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二更
-
2 # 滬漂宇
宋江是《水滸傳》中108位好漢的首領,是作品中最重要、最複雜、也是刻畫得比較真實成功的一個形象,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一個形象。在文學史上,同一個文學形象受到大家見仁見智的評價,本也不稀奇,可像宋江這樣讓大家大褒大貶、毀之譽之的人,還是很少見的,這足以說明宋江這一形象的不尋常。
首先,宋江在作品中具有無比的重要性。宋江的一生窮通存亡與梁山事業的興衰直接相關。不管是從他的位置還是從作品的藝術結構上看,他都處於核心地位。研究宋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研究《水滸傳》的核心內容。其次,宋江具有性格的複雜性和形象的歧義性。宋江的性格是非常豐富、複雜、深刻的,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各不相同的表現。讀者如果不從整體上把握他,便會得出差異極大的結論。有人說他是個“大忠大義”之人,有人說他是個“整天哼著‘臣罪當誅兮’的封建主義的奴才”,有人說他是個不可饒恕的“盜魁”,還有人說他是個有著分裂性格的人,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則乾脆表示不喜歡宋江。
我們知道,一個藝術形象的成功與否,並不決定於讀者感情上是否喜愛,而在於“它是否概括了那個歷史時代的某一階層或某一集團的真實生活、性格和真實的精神面貌”,是否具有典型意義。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應站在一個新高度,從歷史的、文化的新視角來分析宋江的精神世界和靈魂,從整體上把握他,從而得出科學的、正確的、富有創新性的結論。
一、宋江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
《水滸傳》中的宋江是一個具有複雜性格的人。宋江是帶著他全部複雜矛盾的性格出場的。作者這樣介紹他: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貝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貝賙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的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能救萬物。
這個介紹很全面,又很概括。從這裡我們知道了宋江出身於地主家庭,受著儒家思想的教育,供職於統治階級陣營,為人又仗義豪俠,喜好結交江湖上好漢。這就勾勒出了宋江形象的草圖,定下了他性格的基調,點出了他生命的主要基因。以後,宋江的性格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可以從這裡找到根源。
忠義是宋江的主體性格,但卻不是他性格的全部;他的全部性格要複雜得多、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他慈悲仁愛,救苦救難,卻又偶爾表現出殘忍狠毒,不擇手段;他頗富政治遠見,極具雄才大略,有時卻有顯得目光短視,昏庸糊塗;他善於聽言納諫,從善如流,有時卻又剛愎自用,拒絕良策;一方面,他以掃除社會黑暗勢力為己任,另一方面,他又以盡忠國君為最高行為準則;一方面,他建立了梁山事業,另一方面,他又毀掉了梁山事業……這些看似矛盾的東西有機地統一在宋江身上,是那麼真實、自然,它們造就了宋江這個特定的藝術形象。
縱觀宋江一生,他其實既不敬“忠”,也不守“義”,“忠義”二字,只不過是他用來玩弄權謀的法寶而已,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為他的任何卑劣的行為披上一件漂亮的“忠義”外衣。夜讀水滸,讓我感受最深的便是:要警惕現實生活中像宋江一樣拉大旗作虎皮的人。
-
3 # sunjunyi47
作為鄆城小吏,他為人正直,對下屬也非常關照,才得到山東及時雨的稱號,在當時可以說優點頗多,大家對他的討厭主要來自於詔安,因為詔安,梁山損失大半,最後被高俅,童貫等摘了桃子。其實仔細想想,不詔安好漢們也沒有好的下場,宋江是深層次的為大家謀未來,畢竟朝廷才是正統,梁山說白了也就是土匪。
-
4 # 老曹嘚啵嘚
有點歷史根據,絕大多數都是杜撰的,當時到底是怎麼回事誰都不知道,所以沒有必要 看三國流眼淚 當個熱鬧看就完了
-
5 # 金戈鐵馬崢嶸歲月
宋江有缺點,被偉人一句話概括啦,“他是一個投降派”。我們討厭更多的是基於小說演義,是因為宋江葬送了梁山發展的大好形式,用梁山兄弟的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但小說終歸是小說,演義畢竟不是真實的歷史,我們也更多站在今天的立場,用階級論看待那曾經的歷史。
毋庸置疑,就是今天看來,宋江絕對是一響噹噹的人物,仍有可愛之處:
1、山東及時雨、鄆城宋押司,那可是響徹江湖的,雖談不上是義薄雲天,但也是江湖救急,孟嘗君一般的人物;
2、宋江能被推為梁山頭把交椅,也絕非浪得虛名,梁山一系列戰役,諸如徵遼平方等,穩坐中軍,運籌帷幄,也絕對是一等一的帥才;
3、即便是被人詬病的招安,難道不是真心為兄弟們尋個前程?拋開演義難道梁山真的強大到可以對抗中央,真的可以另立朝廷?非也,強大如方臘不也是灰飛煙滅嗎。
-
6 # 向陽花開7290
宋江從一個小吏混到梁山老大,當然有自己的明顯優點。
孝心可嘉。宋江被稱為“孝義黑三郎”,對父親極為孝順。在自己被官府通緝的時候,還念念不忘回家去探望父親。
有遠見。宋江還是鄆城縣一個押司的時候,就知道給自己拓展人脈網,黑道白道都結交。不僅自己可以有不少油水撈,而且落了個及時雨的好名聲,江湖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後來每每宋江遇到難處,只需大喊一聲“我宋江命休矣”,就可以逢凶化吉!
情商極高。梁山上上下下都唯宋江馬首是瞻,像花榮、李逵都是宋江過命的心腹。多少不服梁山的汗子,一到梁山,宋江和風細雨,親手解綁,推心置腹,這些人就能被感化轉而投梁山。
-
7 # 毛毛熊521
第一個死的是李逵,其實宋江當時也是不想害李逵的。但是宋江想的是如果他本人喝了那壺毒酒李逵就在身邊,那李逵一定會造反!這樣兄弟們得到訊息後都會來一起造反!這樣這些兄弟們和他們的家人一個都活不了!就等於是害了兄弟們以及他們的家人們!宋江其實是做對了。等於是救了兄弟們的家人和他們的後人!
-
8 # 馬到成功148659402
宋江是《水滸傳》的核心人物,對於宋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宋江是投降派,有人說宋江招安害了梁山眾兄弟,有人說宋江若與方臘等義軍合作,另立朝庭推翻大宋是正確的!有人說宋江是忠君愛國,替天行道的義士,是社會和諧的中流坻柱!
從《水滸傳》上看,宋江有江湖人稱及時雨美譽,宋江喜歡助人為樂,好善樂施,經常救濟人於危難之中,放在現在社會也可以被稱為“活雷鋒”!宋江看到大宋朝庭昏庸腐敗,非常痛心,於是儘自己所能去幫助有需要的弱勢人群!梁山好漢武松,李逵,林沖等都曾受過宋江接濟!閻婆惜父親死,無錢葬父,宋江仗義出手幫助閻婆惜葬父,然後又給一筆可觀的安家費用。晁蓋給宋江的謝金百兩,宋江打算給王老爹做棺材本(養老金)!宋江可以說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愛心人士,可與周潤發,古天樂等熱愛公益事業人士相提並論!
無奈朝庭腐敗,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宋江也同其他梁山好漢一樣為了活命,被逼上梁山!
從宋江本身來說,並不想上梁山,不願與朝庭為敵,既使被迫上梁山,心裡也總是夢想著有一天回到主流社會,宋江的想法與梁山上的朝庭降將及土豪富紳不謀而合,而不願招安的魯智深,武松阮氏兄弟等及與高俅不共戴天的林沖等少數人!
宋江希望國家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盛世生活!
宋江是社會改良派,允其量是溫和的反對派,並不想推翻朝庭,取而代之!
-
9 # 麴塵絲
宋江優點不少!
一、“他年若隨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宋江是有文才,有氣魄的。
二、收降盧俊義、關勝、呼延灼、楊志等等,宋江是有胸懷的。
三、伐遼,滅王慶,除田虎,徵方臘,宋江是善能用兵的。
古時,人們容易受封建社會忠君愛國地束縛,有侷限性是正常的。
回覆列表
宋江有著不少值得表揚的優點,他對老太公很孝敬,對朋友很仁義,對國家很忠誠,等等,所有的這些,都符合我們所理解和信奉的人生美德。也正是這個原因,在梁山泊,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他,以至於當天王晁蓋過世之後,他比較順利地成為眾好漢的頭領。這既是歷史給予他的機遇,也是他一直以來積德和努力的結果。說得好聽一點,叫做“順乎民意”。
但是宋江也有很多侷限,從前對宋江的批判,曾經把問題歸結到他的“投降”。這個觀點,我不太同意。就政權關係來說,他的行為是一種“投降”。因為他屬於農民軍的陣營,而皇帝所代表的陣營,是屬於貴族地主階級的。特別是他率領眾兄弟攻打方臘,以一個農民軍的力量,剿滅另一個農民軍的力量,這確實也涉及到階級立場的問題。但是,就宋江一貫的思想特點來說,他好象並沒有把自己作為“農民階級”,他始終關注“替天行道”,其中的“天”代表著一種“血統”的延續,說得具體一點,他關心的是“國家”而不是“政權”。按說,以他的軍事實力,殺到開封“奪了鳥位”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終這個“血統”的觀念約束著他,使他做出最後的決策。這裡的這個“血統”,其實就是他眼中和心中的“國家”。
宋江的侷限,其實很昭然。他接受招安,完全是主動的自覺的行為。他的出發點正象他一直唸叨的那樣,要給眾兄弟找一個光明的出路。事實上,他的眾兄弟有多少人“稀罕”這樣的“光明的出路”呢?林沖嗎?柴進嗎?盧俊義嗎?花榮嗎?還有本來就生活在底層的阮氏兄弟、李逵等人嗎?可以說,幾乎沒有人稀罕著這所謂的“光明的出路”,而真正需要這“光明的出路”的人,最典型的只有宋江一個人。可是他的結局怎樣呢?從早年的一個押司,到後來的被封為州官,也就那麼一回事兒,還不如他做梁山頭領的地位高。而作為一個押司出身的宋江來說,從押司到州官,也許已經就是一個“光明的出路”啦。按說,宋江很心安理得啦。
宋江的感受,暫且不評。就說宋江為了這個所謂的“光明的出路”,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價。108將損失大半,害死了這麼多的自家弟兄,這是其一;剿滅了階級兄弟,偏離了作為“階級”的感情,這是其二。也許還有其三、其四。從綜合績效來看,宋江的行為是得不償失的虧本行為。也許,他這樣做,維護了他內心深處的“國家”和“血統”,但是這樣的一種信念,是不是純粹的高尚,或是純粹的自私,在那個特定的故事中,還真的值得討論。
宋江有他好的一面,也有他不好的一面。評價一個人,就是要全面地看。我也歌頌宋江的不少美德,但是,在歌頌和表揚他的同時,我說,他在一些事情上,其實也是自私的。而且,這種自私,是建立在損人的前提下的,這種行為,有點令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