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蔣先生
-
2 # 大廚水煎包
我們先看一下實體餐飲企業,雖然目前也有很多比較知名的,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但是受制於中國南北風味差異,飲食習慣不同,要想成為在全國各地都能夠佔據主導地位的超然型龍頭也幾乎是不可能!
這些較大的餐飲企業尚且不能做到的事情,遍地開花的小吃店就更不具備成為一個巨無霸企業的基因!
一個餐飲平臺很難能夠做到像阿里,淘寶那種全行業的平臺那樣,畢竟淘寶這種網上平臺是真真實實幫助經銷商省下來了實體房租,而餐飲平臺幾乎很難能夠幫助餐飲店減少房租成本,只能算是幫助餐飲企業開拓了一部分客源而已!
中國幾千年的餐飲文化,對就餐環境,氛圍有著很高的講究,尤其中國的餐飲技術很多菜品都講究新鮮感!如果餐飲電商只是做快餐的話,雖然市場份額會有一定的增量空間,不過要想成為影響整個餐飲行業的巨無霸企業很難!
網際網路餐飲企業要想有更大的突破,我覺得有必要在保鮮技術方面尋求突破,在技術方面進行儲備!
-
3 # Yi品軒
餐飲市場,很大,可能是真的有這個上面的指標有4萬億!衣食住行,是生活中的剛需,沒有人會離得開飲食,所以不得不說市場確實不容小覷!
1、中國是人口大國,天南地北都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各地風俗也會造就著餐飲風格的差異,但是如何做到像是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公司,還是有很大的難度!首先是阿里、騰訊是屬於網際網路公司,走的是輕資產路線,無論是阿里的電子商務平臺還是騰訊的社交平臺都是擁有著巨量的使用者,如何以阿里、騰訊為目標,那麼首先需要在自己的業務方向上找到能夠吸引使用者的出發點!
2、目前市場上有美團和餓了麼在餐飲行業都有著出色的使用者持有量,當然還有百度外賣和支付寶口碑,但目前的狀況來看這些都會在市場上處於燒錢的狀況,真正的實現盈利還有一段路要走,如果要成為阿里、騰訊就更不可能了,因為大腿已經抱住了,沒有成為的可能了!
3、當然這些平臺在餐飲上還是處在線上活動,線下的市場還是佔有量少,線上可能解決的是人數少的飲食問題,但是如果在人數多的情況還是以線下實體店飲食為主,畢竟中國飲食文化還是處在面對面的情況下,才會有更好的情感交流!
4、餐飲市場如何去做整合,做好品類:正餐、宵夜、小吃、特色等等;如何分出交集;如何保證飲食安全;如何健康飲食,如何滿足各區域的需求都需要去考慮!
總之,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個人觀點,如有不適之處,接收指點!
-
4 # 李政權
#新零售#小池塘養不了大魚,但大池塘也不見得就能出大魚——4萬億的餐飲市場就跟這個情況類似,現有的餐飲模式之下,別說出現年銷售額超過2000億的類似阿里、騰訊這樣體量的企業,就是出現年營收超過150億-300億的肯德基與麥當勞(中國區),都難!
不過,讓麥當勞、肯德基來幹中國式的傳統餐飲,它們也難做到它們現在的規模。因為,中式餐飲規模化的一大問題,就是難以做到標準化,不能做到標準化就難以如標準化商品般全國性量販售賣,就難以進行復制與規模化擴張,就註定營收規模的天花板,很矮!
所以,如果有誰像如麥當勞、肯德基般巨量複製開店,做成千億規模級的4萬億市場中的巨頭,還是放棄這個想法吧——也正是中式餐飲難以出現規模化餐飲企業的原因,阿里巴巴、騰訊才有將它們併入泛零售領域的跡象,而非從事業群之類的高度單列。
但是,開餐飲店做不到,不代表餐飲周邊的細分市場做不到——也就是說,在開店擴張之外,想另外的路子才有可能成為4萬億市場的阿里與騰訊。
其一,配套餐飲服務:外賣最為典型。比如騰訊背景的美團、阿里背景的餓了麼+百度外賣(餓了麼收購的了百度外賣,而阿里近期又追加投資,全資收購了餓了麼,並有將餓了麼歸入新零售領域,外賣配送服務多元化,追加商品到家配送服務的跡象),它們的年交易規模都在1000億級以上。
其二,食材及食材配送領域:這個細分市場同樣是萬億規模級的,很可能出現千億規模級的企業。實際上目前的生鮮超市老大永輝超市,如果不考慮其他商品銷售貢獻的話,其應收已經五六百億了。
其三,商業模式創新突破:餐飲市場是一個總體傳統的市場,在難以標準化等難題之外,同樣存在巨大的餐飲經營要素重構、餐飲使用者重組及商業創新的空間。
-
5 # P14有話說
我理解的成為餐飲市場的阿里,騰訊,是指類似於BAT的平臺生態經濟,以餐飲為主業,涵蓋其他的方方面面
總體來講,餐飲行業存在從業人員整體文華水平偏低,行業進入門檻偏低,特別中國早期第一批餐飲行業創業大佬普遍文化低的現狀。
在馬雲提出“五新”概念之前,O2O場景已經是網際網路的熱點之一,主要是餐飲有幾大特別符合網際網路的特性;
一是剛需,是人就得吃東西
二是高頻,一天至少吃三次,現在年輕人懶,在外吃機率更高
所以阿里巴巴集團從2013年做淘點點,2015年整合做口碑,2018年收購餓了麼,都是在基於餐飲為主場景的運作。
百度也花了50億運作百度外賣,後來又賣給了餓了嗎。騰訊收購了一家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後來覺得自己做累,就投資了點評美團。
因此從餐飲的網路資訊平臺上,基本應該在點評美團與阿里口碑之間分出個勝負,其他的平臺估計機會不大。
-
6 # 輕餐飲空間
感謝邀請,國內餐飲市場雖大,但分佈廣、地域廣,再加傳統餐飲的難標準化,大多為了生存只能走個性路線,這就導致很難有阿里、騰訊樣體量的企業;如果是餐飲行業中大家都需的配套行業,到是有這個可能;再者就是突破了傳統餐飲瓶頸後,可以會很快出來這樣體量的企業。
-
7 # 老王一杯酒
我發覺很多回復的去回答問題,並非針對你的問題,都回答的很空泛,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重點很多人回答與提問相去甚遠。
餐飲市場根本沒法成為騰訊阿里那樣的經濟體量,因為餐飲根本不是高科技產業,門檻本身就低,就這麼簡單!
騰訊是即時通訊,遊戲發家,阿里是賦能公司,都依賴於軟體開發和網際網路,而餐飲市場是社會基本生活市場,日常開門七件事。
你想想日常都會做的事,必須的事,與生命休慼相關的事,如果四萬億餐飲都被幾家公司壟斷了,那麼世界末日也不遠了,所以餐飲市場只能由大眾來做,不可能一家獨大!
相關內容
- 阿里,騰訊,移動“開戰”,巨頭為何這麼”卷“?
-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京東哪個模式會在未來先倒下?
- 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能趕超阿里或者騰訊?
- 今天和朋友聊網際網路,他說百度優勢是技術,阿里優勢是運營,騰訊優勢是營銷,這樣對嗎?
- 那麼多企業包括阿里,騰訊裁員,為什麼社會對京東裁員反應這麼大?
- 怎樣才能進阿里、騰訊這樣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工作?
- 阿里,百度,騰訊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出爐,你認為誰未來發展更強勢,更有空間?
- 像阿里、騰訊這種大公司,每天有巨大的現金流,那麼公司的錢會放在哪裡,是如何管理的?
- 如果阿里騰訊京東拼多多都把企業關掉後我們會有什麼影響?
- 騰訊、百度、阿里哪個公司的程式設計師最厲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俗話又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得慌。
確實吃飯是個大問題,尤其是中國這麼個人口總量世界第一的大國,吃飯帶來巨大的消費,因此餐飲行業在中國是個巨大的市場。不過有沒有4萬億之多/每年,這個資料是否準確?
那麼在巨大的餐飲市場能否成就一家新的像阿里、騰訊這麼大的企業呢?
我感覺太難了。
1、阿里和騰訊是網際網路公司,輕資產運營模式,尤其是阿里最注重甩掉包袱、輕資產運營。
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發展,兩家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市值都在5000億美金左右,至今增長都十分強勁,2017年阿里營收2200億元左右,騰訊接近2400億元人民幣,利潤都超過700億元人民幣。
他們的業務已經深入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購物到娛樂、從金融、貸款、支付到打車、從旅遊到住酒店、從上網聊天到線上學習等等都有他們的佈局,已經形成各自閉環的商業生態圈。
餐飲行業雖未直接涉足,但是各自投資扶持了相應的企業,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大力扶持餓了麼,最近支付寶口碑也捲土重來、氣勢逼人,而美團點評則投靠了騰訊的懷抱。
2、雖然餐飲行業市場巨大,但是競爭激烈、成本高,相對於網際網路公司其利潤薄。想要在餐飲行業做出一家成為它倆一般的企業太難。
3、看看網際網路+餐飲的幾家,餓了麼、百度外賣、美團點評、支付寶口碑。目前來講都還未盈利,還在不斷融資發展當中。
百度外賣去年被餓了麼吞併了,之前也是個燒錢的主,餓了麼則最近傳出要被阿里95億美金全部收購。
美團點評截止到上一輪融資的估值是280億美金,不過最近有訊息傳出美團年底將在香港IPO上市,估值在600億美金。
而重出江湖的支付寶口碑則是阿里斥資60億重金打造的一個品牌,用於對付美團點評。
而以上公司都發展了七八年了,也遠遠未到阿里和騰訊的級別,估計永遠也到不了這個級別。
別說再做一家成為阿里和騰訊一樣的企業,幾乎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