才能完全拉開。

    【2、解讀難點】

    在五個:(1)“張”是動詞,不是量詞,指拉開。(2)“高”指兩手所拿的弓位之高,不指持弓人的身高或持弓的臂高。(3)“抑”指弓勁反作用於高處的雙手,並使之趨向弓身、弓弦中部而停止。(4)“舉”指弓勁反作用於低處的雙手,並使之趨向弓身、弓弦中部而停止。(5)弓身、弓弦是比喻“道”,兩手自然下移或上移至中部的形態比喻“德”。也就是說,人拉弓時,只要拿的位置不對,弓會自然調整雙手,使之同時且必須移動到弓身、弓弦的中部,才拉得開。這個“兩手被弓自然調節至中部,才能拉開”的情形,與看不見的、居中的、天背後的“道德”強制萬物歸中情形,幾乎是一樣的,所以經文要這樣比喻。

    【3、標題句的思想主線】

    弓能眼見,是“有”;弓勁不能眼見,是“無”;弓+弓勁的背後是“道”,手位置的自然調整/移動的背後是“德”,故標題句在講“有和無”的關係、“道和德”的關係。而經文首章講過,“有、無”分別是道德的假性和真性,可見,標題這段文字是在呼應首章,也即是第77章與首章的關係。

    【4、本章“天之道和人之道”為何相反?】

    老子在經文首章和本章暗示了三個原因:(1)“天”是證道者、在道者,是“道德”的圓滿化身,故與道德一樣,常在中態,使萬物的變化歸中、趨中,就永恆表現為“抑高舉低”的形態。(2)“人”天生是迷道者、昧道者,未悟自身蘊藏“道德”的圓滿性,常居逆反,趨向離中、背中,與道德的“中性”相反,故道德將暗地裡遏制人的“離中性”,就永恆表現為“損餘補虧”的反矛盾形態。(3)天道是使萬物歸中,人道是使人離矛盾兩極,看起來不同,其實在本質上講,歸宿都是“中”,故天道=人道。

    【5、“弓喻”的別義】

    另有四個:(1)人對“道德”,不能直觀,必須默悟暗會,才明其妙。就好比人不親自拉弓,將無法懂“道德強制萬物歸中”的暗藏法則。(2)矛盾是“道德”的假面目;人只有領悟“無矛盾”,才識“道德”的真面目。就好比人的雙手不同時在弓身、弓弦的中部,處於偏離狀態時,怎麼用力都拉不開弓;反之,將雙手移至中間,連成一線時,才能拉開。(3)人必須“無慾、無求、無為”,才能明道。就好比弓身、弓弦的中位相當於“道德位”,雙手在此(遠離和超越矛盾),才能開弓。(4)“道德”在萬物中,與萬物一體,故反之也成立,即萬物(含天、人)=道德。也因此,弓=人,拉弓=人的修道,則證道=在中,在道=居中,否則人不能得道。

    總之,對天道的“弓喻”與經文其他大量比喻一樣,是老子“借有說無、借假說真、借物說道、借變說德”的施教巧法。只要徹悟“天即人,弓即身,道即心,德即慧”,就通解全經,再無疑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接下來的影視圈中,哪位動作影星能扛起動作影視這杆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