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說是工作需要就要到另外一個城市去,但是去了沒有到一年,就和女友感情淡了分手。是因為異地戀分手,還是本來就想分手不過是來個異地戀找藉口?
回覆列表
-
1 # 華哥教案
-
2 # 指鹿者行
這個問題中為了分手而用異地戀當藉口我想是極大不可能的吧!
兩人之間的感情如果出現問題的話,第一反應就是想著該去怎麼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等著感情最終出現決裂的情況。
另外如果真的為了分手,誰又會煎熬一年呢,在不合適的愛情面前,問題出現之後,合適解決問題的時間,大多也就一個月,一個月之內足夠讓兩個之間的出現問題做出反應了。
問題出現久了,會讓人覺得很累,再說感情這個東西,一旦失去了聯絡會越來越淡,兩人如果在問題面前都不做出選擇的話,那他們分手的時間會大大的縮短,本來是可以挽回的,但沒人願意讓一步,在很快的時間呢,感情就會淡化了。
還有,關於題主這個問題,一年多了才提出正式分手,極大可能是兩個人做出了一些選擇,只是沒有辦法讓結果更好,以至於拖延時間。
而且異地戀其實並不可怕,兩個人之間感情如果真的堅硬,是不會因為距離的問題而分手的。
在大多異地戀之中導致分手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為距離,而是因為彼此的內心對另一方的不相信。
-
3 # 蕪雜裡的生長
分手真的需要找藉口嗎?
異地戀分手的可能性大一些,假如真要是想分手,用這個理由有什麼意義呢?是能減輕自己的愧疚感還是能讓自己果斷一點。我想這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不管是不是主動去外地的這都不能成為想分手的一個藉口。但異地戀感情會變這是不可置否的。
能造成分手的只能是兩人的感情問題,而非外界因素見過很多的異地戀。最長5年的也有,過得都比較好,不僅沒有分手的跡象,感情還比以前更深。所以我覺得什麼因為異地戀分手啊,想分手找個藉口啊,這些都是假的。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兩人的感情有了問題。
即使這個人不去外地,該分手還是分手,分手有時候需要理由嗎?
又或者說真的是因為工作需要不得不去呢。異地戀本身對感情就是一種考驗。
先來講兩段故事,一段讓我有了那堆矯情兮兮的感慨,另一段,讓我把感慨轉為清晰的認知。
我和前男友從高中相識,我們分別是兩個班的班長。平時除了開會在一起,別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不在一起度過。後來高二分班以後課就緊了,我們總是抓住一切上學放學的機會一起行走一段,抓住所有大休的時間一起學習。我們約好,要一起努力,爭取都考到很棒的大學,爭取考到一起,所以我們的愛情不能互相打擾,要互相支撐。這就是我們所有的相處。
後來上了大學,不幸天各一方,我北上,他南下。一年到頭,只有寒假暑假可以見面。他立志考研一定來北京。我於是總是盼啊盼,覺得盼到他來北京以後,我們就熬出頭了。但是我們終沒有熬到第一個暑假,因為他遇上了一個美麗的南方姑娘,也因為種種溝通不暢,我們分手了。
分手帶來的難過只是短暫的,讓我久久困擾的,是他分手之際跟我的談話,他把過去這三年多里對我的印象如數道來,一句一句,卻都跟我周圍人【包括普通的朋友和最親近的家人】對我的認知大相徑庭。我想不通,為什麼只有他,對我的印象如此不同?
我沒有解開這個疑惑,後來忘了他,也就忘了這個結。直到一個師兄的出現。
春季學期,我跟師兄在一堂公選課上認識,平時的接觸,就是在網上聊的挺好的,還有會一起散個步什麼的。到了秋季學期,他跟我表白了,但是我拒絕了他。他沒有放棄,仍然保持著追求的姿態,一直堅持了三個多月。我沒有給他任何機會的念頭,僵持著。
後來,他很認真的跟我講:“你知不知道,我追你的這些時間,包括從我大一到現在,一直都有很多女生,給我寫情書,還有示好?”
我明白他的意思,回答:“我知道,但是我不能理解……”
師兄有點黯然,好吧我也真是不會說話。我猜他很奇怪:為什麼他可以輕易打動那麼多小女生的心,卻不能打動我的?
很快,我對這個問題也好奇起來:對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女生喜歡他呢?為什麼?
於是我問他:“那些喜歡你的女生,都是你在什麼地方認識的啊?社團?同班同學?實習?校內?校外?”
他想了想,開始一個個給我數——
“我是我們院的學習委員,平時全院跟老師接觸的事情都是我出面,拋頭露面的機會多,就有很多我們院的女生喜歡我,但我其實跟她們都不太熟……”
“我會吹XXX(抱歉他說的那個樂器名稱我忘了(ˉ﹃ˉ)),是我們學校樂團裡的XXX手。平時有很多排練和演出,樂團裡也有一些女生喜歡我……”
“我大一到大二都在校學生會嘛,有很多工作和活動,有的同事也就喜歡我了……”
……
數完他又很認真的問我:“你真的覺得我很差勁麼?我覺得,我混得其實還可以啊。”
猶如一片迷霧在心頭逐漸散去,跟前男友長談後的那個結又進入腦海——一樣的被莫名其妙地片面認知,一樣的不符合自己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對應了一樣的答案。
是的,師兄很優秀,但問題是,我從未有機會接觸到他優秀的方面——我們不同院系,不知道他的工作日常;我沒聽過學校音樂團的演出,沒見過他穿著正裝吹奏樂曲的英姿;我們在校會不是一個部門,時間也錯開,我更不知道他為活動組織奔忙的樣子……我只見過他在我們一起選的那節公選課上睡覺,只知道他每次翹課都叫我幫他寫課堂作業和簽到,只知道期末考試他一個勁抄我的,只知道他在網上的插科打諢,只知道他追我時候低眉順眼的樣子……
同樣的道理,我跟前男友戀愛時,對自己每天接觸到的人都很友善,對手頭的工作都很認真,偶爾有脾氣也傷不到真感情,但是這一切,都不是展現在他眼前的我。
回想跟他相處的三年,前兩年因為學習,後兩年因為異地,我都只有在最難過最傷心的時候、生活裡遇到不順的時候才會忍不住去找他傾訴。頭兩年開心的時候不找他,是因為開心的時候腦子很清醒,覺得一定一定不能打擾他學習。後來異地開心的時候,往往就跟新認識的朋友玩去了,忘記了跟他分享喜悅。
再加上一開始確立關係就不是在彼此瞭解的基礎上,而是近乎一見鍾情,所以他從開始到最後認識的我,一直一直就是一個脾氣暴躁、愛哭愛鬧、從來沒有晴天的人。
父母尚且能看到我放晴後逗逼的一面,知道我也有晴有陰,然而他只能看到我消極的那一面,於是久而久之,他只能認為我是一個消極負面的人。就像我認知裡的師兄,是一個diao絲一樣。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理所當然的認識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別人對你的認知,取決於你在他們面前展現的樣子。他從沒見過你的溫柔,自然覺得你暴躁。他從沒見過你笑,自然覺得你無趣。你不能說“嗨,我其實很溫柔,我其實也會笑哦!”那沒用,人總是相信自己見到的,他沒見過,他不會信。
推廣到所有人際關係中也是一樣。總有年輕人覺得懷才不遇,其實也只是他從沒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成績,只讓別人看到自己抱怨加班或者偷懶玩電腦,那就不要講他其實什麼都會,為什麼重大任務不交給他。總有班幹部抱怨有的同學不理解自己,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看見她不工作時候放鬆微笑和風情萬種的樣子,只看見她工作起來鐵面無私的樣子,所以覺得她滅絕師太、沒有女人味。
他沒見過的事,他不會信。
有人說,異地戀之於情侶就像風之於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 它助燃那些強壯的。
這句話也很對。只是很多時候的分開往往不是因為感情堅固與否,或曰,這感情兼顧與否往往取決於兩人彼此的認知和信賴。
他若從沒見過我笑的樣子,他如何堅信我會笑?我若從沒見過他認真的樣子,我又如何相信他不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人?
所以愛情,異地真不是問題,問題是異地之前,彼此的瞭解打牢了沒有,彼此的信任堅固了沒有。所謂“不忘初心”,不就是不管後來經歷了多少大風大浪,你依然記得她動人的笑並且相信未來你們會一起笑下去?
武林外傳裡郭芙蓉臉上抹了辣椒醬毀容之後,呂秀才對她說:“沒關係,我記得你好看的樣子。”
只有你們見過真正的對方,形成了對彼此穩定的認識,才有可能談“不忘”啊!
我和前男友,實際上從一開始就不在一個班,甚至後來都不在一個校區,本質上還是異地戀,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異地戀,所以他只能從我面對他的樣子裡建立對我的認知,並且日益相信他眼中的就是真正的我——所以分手,是必然。應了那句矯情的話,“他不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