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農村小華
-
2 # 南宮外史
魯國大司寇、代理國相的孔丘,把魯國治理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大有崛起稱霸之勢,而就在這個時候,卻被迫辭職,離開魯國而周遊列國,被隱者形容為累累然如喪家之犬,其真實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魯國中了齊國的離間之計,逼迫孔丘辭職。
齊國與魯國不斷處於戰爭狀態,向來是齊強魯弱,但在孔丘任職後,把魯國治理的蒸蒸日上,大有趕超齊國之勢。齊國感受到了壓力,於是,齊景公採用離間之計,派人送給魯國80人的美女樂隊和120匹文馬,陳列在魯國南門外,日夜歌舞,結果,勾引的魯定公和執政大夫季桓子三日不上朝,怠於政事,並疏遠了孔子。孔子看到這種情況,只得選擇辭職。
二、在上層腐敗墮落的風氣下,廉潔奉公的人必然會受到排擠和打壓。
孔子不但自己廉潔奉公,正直無私,就是對其弟子們也嚴格要求。在那世風日壞的社會里,硬是儲存著一支公正廉潔的政治團隊,大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貪我獨清的聖賢氣概。孔子在代理國相期間,為了魯國的江山永固,採取了打擊豪強勢力的——墮城行動,這也招致了魯國豪強“三桓”的反對,在政務上逐漸架空孔子,這也導致孔子被迫辭職,離開魯國。
三、孔子有偉大的理想,周遊列國是要實現這種理想。
可以說孔子心目中,有兩個偉大的理想,一個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的、堯舜禹聖賢時期的大同社會。
再一個就是講究仁義禮智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制度,各安其事,融洽和諧的、周公旦提倡的小康社會。如果不能實現大同社會,那麼,就應該實現小康社會這一理想目標。
孔子想在魯國實現小康目標,最終失敗,他又想在其他國家如衛、陳、宋、鄭、晉、楚等國家尋找實現這一目標的機緣,結果依然沒有找到這種機緣。以至於被鄭人說成:“其顙似堯,其肩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還欣慰地笑著說:然哉!然哉!但是,由此可見孔子的道德依然被人們所認可,如鄭人說的“其顙似堯,其肩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就是稱讚孔子兼有堯的道德品質,有皋陶的執法公正的廉潔形象,有子產的賢明,雖有禹的有功於民,但缺少禹的親自勞動。
孔子雖然周遊列國,小康理想沒有能夠實現,但是,退而求其次,孔子還是作了一個巨大的功德——立言。蒐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據此編訂了《詩》、《書》、《周禮》、《樂》,《易經》、《春秋》,與弟子合著了《左氏春秋》、《國語》等。假如沒有孔子及弟子們的傳承,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可能很多就將要被湮沒了。
-
3 # 環球縱橫
各諸侯心裡很清楚,儒家學說無益於大幅增強國力達到亂世爭霸的目的!也無法自保。孔子名滿天下、弟子眾多,所以留著他沒啥用處也不好伺候,他來找工作,必趕走之。
-
4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孔子的學說之所不被天下諸侯所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孔子的學說和當時的社會主流是相互違背的。當時天下各諸侯國都在為了自己的強勢擴張在不停的吞併其他諸侯國,用以增強自身的實力。而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什麼呢?孔子的核心理論就是世界大同,也就是說孔子的理想就是大家相親相愛,互相之間沒有戰爭沒有侵略吞併。這本質上和當時的主流思想相違背的。諸侯國想要強大就必須要擴張,沒有戰爭,沒有吞併。那諸侯國如何強大?所以孔子的理論在諸侯們看來就屬於理想主義。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孔子在教學方面有一個很好的觀點,那就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從孔子收的弟子我們也可以看出,三教九流無所不有。這一點對於諸侯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另一方面孔子認為人人平等,反對苛政和嚴刑律法來約束人民。這種現象也不是當時諸侯們可以接受的。首先春秋時期屬於半封建半奴隸社會。當時的社會等級地位森嚴異常。人和人之間的等級地位是不可跨越的。上等人永遠是上等人。下等人再有本事也是下等人。也就是說孔子弟子中,多數的地位低賤的學生即使有大才也不會被重用。而孔子這種要求人人平等的異數自然不會被諸侯們所喜歡。
再說孔子反對苛政和嚴刑律法這方面,反對苛政的話有一部分開明的諸侯是可以接受的。但大多數主流也是難以接受。就像我們上邊所說,春秋時期還存在奴隸制度。等級觀念也極為森嚴。在很多諸侯看來,平民就是被自己奴役驅使的物件。而奴役平民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苛政不苛政了。孔子這種打臉行為自然也讓很多諸侯所不喜。再說嚴刑律法這方面。要知道春秋時期正是百家爭鳴時期,而且推崇法家學說的諸侯國也非常的多。事實也證明嚴刑律法來治理國家遠遠要比以道德觀念治國也更加適合,也更加的能增強國家實力。所以孔子的反對嚴苛刑法自然就沒什麼市場。
最後孔子的君臣父子那一套也是諸侯國所接受不了的。齊景公曾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王要像個君王,臣下要像個臣下,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這種思想表面上看沒什麼毛病,是教導百姓忠君愛國的。但仔細一想,諸侯們同樣也是周王室的臣子。那孔子的意思就是要諸侯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尊崇周王室聽命於周王室。但現實中,諸侯們根本就沒把周王室放在眼裡。他們的眼中只有吞併其他國家進行擴張。表面上尊敬周王室。但實際上沒有誰真正聽命於周王室。所以孔子的君臣父子這一套在諸侯國這邊也根本沒什麼市場。這也是為什麼孔子周遊列國十數年卻並不被重用的原因之一。
-
5 # 農民的看法
魯君成傀儡,季氏握大權(沒殺政敵)。孔丘是忠恕於腐敗無能昏庸無道之君的人,反變法反革命,自高自大,認識狹隘,嫉妒賢能,排除異己,以偏概全,因季氏越禮而否定季氏的傑出能力和功績(有季氏亡,魯不昌的結論為證),自己和弟子們無勇無謀不敢公開反對政敵,又不敢冒死諫君,也不能團結政敵齊心協力治國,玩中庸玩不下去了,魯君性命難保,國將亂,亂邦不入危邦不居,所以避危離魯求安全謀官職,用仁者無敵遊說諸侯,其實就是道德綁架別人,出現孟軻遊說諸侯,重蹈孔丘覆轍。四處碰壁鎩羽而歸。再也不敢公開發表“正義”了。說孔丘周遊列國是掩蓋其無能和失敗事實。說孔丘治理魯國達到如何富強……路不拾遺,純屬捏造。如果孔丘真有治國才能,諸侯必能知道,都會挖人才,鄰國挖不到也會除了他。一個不會大興水利,沒有興農利民利商政策,不敢諫言,不打擊腐敗……的人,不敢挺身而出的人,就靠研究禮教忠恕仁孝,道德綁架百姓,文字遊戲愚民,就能治國達到富強路不拾遺,腦子進大水瘋狂了。
-
6 # m443
孔子教以聖人之學 戰國諸侯預稱王稱霸與孔子的聖人之學格格不入 為什麼商鞅變法前兩次孝公不採納最後說可以成霸業才同意可見一斑
回覆列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原因:
1、孔子出生時,周室已衰。周天子徒擁虛名,既不能制諸侯,列國諸侯亦常受制於有實力之貴族。列國彼此相爭,各國貴族亦常作亂。於是禮制崩解,傳統習俗的規範力量消失,天下遂進入無政府狀態。孔子面對此一嚴重的時代問題,遂以重建一普遍秩序為己任。
他認為留在魯國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就領著一批學生離開魯國到別處去推行他那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去了。
孔子熱心政治活動。他周遊列國14年,先後到過衛、曹、宋、鄭、陳、楚等國,希望有機會推行他的政治主張。可是,那個時候大國忙著爭霸的戰爭,小國都面臨被吞併的危險,整個社會正發生變革。孔子宣傳的那一套恢復周朝初年禮樂制度的主張,當然沒有人接受。大家對他敬而遠之,尊敬他卻不重用他。他四處碰釘子,最後又回到魯國。從此,他專心一志在家裡編書和教授學生,直到73歲死去。
2、他想宣傳自己的主張.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戰爭。但那個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各國多想能擁有更多的土地,只有進行戰爭。