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安讀歷史

    希特勒上臺後德國重新崛起,英法和蘇聯都想將禍水引向對方。但是最終德國首先攻打法國和英國,讓英法偷雞不成反蝕把米,這是有諸多原因的。

    首先,一戰後,德國戰敗,成為任人割宰的戰敗國,很多領土被英法作主分割給其他國家,海外殖民地也被英法主持瓜分,除此之外還賠償了英法等國鉅額的賠款。這些都給德國造成了深重的災難,是德華人民心中永遠的痛。所以,德國實力恢復後,人民心中最大的仇敵就是英法,而俄國並未在德國戰敗中得到好處,在德華人民看來是和德國一樣的難兄難弟。雖然希特勒心中反共,但是還是要順從民意去先找英法報仇雪恨。

    其次,德國在崛起的過程中,一步步吞併捷克,奧地利等國,英法為了禍水東引默許了這一行為。但是一戰後,英法為了制約蘇聯和德國,曾和波蘭結盟。因此,德國吞併波蘭的時候,英法不得不對德宣戰。雖然英法採取靜坐戰爭間接支援德國吞併波蘭,但是兩國畢竟已經宣戰, 所以德國不得不有所應對。最後,德國乾脆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吞併波蘭後,立刻回過頭來去收拾英法。

    還有蘇聯地域遼闊,戰略縱深太大,蘇聯的實力也遠非當年的沙俄可比。希特勒對自己軍隊的實力還沒有那麼自信,去打蘇聯的話,一旦陷入僵局就會非常麻煩。而法國國土太小,沒有什麼縱深,打好了可以一戰而下,而事實正是如此。

    所以希特勒選擇了先去攻打英法,而不是蘇聯。

  • 2 # 異域邊緣

    德國之所以要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是擺明了要向法國復仇,這不是蘇聯的勝出而是德國的選擇。德國在與法國簽訂投降協定時故意使用原先一戰德國戰敗簽字時所使用的那節車廂,這純粹就是復仇報復法國。

    法華人在一戰德國戰敗時給了德國太多的羞辱,包括大量的割地賠款,放棄德國的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國的軍隊人數以及裝備數量質量等這一系列措施對德華人的自尊是強烈的打擊,這也導致了德國國內生產發展的極端困難。不過德華人還是在這樣俄境況下發展了起來,同時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政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英華人不希望歐洲大陸讓法華人說了算,以至於在後期英國對德國不斷地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縱德國的肆意妄為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爆發。

    德國固然在意識形態上對蘇聯有著極大的衝突,但是畢竟沒有法國所帶來的傷害深重。德國向蘇聯妥協也使蘇聯放鬆了警惕,同時攻擊法國也可以更大程度的迷惑蘇聯,使蘇聯相信德國的目標在西方而不是東方。這也為以後的閃擊蘇聯做好了極其完美的鋪墊,這最終導致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完全陷入一片混亂被德國打的一退再退。幸好蘇聯有著廣袤的國土不然就是下一個法國或波蘭。

    法國的作戰能力德國是最清楚的,因此德國做出了對於自己最為有利的作戰部署。至於說英法和蘇聯都試圖先把“禍水”引向對方,為何蘇聯勝出,這真有點無稽之談。德國的進攻戰略才是決定性的因素,蘇聯勝出它的好好感謝德國,不過德國最終還是沒有放過它。

  • 3 # 靜夜史

    蘇聯勝出?你在開玩笑!

    蘇聯只不過是比英法晚一點遭受到德國閃電戰而已,何談蘇聯勝出?在綏靖政策和英法蘇禍水對引的鬧劇中,只有一個贏家,那就是希特勒!

    之所以蘇聯比英法遭受到的德國打擊晚一點,只是因為希特勒早先制定的戰略就是這樣,因為蘇聯疆域遼闊,工業能力強大,和英法這些本土很小的國家不是一個數量級,所以德國要留到最後打,所謂大的留到最後!

    所以英法和蘇聯都不是禍水對引的獲利者,最大的獲利者是德國。

    但是,相比之下,英法比蘇聯更慘,法國不僅在二戰時期亡了國,海外殖民地更是紛紛丟失,英國的霸主地位更是徹底被取代,其損失不可謂不大,說他們是最大的輸家不為過。

    1、蘇聯比英法更有價值

    前面說過,決定禍水對引成敗的,不是英法蘇,而是中間的德國。

    那麼,希特勒為什麼要先拿英法開刀,將蘇聯放在後面解決呢?除了蘇聯國土面積太大,德國一口難以吃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蘇聯擁有著海量的資源,可以幫助德國擴充軍備,完成對英法的戰爭準備。

    而且,德國也不希望自己在進攻英法的時候,背後出現一個巨大的威脅,所以德國也樂於和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協定》,在東線穩住蘇聯,為自己徹底打垮英法獲得時間。

    所以對於希特勒而言,蘇聯的價值更大,如果希特勒先進攻蘇聯,英法肯定樂意看到,但是英法可以為德國提供的戰爭支援遠遠不及蘇聯。

    所以,蘇聯可以先放一放,英法則必須先徹底消滅!

    2、蘇聯更捨得下本兒

    相比於德國的務實,蘇聯也同樣不甘人後。

    對於蘇聯而言,除了西線德國的巨大壓力,在遠東地區,蘇聯還面臨著幾十萬日本關東軍虎視眈眈的威脅。

    所以,蘇聯必須有所取捨,那就是在西線先和德國媾和,先解決東線的日本問題,待到解決日本問題後,再返回西線對付德國。

    因此,蘇聯也需要時間,打擊日本和備戰德國。

    而在歐洲劍拔弩張的狀態下,蘇聯和德國媾和,無疑會遭到西方國家的群起而攻之,所以蘇聯面對的外交壓力也是巨大的!

    但是為了自身安全,斯大林也不要最後的廉恥了,最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3、英法太過自信

    在二戰前的綏靖政策漩渦中,有兩個人比主導著希特勒還要自信和興奮,這就是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他們二人代表了當時英法對於歐洲局勢的看法。在他們的主導下,慕尼黑協定簽下,英法通過出賣盟友的方式將希特勒的注意力引向東方。他們以為希特勒會按照他們的意願主動進攻蘇聯。

    此時的蘇聯也預感大事不妙,所以也主動派出代表到英法談判,希望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抵禦德國法西斯。然而英法輕蔑地拒絕了蘇聯的請求,蘇聯前後四個多月的努力化為泡影,斯大林很傷心。

    而在這時,希特勒主動丟擲橄欖枝,所以德國和蘇聯走到一起,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協定》,英法陷入空前的危險之中!

    所以,在英法蘇三國中,沒有任何的贏家,最大的贏家,是看似被驅使,實則掌握著主動權的希特勒!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4 # 清水空流

    應該說,他們的做法沒有勝者。贏的只是希特勒一家。而之所以如此,就是英法和蘇聯的互害和以鄰為壑。

    一戰結束以後。由於希特勒的上臺導致了納粹主義橫行。而且德國的國力空前提高。蘇聯國力更是蒸蒸日上,英法兩國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面。因為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導致了英法經濟大倒退。一戰的慘痛經歷。也讓英法兩國厭戰情緒高漲。面對希特勒的咄咄逼人。英法兩國也只有犧牲小國利益來滿足於希特勒的慾望。而當捷克,奧地利,波蘭都無法滿足於希特勒的時候。英法也只有”禍水東引”這一條路可走了。

    蘇聯一直希望英法兩國進行政治協商,而英法對蘇聯所提出的共同防禦條約的建議一直拖延著不答覆,他們只想索取不想回報。這讓蘇聯相信英法只想禍水東引。而且英法代表沒有被賦予全權,始終在閃爍其詞,也無權做出任何有效的承諾,這讓蘇聯感到不滿和氣憤。視為被輕視而且是缺乏嚴肅的態度。

    就此蘇聯對於英法的做法也是心知肚明瞭。斯大林多次和英法協商解決波蘭問題,以及面對德國入侵的相互協同作戰的計劃,但被英法所拒絕,而且英法明確表示,波蘭問題不在談判問題之內。蘇聯被迫開始和德國談判,但談判的過程卻十分順利。彼此的利益都十分契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就是1在這種情況下籤署的,希特勒為了進攻波蘭以及為日後攻佔蘇聯做準備,不惜對蘇聯做出重大讓步,甚至是戰略性讓步,在1939年8月23日由前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簽訂的一份秘密協議。協議簽署一個禮拜之後,德國入侵波蘭。二戰正式爆發。

    應該說希特勒上臺以後,德國不受英法待見,蘇聯更是個”異類”。現實迫使蘇德走到一起。德國的傳奇傘兵司令施圖登特在蘇聯受到了軍事教育。二戰前蘇德進行軍事合作,德國最初的空軍和裝甲兵裝備研製戰術研究,都搬到蘇聯境內進行德國傘兵司令施圖登特在蘇聯受到了軍事教育。二戰前蘇德進了大量的軍事合作,德國最初的空軍和裝甲兵裝備研製戰術研究,都搬到蘇聯境內進行。

    蘇德的條約使得雙方各有所得,德國避免兩線作戰,蘇聯則延遲了德國的侵犯。而在波蘭的問題上,蘇聯的醜惡嘴臉顯露無疑,和英法在捷克的問題上市一樣的,都是犧牲小國利益,來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也是因為如此,在二戰前期的所有戰略,外交,軍事問題上的唯一贏家只有希特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店全雞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